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主賢君李世民與敵人簽訂“和約”的目的何在?

聖主賢君李世民與敵人簽訂“和約”的目的何在?

包括北南兩朝的宋代,先後與遼國和金國簽訂了“澶淵之盟”“海上之盟”和“紹興和議”三個和約,後世人點讚的寥寥寥無幾,詬病的多如牛毛。估摸有很多讀者不知曉吧?唐太守李世民曾與突厥簽訂和約,為啥後人不給予批評,反而讚揚他是一代聖主賢君呢?

(一)李世民與突厥簽訂和約

突厥起源於丁零、鐵勒,鐵勒在南北朝時居住在葉尼塞河上游,後來南遷並定居在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格達山。南北朝末年,中原的北部多次遭到突厥的侵犯。隋滅陳完成南北統一後,與突厥軍事力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碰巧的是,突厥汗國發生內亂,分裂成東西兩部,西突厥逐漸式微。隋文帝趁機採用政治和軍事手段全力打擊宿敵。突厥沒能力與隋朝作對了。

聖主賢君李世民與敵人簽訂“和約”的目的何在?

隋二世楊廣登基後倒行逆施,社會發生動亂,突厥乘機崛起。國內起事的很多實力人物,包括當初的李淵和李世民父子,也曾臣服突厥,借其勢力,擴大自己的地盤。

隨著李氏父子勢力的擴大,有了一統全國的趨勢時,突厥人的胃口也越來越大,常常以各種藉口要李氏增加朝貢,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派出軍隊來攻城搶掠。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吃夠了苦頭的唐太祖李淵,為了在中原站穩腳,只有繼續臣服。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登基後不久,突厥的頡利、突利兩可汗見有機可乘,率領二十萬人馬殺進中原,駐紮在離長安城僅四十里路的渭水之北,派大將執失思力到長安,威脅和訛詐李世民,使得長安人心大動,朝野驚慌。

李世民是個明白人,長安城內當時只有幾萬兵力,如果與之開戰,完全是雞蛋碰石頭,後果就是城破國滅。但李世民更是個聰明人,把“裡子”和“面子”兩方面的事都安排得十分妥帖。

好漢不吃眼前虧,當下議和是上策,但如直接去乞和,突厥的要價難以估量,自己也難以接受。經過認真研判策劃,李世民下令拘留了執失思力,先設疑兵之計,城頭遍插軍旗,城內軍號聲不斷,讓不知底細的突厥人認為長安城裡有伏兵,且已作好開戰準備,然後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可汗對話,嚴厲指責頡利可汗負約。

聖主賢君李世民與敵人簽訂“和約”的目的何在?

對話間,雄赴赴的大隊唐軍來到李世民身後“扎場子”,頡利可汗見到唐軍“軍容大盛”,又得知派去的大將執失思力被擒,於是產生了恐懼感。兩天後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在長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橋上,即刻斬殺白馬立盟,簽署了史稱的“渭水之盟”,順坡下驢的李世民還送了大量的金帛財物給兩個可汗。突厥撤兵,一場生死大戰終於有驚無險的偃旗息鼓。

“渭水之盟”簽訂後,李世民隱忍不發,不立即著手具體安排打擊突厥的軍事行動。

(二)打造千古治世的典範

李世民不是那種得過且過,當天和尚撞天鍾之人,他在繼續努力的勵精圖治——

經歷了隋朝盛世和以後動亂的李世民深刻地認識到,安生利民是國家穩定的基礎,他採取了多項措施:一方面發展生產,讓人民休養生息。經過努力,國家戶籍培加,人口有所增長,農田耕作面積有了擴大。另一方面,他率先垂範,大力提倡戒奢從儉。禁止大興土木營建新的宮殿,嚴禁厚葬。

他特別重視納諫,魏徵提出的“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成為他廣開言路虛懷納諫的指導思想。在他的倡導和鼓勵下,出現了一大批敢於直諫的大臣,除了魏徵,還有房玄齡、杜如晦、馬周、褚遂良等。這些有識之士為發展經濟增強國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聖主賢君李世民與敵人簽訂“和約”的目的何在?

他注意加強法治建設,令房玄齡、長孫無忌等在《武德律》的基礎上制訂《貞觀律》,明確了刑罰制度,為了重視人命出臺了死刑復奏制度。他自己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國家法律,即使皇親國戚犯法也絕不縱容,從而使政府官吏自覺地做到清正廉明,王公貴族不敢違法亂紀,社會風氣越來越好。

李世民十分重視教育,即位後完善和加強了科舉考試製度。他重視選拔和任用官員,求賢納才,知人善任。絕大多數各級官員能夠做到勤政謀政,為老百姓造福一方。

一言蔽之,經過艱苦創業,李世民打造出了千古治世典範——貞觀之治。

(三)搞好外交和國防建設

與遊牧民族武裝作戰,在冷兵器時代,建立強大的騎兵部隊是取得勝利的基礎。李世民詔令在國內西北一帶開闢軍馬場,大量飼養軍馬,以備戰時所需。由於社會經濟發展,戶籍人口增加,兵源十分充足,他下令擴充部隊,加緊訓練士兵,選拔能文能武之人擔任軍隊的各級指揮官。據史載,李世民甚至允許士兵們在皇城顯德殿內習武。唐朝的軍事實力不斷增強。

聖主賢君李世民與敵人簽訂“和約”的目的何在?

老天也臂助有志有為之人。簽訂“渭水之盟”不久,突厥內部出現分裂,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落對頡利可汗變革國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滿,打算另立薛延陀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與唐聯絡,表示要與頡利可汗決裂。此時突厥統治區域內遇到大雪氣候,牲畜大多被凍死餓死,經濟遭到重創。

李世民乘機派軍隊進攻突厥的恆安(今山西大同)、朔方(今內蒙古烏審旗)等地方,不斷削弱突厥的軍事和經濟實力。

團結一切力量,孤立和打擊主要敵人是李世民開展外交的策略。貞觀二年(628年),李世民派使者與臣服過突厥的薛延陀部建立聯盟,使突厥處於兩面受敵之中。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11月,李世民詔令李靖、柴紹、薛萬徹等將軍率領10餘萬人馬出擊突厥。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春,李靖大敗突厥軍,頡利可汗被俘,突厥滅亡。對降服的突厥部眾,李世民採取寬容開明的政策,保留其原有部落和風俗習慣。

聖主賢君李世民與敵人簽訂“和約”的目的何在?

北部邊境安定後,李世民又相繼派兵收復了吐谷渾、高昌、焉耆、龜茲等地,並在龜茲建立安西都護府,重新恢復了對西域地區的統治,重開了絲綢之路。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李世民將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了吐蕃的松贊干布,通過和親政策加強了唐朝與少數民族的聯繫和團結。不管是被征服的或是主動來歸附的少數民族部落,都尊唐太宗李世民為“天可汗”。

文末筆者感言:從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到公元630年突厥滅亡,歷經12年時間。其間全靠李世民決策與突厥簽訂“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條件下作戰,為自己穩定局勢,發展社會經濟、壯大積蓄國防力量贏得了時間。據史載,李世民本人一直將簽訂此合約引以為恥,但筆者客觀的看,簽訂“渭水之盟”是唐朝與突厥強弱變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可以說是唐朝成為古代中國一個強勢王朝必須跨過的一道門檻。

聖主賢君李世民與敵人簽訂“和約”的目的何在?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黃桷文學社副社長。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