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到什么?三个高考故事,别样的人生体验!


你听到什么?三个高考故事,别样的人生体验!

我听到这几个高考故事的时候,是在一次宴会上。朋友的孩子金榜题名,朋友很高兴,邀我前去。

宴会厅不大,但人很多。

这个小小的宴会厅里不只是朋友一家的金榜题名宴,还有其他的人也在里面待客。

我在一张圆桌前坐下。

酒过三巡,大家喝得有些多了,话也就多了起来。我们这边是孩子的金榜题名宴,关于高考的议论也便不少。

于是,我便听到了下面的谈话:

你听到什么?三个高考故事,别样的人生体验!


——“如果不是爸妈吵架,我想我也不会是这样。”


说话的是一个胖子,稍稍有些秃顶,戴着眼镜,四十多岁。

他说:“我当年高考的时候,也是很努力的。农家子弟,谁不想跳出农门?”他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那时,我没日没夜的学习。几次模考下来,成绩还不错。老师便问我,准备报考什么学校?我说,不知道……”

一口酒又下去了,“吱”的一声。

“那时小,知道什么呀?只知道好好学习。老师说,回去和爸妈商量商量。我们那时是先填志愿,才出成绩。志愿填不好,成绩即使过线了,也不一定能考上。那天,我回到家,爸妈的脸色都很不好。其实,他们已经吵架几天了。具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贫贱夫妻百事哀呗,家庭的一些小事,常常引得他们吵。”

“我问我妈,高考报什么志愿?我妈说,她不知道。我又去问爸,爸说你找老师商量。其实,我知道结果只能是这样。农民嘛,知道什么?无奈,我又去了学校,找老师。”

“你们老师挺关心你的呀?”旁边一人说。

“是呀。老师说,还是报师专吧。分数低,保证能考上,稳妥。于是,我就报了师范……”

“所以,你当了老师。来,再喝一口!”

“是的。直到我当了老师,才知道,每年上面考核学校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每个学校能考上多少大学生。所以,许多老师都建议学生报师范,只要考上,学校完成了任务,拿到了奖励就行……”

“咋了,当老师不也很好吗?你看你现在天天是假,大家说,是不?”旁边一声声附和。

这时,胖子又说了,“假期确实不少。可是老婆也总是吵……”

“喝,喝,喝……”

你听到什么?三个高考故事,别样的人生体验!


——“这那个小子,参加了两次高考。”


席间,一个高高廋廋的人说话了。他的脸色,有些红润,看起来喝得不少。

“我那个小子,参加了两次高考。”

“是复读吧?”一人问道。

“不,不,不是。”瘦子说道,“前年,这个狗东西都考上了,是个二本。上了半学期,死活不去了。”

“为什么?是给你把儿媳妇领回来了!!!”一人大笑道。

“有那个本事也好。狗东西,不念书,把媳妇领回来也行。”瘦子夹了口菜,“人家嫌学校的条件不好,不在大城市,在一个小县城里。死活不去了。”

“这耽搁一年,就是一年的事呀!”

“是的,我也这样想,让他继续上,人家背着我在学校将退学申请都交上去了。等老师通知我的时候,我只剩下签字,拿行李了。”

“噢……,你吃菜……吃……请……”

“我想着,儿大不由爹。大不了再花一年钱。结果第二年又在县一中上了一年。去上学的时候,还给我说,他去年高考没有考好,主要是数学没学好。他和他们数学老师有矛盾,数学老师的课一年他几乎没听过……”

“好家伙!!!这娃牛。”

“第二年呢?第二年怎么样?”

“第二年,考,到是考上了。只不过,还是二本,比第一年高了三分。从这个小县城,考到那个小县城去了。白白的花了我一年的银子,耽搁了狗东西一年的光阴。”

瘦子又拿起了酒。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个性。”一人说,“来走一个!”端起了杯子。

“可不是嘛,”瘦子接着说,“我觉得他白折腾了,可人家说,今生无悔了。只要不上他第一年考的学校,上什么都愿意。我看,这叫嘴硬……”

“娃们大了,你能管得了?来,咱们喝咱们的……”

又觥筹交错起来。

你听到什么?三个高考故事,别样的人生体验!


——“其实要我说,高考考不上,也不是个事!”


说这话的人,显得很是精明。头发梳得光亮,一脸的不屑。

“考上个大学,又能咋?现在的大学生多得还不是像哨鞭抽一样。不是有句话嘛,大学毕业也就是失业了吗?上了大学又能咋?大学生还不受我们农民的领导?”

“你是老板,成功人士。大学生还不是要听你的。”

“老板,不敢当。但是,今年咱确实招聘了几个大学生。能干个什么吗?还不如老刘能干。娃娃们,啥都要人教,还不如一熟练工。这大学都上到狗肚子里去了……”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清脆的电话铃响了。“

喂,老刘……”“好,我马上来!”老板走了。

“还老板呢,就一个土豪,炫耀什么呀?”

“现在是有钱就是娘。人家拆迁了,手里有几百万,弄个摊摊,可不是老板了。有钱了,大学生还就要听人家的。这就是现实,你不服?”

“你就是上了大学,考上个公家的单位,能赚几个钱。房价高的,买房付个首付,把一家人的命都能搭了。还不如拆迁户,上个大学又能咋?”

“上大学要钱,大学毕业了挣得钱不够买房,养老婆,还要给家里要。现在不是说,能养活自己,不啃老的大学生,就是好娃娃了吗?”

“还招收的是大学生呢?我看是冒牌大学的大学生!”

“你还别说,现在的大学比不了过去的大学生了。现在是满地的大学生,但素质与过去差远了。”

“可不?国家弄这么多的大学生,是为了啥吗?”

“操你的心呢?喝酒!”

“喝……”

你听到什么?三个高考故事,别样的人生体验!


听完故事,我百感交集。

我没有上过大学,总期望自己能上大学。我感觉上了大学,我的命运就不会是这样了。


可是第一位说了:上了大学,还这样。当年父母吵,如今他们两口子还在吵。


第二位呢,折腾来折腾去,还是二科。折腾来折腾去,也就这样了。


老百姓关心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要有饭吃,管他是不是大学生呢?老百姓是这样说大学生的。

……


我是老百姓,没有上过大学,听到的就是这样。

你还听到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