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二十四: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第三章波动不是风险,管理波动才是风险

第七节之一:止损和防回撤是违反价值投资基本原理的

字数:1742字,阅读时间大约4分

连载二十四: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5.止损和防回撤是违反价值投资基本原理的

在时间长达五年,波幅巨大的茅台大博弈过程之中,我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无论遭遇什么情况都没有改变自己的认知,我对曲折过程造成的我管理的基金最超50%以上的跌幅没有回避,没有管理,没有防回撤,更没有止损。一直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的判断,最后先浮亏60%多,之后又在浮亏基础上上涨20倍,从而实现了7年总的回报率超十倍。这个过程让我认识到止损和防回撤等所谓的过程管理是违反价值投资基本原理的。搞止损和防回撤等所谓的过程管理是错误的,一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被股价必然的否定过程,你管理的基金就是赔钱的,就是不如别人的,在这个时候你要是止损、防回撤,你就否定了你的正确,你就投降了,你就做傻事了,你也成了大众了。在有投资价值情况下,在本身已经处于安全边际中,股价在进一步下跌不止损、不防回撤,是好的投资人和好资产管理人的绝对前提,一旦你要止损、防回撤就跟好的投资人资产管理人就完全背离了。在安全边际已经具备的情况下,股价进一步波动下跌带来的阶段性损失并不是实质损失,所以根本不需要管理,与此同时这种下跌它创造了更大的安全边际和更大的投资价值,所以从理性投资的角度看,应该大规模买入,此时,越跌越买才是理性的正确的。要在下跌创造的更大安全边际出现时,拼命的买入、越跌越买。

但在现实中当你在此时买入,人们就会说你是疯子、傻子、说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自大狂,骂你是小丑、是骗子。2013年我在茅台大幅下跌是大规模借钱买入,到处是反对贬低的声音,他们说:“董宝珍不懂止损,不会控制回撤,不懂得风险管理,董宝珍应该在下跌来临的时候,卖掉所有的股票第一时间撒丫子就跑,这样就躲开了下跌,就维护了客户利益。而且只要还在下跌,无伦有多大的安全边际你不要买”这种观点在性质上属于什么?它属于短视行为!属于只看眼前不看长期!投资和资产管理是凭借深远的长期目光,从长期看待问题,准确判断长期发展变化,从而获得利润的一种职业。

如果资产管理者不能立足长期,在资本市场是玩不下去的。资本市场上短视是最大的缺陷,习惯于短视不习惯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是不能在资本市场上做投资的,更不能做资产管理。短视必定不能成功!在茅台跌破200元为了避免所谓的损失越跌越卖,而不是越跌越买,这种卖出在当时用非常短期的视角来看,每次卖出都是正确的。每一次卖出都躲过了下跌,每次卖出都马上能激起一片掌声。但是,我们立足今天回头看,那些在茅台2013年的持续下跌过程中止损、控制回撤的卖出行为?他们只不过是把大好的机会白白的葬送掉而不知觉!

连载二十四: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今天(2018年),回头看我的行为毫无疑问是最正确的,当时在茅台200元以下不断买入,这些买入在经历了2014、2015年两次十股送一股,目前的最高成本低于160元,也就是在2013年茅台持续下跌过程中,逆势买入在五年后至少获利400%,长期结果证明当时不卖出逆势买入是最有利于出资人的、最合理的!然而在当时我的越跌越买被人们贬低,很多人都怀疑我,甚至弃我而去了!我没有办法在当时用一个客观的事实证据证明我的行为是正确的.短期来讲,我一买完就被股价的下跌证明是错误。这就是长期决策的难处,基于长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往往马上就会被短期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你有口难辩!

只能说一套大道理,但大道理短期变不成现实。拒绝短期思维,立足长期作出正确决策的人,在短期往往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本来是为出资人的利益着想,但是短期看却是有害于出资人的利益。于是乎,中外资本市场上就演化出了止损的概念,就演化出了防回撤的概念。止损、防回撤被很多资产管理人视为最高行为原则后,他们就会把真正的投资原理放到次要位置。

那些把防回撤、防下跌作为最重要的事情的资产管理人对真理的执着,对真相的执着就会下降,往往会无视长期利益,因此不容易获得长期成功。那些坚持从长期从理性的角度决策,无视短期的资产管理人,他们短期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和支持。由于很多人怕失去短期利益,不能超越短期着眼长期,于是很多人会揣着明白装糊涂,知道下跌是机会但就是不买反而还卖出,因为他怕进一步下跌让自己面子上难看,让自己失去眼前人们对他的信任,怕失去眼前的利益。极少数的人能够从长期利益出发,而且也能够承受短期利益的损失和短期信任的消失,最终克服了艰难和困难,会迎来长期的利益和长期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