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珲春人民正在“争”的一件事儿!有劲儿!

这是一首经久传唱的文明之歌,这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这是一群人与一座城的光荣梦想……2018年,自珲春市拿到“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参选资格“门票”的那一刻起,图们江畔便响起了激昂奋进的号角,30万珲春人民为进入“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而不懈努力着。


锲而不舍创建,打造文明高度


文明城市是对城市整体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的科学评价,是反映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全能指标”。对于站在新的发展机遇期的珲春而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更被赋予深刻内涵——不仅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沿边开放型中等城市的现实需要,更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018年以来,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通过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会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任务。多次召开创城工作专题会、调度会,将创城各项工作任务再细化、再分解,逐项落实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将创城工作动员部署到最基层。同时,围绕创城时间节点,制定印发并修订了《珲春市2018-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市直各相关单位、中省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组宣部长、政府副市长及边合区管委会副主任等市领导为组长的城市管理、乡镇街道、市场秩序等十个创城工作推进组,全面推进和落实创城工作包保责任制。抽调20名工作人员成立市创城办,购置12辆电动巡查车,全力做好实地巡查、材料申报等相关工作。组建102人的志愿监督员队伍,全面查找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一时间,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会会说创城;全市创城动员大会、创城综合协调会、季度创城调度会、创城工作推进会,会会抓创城;各部门创城落实会,会会推创城;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句句谈创城,全市形成了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创城为了人民,创城依靠人民,创城成果让人民共享。”为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新实效,珲春市整合资源,把创城融入城市建设、民生发展的大格局中,让市民成为创城的主角,成为参与者、检验者和最终受益者。建立了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的城市道路“路长制”管理机制,对市区街路划分责任区域,170家包保单位对城市环境卫生、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及道路设施进行日巡查、日监管,对乱贴乱挂、乱搭乱建、乱倒乱放等进行有效防控,对市民不文明行为进行有效劝导,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层次。目前,路长制单位累计日巡查10000余人次,义务劳动近20000余人次,修复草坪近19000平方米,铺设地砖、彩砖17000平方米,清运垃圾1000余吨。同时,设立了每周五集中劳动日活动,制定劳动主题和区域,掀起了全员参与共创文明城市的新热潮。


为破解无物业小区管理难题,全市142家单位部门承担起876个无物业小区的包保工作,对小区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环境卫生、毁绿种菜等不文明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并实施道路硬化和绿化美化,让小区环境焕然一新。据统计,城市社区领域已拆除私搭乱建1100余处;清理垃圾杂物21000余吨;实现绿化55400平方米、硬化近1万平方米;平整路面14000余平方米;梳理出400余个非法小广告电话号码,已对本地号码进行警告停机;清运僵尸车351辆。


春风化雨润物, 涵育文明心灵


漫步城乡大街小巷,制作精美、各具特色的公益广告赏心悦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发生……如今的珲春,一股蓬勃生长、向上向善的新风扑面而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春风化雨,正潜移默化地引领着社会新风尚,汇聚着正能量,成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抹亮丽底色。


  文明城市创建宣传语触目可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随处可见。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珲春市设计制作了具有民族、文化、地域等特色的创城公益广告,遍布高铁站、游园广场、街路小区等公共场所。截至目前,全市共制作了4000余平方米创城窗贴、2000余个太阳能垃圾箱公益广告牌、300余块路灯杆道旗,5000余个沿街商铺LED屏循环播放创城广告;各游园广场设置文明宣传展板、雕塑230余处、文明警示牌270余块;制作建筑围挡创城公益广告200余处;大型商场、超市制作文明宣传标语400余块。


  为进一步营造创城的浓厚氛围,珲春市通过“文明珲春”微信公众平台、“文明珲春”抖音视频、创城工作简报等全方位、多视角展示创城工作进展情况,宣传典型人物、创城工作亮点和创新做法,曝光不文明行为。在图们江报整版刊发了珲春市“道德模范”和文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通过珲春示范区网、文明珲春公众号、全市各大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连续刊发或转发道德模范事迹报道,珲春电视台制作了道德模范宣传视频进行展播。在人民出版社主办的《雷锋杂志》上,刊发了《在“微善良”中展示边城大爱》展现珲春文明创建工作的专题文章。同时,通过制作并发放市民文明手册、创城倡议书,发送公益短信,创建各类微信群,让干部群众及时了解创城工作动态、反馈巡查和整改情况。


目前,已发放市民文明手册10万余册,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刊播发创城报道和信息700余篇(条),“文明珲春”抖音小视频单条点击量超过100万。


崇德向善力量,引领文明风尚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一直以来,珲春市注重发掘典型,用群众身边的道德榜样来引领社会风尚。自2018年以来,在全市各行业中深入挖掘、选树了10名道德模范、珲春好人及其他文明典型,使崇德向善、学习先进在珲春成为新风尚。


  在榜样好人的引领下,珲春市通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使文明珲春品牌更加响亮。连续十余年开展了“爱护候鸟、保护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每年组织数千名志愿者、鸟类爱好者和部分常住珲春的俄罗斯人,到珲春敬信湿地为大雁等候鸟投食。广泛发动干部群众注册成为文明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27436名,志愿服务团队130支。组建了珲春市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报送微信群、QQ群,及时发布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已开展100余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彰显社会的温度,文明实践见证城市的高度。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珲春市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力度,成立了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1个村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了市、乡、村三级文明实践网络全覆盖。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聚人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确定每月第三周为“文明实践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志愿服务队伍,根据群众所想、所需、所愿,设计“文明实践周”主题,组织开展了走访慰问、爱心帮扶、环境整治、文化惠民、春风行动、关爱未成年人等40余项12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惠及群众8000余人;依托市妇联“巾帼传家风志愿者服务队、巾帼清洁志愿者服务队、巾帼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和“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开展街道和乡镇、市属部门和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对接活动,通过服务、环境、教育文化等方面结对共建,定期开展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各学校开展了60余场“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主题实践活动。


  今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珲春市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冲锋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奉献在一线。142支志愿服务队近3000名志愿者,深入到全市876栋无物业小区的居民楼,开展疫情防控消杀工作,保障居民小区环境健康。同时,130名志愿者坚守在高铁、高速、国道、酒店等各个点位,协助公安、医务人员对进入珲春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秩序维护、信息登记等工作。


  文明,是城市的软实力;文明,让城市更具活力。站在新的起点上,珲春人将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努力前行,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自信迈进,让文明之花盛开大街小巷,让文明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这些年,珲春人民正在“争”的一件事儿!有劲儿!

珲春市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为市民发放文明手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