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目十行”的阅读方法是骗人的?

为什么说“一目十行”的阅读方法是骗人的?

拥有强大的“速读”能力,对于很多喜欢看书的人来说是非常向往的。人们一提到快速阅读词,就会想到每分钟阅读几千字,甚至是上万字,几个小时就干完一本书的情景。


我也羡慕这种能力,但关于“速读”的一些可疑之处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让我始终对这种能力持有怀疑态度。

上次崔永元先生提到过一个自卑症患者,能够一只眼睛看一本书,两只眼睛同时看两本书。他把这个人的故事说的绘声绘色,让我觉得人真的能做到这一点。


后来我发现市面上很多快速阅读机构所提倡的锻炼方法,都借鉴了日本的一位叫做芦田献之所写《实用速读法》。


原书我曾经看过,也傻啦吧唧的跟着做过一些练习。里面称日本的小学生可以通过练习,达到每分钟阅读四五万日文的速度,我是怀疑的。

我觉得是时候该打破这种对阅读速度的神话说法了。

在具体阐述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本关于阅读研究方面的权威书籍,《脑与阅读》,它的副标题是,破解人类阅读之谜,作者是斯坦尼斯拉斯·迪昂,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书开篇二话不说,直指阻碍人类阅读速度的两个限制因素,一是视网膜,二是眼跳,这两个因素是人的生理结构,无法后天改变。


我来给你具体说说它们的含义,以及它们到底是如何阻碍我们提升阅读速度的。

01.到底是什么限制了我们阅读速度的提高?


第一个原因是视网膜限制

当你准备开始看书上的字时,视网膜会对文字进行加工。每次视网膜解析文字的时候,是把这些字分割成无数碎片,然后重新组合在一起,紧接着会提取它的音节、前缀、后缀和词根。

最后,语音通路将文字转化为语音,词汇通路从你的心理词典当中提取它的含义。

别看这个过程你感受不到,其实它很复杂,要想很好地理解书中内容,你必须老老实实得让视网膜做完这些事情。


如果你的大脑在想别的,在开小差,就会出现似懂非懂的情况,阅读理解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接下来看第二个原因,眼跳


为什么说“一目十行”的阅读方法是骗人的?


视网膜并不是一个均匀的感受器,当你在看文字的时候,并不像我们平时看风景一样,觉得哪都清晰。


真正能够让你看清文字的地方,是视网膜的中央凹地带,这里是视网膜唯一最密集、对光纤高度敏感,分辨率最高的区域。


而这个视觉范围也就是差不多只有15度角,再往外面扩展,就会越来越模糊,最后什么都看不清了。
所以说,人的眼睛不可能像照相机一样,看清一页书上的所有字,并且还能做到理解。

因为这个限制,你看完一些字后就必须移动眼球,再次用中央凹的视觉幅度来识别文字,这个行为就是“眼跳”。你想想看,一分钟你要眼跳多少次?阅读速度能有多快呢?


所以市面上说的“一目十行”,一分钟阅读1000以上字的书籍或课程都需要重新审视,甚至是质疑它们的可能性。


东尼博赞大爷的《快速阅读》讲的也是如何提升阅读速度。


他在书里提到,一个人能够把阅读速度提升到接近1000字,并且能对原文有效理解,就已经是很厉害的人了,对于这点来说我比较认同,他并没有说几千甚至上万那么夸张。


双行扫视之谜


但书中一个阅读方法让我对它产生质疑,就是“双行扫视”,上图。


为什么说“一目十行”的阅读方法是骗人的?


线路的箭头指的就是视线的移动轨迹,你会发现其中有逆行的情况,也就是倒着看字。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提出以下质疑。

因为用视觉吸收多行文字、倒着看,会直接导致看的文字变成非线性文字,视网膜又怎么去处理这些凌乱的、不规律的文字内容?


我看过关于很多提升阅读速度的书籍,没有任何一本书的作者提到过这个问题,或者详细的解释过这个心理过程。

为什么说“一目十行”的阅读方法是骗人的?


网上有一句玩笑话是,字我都认识,连起来就不认识了,其实这句话放在这里有道理。


我们看单个字的时候,几百毫秒就能知道它是什么字或者什么意思,但如果给你一些打乱的字呢?你是不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排序来得知是什么意思?那更不用说书里面的字了。

之前提到,视网膜处理识别文字已经就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了,我们还要给它加上另外的一个工作,这又无形中给大脑增加了劳动。


照这样说的话,那是不是扫一页就得像尿裤子一样呆住,然后在脑子里组合这些内容?要知道,大脑根本没那么多的短时记忆系统让你处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呵呵了。
我认为这种阅读方式对阅读理解没多大帮助,甚至还会误导很多人。

这种视觉移动的方式,更让我联想到了“查字典”法,只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锁定你要查的词汇,但问题是,这种“双行扫视”的方法是有具体路线的!如果你想快速翻找一个东西,眼跳应该会更加无规律才对!

所以,我实锤它是一种平时用的看书方法,而不是用在快速翻看上,这就让人无法理解了。
你愿意把视觉幅度练聚光灯吗?

另外,市面上还有一些快速阅读的书籍,主张把视觉幅度炼成“聚光灯”,也就是说,可视范围的形状不是一个类似长方形,而是圆柱形,让你不但可以看清左右两边的字,也能看清上面或者下面一行的字。


为什么说“一目十行”的阅读方法是骗人的?


但这样的说法似乎又没有说明它的适用边界到底在哪里。我个人认为对于快速扫读、略读是有帮助的,但指望着炼成这种功夫来看书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而且想把视觉范围拓展到这种程度,你不下点苦功夫根本不可能。

02.怎么解释那些自称可以每分钟看几千字的人?


你可能会问了,就是有人声称自己可以以每分钟1000以上甚至是3000~4000字的速度疯狂看书呀!

我提出几个问题:对方在看什么书,用的什么方式,有什么目的,他的能力如何。

对方看得什么书

一个看言情小说的人和一个看非虚构类书籍的人,阅读速度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小说的文字基本上像流水一般,有画面感,读起来自然很快,但也不排除有需要细细品读才能懂的小说。


我自己看比较容易读的小说时,阅读速度有时候能飚到800甚至1000字。但我还要问自己一句,真的好好看了吗?真的体味其中的剧情了吗?我看未必,这一章自己看完了,过一会儿就会忘记大部分情节。

当然这里并不排除能快速阅读非虚构类书籍的情况。


樊登老师在《读懂一本书》中说到,一个人的阅读速度和他本人的知识储备是有关联的。另外,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中说到的经济学家泰勒科文的阅读速度快的吓人,一晚上能看好几本书。


你可能觉得他根本没看什么,其实对,也不对。是因为他看的都是关键内容,其他他觉得不重要的、已经理解的东西他没必要看。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做基础,看书时你就自然会找自己想要的吸收的内容而摒弃其他的,速度能不快吗?


目的性

一些人就算看非虚构类书籍,也是和看小说差不多,一直飚速度,一些重要概念根本不理解,心里想着,不理解就不理解了,反正我看完了,这样读书也很快,但你都白读了啊。

注重“研读"的人,在看一些对自己比较重要的书的时候,不会刻意追求速度,而是追求理解和应用。
他们遇到书中重要概念的时候,会停下来思考,甚至一个章节就读一天,理解一个词语就花费几个小时,为的是让这本书能和自己融为一体,以这样的目的看书,读书能快吗?

另外,吸收书本知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海绵式的,一种是淘金式的。


一个人是为了扩大视野,用“海绵式”快速翻各种书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不需要你多理解这本书,知道有它就行了,哪天你需要它了再去找就可以。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你的思维更加多元化。罗振宇就经常这么干,被他戏称为“逛街”阅读法。


目的不同,速度就可能不同。

他的能力如何

说到能力,我不得不吐槽一本书,叫做《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这本书讲述的阅读方法并不适合大众,更像是作者的独门暗器,复制难度较大,不是谁都能做到他那种程度。
看上去是给大忙人准备的,其实如果你脑中没有可以拆解描述的知识的话,你会看不懂。


另外,还不得不提到特殊能力。可能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些异能者,能把阅读速度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此,我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但应用角度上来讲,我们几乎不可能达到,也不建议你去追求这种阅读的神话了。
知道了这些,你就可以选择一些真的对你有帮助的练习方法了,扩展视觉幅度和训练眼跳,是目前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来说有效果的方式。


03.如何有效提升阅读速度?


扩展视觉幅度练习方法:舒尔特表、视觉吞噬,银行卡训练法


1.舒尔特表

为什么说“一目十行”的阅读方法是骗人的?

眼睛距离表格大概40厘米的距离,眼睛盯住中间的06,然后用余光一次点击01-24的位置,完成时间在一分钟内较为良好,20秒内是大神。


2..视觉吞噬

为什么说“一目十行”的阅读方法是骗人的?


用excel表格,选中A1区域,把如下代码复制进去,回车,就会生成随机数位的数字,获得更多就往下拉鼠标,可以拉出一堆不一样的数字。


=int(rand()*(999999-100000+1)+100000)


打印出来,再找一张纸,先看一眼一个六位数是哪些数字,确定看清楚后,马上用纸盖住你看到的数字,在纸上复写出你看的数字。


争取窥看的时间越来越少,在300-500毫秒之间良好。


觉得六位数压力太大,可以从三位数开始,生成三位数代码需要把999999与100000减少三位数,变成=int(rand()*(999-100+1)+100)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拓展你的横向视觉幅度,非常有效果,需要坚持每天练习,几个月会出效果。


3.银行卡训练法

为什么说“一目十行”的阅读方法是骗人的?

找一本文字较为密集的书,拿两张银行卡出来,选择一行文字,从左右或上下不同方向遮挡文字。
起初只留一个文字,看清后,慢慢展开两个银行卡,露出左右两边各一个字,看清后,再展开银行卡,露出左右两个各第二个字,以此类推。这个方法也是拓展视觉幅度的。


4.语义单元训练法


它的适用条件是,要练习这个方法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视觉幅度已经拓展到三个字以上。


语义单元的意思就是,一个完整的可以理解的短句,或者句子。例如,”我上午特开心,吃了两斤巴豆,到现在还在放屁。”


在这里,“我上午特开心”就是一个语义单元,虽然可能后面也还有承接的话,但我们已经能完整理解它的意思了。


“吃了两斤巴豆”也是语义单元,你很容易理解它的意思,“到现在还在放屁”同样也是。


什么时候不是语义单元?

例如,“我有一个”,我有一个什么?不知道,还得往下看。


“我有一个大”,看到这你还是不理解,还要继续往下看。


当你看到“我有一个大鸭梨“的时候,你懂了,”我有一个大鸭梨”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语义单元。


所谓的语义单元练习法就是,你在看书的时候每次眼球定焦,移动眼球每次都以语义单元为落脚点。


举例来说,”我上午特开心,吃了两斤巴豆,到现在还在放屁。”这句话,你的眼球定焦移动三次,分别理解了三个语义单元,连起来你就明白整句话的意思了。


你会发现,用语义单元的方法来阅读,能够让你的阅读速度有明显的提升。


如何练习呢?其实你的大脑能够自动完成这个工作,你可以刻意告诉自己找语义单元,而不是看单个字,慢慢的你就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了。


还需要说明一种情况,有些句子是比较长的,可能用尽了视觉幅度也没办法看完整个句子,或者寻找到一个完整的语义单元,这是会存在的现象,也不需要你担心。


因为大脑有一个功能叫做短时记忆系统,可以把你没理解的句子暂时储存起来,等你了解了之后的语境后,就能把它们给衔接起来。如果你还是怕不理解句子,可以跳回去再阅读。


如何锻炼眼跳,提升阅读速度?


321眼跳训练法


找一本你能理解的书,用秒表计时三分钟,开始后你就从头开始阅读,三分钟停止后,你阅读到哪里,就把那个地方标记上。
接下来倒计时两分钟,还是看之前一看的那一段文字,但这一次你需要再两分钟看完,你需要提升你的眼跳。
最后你可以倒计时一分钟,用一分钟的时间看完之前的内容。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无法做到两分钟完成,就慢慢练习,突破了两分钟再向一分钟练习。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练习眼跳,二是为了提升你的阅读速度。并且在练习的过程,理解是不重要的,专注于提升速度。和你说下这种做法有效的原因。


一个开车新手,教练告诉他要以八十迈的速度在道路上开,他接到命令后需要用眼睛瞟一下油表,脚踩油门,到了八十迈后就稳定自己的操作。


等这个新手熟练后,教练用遮挡物把油表给挡住,告诉他以六十迈的速度开。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已经习惯八十迈的他,会觉得八十迈的速度和六十迈差不多,他已经不习惯慢速开车了。


你看,这就是练习眼跳的用处,它能先让你适应提升眼跳速度,然后再去追求理解。

到这里就说的差不多了。提升阅读速度是一件好事,但千万不要刻意神话它,要时刻想着自己为什么要读书。


我个人读书就是为了磨炼自己的大脑,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大脑什么感觉都没有,可能就是因为自己看的太快了,单纯的追求速度反而会适得其反,让自己什么都学不牢固。


很多时候,慢工才能出细活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