疫情期间哪些职位可以独善其身?

北漂涛米


本人小说作者,坐标武汉,疫区中心。

有正经工作和公司,漫画,听书,影视相关

需要对接人的工作多少会受到影响。

但是小说作者不。

只要在家默默更新,就有稿费。

而且因为疫情大家可能在家能娱乐的东西比较少,看小说的读者更多了。

当然,稿费也就多了。

但我想说的是,并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在这种情况下,能真正的独善其身……

因为即便我知道只要我更新,就能有不错的稿费,但在这种环境下,我觉得很压抑,焦虑,每天会很担心不在身边的家人,每天看到新闻媒体的很多一线工作者牺牲的新闻,情绪会非常低落沮丧。

可能因为我是个感性的人。

作者群里,其他朋友,也很多跟我一样。

根本不能真正安心更文。

哪怕平时我们都基本算宅的人。

所以,仍旧希望疫情结束,读者可以各忙各的,回归自己本来生活的样子。

至于看不看我写的东西,并不重要。



向阿神


我哥哥在腾讯的高级工程师!他们单位在家里办公,不仅没有裁员,工资奖金一分不少,另外发了疫情补助!其实也不能说“独善其身”,只能说大公司就是有保障!比如我在的幼儿园老师是没有工资的,幼儿园因为疫情的影响也挺大的,到现在还未能开园,园长个老师的压力都比较大!



共享快乐123456


好像有也好像没有。

疫情期间,不能单凭职业去判断是否可以独善其身,同一种职业有的受到了影响,有的生意还更好了。

举个小例子,我朋友家是开餐馆的,这次疫情他家无法营业,之前也一直没有做外卖,房租、员工工资都要继续发,他快挺不住了。

而我另一个朋友,他家餐馆因为之前网上外卖生意一直不错,所以这次疫情期间,外卖生意更好了,不但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生意额比之前提高了几倍。

每种职业都是这样,有人愁有人喜,不过怎么都好,现在差不多都复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加油!


天衣居士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在疫情期间,人们大概有这三种情况。

第一,一些没有放假或者放假晚,不得不隔离在公司或者厂区。他们如果原料充足的话,生产继续,虽说生产没有耽误进度,但总是要压货的,没有交易,何来收益?总是不能持久的。

第二,正常放假回家,隔离在家中,等到慢慢的复工,如果公司撑过去,那继续按原来的情况上班,如果公司出现危机,可能有降职降薪,加班,裁员等情况。

一个朋友,在互联网公司,疫情过后,回来直接变成996。

第三,一些自媒体工作者,这些职位受影响的应该是比较小,因为大家都闲着在家,流量自然就上去了,但现在的自媒体大都和商品交易有关,当大家都出现公司不正常发工资,没有安稳收入的时候,他们的消费能力也是会有所下降的。

所以,在疫情期间,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会受到影响,不管是我们的国家还是我们小小的个体,在这个时候,没有谁是可以独立出来的。





总有娱乐


事实上,这一次疫情之后,很多中小企业都开始裁员减薪,我一个朋友,公司从年初600人到现在只剩552人。然后也有很多大企业放弃了春招或延缓了春招,因为线下招聘难以进行,大学应届生基本都在家里呢。疫情对大多职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那就说一下那些职业独善其身吧。

第一,独善其身的或者说最被需要的自然是医护人员。谢谢他们逆风前进,向他们致敬。

第二,公职人员。当然是兢兢业业的公职人员,不是贪污或隐瞒疫情那种。公务员是铁饭碗,相信不用解释了,特别是关键时期,更需要他们付出。

第三,药剂师和研发人员。某种意义上相当于隐居幕后的白衣天使。

第四,口罩厂的相关从业者。或许是本次疫情最大的受益者?

第五,乡镇地区的菜市场从业者。粮食是刚需,在一二线城市大型菜市场肯定是重灾区,不会那么快恢复营业。但是小乡镇可能整个镇只有一个菜市场,不可能关闭,大家都指望它吃饭。餐饮业肯定是受创的,大家尽量不在外面聚众吃饭了,那买菜肯定是必须选择了。

第六,线上办公、线上医疗、线上教育等相关从业者。这次疫情让全国人民认识了钉钉,钉钉也算是最大受益者了。

第七,作家,编剧,漫画家一类。都是在家里构思创作的职业,没什么太多影响。

第八,某些领域的主播。疫情在家看直播的人更多了,只要你不是那种需要外出取景或拿素材得主播,都应该没啥影响。

其实还有很多,暂时就想到这些了,欢迎补充。



峡谷揉琴


没有哪个职业可以独善其身吧!

因为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独立存在,职业也是,受到的影响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像所谓的铁饭碗,体制内工作,公务员,教师,银行工作者,每月的薪水是固定的,你能说他们就没有受到影响么?

就说老师吧,按理说是最稳定的旱涝保收,但当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文件一发,千千万万老师纷纷化身十八线网红,开启了网上直播课程,备课,直播,线上批改作业,辅导,联系家长,工作量甚至大过平时。

再说公务员,我所在的湖北的一个小县城,别说编制内的公务员了,所有党员都被征集到各个卡扣执勤,还有大批志愿者也参与其中。

这可能是以前世人眼里影响最小的职业了吧,更别提养殖业,餐饮行业,旅游行业了。

你可能会说,那工作环境本就在线上的呢?比如微商,淘宝客服,程序员,自媒体工作者,据我所知,他们虽然广告打得响,但收入依然会大大缩水,快递一日不恢复,他们就不可能走上正轨。

再说自媒体,最近阅读量暴增,看似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了吧,别忘了他们背后的金主爸爸想赚钱还是得靠物流啊!

要说谁最受益,我觉得是各类线上课程异军突起,在家闲着没事干,面粉也霍霍完了,娃儿也盘不动了,报个网课充充电吧,然后成人的小孩的各种网课就变成了香饽饽。

最后想说,我们每个人每个职业都是社会这辆车里的一枚小小的螺丝钉,谁都不能独善其身。, ,





柒小宅


在疫情期间,公务员、警察、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教授、国企职工都不会被辞退。公务员和医生就不用说了,在疫情期间是要出力了,尤其是医护人员,人家是战士,有工资收入也是理所应当的。我的一个朋友在国企,一个月没有怎么上班,工资还是照发的,对于在疫情期间上班的同事每天还有额外的补助。这就是体制内的好处吧。

对于一些效益比较好的、规模比较大的外企、私企也不会轻易辞退人的。毕竟口碑一旦坏了再好起来就要花费更多的成本,而且大企业的体系复杂,人力沟通成本比较高,要尽量减少离职率。不过很可能今年会减少招聘的岗位,所以在比较稳定的大企业的人今年不要轻易的离职,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否则很可能找不到下家。今年找工作的也别挑三拣四的了,先工作再说。

对于互联网的线上生意,比如自媒体影响较小,游戏类的,不需要人与人接触,疫情期间,大多数人在家里就会在刷新闻和视频、玩游戏。

相对来说还是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受影响比较大,本来资金储备少,现金流不足,每个月的房租和员工的工资都会把老板压垮。没有收入,只能节流,这时候老板没办法只能裁员,那裁谁呢?老板心里有数,平时谁比较努力,谁做事不认真拖沓。那些平时就得过且过人正好趁这次机会裁掉。四十多岁还在基层岗位,老油条,家里事情一大堆,经常请假的就危险了。

还是那句话,潮水褪去的时候就知道谁在裸泳。想要在疫情期间独善其身,打铁还需自身硬。独立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进入大公司或者进入有技术实力的中小公司。大公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同样是餐饮行业,西贝和海底捞只要哭穷,就会有资金。有技术的小公司利润高,也不容易被打垮,反而趁机去掉了一些竞争对手。即使是在小公司,你是关键岗位的牛人,比如销售冠军,技术总监,老板缺了你不行,也是不会被辞掉的。

危机即是困难也是转机,有危才有机。每一次生病都是提醒自己之前的生活方式有问题,要及时调整。如果真的不幸被裁员,这正是给我们一个深刻审视自己的机会,是否之前太过得过且过,是否没有核心的技能。趁着这个机会改变自己的认知,只要不被打垮,活下来的都是有抗体的,比如改变了以前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养成了储蓄的习惯。比如,开始努力工作,开始去了解自己真正适合的是什么,一切事物的好坏,只在一念之间。


木子师姐


在疫情初期,大部分人尽量不出门少出门,宅在家里就是做贡献,上不了班,打不了卡;企业不得不停工,机器不转了,人流不见了,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比如制造业、餐饮业、酒店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影视业等领域企业。

但终究是要复工的,防疫和复工两不误,尽管有种种困难,复工复产是必须的。抗疫防疫是一线,大生产必须成为坚强的大后方,而且事实上,大生产也是一线!

而也有一些职业并不太受疫情的影响,因为能够做到在家办公、在家复工。

能在家办公、复工,或者尽量在家办公、复工,可以减少公交出行和公众聚集,有效地降低疫情风险。

第一,互联网行业从业者。代表职业当然是码农了。面对疫情,It行业网上办公更是天经地义,轻而易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特别是软件开发一类,待在家里搞研发,网络会议,网上视频交流,基本上不受空间影响。像美国微软、惠普等很多大公司,原本就是实行弹性上班制的,企业文化比较自在,注重个人创造发挥。

第二,文化艺术工作者。疫情期间,虽然演出演不了了,活动搞不了了,但是可以在家搞创作,在家操练起来练功夫,比如文学创作、书画创作,比如舞台艺术(包括戏剧音乐舞蹈)的编创、练功,比如网上美术大展、文物大展、非遗大展等,都可以开展抗疫文艺创作或网上文艺展示。而且,专心创作的状态更容易产生一些优秀的作品呢。

第三,大中小学老师。学校因疫情停摆,但老师不能去学校开课,或者晚些开课,都可以尽量降低疫情影响,比如大中小学老师可以在家备课;高校老师搞科研、做论文影响不算大(需要实验室除外);城市里或网络条件好的农村地区,可以按照网上教学的规范要求,足不出户,完成教学任务。好的网络教学甚至可以催生一批“网红”老师啦。

诸如以上职业,受疫情的影响不算大,疫情风险性也比较小,采取网上上岗、办公、复工没有太大问题,对疫情防控也有利。

像这些行业,显然更容易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要求;

将来,获得互联网发展“红利”的行业也会越来越多;

应对疫情还将催化出一些新业态、新职业,显然,特别是会出现在智慧型企业、医疗、教育等领域里。

相比而言,你的职业受疫情影响大吗?怎么样更好地应对疫情呢?


会飞的大萝卜


其实,这次的疫情,导致全国人民都受到了损失,换句话说,没有哪个职业是完全的不受到影响,但是通过这件事,让大家看到了一些新的方向,比如,接下来,医学生会更加的受到重视,还有就是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都会被大家认可,而受到影响比较大的就是餐饮类,旅游以及民宿,都是受到打击比较大的行业,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恢复昔日的繁荣,各行各业都会好起来。


阿斯巴甜果


你可能会说,那工作环境本就在线上的呢?比如微商,淘宝客服,程序员,自媒体工作者,据我所知,他们虽然广告打得响,但收入依然会大大缩水,快递一日不恢复,他们就不可能走上正轨。

再说自媒体,最近阅读量暴增,看似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了吧,别忘了他们背后的金主爸爸想赚钱还是得靠物流啊!

要说谁最受益,我觉得是各类线上课程异军突起,在家闲着没事干,面粉也霍霍完了,娃儿也盘不动了,报个网课充充电吧,然后成人的小孩的各种网课就变成了香饽饽。

最后想说,我们每个人每个职业都是社会这辆车里的一枚小小的螺丝钉,谁都不能独善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