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流行病学家点赞中国战“疫”经验

俄流行病学家点赞中国战“疫”经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谢平 曹晓晨):《俄罗斯报》网站17日在《中俄锐评》专栏中刊发《俄流行病学家点赞中国战“疫”经验》的评论文章。文章称,中国通过付出巨大的努力,全力阻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为全球其他国家争取了将近一个半月的准备时间。对此,大家应该给中国深深鞠一躬。全文如下: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经验不仅仅是流行病学家和医护人员所积累的宝贵实践,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抵御复杂传染病疫情时表现出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俄罗斯圣彼得堡帕斯特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谢苗诺夫日前在接受“中俄锐评”栏目专访时作出上述表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谢苗诺夫曾以俄罗斯防疫专家代表团成员和世卫组织国际专家代表团成员身份到访中国。他认为,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谢苗诺夫说,“目前,中国每天公布的境内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已降至个位数。这一结果是在仅仅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内实现的。对于一个人口十倍于俄罗斯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巨大成功。中国通过付出巨大的努力,全力阻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为全球其他国家争取了将近一个半月的准备时间。对此,大家应该给中国深深鞠一躬。”

谢苗诺夫表示,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的经验值得世界学习。其中,最具借鉴意义的经验是中国如何在战“疫”中开展广泛的全社会动员。“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国流行病学家和医护人员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能如此迅速地取得抗击疫情的成功,还得益于中国人民在疫情期间正确的行为方式。例如,全员严守纪律,实施隔离防护,实行严格的检疫措施等。这些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对中国来说,原本可能成为巨大灾难的一场疫情最终在可控范围内被战胜。”谢苗诺夫说。

谢苗诺夫分析指出,“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防控措施。这可能是世界卫生史上第一次有数千万人被隔离。此外,还有大量民众严格地进行自我隔离,减少聚集和接触,降低传播风险。中国人民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自觉性。我们看到,此次疫情在某种程度上是检验卫生水平和社会组织能力的试金石。勤洗手、多消毒、深清洁、少接触——这些基本卫生防疫措施成效明显。”

谢苗诺夫认为, 在当前这样一个危机时刻,其他国家的人们应该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必须尽快转变思想。人们应当理解,对大家采取的防控措施并非异想天开,而是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这是关乎全社会生存的问题。

谈到新冠肺炎疫苗研制前景,谢苗诺夫说,“可接种的疫苗预计最早将于今年底问世。在目前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科研水平和条件下,构建疫苗原型并不是很困难。但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检验疫苗的安全性,需要确保疫苗达到长期高水平的免疫效力。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谢苗诺夫说,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不仅在中国进行,同时也在俄罗斯、美国、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国同步展开。“实际上,参与者越多,获得收效的速度就会越快。科学家们将评估谁研制的药物更有效,实际应用中朝着什么方向推进更有意义。”谢苗诺夫指出,“疫苗研制的整个过程都将与中国同行合作开展,中国把相关临床病例和防疫资源数据与我们分享,这是一项共同的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