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為何要先打巴蜀而不是韓國?

珂夢歷史人文


巴蜀鷸蚌相爭,秦國漁翁得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秦國攻打巴蜀兩國,可以說是在巴蜀兩國“請求下”攻打的。巴蜀兩國傳統上不屬於中原文明圈,歷來不受各諸侯國重視。秦國攻打巴蜀兩國發生在公元前316年,在此之前,秦國眼裡壓根就沒有巴蜀兩國,更談不上攻打他們。要搞明白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需要從秦國攻打巴蜀兩國的兩年前講起……

五國伐秦

公元前318年,楚、趙、魏、韓、燕五個國家聯合起來討伐秦國,是謂合縱!秦國在函谷關迎戰五國聯軍,五國聯軍敗退。秦國雖然在此戰中獲勝,但也深深感覺到了合縱的威力,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雙拳難敵四手。以秦國一國之力抗衡五國,顯然不是明智之舉。在秦國與五國死磕的時候,其它諸侯國藉機強大起來。(比喻宋國國君就是此時稱王的)秦國以現在的國力繼續與五國為敵,顯然不符合自己的帝國利益。

秦國幾代君王的夢想就是完成天下大一統,既然不能向東進攻,秦國的統一之路彷彿進入了死衚衕,不知如何是好。

巴蜀鷸蚌相爭

彷彿是上天眷顧,亦或者是機緣巧合。公元前316年,位於秦國南方的巴蜀兩國發生戰爭,巴蜀兩國互相派兵進攻對方的同時,均到秦國請求支援。

秦國迎來轉機

面對巴蜀兩國的請求,秦惠王陷入兩難境地,秦國本來向東完成天下統一都費勁,哪還有精力管巴蜀兩國死活。正在秦惠王不知如何是好時,秦國朝堂上也分成兩派意見。

一派是以張儀為首的“東進派”:張儀認為,巴蜀兩國是邊陲蠻夷小國,沒有價值,犯不著為他們出兵,耗費秦國國力。同時張儀主張向東進攻韓國三川地區,佔領東西二週,搶奪周天子九鼎,挾天子以令諸侯。到那時,秦國帝王之業可成。

另一派是以司馬錯為首的“南下派”:司馬錯認為,周天子威嚴尚存,攻打韓國與東西二週無疑與天下為敵。秦國此時國力遠未達到持有九鼎的實力,不可過早東進,以免成為眾矢之的。同時,司馬錯主張:“應該趁著巴蜀兩國互相攻伐的機會,出兵佔領巴蜀。這樣可以增加秦國的土地、人口、財富,使秦國強大。巴蜀兩國可以做為秦國的基地,為秦國後來統一天下提供支援。

秦惠王採納了司馬錯的建議,放棄向東進攻韓國,並派軍隊佔領了巴蜀兩國。巴蜀兩國可謂是鷸蚌相爭,秦國漁翁得利。

▲秦滅巴蜀示意圖


佔領巴蜀對秦國的戰略價值

戰略基地,秦國糧倉:巴蜀兩國位於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四周高山環繞,特殊的地理構造使巴蜀兩國自成一地。

四周的高山將巴蜀之地團團圍住,使其易守難攻,這就使巴蜀成為了秦國的戰略基地。秦國佔領巴蜀,不僅使國土增加一倍多,更是擁有了一個穩定的大後方,為後來東進掃除障礙。後來,秦國在巴蜀修建

都江堰,用來灌溉農田,使成都平原變為秦國的大糧倉,為後來秦國征戰各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正是秦國對巴蜀兩國的佔領,使秦國國力大增,具有了東進的實力。

進攻楚國的橋頭堡:巴蜀之地位於楚國西側,海拔高度對楚國有壓倒性優勢。秦國佔領巴蜀,已形成對楚國側面的大迂迴。同時,巴蜀之地位於長江源頭,秦國軍隊可乘船順江而下,進攻楚國復地。後來,秦國滅亡楚國,巴蜀之地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小結:秦國佔領巴蜀,既有戰略的考量,也是時代的選擇,更有巴蜀鷸蚌相爭的有利形勢。秦國佔領巴蜀不僅使國土增加一倍,更使秦國變的強大,為後來統一六國奠定基礎。巴蜀之地對秦國完成天下統一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秦國得巴蜀而得天下!


史無眠


秦國的百年奮鬥史,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向東邊發展的歷程,這是歷任秦王終身不懈的奮鬥,自從秦國的河西之地被魏國佔領,吳起率領魏軍把秦國打得退守洛水時,秦國深深感到恥辱,更加激起秦國的圖強之心,所以從秦孝公開始,立志任用商鞅變法,到秦惠文王時,雖然他一上臺就殺了商鞅,但還是保留了變法,同時變法的效果也開始顯現,秦國在逐漸強大。

秦國一強大起來,就開始東進戰略,秦孝公時期就收復了丟失多年的河西之地,佔據了崤山、函谷關等險要地勢,秦惠文王時期,秦國攻佔了魏國黃河以西的全部地盤,還在黃河以東建立了橋頭堡,以便下一次的東進戰役。

秦國國君

公元前318年,韓國、趙國、魏國、燕國、楚國東方五國合縱攻秦,與此同時西邊的義渠也發兵攻秦,東西夾攻之下,秦國無力抵抗,只能割地求和,暫時停止了東進戰略,這是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遭受的最重大的一次失敗,差一點就是亡國。

秦惠文王雖然割地求和,以換取暫時的安寧,但秦國積極進取之心沒有改變,國力仍然在持續走強,秦惠文王面臨下一步的發展戰略,在與群臣的討論之中,秦國有兩種意見:

秦惠文王

1、以張儀為首,建議秦國應該繼續攻打韓國,然後挾制周天子以令天下,當時的周王室是在韓國領土範圍之內的,張儀的策略簡單的說就是:東攻韓國,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才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來源。

2、以司馬錯為首,主張先攻巴蜀,拿下秦國的大後方,簡單地說,司馬錯的策略就是:南征巴蜀、得蜀地即可破楚國。

秦惠文王經過一番思索和討論,最終採取了司馬錯的建議,先攻巴蜀,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秦惠文王要先攻巴蜀呢?

司馬錯

先說說張儀的戰略:東攻韓國,挾天子以令諸侯。說實話,秦國當時的實力不足以這樣做,韓國雖然好打,但是挾制周天子,可是天下大忌,會激起所有諸侯國強烈的反對,會讓本已經瓦解的五國或六國合縱聯盟再次聯合,秦國當時雖然在商鞅變法之下強大了,但遠遠沒有強於五國或六國之和,最多也就是比一個單獨的諸侯國強,一旦秦國敢這麼做, 當實力跟不上時,那將是秦國的災難,所以張儀這個戰略太過於激進,風險太大,一旦處理不好,秦國將有亡國的風險。

另外,在五國攻秦的第二年,秦國已經派張儀破解了五國聯盟,張儀說動魏國脫離合縱,與秦國講和,五國聯盟已經瓦解,秦國已經有攻打韓國的條件,但最終秦惠文王還是選擇了攻打巴蜀,實際上是非常正確的,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秦國的臥榻之側有一個屬於楚國的漢中郡,這才是秦惠文王攻巴蜀的重要原因。

張儀

當時的漢中郡屬於楚國,漢中郡就是今天的陝西省漢中市,看看地圖就會知道,從漢中到秦國都城咸陽只有近600裡的路程,雖然中間隔著八百里的秦川天險,但是終究是臥榻之側,不容得他人酣睡,萬一將來某天楚國攻打秦國都城,那豈不是很危險。

秦國是秦惠文王時期,將都城由櫟陽(今陝西富平)遷到咸陽(今陝西西安)的,以咸陽為中心的關中平原是秦國的核心腹地,現在楚國在秦國核心腹地不遠的漢中建立了據點,讓秦國人坐立不安。

漢中郡在當時的位置非常重要,向北越過秦嶺就到達了秦國的關中平原,向南攻破暇萌關後就到達成都平原,楚國佔領了漢中後,如果趁勢發展,攻取了巴國、蜀國和苴國後,秦國的整個南方將被楚國包圍,而且楚國與秦國就會在秦嶺一線直接交界。

秦攻下巴蜀後的戰國地圖

當時的巴國包括今天的重慶市全部、湖北恩施和四川東部,當時的苴國在今天四川省廣元市一帶,當時的蜀國在今天成都一帶,巴國、苴國、蜀國三個國家合在一起就是今天的整個四川省和重慶市,外加湖北省的西部一小塊地方,與楚國是交界的,如果楚國攻下這些國家,將獲得另外一個對秦國進攻的方向,對秦國來說也是非常大的威脅。

司馬錯看到了這個威脅,並向秦惠文王提出,只要拿下巴蜀,就能攻破楚國,這個戰略是秦國百年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也是極其正確的戰略,同時巴國、苴國與蜀國還有很深的矛盾,巴國和苴國聯合與蜀國互相攻打,並向秦國求救,秦國利用這個機會,在公元前316年派出司馬錯、張儀率軍先攻滅了蜀國,隨後又攻滅了巴國和苴國,一下子吞併了整個巴蜀之地。

楚國西北角就是漢中郡

這樣,楚國的漢中郡就成為伸入秦國領地的一塊孤地,秦國在拿下巴蜀的四年後,發動了丹陽之戰,攻取了楚國的漢中郡,徹底將楚國勢力趕出了秦國的南方,秦國用了四五年的時間,拿下了巴蜀與漢中,將整個成都平原納入勢力範圍,同時解決了楚國可能對秦國南方造成的威脅,在之後的一百年時間裡,巴蜀之地成為秦國的大後方和天下糧倉,為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略提供了後勤保證,這個戰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秦惠文王放棄攻韓國,南下攻打巴蜀的重要原因。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一提到戰國,我們可能首先會想到戰國七雄。其實在戰國時期,中華大地上遠遠不止七雄,即使在中原地區也不止七雄。所以戰國時期,戰和、伐交更加複雜。說到秦國的地理位置,大家可能會想到秦國後方穩固,可以專心向東。其實戰國中期之前,秦國的後方也不穩定,也有其他政權威脅其後方。秦國後方有義渠、巴國、蜀國等政權。

公元前325年,秦國國君嬴駟正式稱王,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惠文王。公元前318年,趙、韓、魏、楚、燕組成了五國聯軍,合縱攻秦。雖然秦軍艱難地打敗了五國聯軍,但是後方卻出現了義渠軍的襲擾。這次戰役之後秦惠文王看出了自己的區域劣勢,秦惠文王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戰略部署。

公元前316年,蜀國和巴國發生戰爭。巴蜀兩國都把秦國當成強援,都向秦國求救。巴蜀兩國的戰爭,無疑給了秦國干涉巴蜀事務的理由和藉口,他們求救於秦國無異於飲鴆止渴。面對兩國求援,秦惠文王看到了插手巴蜀事務的機會,有起兵伐蜀的想法。但是秦惠文王面臨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二個是韓國冒犯秦國。秦惠文王在伐蜀和伐韓中搖擺不定。根據《資治通鑑》記載:

巴蜀相攻擊,各來告急於秦。秦惠王欲發兵以伐蜀,以為道險狹難至,而韓又來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韓,後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韓襲秦之敝。猶豫未能決。

秦國廟堂之上張儀和司馬錯針對伐韓和伐蜀展開激烈辯論。張儀是縱橫家,他的主要舞臺在中原各國。所以張儀的著眼點也主要放在中原各國,張儀看重的秦國獲得眼前利益,以及中原霸權。司馬錯以軍事家的眼光考慮問題,認為秦國應該先伐蜀。最終秦惠文王選擇支持司馬錯,以司馬錯為將起兵伐蜀。秦軍沒有付出多大代價便佔領了蜀國,將蜀王貶為侯,後來秦國又在蜀地設立郡縣,蜀地納入秦朝版圖之內。伐蜀之戰中,秦軍又來了個摟草打兔子;順手滅掉了苴國和巴國,基本上將四川盆地納入秦國版圖之內。

為什麼秦惠文王會選擇先攻打巴蜀,而不是攻打韓國呢?其實司馬錯已經告訴了我們不少答案。

司馬錯建議秦惠文王優先伐蜀,也是根據秦國、以及對手的實際情況而定。秦惠文王時期,秦國已經經歷商鞅變法,國力蒸蒸日上。但是秦國並沒有建立對六國的絕對優勢。秦國之時戰國七雄較強的一個,當時齊國、楚國的國力都不弱於秦國。秦國東出函谷關的時機並不成熟,而且也沒有能力滅掉任何一雄。戰國七雄之間的均勢並沒有被打破。

韓國再怎麼說也是戰國七雄之一,韓國軍隊鼎盛時期也有三四十萬。巴國和蜀國的國力則非常弱。巴蜀的實力跟戰國七雄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秦國對巴蜀有絕對優勢,秦國攻打巴蜀的難度更小,就像司馬錯所說的那樣:

今王地小民貧,故臣願先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

韓國敢攻打秦國說明韓國有一定實力,說不定背後還有支持力量。秦軍打敗了韓軍的難度更大,即使能夠打贏韓軍,付出的代價也會更大。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挑個軟柿子捏捏是最佳選擇。

當時秦國在人口、土地面積上並不算一個大國,強大的國力主要靠商鞅變法將秦國組織得更加嚴密。對於秦國來說,獲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是非常現實的需求。秦國想東出函谷關佔領山東六國的土地相對困難。即使能夠佔領山東六國的土地,所佔土地的面積也相對有限,而且還要派重兵防守。巴蜀雖然國力弱小,但是土地面積並不小,加起來至少比韓國大。巴蜀境內還有土壤肥沃的成都平原,可以種植糧食,供養更多人口。秦國獲得巴蜀的土地可以增加秦國的土地面積,可以增加秦國人口,還可以增加財富。這些利益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明顯,作用也會越來越大。攻打巴蜀可以以最低的犧牲,獲得更大利益;攻打韓國代價較高,而且獲得利益相對較少。正如司馬錯說:

“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

戰國時代列國紛爭,合縱和連橫,都是戰國七雄的“對外政策”。戰國時期各國共同組成了戰國內部的國家關係。戰國之間也要追求實力均衡,不允許一個大國突然被消滅。當時沒有任何國家形成一家獨大之勢,秦國沒有能力一口吃掉韓國。其他強國也不允許秦國滅掉韓國。韓國的地理位置特別重要,韓國和魏國堵住了秦國東出的道路,其他強國不允許秦國在中原打敗韓國,甚至滅掉韓國。戰國中後期趙國滅中山國,齊國滅魯國時都遭到強烈反對。韓國的勢力絕非中山國和魯國可以比擬,滅掉韓國的難度更大,遭到的反對自然也更大。但是如果滅掉巴蜀兩國則不會引起大國的反對,除了秦國之外,其他各國都不會在意巴蜀兩國,更不會反對秦國滅掉巴蜀。秦國攻打韓國,可能會導致其他各國聯合起來伐秦。秦國未必能夠再一次打敗各國合縱。司馬錯也看到這一點,曾經說:

“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請論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齊,韓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

秦國攻打蜀國,可以消除自己的後顧之憂,專心東出。此前,秦國對外作戰時沒有一個穩定的後方。巴蜀和義渠都是秦國的威脅,尤其是義渠更是讓秦國無法專心東出。義渠經常趁秦國東出之際,騷擾秦國的後方。秦國滅巴蜀只是秦朝鞏固後方的一步,打敗義渠是秦國的第二步。這次朝議之後,秦惠文王把主要精力由東出,暫時轉為經略西部。秦國滅掉蜀國之後,順手滅掉苴國和巴國,鞏固四川盆地。滅掉巴蜀之後,秦惠文王發動了對義渠的戰爭。公元前315年,秦軍進攻義渠,佔領了義渠二十五座城池,設立郡縣。秦國佔領了大片良馬產地,義渠對秦國的威脅大大削除。宣太后掌權期間,徹底滅掉了義渠,秦國的後方完全鞏固。

秦惠文王決定征服巴蜀的決策非常正確,秦國以極小的代價便獲得了穩定的後方基地。此後巴蜀之地成為天府之國,成了秦國的糧倉。秦國佔領巴蜀之後,實力進一步壯大,更加令山東六國懼怕。


依稀說史


公元前316年,秦國邊臨的兩個小國巴國和蜀國,互相攻打都向秦國求援。秦惠文王本來和張儀的意見大致相同,都是選擇進攻韓國。只不過秦惠文王是顧慮出兵攻打蜀國,韓國會趁虛而入攻打秦國。而張儀則是圖謀王業,攻佔韓國宜陽,臨天下,挾天子。

之所以後來秦惠文王選擇聯合巴國進攻蜀國,之後再順道拿下巴國,是因為司馬錯的言論太有說服力。

巴、蜀兩國向秦惠文王發來求援消息後,秦惠文王召見張儀和司馬錯兩位重臣商討對策。秦惠文王和張儀的意見大致相同,都是聯合巴國進攻蜀國,只不過理由不一樣。司馬錯在秦王和宰相都選擇進攻韓國的時候,依舊保持著自己原有的意見,選擇進攻蜀國。

理由:如果進攻韓國,逼近周都,周王室肯定會受到威脅,到時候周王室狗急跳牆,將天下諸侯垂延已久的九鼎獻給楚國,楚國一定會出兵援救。面對秦國的咄咄逼人,東方的強國齊國肯定不會坐視不管,到時候極有可能選擇出兵聯合抗秦。作為韓國的同盟趙國也不會看著韓國被秦國攻打,到時候也會出兵聯合抗秦。韓國面臨秦國的大兵壓境,定會割地給魏國,希望魏國出兵援救。權衡利弊下,魏國定會出兵援救。到時候五國聯軍重整旗鼓,秦國將陷入危亡之中。

司馬錯分析的相當有道理,秦惠文王最後選擇了聯合巴國出兵進攻蜀國,一年內將蜀國拿下,納入秦國版圖。之後又對巴國露出猙獰的面目一併拿下,納入版圖。

司馬錯的這個決策為秦國往後的軍事戰爭打下了強勁的補給。巴、蜀兩國糧食相當的充足,使得秦國之後的戰爭從未出現過糧食短缺的情況。巴、蜀兩地的糧食,也是秦國之後能打勝長平之戰的重大因素。


納諫如流


導語

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兒子嬴駟,也是秦國曆史上第一個王,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一個重要的君王了。在戰國中期,列國頻頻伐交征戰,正是他的決心東出,在列國競爭最為激烈的時代給秦國擠出了20年的修養生息的階段。

而這一時代秦國也是有非常閃耀的將相為輔,一個是相國張儀,再就是大將司馬錯。攻打韓國和巴蜀的兩個方針就是出自兩人之計。當時,正值巴蜀兩國相互征戰,來秦國請求增援,司馬錯力爭利用此次機會入蜀地,與張儀的伐韓政策相違背。而後秦惠文王聽從了司馬錯的主張,命令司馬錯前去伐蜀。

那麼,決策者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決策呢,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

為什麼張儀會主張伐韓

  • 韓國的地理位置
三晉之地就是中原的核心地段,韓趙魏三國中韓國的地理位置又是咽喉之地,和很多國家毗鄰,秦國地處西陲邊境,與山東六國接壤之地寥寥無幾,所以秦國急需要這個戰略要地來實現自己東出的第一步。
  • 牽制魏國和楚國

韓國的位置上面也說了,其實攻佔韓國還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就是鉗制住其他國家,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楚國和魏國。

魏國當時經歷吳起變法和李悝變法之後,一躍成為戰國初期最為強大的國家,而且始終與秦國摩擦不斷,雖然之後國力衰弱,但是也是戰國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秦國曆經商鞅變法之後國力不斷增加,很需要一個側面戰場來徹底壓制住魏國。

楚國地處豐饒,國富民強,一直以來都是以強國的姿態面臨其他的六國,而且韓國位於楚國的北部,攻佔了韓國就像是在楚和魏之間插了一把刀子,切斷了兩國之間的聯繫。

如果能夠鉗制住這兩個國家,對於其他的勢力也是一種很好的威懾和限制。

  • 韓國軍事力量相對其他國家較為薄弱,也可破合縱之策

張儀和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最開始遊說其他國家的時候鼓吹合縱之策,顧名思義就是聯合弱國以抗強國,但是最後來到了秦國,秦國採取的是橫強之策,也就是自己本身就是強國只要聯合弱國加盟,就能無敵於天下,而且還能以利益攏住弱國之心。

當時,六國合縱之勢已成,意在對付強大的秦國,如果其中一個國家被攻佔,對於其他的國家來說心理上會有一定的作用,他們會懷疑這個聯盟的可靠性,也可解決秦國的燃眉之急。

其實六國最弱的國家就是韓國,韓國的土地面積是六國之中最小的,國力甚至不如北方的燕國,燕國雖然積貧積弱很久,但是畢竟是周朝的開國諸侯,歷史綿長。這就是說明韓國其實是最容易被攻佔的國家。

所以這就是當時張儀主張攻韓的原因。

司馬錯為什麼主張攻佔巴蜀

  • 司馬錯認為出兵韓國並不容易

從當時的秦國國力來考量,秦國的力量正好剛剛起步,不適宜進行滅國之戰,而且韓國雖是弱國,但也是戰國七雄之一,真正的家底其實誰也不知道,這樣貿然出擊對秦國是有一定的風險的,而正在處於上升期的秦國是不允許有這樣的風險的。

  • 韓國戰略要地,其他國家不會袖手旁觀

因為無論是這個戰略位置上來講還是戰略戰術來講,其他的國家都不會安靜的看著你實行滅國之戰。

韓國地處戰略要衝,秦國一舉拿下了倒是還好,如果形成拉鋸,其他國家也不會袖手旁觀,甚至會先秦國一步佔領韓國,最先拿下這塊戰略要地。

還有戰術合縱之策,一旦其中一個國家受到攻擊,其他國家是必將持以援手的,因為這樣才能維持合縱聯盟的穩定,到時候秦國可就得不償失了。反觀巴蜀之地卻沒有此等擔憂。

  • 巴蜀之地,物產豐富,糧倉漫溢。

說了很多韓國的戰略位置,巴蜀的位置依然重要,因為有蜀道庇護,免於中原期間的戰亂,巴蜀之地的民風物產都非常豐富,而且經濟農業也相對發達,秦國本就是重農抑商的國家,所以看中此地也是無可厚非。

而且糧草供給對於秦國這種征戰的國家是非常重要的,長途征戰最重要的就是糧草供給,尤其是進行拉鋸戰,這糧草就成了最關鍵的一點,秦國看中了這個大糧倉。這倒是為長平之戰做好了後盾。當然長平之戰這是後話,不過秦惠王也意識到了秦國要想稱霸天下糧草絕對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這點我覺得是秦惠文王同意伐蜀的關鍵點。

秦惠文王的戰略考慮

  • 巴蜀之地易守難攻,韓國可隨時易主

從戰略位置上來看,兩地皆可為戰略要地。但是蜀道之難,難以正常攻佔,以援軍入蜀是最好的方式,且蜀地易守難攻,駐兵之後少許就可守外來攻擊。而且巴蜀之地也是很多國家最想爭取的地方,而且不用避諱其他六國的圍攻。對比被其他國家佔領,秦國更希望自己拿下。

韓國就不一樣了,地處三晉之地,中原的核心部分,如果秦國攻佔了韓國,自己能不能順利攻佔是回事,能不能安穩守的住又是另一回事,韓國地處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巴蜀之地易守,但是韓國難守,五國來攻,必將丟失。或許依舊會五國合縱兵叩函谷,這樣就更得不償失了。

  • 巴蜀之利功在千秋

秦國如果去攻佔韓國就是要開始與天下為敵,秦國當時是不具備這個實力的。六國深知唇亡齒寒,秦王也知道要想稱霸天下,自己的兵力和民力都必須要完全領先於六國才可以的。現在兵力和民力都沒有達到。

兵力自己的國家可以慢慢培養,然後通過不斷的征伐或者是降低徵兵年齡來擴張兵力,在沒有戰爭的時候可以修養生息,全力培養軍事力量。

民力的話主要就是體驗在後勤補給上,是軍隊戰鬥力的一個重要的保障,所以國富民強的巴蜀之地對秦國來說更加重要。根據之後的歷史走向來看,確是如此,修建都江堰,長平之戰的糧草支援等等都體現了秦惠文王當時卓越的戰略眼光。

總結

我認為

咱們現在站在現在的時間上,看過去的人對未來一段歷史的影響,秦惠文王的決策是正確的。韓國是中原地區的戰國七雄之一,涉及到的是七個國家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而巴蜀之地並不會直接損壞其他國家的利益。在有了絕對凌駕天下的實力的時候,征伐哪其實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其實這也證實了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僅是有強臣,還要有明主。張儀和司馬錯能夠理解秦惠文王的雄才大略,站在他的格局上觀看整個局勢,由此可見,秦朝是幸運的。我們無法揣測當時秦惠文王沒有攻打巴蜀而是去強行攻佔韓國的景象,畢竟歷史不能倒流,我們也是隻能在這個時候佩服古人的雄才偉略了。



歷史書寫於平凡人


秦惠文王是如何決斷攻打巴蜀而不是韓國,主張攻打巴蜀的司馬錯和主張攻打韓國的張儀,各有什麼理由?巴蜀能為秦國提供戰略後勤資源,落在敵國手中對秦國傷害更大,兩權相害取其輕

戰國時代是一個比拼綜合實力的年代,在這樣一個時代裡,軍事實力是國家是否能夠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的保障,但是一個合格的強大的軍隊背後,都有一個經濟強盛、內政穩定的社會背景進行支撐,所以在戰國時的文臣武將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在春秋戰國,天子式微,諸侯爭霸,亂世紛爭的大的社會環境影響之下,出現了好多文臣武將的搭檔,比如說戰國初期魏國的李悝和吳起、燕國中期的樂毅和劇辛、又比如齊國的田忌和孫臏,這些人都是比較好的搭檔。我們今天所要提到的這一對,也是戰國時期非常著名的搭檔,他們就是張儀和司馬錯。

張儀是戰國時代著名的縱橫家,他憑藉著他卓越的口才,為秦國牟取很多的土地利益,讓那個時代的秦國真正的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他也當真實現了三寸不爛之舌能敵百萬雄獅的奇蹟,幾次憑藉著自身的才華化險為夷。可以說那個時候的張儀,就是秦惠文王的左膀右臂之一,是秦惠文王那個時候政治決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依靠。

司馬錯是秦惠文王時期的大將,在秦國曆史上也算是非常著名將領,他是遠距離長途奔襲作戰的主要發展者。這兩個人的搭配可以說是,內可以安定秦國的內政和各個方面的發展,外可以開疆拓土威懾其它的國家,無論是在秦國的歷史上還是在整個戰國時代的歷史上都是讓人聞風喪膽的組合。

我們今天要講的並不是他們兩個完美的配合,而是他們兩個之間的一次意見分歧,而正是這次意見分歧,讓秦惠文王發現了秦國的另一處戰機,也讓秦國收穫了巨大的實際利益。這一次分歧就是他們二人關於先攻韓,還是先攻佔巴蜀的問題上的不同意見。

讓我們今天重點分析的就是這兩個人對於各自的意見都有著哪些理論方面的支撐,都是什麼樣的因素讓他們提出了不同的見解?而針對自己左膀右臂的不同意見,秦惠文王又是如何進行決斷的?

張儀主張攻打韓國

天下嚥喉韓國是兵家必爭之地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張儀為何主張攻打韓國?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韓國的戰略地位。事實上,在最開始的時候,中原地區的核心國家是晉國,而在晉國被分裂之後,韓趙魏這三個國家就佔領了中原地區的核心地段,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而韓國的地理位置比趙國和魏國這兩個國家更加優越。

韓國具有天下嚥喉之稱,它基本上處於那個時候中原文明所佔領的土地中心,與許多的國家都有著相鄰的土地,而秦國是一個地處偏遠西部的諸侯國,雖然它的土地面積比韓國要廣闊許多,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卻遠遠沒有韓國來得重要,所以佔據了韓國其實就等同於佔據了中原核心地段的戰略地區,對於秦國後來的東進有著很好的奠基作用。

吞併韓國可以鉗制魏國、楚國

第二個原因就是為了威懾其他的諸侯國,主要是魏國和楚國這兩個國家。我們知道魏國和楚國這兩個國家,一直都是戰國時代十分強盛的諸侯大國,魏國因為之前進行了李悝變法和吳起變法成為戰國首霸,此後雖然衰落卻也一直排在戰國七雄的前列。

而楚國作為一個老牌諸侯國更是地大物博,韓國是一個夾在魏國和楚國中心的國家,如果一旦能夠吞併韓國,那麼首先在地理上,就能夠極大程度上隔斷楚國與魏國之間的聯繫,北面可以對抗魏國,南面可以對抗楚國。

秦國如果威懾了魏國、楚國這兩個諸侯大國,就等同於在山東六國的心臟上插了一把刀,能夠極大地提高秦國對於中原地區其他諸侯國的威懾作用,更好地為秦國的統一事業服務。

吞併韓國難度小,能夠破除合縱策略

第三個原因是因為韓國本身綜合國力的原因。在戰國時期的七大諸侯國當中,韓國的佔地面積是最小的,在發展上也是最為弱小的,它甚至比不上北方的燕國,燕國雖然也是積貧積弱已久,但是它畢竟是西周的開國諸侯,有著幾百年的歷史沉澱,而同時它的土地面積比韓國要廣闊許多,這就導致韓國其實是山東六國當中最好拿下的國家。

後來秦王嬴政一統六國時,首先拿韓國開刀也證明了這一點,因此,攻打韓國比攻打其他的諸侯國要方便很多。張儀是站在統一的大局方面進行考慮的,他認為如果秦國想要一統中原,那麼必定要消滅山東六國,而韓國無論是在整體實力上,還是在戰略地位上都是秦國最好的攻打對象。同時,如果秦國能夠佔領韓國的話,那麼山東六國之間的合縱政策也就不攻自破了。

畢竟合縱是六個國家之間的一種聯盟或者是約定,而在合縱剛建立的時代裡,一個國家被另一個國家所吞併,那麼其他的國家自然會對這一政策的實際作用產生疑問,如此一來,在合縱這一聯盟的內部就會產生嫌隙,秦國也就更加方便破除合縱對自己產生的壓力了。因此,張儀才會在那個時候主張首先佔領韓國。

司馬錯主張攻打巴蜀地區

司馬錯認為韓國實力雖弱小,但也不易攻取

我們再來看一下司馬錯為後主張攻打巴蜀地區。第一個原因是對於秦國發展狀況的考量。司馬錯認為,韓國雖然自身的綜合實力比較弱小,但是其畢竟是七大諸侯國之一,想要吞併韓國難度必定不小,而秦國在那個時候才剛剛的發展壯大起來,在這樣的發展薄弱階段就去吞併其他的諸侯大國是有一定風險的。

韓國合縱和地緣政治優勢,使得其他國家不會輕易放棄韓國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合縱對於攻韓的影響。在那個時候,山東六國的合縱策略剛剛成型,韓國最為合縱成員的一員,秦國想要攻打韓國勢必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反對,如果因為這件事情而招致了山東六國的共同抵抗,那麼對於秦國來說將是得不償失的。

同時,韓國確實擁有著很高的戰略地位,而這個戰略地位是利處也是弊端。對於秦國來講,如果拿下了韓國那麼將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一次戰爭,但是同樣山東六國也會因為韓國的戰略地位而對韓國進行援助,如果秦國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一舉擊潰韓國,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成功的以一敵六,那麼最好不要去觸碰韓國。

巴蜀地位能為秦國提供農業上的戰略資源

第三個就是對巴蜀地區在農業發展上面的助益的考量。巴蜀地區的經濟發展十分的發達,尤其是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上。受商鞅變法當中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秦國是一個非常注重農業經濟發展的國家,同時在整個戰國時代,農業經濟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流,是國家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經濟循環的主要推動力。

巴蜀地區因為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在農業的發展上面比中原地區要先進很多,糧食的產量也要高出許多,如果能夠佔領巴蜀地區,那麼國家的基本發展就再也不成問題了,最重要的是軍隊的打仗也好行軍也好,都離不開糧草的支撐,如果能有巴蜀地區的天然糧倉的優勢,那麼糧草資源就不再是困擾軍隊的一大問題,秦軍便可以進行長途的奔襲作戰。

秦國進行滅國戰爭,糧草供應決定勝負的關鍵

秦國並不像中原地區的魏國、韓國那樣擁有著很強的戰略地位,如果到後來真的發動統一的滅國戰爭的時候,秦軍勢必要進行長途奔襲作戰,甚至在遠離秦國發展中心的地區與敵軍進行長期對峙,在這樣的時候,糧草就成為了戰爭能否勝利的一個關鍵因素。

最後,巴蜀地區的軍事實力弱小也是司馬錯的一種考量,畢竟巴蜀地區遠離中原文明發展的中心,因為自然方面的優勢才有了強盛的農業經濟發展,但是在軍事實力的比拼之上還是比中原地區的韓國一弱小的。

攻打巴蜀比攻打韓國難度要小很多

因此,攻打巴蜀地區相對來說要比攻打韓國付出的代價要少,而且因為巴蜀地區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其他國家如果想要插手秦國與巴蜀的戰爭也非常的困難,不像攻打韓國可能會引起多國聯合反抗的情況一樣,攻打巴蜀所受到的阻力會小很多,而秦國那個時候又是剛剛的發展壯大起來,攻打巴蜀不僅成功率高冒得風險也小,最終獲得的結果也可以向攻打韓國那樣豐盛。所以,司馬錯主張首先佔領巴蜀地區。

其實這兩個人的觀點各有各的道理,而如果成功,無論是哪一條道路都將給秦國帶來巨大的實際利益,也都會讓秦國的綜合實力更上一個臺階,所以對於這件事情的判斷和決策,秦惠文王是左右為難,但是最終他選擇了司馬錯的主張,而他之所以選擇首先攻佔巴蜀地區,不僅有司馬錯的考量,還體現了對天下局勢的一種把控能力。

秦惠文王的戰略考量

巴蜀若落在敵國手中,對秦國危害更大

在秦惠文王看來,巴蜀地區同樣具有著很大的戰略意義,它不僅是一個天然糧倉,更是一個可以讓秦國進可攻退可守的保障;事實上,在那個時候覬覦巴蜀地區的國家不在少數,除秦國之外,南方的楚國與北方的趙國都對巴蜀地區有著不同的考量,而一旦巴蜀地區落入這兩個國家的手中,或者是落入匈奴人的手中,那麼對秦國都是一個巨大的危險。

如果那樣的話,其他的國家就會對秦國形成一個包圍圈,讓秦國失去退路,而如果秦國能夠佔領巴蜀地區,那麼無論是對楚國還是對趙國都多了一種威懾,而這種威懾作用完全不亞於佔領韓國之後對其他國家的威懾作用小。兩權相害取其輕,所以結合司馬錯的理由以及對於天下局勢的一種考慮,秦惠文王選擇了贊同司馬錯的主張。

​長平之戰中,巴蜀地區為秦國提供戰略資源物資

實際上,在司馬錯佔領巴蜀地區之後,雖然沒能夠立刻體現出實際的價值,可是在後世的發展進程當中卻是一次又一次的為秦國的勝利提供了支撐,尤其是在長平之戰的時候;長平之戰對於趙國來講是在自己的家門口進行作戰,無論是修建防禦工事也好還是對軍隊的糧草支援也好,趙國都是比較方便的。

可是秦國卻不一樣,長平之戰對它來講是一種長途的奔襲作戰,對秦軍的綜合實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在這樣的一場長期對峙當中,軍隊的作戰實力、將領的指揮能力以及糧草的支援能力都會是勝利與否的關鍵。

而在這三年之後,秦軍在糧草這一方面顯然出現了力不從心的狀況,又正好趕上國內的自然災害,農業發展受阻,糧食產量降低,而在這個時候,巴蜀地區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為了能夠獲得戰爭的勝利,也為了能夠及時的解決因為自然災害而受阻的農業發展,秦惠文王下利修建棧道從巴蜀地區向下運送糧草,於是才有了李白蜀道難中的那一句天梯石棧相鉤連,秦人就是用那種方法從巴蜀地區向中原地區運送糧草,最終獲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

綜述

筆者認為,事實上,站在一個後來人的角度上來看,攻打巴蜀地區確實比攻打韓國更能夠為秦國謀去實際的利益,因為韓國畢竟是中原地區的諸侯大國,其所牽扯到的是七大諸侯國之間異常複雜的利益關係網絡,它的生存危機必定會損害到其他國家的利益。

那麼秦國如果不是處在一個絕對強勢的地位上,不能夠在對戰山東六國的時候擁有壓倒性的優勢,那麼其實很難取得攻打韓國這場戰爭的勝利,所以儘管攻打韓國最終的報酬十分的豐厚,但是所面臨的風險和實施起來的困難也同樣是非常之大。

從這件事情當中,我們能夠看到,張儀和司馬錯這兩個人除了擁有才華外,更能夠體會到秦惠文王的那種雄才大略,他其實對天下局勢的把控是非常獨到的,而秦國也正是在他的手裡才完成了商鞅變法走向了更加強大的道路。

所以,一個君主對於國家的發展道路還是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的,如果秦惠文王當時贊成了張儀的做法,那麼後來的秦國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當然,歷史不容許我們去假設,我們也無從得知,如果秦國不打巴蜀而攻打韓國將會是什麼樣的結果,但是我們卻能夠在既定的歷史上看到秦惠文王那次決策的精準,不僅是對他當下的發展有積極作用,更為秦國後來的東征天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為國內經濟發展創造了更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左傳》、《史記》、《資治通鑑》、《戰國策》、《漢書》等











富士康一哥


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既涉及到“合縱連橫”的時代大背景,也涉及到張儀伐韓、司馬錯伐蜀兩個方案的優劣對比。最終,秦惠文王在對比了兩個方案,並衡量了秦國本身的實力後,最終做出了英明的決策。

合縱連橫的時代大背景

秦滅巴蜀,是在“合縱連橫”的大背景下進行的。春秋爭霸為主,戰國兼併為主,因為各國經過變法之後,多多少少都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而在戰國七雄的隊伍中,尤以西方的秦國、東方的齊國為最強大者。

齊秦兩國為了取得顯著的兼併效果,積極展開了聯盟策略,從而孤立敵對國。其餘實力相對弱小的國家,為了阻止大國的兼併,也頻繁進行了一系列的聯盟活動。在這種背景下,合縱、連橫兩種針鋒相對的聯盟策略便誕生了。

以相對弱小的三晉(趙魏韓)為中心,南連楚,北連燕,這樣就是一條縱向的聯合戰線。向西則可以削弱秦國,向東則可以對付齊國。而連橫,則是東西聯合,由強國拉攏一些相對弱小的國家,去兼併其他弱小的國家,比如當時的宋、衛、中山等中小國家,都是諸侯垂涎的對象。

等到後期齊國衰落下去,合縱才變成了專門對付秦國。魏國在被秦國佔領了河西之地,河東、上郡的大部分土地後,深切感受到了秦國的威脅。因此魏惠王積極拉攏韓、趙、燕等對付秦國。在這種背景下,如果秦國去攻打韓國,自然會引發魏、趙等國的連鎖反應。

張儀伐韓的方案

公元前316年,位於秦國西南的苴國與巴國交好,這引起了蜀國的不滿,因此蜀國伐苴國,而苴國、蜀國都派人向秦國求援。在這個節骨眼上,原本處於弱勢的韓國竟然敢進攻秦國。於是,在先伐蜀還是先伐韓上,秦國內部產生了分歧。

張儀過多地看重了連橫的作用,他主張和楚、魏交好,讓楚國從南面攻打韓國,魏國北面攻打韓國,秦國從西面攻打韓國。如此三面環攻,則韓國自然被滅,秦國直接殺到周天子那裡,吞併周天子的土地,逼迫周天子交出象徵無上權力的九鼎。

據九鼎,案圖籍,挾天子以令於天下。

因為韓、周所處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之地。秦國佔領了這兩地,便相當於扼住了天下的咽喉,以高屋建瓴之勢逐漸吞併天下諸侯。但這樣做的風險也是極大,有些急功近利了。

張儀過分依賴於外交,這個方案實現必須靠楚、魏的密切配合才能滅掉韓國,這裡面變數太多。再者,雖然周天子已經不堪一擊,但名義上還是天下共主。如果秦國敢挾持周天子,必將失去道義上的支持。而且九鼎是各個諸侯國都覬覦的東西,一個處理不好,秦國將會成為眾矢之的。而司馬錯伐蜀的方案,則非常穩妥。

司馬錯伐蜀的方案

司馬錯的想法和張儀不同,他客觀地認識到,如果其他諸侯國聯合起來攻秦,那麼秦國必將陷入危險的局面。此時的秦國,還沒有狂虐諸侯聯軍的實力。但是伐蜀則不然,可以富民、廣地、博德。秦國不僅沒有道義上的指責,而且還會受到稱讚(禁暴止亂),可以名利雙收。

蜀,水通於楚,有巴之勁卒,浮大舶船從東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則得楚,楚亡而天下並矣。

吞併巴蜀,可以擴大秦國的地盤,增加財富稅收,擴充兵員。而且以此時秦國的實力,吞併巴蜀遠比吞併韓、周容易的多。顯然,司馬錯的方案更優,避免了齊楚燕趙等國援助韓、周,從而群毆秦國局面的出現。

秦惠文王採取了司馬錯的意見,派他帶領軍隊伐蜀。蜀國被吞併後,秦國又趁機吞併巴國、苴國。從此,四川盆地區域都歸屬秦國。秦國得到巴蜀之後,有了穩定的糧倉和大後方,從此更加富強,逐漸拉開了和其他諸侯國的差距。但秦國吞併巴蜀的意義,顯然不止於此。

秦佔巴蜀的重要意義

秦國吞併巴蜀,並不僅僅增加了國土,增強了實力那麼簡單。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秦國一統天下的進程。為秦國逐步吞併其他諸侯國,提供了更多的戰略選擇。

秦國想要東出,面臨著趙、魏、韓、楚的阻擋,魏國在戰國初期長期佔據霸主的地位,楚國更是大國,趙、韓兩國也各自有自己風光的時候。面對這麼多強勁的對手,秦國想要東出的困難可想而知。尤其是楚國,位於秦國東南,威脅著秦國的側翼。

在沒有吞併巴蜀之前,秦國對付楚國,只能從武關(今河南商南縣東南)出發,沿丹水南下。路線單調且容易被對手提前得知,補給也困難。除此之外,還要防備側背的魏、韓,以防他們背後插刀子。如今秦國吞併巴蜀,則楚國的西面直接暴露在秦國的眼皮子底下。秦國沿長江順流而下,可直接威脅楚國國都郢都。再和武關的攻擊相配合,就像兩隻手臂,牢牢鉗制住楚國。

所以,司馬錯才有得巴蜀則得楚的論斷。這種策略是以迂為直,得巴蜀以弱楚,伐楚以迂迴中原。這樣層層推進,最終一統天下。這樣,秦國除了東進攻打三晉之外,還可以選擇攻打楚國,從而處於戰略主動地位,達到疲弱諸侯的目的。後來,迫於秦國的咄咄逼人,齊、楚不得不組成聯盟,聯合韓趙魏倆共同對抗秦國。

綜上所述,秦惠文王之所以選擇先打巴蜀,而不是先打韓國,是因為兩種選擇的優劣對比明顯,且受當時合縱連橫大環境的影響。先打巴蜀,可以使秦國名利雙收,且大大增強秦國實力。等到秦國在西南吞併巴蜀成功之後,反過頭來就攻打韓國,最終逼迫韓國太子倉入秦為質,雙方才暫時休戰。

秦惠文王吞併巴蜀,收回河西之地,就像兩支利箭,牢牢瞄準了東方諸國,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堅實基礎。想必只要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當初都會做出和秦惠文王一樣的抉擇。


歷史摩天輪


戰國七雄中秦國,歷經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後,國力劇增,有了圖謀霸業的資本,開啟了兼併之路,要想在爭霸中獲勝,必須增強國力,必須爭奪領土和人口;秦惠文王時期,司馬錯主張攻打巴蜀,張儀主張先取韓國,那麼秦惠文王為何要先攻打巴蜀,而不是韓國呢?

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攻打巴蜀和韓國,對於攻打其它諸侯國來說難度都是最小的,但攻打巴蜀比攻打韓國的難度還要小,主要是因為,韓國地理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是中原的咽喉部位,中原諸國要攻打秦國,或者秦國要東進,都繞不過韓國,因此,當秦國真要攻打韓國時,牽一髮而動全身,楚國,魏國,齊國,趙國,燕國等大國都不能置之不顧,這就增加了秦國的難度,如果滅掉韓國,等於秦國在中原地區插一把尖刀,這是中原諸侯國所部允許的,秦國弄不好,賠了夫人又折兵。

第二,巴蜀資源豐富,農業發達,能為秦國提供戰略後勤資源,在古代,農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農業強,經濟才能強,國力才能強,秦國要想強大離不開農業資源,此外,秦國不像趙國、韓國、魏國那樣處於中原腹地,交通發達,擁有戰略地緣優勢,秦國要進軍中原有韓國、魏國抵擋,秦國要攻打他國必須途徑別國不說,還必須長途跋涉,這就對秦軍的後勤保障系統要求極高,所以,秦國必要有強大的後勤儲備,這就需要一個天然糧倉,而巴蜀地區正符合這個條件。

事實上,在後期秦國之所以在長平之戰中取得勝利,這與巴蜀地區源源不斷地後勤物資供應是分不開的。

第三,巴蜀地緣位置重要,秦國坐擁巴蜀地區之後,將自己國土形成半封閉性的地緣格局,出可攻,退可守,坐擁巴蜀地區可以俯瞰整個中原,特別是牽制強大的楚國;如果巴蜀落在敵國的手中,對秦國是一種致命的傷害,從巴蜀出兵對漢中,關中都造成強大的威脅。


此外,韓國一直是中原諸侯國合縱的重要成員,韓國通過邦交活動可以拉攏中原大國聯合抵抗秦國,這給秦國攻取韓國增加了難度,而巴蜀只是一個地區,一個地方政權,中原諸國都不承認它是一個諸侯國,巴蜀地區政權跟中原諸侯國曆史上會盟,聯盟,聯姻的活動很少,這也是秦惠文王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當時戰國情況是,不存在某一大國有滅一國的能力,所有的滅國戰爭必須聯合他國才行,所以,秦惠文王暫時不能動韓國。

當秦國奪取巴蜀地區後,經過多年經營,實際上已經成為秦國的大後方,再從楚國奪得領土後,將巴蜀地位、漢中地位、關中地區連成一片時,秦國在國土版圖上已經成為最大的諸侯國之一了;秦國在實力增強後,又通過連橫策略削弱齊國、楚國和魏國,最終抓住時機首先滅掉了韓國,開啟的統一天下的戰爭。


資深人士說文史


秦惠文王即惠文君。名駟。孝公子。前338年即位。同年,車裂商鞅。秦日強,屢敗魏軍,魏割河西、上郡於秦。用張儀為相,破合縱,行連橫。敗韓、趙、魏、燕、齊聯軍。前329年滅蜀。連續奪取趙、韓大片土地。前325年,敗楚于丹陽,攻取漢中,秦從此國土日廣。

  •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秦惠文王為何要先打巴蜀而不是韓國?

秦惠文王當年為決斷攻打巴蜀還是攻打韓國而煩惱。主張攻打巴蜀的司馬錯和主張攻打韓國的張儀,理由各不同。秦惠文王經過一番考量決定攻打巴蜀。

【一】

對於秦國發展狀況的考量。韓國雖然自身的綜合實力比較弱小,但是其畢竟是七大諸侯國之一,想要吞併韓國難度必定不小,而秦國在那個時候才剛剛的發展壯大起來,在這樣的發展薄弱階段就去吞併其它的諸侯大國是有一定風險的。

【二】

合縱對於攻韓的影響。那個時候,山東六國的合縱策略剛剛成型,韓國最為合縱成員的一員,秦國想要攻打韓國勢必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反對,如果因為這件事情而招致了山東六國的共同抵抗,那麼對於秦國來說將是得不償失的。並且韓國擁有著很高的戰略地位,而這個戰略地位是利處也是弊端。對於秦國來講,如果拿下了韓國那麼將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一次戰爭,但是同樣山東六國也會因為韓國的戰略地位而對韓國進行援助,如果秦國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一舉擊潰韓國,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成功的以一敵六,還是不能攻打韓國的。

【三】

巴蜀地區農業發展助益的考量。巴蜀地區的經濟發展十分的發達,尤其是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上。受商鞅變法當中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秦國是一個非常注重農業經濟發展的國家,同時在整個戰國時代,農業經濟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流,是國家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經濟循環的主要推動力。

巴蜀地區因為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在農業的發展上比中原地區要先進很多,糧食的產量也要高出許多,如果能夠佔領巴蜀地區,那麼國家的基本發展再也不成問題了,軍隊打仗離不開糧草的支撐,如果能有巴蜀地區的天然糧倉的優勢,那麼糧草資源就不再是困擾軍隊的一大問題,秦軍便可以進行長途的奔襲作戰。

【四】

巴蜀地區的軍事實力弱小,畢竟巴蜀地區遠離中原文明發展的中心,因為自然方面的優勢才有了強盛的農業經濟發展,但是在軍事實力的比拼之上還是比中原地區的韓國弱小的。

【五】

攻打巴蜀地區相對來說要比攻打韓國付出的代價要少,而且因為巴蜀地區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其他國家如果想要插手秦國與巴蜀的戰爭也非常的困難,不像攻打韓國可能會引起多國聯合反抗的情況一樣,攻打巴蜀所受到的阻力會小很多,而秦國那個時候又是剛剛的發展壯大起來,攻打巴蜀不僅成功率高冒得風險也小。

【六】

巴蜀地區有著很大的戰略意義,它不僅是一個天然糧倉,更是一個可以讓秦國進可攻退可守的保障;事實上,在那個時候覬覦巴蜀地區的國家不在少數,除秦國之外,南方的楚國與北方的趙國都對巴蜀地區有著不同的考量,一旦巴蜀地區落入這兩個國家的手中,或者是落入匈奴人的手中,那麼對秦國都是一個巨大的危險。

  • 綜上所述,秦惠文王先打巴蜀的選擇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歷史愛好者LING


首先,作為秦國後方的諸侯國之一,蜀國一直是秦國的敵人,如果動出攻韓,會有後方不穩的危險。

其次,從吳起開始,列國紛紛變法圖強,韓國經申不害變法,國力正處於強盛時期,攻打韓國更加困難。

第三,蜀地沃野千里,攻打下來改造一番可以成為秦國的糧倉,之後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使蜀地成為天府之國就證明了這一點。而韓國位居中原腹地,四面皆敵,就算打下來之後也面臨著列國的覬覦,反而牽制了大量兵力。

第四,猶豫商鞅變法,秦國強大起來,對關東諸國造成威脅,於是合縱締交,對抗秦國,尤其是三晉聯盟,對秦國是個很大的,攻打韓國很可能會導致與關東諸國全面開戰,這是秦國所不具備的條件,二十年後五國攻破函谷關就是這一情況的真實寫照。

最後,司馬錯超常發揮,在廷辯中贏了張儀,所以得到秦惠文王的支持。(注司馬錯的觀點: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韓,周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於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最終的結果也證明了伐蜀的正確性,“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