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为何要先打巴蜀而不是韩国?

珂梦历史人文


巴蜀鹬蚌相争,秦国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秦国攻打巴蜀两国,可以说是在巴蜀两国“请求下”攻打的。巴蜀两国传统上不属于中原文明圈,历来不受各诸侯国重视。秦国攻打巴蜀两国发生在公元前316年,在此之前,秦国眼里压根就没有巴蜀两国,更谈不上攻打他们。要搞明白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需要从秦国攻打巴蜀两国的两年前讲起……

五国伐秦

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个国家联合起来讨伐秦国,是谓合纵!秦国在函谷关迎战五国联军,五国联军败退。秦国虽然在此战中获胜,但也深深感觉到了合纵的威力,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双拳难敌四手。以秦国一国之力抗衡五国,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在秦国与五国死磕的时候,其它诸侯国借机强大起来。(比喻宋国国君就是此时称王的)秦国以现在的国力继续与五国为敌,显然不符合自己的帝国利益。

秦国几代君王的梦想就是完成天下大一统,既然不能向东进攻,秦国的统一之路仿佛进入了死胡同,不知如何是好。

巴蜀鹬蚌相争

仿佛是上天眷顾,亦或者是机缘巧合。公元前316年,位于秦国南方的巴蜀两国发生战争,巴蜀两国互相派兵进攻对方的同时,均到秦国请求支援。

秦国迎来转机

面对巴蜀两国的请求,秦惠王陷入两难境地,秦国本来向东完成天下统一都费劲,哪还有精力管巴蜀两国死活。正在秦惠王不知如何是好时,秦国朝堂上也分成两派意见。

一派是以张仪为首的“东进派”:张仪认为,巴蜀两国是边陲蛮夷小国,没有价值,犯不着为他们出兵,耗费秦国国力。同时张仪主张向东进攻韩国三川地区,占领东西二周,抢夺周天子九鼎,挟天子以令诸侯。到那时,秦国帝王之业可成。

另一派是以司马错为首的“南下派”:司马错认为,周天子威严尚存,攻打韩国与东西二周无疑与天下为敌。秦国此时国力远未达到持有九鼎的实力,不可过早东进,以免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司马错主张:“应该趁着巴蜀两国互相攻伐的机会,出兵占领巴蜀。这样可以增加秦国的土地、人口、财富,使秦国强大。巴蜀两国可以做为秦国的基地,为秦国后来统一天下提供支援。

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放弃向东进攻韩国,并派军队占领了巴蜀两国。巴蜀两国可谓是鹬蚌相争,秦国渔翁得利。

▲秦灭巴蜀示意图


占领巴蜀对秦国的战略价值

战略基地,秦国粮仓:巴蜀两国位于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四周高山环绕,特殊的地理构造使巴蜀两国自成一地。

四周的高山将巴蜀之地团团围住,使其易守难攻,这就使巴蜀成为了秦国的战略基地。秦国占领巴蜀,不仅使国土增加一倍多,更是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为后来东进扫除障碍。后来,秦国在巴蜀修建

都江堰,用来灌溉农田,使成都平原变为秦国的大粮仓,为后来秦国征战各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正是秦国对巴蜀两国的占领,使秦国国力大增,具有了东进的实力。

进攻楚国的桥头堡:巴蜀之地位于楚国西侧,海拔高度对楚国有压倒性优势。秦国占领巴蜀,已形成对楚国侧面的大迂回。同时,巴蜀之地位于长江源头,秦国军队可乘船顺江而下,进攻楚国复地。后来,秦国灭亡楚国,巴蜀之地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小结:秦国占领巴蜀,既有战略的考量,也是时代的选择,更有巴蜀鹬蚌相争的有利形势。秦国占领巴蜀不仅使国土增加一倍,更使秦国变的强大,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巴蜀之地对秦国完成天下统一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秦国得巴蜀而得天下!


史无眠


秦国的百年奋斗史,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向东边发展的历程,这是历任秦王终身不懈的奋斗,自从秦国的河西之地被魏国占领,吴起率领魏军把秦国打得退守洛水时,秦国深深感到耻辱,更加激起秦国的图强之心,所以从秦孝公开始,立志任用商鞅变法,到秦惠文王时,虽然他一上台就杀了商鞅,但还是保留了变法,同时变法的效果也开始显现,秦国在逐渐强大。

秦国一强大起来,就开始东进战略,秦孝公时期就收复了丢失多年的河西之地,占据了崤山、函谷关等险要地势,秦惠文王时期,秦国攻占了魏国黄河以西的全部地盘,还在黄河以东建立了桥头堡,以便下一次的东进战役。

秦国国君

公元前318年,韩国、赵国、魏国、燕国、楚国东方五国合纵攻秦,与此同时西边的义渠也发兵攻秦,东西夹攻之下,秦国无力抵抗,只能割地求和,暂时停止了东进战略,这是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遭受的最重大的一次失败,差一点就是亡国。

秦惠文王虽然割地求和,以换取暂时的安宁,但秦国积极进取之心没有改变,国力仍然在持续走强,秦惠文王面临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在与群臣的讨论之中,秦国有两种意见:

秦惠文王

1、以张仪为首,建议秦国应该继续攻打韩国,然后挟制周天子以令天下,当时的周王室是在韩国领土范围之内的,张仪的策略简单的说就是:东攻韩国,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来源。

2、以司马错为首,主张先攻巴蜀,拿下秦国的大后方,简单地说,司马错的策略就是:南征巴蜀、得蜀地即可破楚国。

秦惠文王经过一番思索和讨论,最终采取了司马错的建议,先攻巴蜀,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秦惠文王要先攻巴蜀呢?

司马错

先说说张仪的战略:东攻韩国,挟天子以令诸侯。说实话,秦国当时的实力不足以这样做,韩国虽然好打,但是挟制周天子,可是天下大忌,会激起所有诸侯国强烈的反对,会让本已经瓦解的五国或六国合纵联盟再次联合,秦国当时虽然在商鞅变法之下强大了,但远远没有强于五国或六国之和,最多也就是比一个单独的诸侯国强,一旦秦国敢这么做, 当实力跟不上时,那将是秦国的灾难,所以张仪这个战略太过于激进,风险太大,一旦处理不好,秦国将有亡国的风险。

另外,在五国攻秦的第二年,秦国已经派张仪破解了五国联盟,张仪说动魏国脱离合纵,与秦国讲和,五国联盟已经瓦解,秦国已经有攻打韩国的条件,但最终秦惠文王还是选择了攻打巴蜀,实际上是非常正确的,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秦国的卧榻之侧有一个属于楚国的汉中郡,这才是秦惠文王攻巴蜀的重要原因。

张仪

当时的汉中郡属于楚国,汉中郡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汉中市,看看地图就会知道,从汉中到秦国都城咸阳只有近600里的路程,虽然中间隔着八百里的秦川天险,但是终究是卧榻之侧,不容得他人酣睡,万一将来某天楚国攻打秦国都城,那岂不是很危险。

秦国是秦惠文王时期,将都城由栎阳(今陕西富平)迁到咸阳(今陕西西安)的,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平原是秦国的核心腹地,现在楚国在秦国核心腹地不远的汉中建立了据点,让秦国人坐立不安。

汉中郡在当时的位置非常重要,向北越过秦岭就到达了秦国的关中平原,向南攻破暇萌关后就到达成都平原,楚国占领了汉中后,如果趁势发展,攻取了巴国、蜀国和苴国后,秦国的整个南方将被楚国包围,而且楚国与秦国就会在秦岭一线直接交界。

秦攻下巴蜀后的战国地图

当时的巴国包括今天的重庆市全部、湖北恩施和四川东部,当时的苴国在今天四川省广元市一带,当时的蜀国在今天成都一带,巴国、苴国、蜀国三个国家合在一起就是今天的整个四川省和重庆市,外加湖北省的西部一小块地方,与楚国是交界的,如果楚国攻下这些国家,将获得另外一个对秦国进攻的方向,对秦国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威胁。

司马错看到了这个威胁,并向秦惠文王提出,只要拿下巴蜀,就能攻破楚国,这个战略是秦国百年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也是极其正确的战略,同时巴国、苴国与蜀国还有很深的矛盾,巴国和苴国联合与蜀国互相攻打,并向秦国求救,秦国利用这个机会,在公元前316年派出司马错、张仪率军先攻灭了蜀国,随后又攻灭了巴国和苴国,一下子吞并了整个巴蜀之地。

楚国西北角就是汉中郡

这样,楚国的汉中郡就成为伸入秦国领地的一块孤地,秦国在拿下巴蜀的四年后,发动了丹阳之战,攻取了楚国的汉中郡,彻底将楚国势力赶出了秦国的南方,秦国用了四五年的时间,拿下了巴蜀与汉中,将整个成都平原纳入势力范围,同时解决了楚国可能对秦国南方造成的威胁,在之后的一百年时间里,巴蜀之地成为秦国的大后方和天下粮仓,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提供了后勤保证,这个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秦惠文王放弃攻韩国,南下攻打巴蜀的重要原因。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一提到战国,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战国七雄。其实在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远远不止七雄,即使在中原地区也不止七雄。所以战国时期,战和、伐交更加复杂。说到秦国的地理位置,大家可能会想到秦国后方稳固,可以专心向东。其实战国中期之前,秦国的后方也不稳定,也有其他政权威胁其后方。秦国后方有义渠、巴国、蜀国等政权。

公元前325年,秦国国君嬴驷正式称王,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惠文王。公元前318年,赵、韩、魏、楚、燕组成了五国联军,合纵攻秦。虽然秦军艰难地打败了五国联军,但是后方却出现了义渠军的袭扰。这次战役之后秦惠文王看出了自己的区域劣势,秦惠文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战略部署。

公元前316年,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巴蜀两国都把秦国当成强援,都向秦国求救。巴蜀两国的战争,无疑给了秦国干涉巴蜀事务的理由和借口,他们求救于秦国无异于饮鸩止渴。面对两国求援,秦惠文王看到了插手巴蜀事务的机会,有起兵伐蜀的想法。但是秦惠文王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第二个是韩国冒犯秦国。秦惠文王在伐蜀和伐韩中摇摆不定。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於秦。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韩,後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韩袭秦之敝。犹豫未能决。

秦国庙堂之上张仪和司马错针对伐韩和伐蜀展开激烈辩论。张仪是纵横家,他的主要舞台在中原各国。所以张仪的着眼点也主要放在中原各国,张仪看重的秦国获得眼前利益,以及中原霸权。司马错以军事家的眼光考虑问题,认为秦国应该先伐蜀。最终秦惠文王选择支持司马错,以司马错为将起兵伐蜀。秦军没有付出多大代价便占领了蜀国,将蜀王贬为侯,后来秦国又在蜀地设立郡县,蜀地纳入秦朝版图之内。伐蜀之战中,秦军又来了个搂草打兔子;顺手灭掉了苴国和巴国,基本上将四川盆地纳入秦国版图之内。

为什么秦惠文王会选择先攻打巴蜀,而不是攻打韩国呢?其实司马错已经告诉了我们不少答案。

司马错建议秦惠文王优先伐蜀,也是根据秦国、以及对手的实际情况而定。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已经经历商鞅变法,国力蒸蒸日上。但是秦国并没有建立对六国的绝对优势。秦国之时战国七雄较强的一个,当时齐国、楚国的国力都不弱于秦国。秦国东出函谷关的时机并不成熟,而且也没有能力灭掉任何一雄。战国七雄之间的均势并没有被打破。

韩国再怎么说也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军队鼎盛时期也有三四十万。巴国和蜀国的国力则非常弱。巴蜀的实力跟战国七雄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秦国对巴蜀有绝对优势,秦国攻打巴蜀的难度更小,就像司马错所说的那样:

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

韩国敢攻打秦国说明韩国有一定实力,说不定背后还有支持力量。秦军打败了韩军的难度更大,即使能够打赢韩军,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大。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挑个软柿子捏捏是最佳选择。

当时秦国在人口、土地面积上并不算一个大国,强大的国力主要靠商鞅变法将秦国组织得更加严密。对于秦国来说,获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是非常现实的需求。秦国想东出函谷关占领山东六国的土地相对困难。即使能够占领山东六国的土地,所占土地的面积也相对有限,而且还要派重兵防守。巴蜀虽然国力弱小,但是土地面积并不小,加起来至少比韩国大。巴蜀境内还有土壤肥沃的成都平原,可以种植粮食,供养更多人口。秦国获得巴蜀的土地可以增加秦国的土地面积,可以增加秦国人口,还可以增加财富。这些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明显,作用也会越来越大。攻打巴蜀可以以最低的牺牲,获得更大利益;攻打韩国代价较高,而且获得利益相对较少。正如司马错说:

“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

战国时代列国纷争,合纵和连横,都是战国七雄的“对外政策”。战国时期各国共同组成了战国内部的国家关系。战国之间也要追求实力均衡,不允许一个大国突然被消灭。当时没有任何国家形成一家独大之势,秦国没有能力一口吃掉韩国。其他强国也不允许秦国灭掉韩国。韩国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韩国和魏国堵住了秦国东出的道路,其他强国不允许秦国在中原打败韩国,甚至灭掉韩国。战国中后期赵国灭中山国,齐国灭鲁国时都遭到强烈反对。韩国的势力绝非中山国和鲁国可以比拟,灭掉韩国的难度更大,遭到的反对自然也更大。但是如果灭掉巴蜀两国则不会引起大国的反对,除了秦国之外,其他各国都不会在意巴蜀两国,更不会反对秦国灭掉巴蜀。秦国攻打韩国,可能会导致其他各国联合起来伐秦。秦国未必能够再一次打败各国合纵。司马错也看到这一点,曾经说:

“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论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秦国攻打蜀国,可以消除自己的后顾之忧,专心东出。此前,秦国对外作战时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巴蜀和义渠都是秦国的威胁,尤其是义渠更是让秦国无法专心东出。义渠经常趁秦国东出之际,骚扰秦国的后方。秦国灭巴蜀只是秦朝巩固后方的一步,打败义渠是秦国的第二步。这次朝议之后,秦惠文王把主要精力由东出,暂时转为经略西部。秦国灭掉蜀国之后,顺手灭掉苴国和巴国,巩固四川盆地。灭掉巴蜀之后,秦惠文王发动了对义渠的战争。公元前315年,秦军进攻义渠,占领了义渠二十五座城池,设立郡县。秦国占领了大片良马产地,义渠对秦国的威胁大大削除。宣太后掌权期间,彻底灭掉了义渠,秦国的后方完全巩固。

秦惠文王决定征服巴蜀的决策非常正确,秦国以极小的代价便获得了稳定的后方基地。此后巴蜀之地成为天府之国,成了秦国的粮仓。秦国占领巴蜀之后,实力进一步壮大,更加令山东六国惧怕。


依稀说史


公元前316年,秦国边临的两个小国巴国和蜀国,互相攻打都向秦国求援。秦惠文王本来和张仪的意见大致相同,都是选择进攻韩国。只不过秦惠文王是顾虑出兵攻打蜀国,韩国会趁虚而入攻打秦国。而张仪则是图谋王业,攻占韩国宜阳,临天下,挟天子。

之所以后来秦惠文王选择联合巴国进攻蜀国,之后再顺道拿下巴国,是因为司马错的言论太有说服力。

巴、蜀两国向秦惠文王发来求援消息后,秦惠文王召见张仪和司马错两位重臣商讨对策。秦惠文王和张仪的意见大致相同,都是联合巴国进攻蜀国,只不过理由不一样。司马错在秦王和宰相都选择进攻韩国的时候,依旧保持着自己原有的意见,选择进攻蜀国。

理由:如果进攻韩国,逼近周都,周王室肯定会受到威胁,到时候周王室狗急跳墙,将天下诸侯垂延已久的九鼎献给楚国,楚国一定会出兵援救。面对秦国的咄咄逼人,东方的强国齐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到时候极有可能选择出兵联合抗秦。作为韩国的同盟赵国也不会看着韩国被秦国攻打,到时候也会出兵联合抗秦。韩国面临秦国的大兵压境,定会割地给魏国,希望魏国出兵援救。权衡利弊下,魏国定会出兵援救。到时候五国联军重整旗鼓,秦国将陷入危亡之中。

司马错分析的相当有道理,秦惠文王最后选择了联合巴国出兵进攻蜀国,一年内将蜀国拿下,纳入秦国版图。之后又对巴国露出狰狞的面目一并拿下,纳入版图。

司马错的这个决策为秦国往后的军事战争打下了强劲的补给。巴、蜀两国粮食相当的充足,使得秦国之后的战争从未出现过粮食短缺的情况。巴、蜀两地的粮食,也是秦国之后能打胜长平之战的重大因素。


纳谏如流


导语

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儿子嬴驷,也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的君王了。在战国中期,列国频频伐交征战,正是他的决心东出,在列国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给秦国挤出了20年的修养生息的阶段。

而这一时代秦国也是有非常闪耀的将相为辅,一个是相国张仪,再就是大将司马错。攻打韩国和巴蜀的两个方针就是出自两人之计。当时,正值巴蜀两国相互征战,来秦国请求增援,司马错力争利用此次机会入蜀地,与张仪的伐韩政策相违背。而后秦惠文王听从了司马错的主张,命令司马错前去伐蜀。

那么,决策者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策呢,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

为什么张仪会主张伐韩

  • 韩国的地理位置
三晋之地就是中原的核心地段,韩赵魏三国中韩国的地理位置又是咽喉之地,和很多国家毗邻,秦国地处西陲边境,与山东六国接壤之地寥寥无几,所以秦国急需要这个战略要地来实现自己东出的第一步。
  • 牵制魏国和楚国

韩国的位置上面也说了,其实攻占韩国还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就是钳制住其他国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楚国和魏国。

魏国当时经历吴起变法和李悝变法之后,一跃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大的国家,而且始终与秦国摩擦不断,虽然之后国力衰弱,但是也是战国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秦国历经商鞅变法之后国力不断增加,很需要一个侧面战场来彻底压制住魏国。

楚国地处丰饶,国富民强,一直以来都是以强国的姿态面临其他的六国,而且韩国位于楚国的北部,攻占了韩国就像是在楚和魏之间插了一把刀子,切断了两国之间的联系。

如果能够钳制住这两个国家,对于其他的势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威慑和限制。

  • 韩国军事力量相对其他国家较为薄弱,也可破合纵之策

张仪和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最开始游说其他国家的时候鼓吹合纵之策,顾名思义就是联合弱国以抗强国,但是最后来到了秦国,秦国采取的是横强之策,也就是自己本身就是强国只要联合弱国加盟,就能无敌于天下,而且还能以利益拢住弱国之心。

当时,六国合纵之势已成,意在对付强大的秦国,如果其中一个国家被攻占,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说心理上会有一定的作用,他们会怀疑这个联盟的可靠性,也可解决秦国的燃眉之急。

其实六国最弱的国家就是韩国,韩国的土地面积是六国之中最小的,国力甚至不如北方的燕国,燕国虽然积贫积弱很久,但是毕竟是周朝的开国诸侯,历史绵长。这就是说明韩国其实是最容易被攻占的国家。

所以这就是当时张仪主张攻韩的原因。

司马错为什么主张攻占巴蜀

  • 司马错认为出兵韩国并不容易

从当时的秦国国力来考量,秦国的力量正好刚刚起步,不适宜进行灭国之战,而且韩国虽是弱国,但也是战国七雄之一,真正的家底其实谁也不知道,这样贸然出击对秦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而正在处于上升期的秦国是不允许有这样的风险的。

  • 韩国战略要地,其他国家不会袖手旁观

因为无论是这个战略位置上来讲还是战略战术来讲,其他的国家都不会安静的看着你实行灭国之战。

韩国地处战略要冲,秦国一举拿下了倒是还好,如果形成拉锯,其他国家也不会袖手旁观,甚至会先秦国一步占领韩国,最先拿下这块战略要地。

还有战术合纵之策,一旦其中一个国家受到攻击,其他国家是必将持以援手的,因为这样才能维持合纵联盟的稳定,到时候秦国可就得不偿失了。反观巴蜀之地却没有此等担忧。

  • 巴蜀之地,物产丰富,粮仓漫溢。

说了很多韩国的战略位置,巴蜀的位置依然重要,因为有蜀道庇护,免于中原期间的战乱,巴蜀之地的民风物产都非常丰富,而且经济农业也相对发达,秦国本就是重农抑商的国家,所以看中此地也是无可厚非。

而且粮草供给对于秦国这种征战的国家是非常重要的,长途征战最重要的就是粮草供给,尤其是进行拉锯战,这粮草就成了最关键的一点,秦国看中了这个大粮仓。这倒是为长平之战做好了后盾。当然长平之战这是后话,不过秦惠王也意识到了秦国要想称霸天下粮草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点我觉得是秦惠文王同意伐蜀的关键点。

秦惠文王的战略考虑

  • 巴蜀之地易守难攻,韩国可随时易主

从战略位置上来看,两地皆可为战略要地。但是蜀道之难,难以正常攻占,以援军入蜀是最好的方式,且蜀地易守难攻,驻兵之后少许就可守外来攻击。而且巴蜀之地也是很多国家最想争取的地方,而且不用避讳其他六国的围攻。对比被其他国家占领,秦国更希望自己拿下。

韩国就不一样了,地处三晋之地,中原的核心部分,如果秦国攻占了韩国,自己能不能顺利攻占是回事,能不能安稳守的住又是另一回事,韩国地处战略要地,兵家必争。巴蜀之地易守,但是韩国难守,五国来攻,必将丢失。或许依旧会五国合纵兵叩函谷,这样就更得不偿失了。

  • 巴蜀之利功在千秋

秦国如果去攻占韩国就是要开始与天下为敌,秦国当时是不具备这个实力的。六国深知唇亡齿寒,秦王也知道要想称霸天下,自己的兵力和民力都必须要完全领先于六国才可以的。现在兵力和民力都没有达到。

兵力自己的国家可以慢慢培养,然后通过不断的征伐或者是降低征兵年龄来扩张兵力,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可以修养生息,全力培养军事力量。

民力的话主要就是体验在后勤补给上,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的保障,所以国富民强的巴蜀之地对秦国来说更加重要。根据之后的历史走向来看,确是如此,修建都江堰,长平之战的粮草支援等等都体现了秦惠文王当时卓越的战略眼光。

总结

我认为

咱们现在站在现在的时间上,看过去的人对未来一段历史的影响,秦惠文王的决策是正确的。韩国是中原地区的战国七雄之一,涉及到的是七个国家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而巴蜀之地并不会直接损坏其他国家的利益。在有了绝对凌驾天下的实力的时候,征伐哪其实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其实这也证实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有强臣,还要有明主。张仪和司马错能够理解秦惠文王的雄才大略,站在他的格局上观看整个局势,由此可见,秦朝是幸运的。我们无法揣测当时秦惠文王没有攻打巴蜀而是去强行攻占韩国的景象,毕竟历史不能倒流,我们也是只能在这个时候佩服古人的雄才伟略了。



历史书写于平凡人


秦惠文王是如何决断攻打巴蜀而不是韩国,主张攻打巴蜀的司马错和主张攻打韩国的张仪,各有什么理由?巴蜀能为秦国提供战略后勤资源,落在敌国手中对秦国伤害更大,两权相害取其轻

战国时代是一个比拼综合实力的年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军事实力是国家是否能够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保障,但是一个合格的强大的军队背后,都有一个经济强盛、内政稳定的社会背景进行支撑,所以在战国时的文臣武将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在春秋战国,天子式微,诸侯争霸,乱世纷争的大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出现了好多文臣武将的搭档,比如说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和吴起、燕国中期的乐毅和剧辛、又比如齐国的田忌和孙膑,这些人都是比较好的搭档。我们今天所要提到的这一对,也是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搭档,他们就是张仪和司马错。

张仪是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他凭借着他卓越的口才,为秦国牟取很多的土地利益,让那个时代的秦国真正的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也当真实现了三寸不烂之舌能敌百万雄狮的奇迹,几次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化险为夷。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张仪,就是秦惠文王的左膀右臂之一,是秦惠文王那个时候政治决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靠。

司马错是秦惠文王时期的大将,在秦国历史上也算是非常著名将领,他是远距离长途奔袭作战的主要发展者。这两个人的搭配可以说是,内可以安定秦国的内政和各个方面的发展,外可以开疆拓土威慑其它的国家,无论是在秦国的历史上还是在整个战国时代的历史上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组合。

我们今天要讲的并不是他们两个完美的配合,而是他们两个之间的一次意见分歧,而正是这次意见分歧,让秦惠文王发现了秦国的另一处战机,也让秦国收获了巨大的实际利益。这一次分歧就是他们二人关于先攻韩,还是先攻占巴蜀的问题上的不同意见。

让我们今天重点分析的就是这两个人对于各自的意见都有着哪些理论方面的支撑,都是什么样的因素让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而针对自己左膀右臂的不同意见,秦惠文王又是如何进行决断的?

张仪主张攻打韩国

天下咽喉韩国是兵家必争之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张仪为何主张攻打韩国?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韩国的战略地位。事实上,在最开始的时候,中原地区的核心国家是晋国,而在晋国被分裂之后,韩赵魏这三个国家就占领了中原地区的核心地段,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韩国的地理位置比赵国和魏国这两个国家更加优越。

韩国具有天下咽喉之称,它基本上处于那个时候中原文明所占领的土地中心,与许多的国家都有着相邻的土地,而秦国是一个地处偏远西部的诸侯国,虽然它的土地面积比韩国要广阔许多,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却远远没有韩国来得重要,所以占据了韩国其实就等同于占据了中原核心地段的战略地区,对于秦国后来的东进有着很好的奠基作用。

吞并韩国可以钳制魏国、楚国

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威慑其他的诸侯国,主要是魏国和楚国这两个国家。我们知道魏国和楚国这两个国家,一直都是战国时代十分强盛的诸侯大国,魏国因为之前进行了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成为战国首霸,此后虽然衰落却也一直排在战国七雄的前列。

而楚国作为一个老牌诸侯国更是地大物博,韩国是一个夹在魏国和楚国中心的国家,如果一旦能够吞并韩国,那么首先在地理上,就能够极大程度上隔断楚国与魏国之间的联系,北面可以对抗魏国,南面可以对抗楚国。

秦国如果威慑了魏国、楚国这两个诸侯大国,就等同于在山东六国的心脏上插了一把刀,能够极大地提高秦国对于中原地区其他诸侯国的威慑作用,更好地为秦国的统一事业服务。

吞并韩国难度小,能够破除合纵策略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韩国本身综合国力的原因。在战国时期的七大诸侯国当中,韩国的占地面积是最小的,在发展上也是最为弱小的,它甚至比不上北方的燕国,燕国虽然也是积贫积弱已久,但是它毕竟是西周的开国诸侯,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沉淀,而同时它的土地面积比韩国要广阔许多,这就导致韩国其实是山东六国当中最好拿下的国家。

后来秦王嬴政一统六国时,首先拿韩国开刀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攻打韩国比攻打其他的诸侯国要方便很多。张仪是站在统一的大局方面进行考虑的,他认为如果秦国想要一统中原,那么必定要消灭山东六国,而韩国无论是在整体实力上,还是在战略地位上都是秦国最好的攻打对象。同时,如果秦国能够占领韩国的话,那么山东六国之间的合纵政策也就不攻自破了。

毕竟合纵是六个国家之间的一种联盟或者是约定,而在合纵刚建立的时代里,一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所吞并,那么其他的国家自然会对这一政策的实际作用产生疑问,如此一来,在合纵这一联盟的内部就会产生嫌隙,秦国也就更加方便破除合纵对自己产生的压力了。因此,张仪才会在那个时候主张首先占领韩国。

司马错主张攻打巴蜀地区

司马错认为韩国实力虽弱小,但也不易攻取

我们再来看一下司马错为后主张攻打巴蜀地区。第一个原因是对于秦国发展状况的考量。司马错认为,韩国虽然自身的综合实力比较弱小,但是其毕竟是七大诸侯国之一,想要吞并韩国难度必定不小,而秦国在那个时候才刚刚的发展壮大起来,在这样的发展薄弱阶段就去吞并其他的诸侯大国是有一定风险的。

韩国合纵和地缘政治优势,使得其他国家不会轻易放弃韩国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合纵对于攻韩的影响。在那个时候,山东六国的合纵策略刚刚成型,韩国最为合纵成员的一员,秦国想要攻打韩国势必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对,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而招致了山东六国的共同抵抗,那么对于秦国来说将是得不偿失的。

同时,韩国确实拥有着很高的战略地位,而这个战略地位是利处也是弊端。对于秦国来讲,如果拿下了韩国那么将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次战争,但是同样山东六国也会因为韩国的战略地位而对韩国进行援助,如果秦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一举击溃韩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成功的以一敌六,那么最好不要去触碰韩国。

巴蜀地位能为秦国提供农业上的战略资源

第三个就是对巴蜀地区在农业发展上面的助益的考量。巴蜀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的发达,尤其是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上。受商鞅变法当中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秦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国家,同时在整个战国时代,农业经济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经济循环的主要推动力。

巴蜀地区因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在农业的发展上面比中原地区要先进很多,粮食的产量也要高出许多,如果能够占领巴蜀地区,那么国家的基本发展就再也不成问题了,最重要的是军队的打仗也好行军也好,都离不开粮草的支撑,如果能有巴蜀地区的天然粮仓的优势,那么粮草资源就不再是困扰军队的一大问题,秦军便可以进行长途的奔袭作战。

秦国进行灭国战争,粮草供应决定胜负的关键

秦国并不像中原地区的魏国、韩国那样拥有着很强的战略地位,如果到后来真的发动统一的灭国战争的时候,秦军势必要进行长途奔袭作战,甚至在远离秦国发展中心的地区与敌军进行长期对峙,在这样的时候,粮草就成为了战争能否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

最后,巴蜀地区的军事实力弱小也是司马错的一种考量,毕竟巴蜀地区远离中原文明发展的中心,因为自然方面的优势才有了强盛的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在军事实力的比拼之上还是比中原地区的韩国一弱小的。

攻打巴蜀比攻打韩国难度要小很多

因此,攻打巴蜀地区相对来说要比攻打韩国付出的代价要少,而且因为巴蜀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其他国家如果想要插手秦国与巴蜀的战争也非常的困难,不像攻打韩国可能会引起多国联合反抗的情况一样,攻打巴蜀所受到的阻力会小很多,而秦国那个时候又是刚刚的发展壮大起来,攻打巴蜀不仅成功率高冒得风险也小,最终获得的结果也可以向攻打韩国那样丰盛。所以,司马错主张首先占领巴蜀地区。

其实这两个人的观点各有各的道理,而如果成功,无论是哪一条道路都将给秦国带来巨大的实际利益,也都会让秦国的综合实力更上一个台阶,所以对于这件事情的判断和决策,秦惠文王是左右为难,但是最终他选择了司马错的主张,而他之所以选择首先攻占巴蜀地区,不仅有司马错的考量,还体现了对天下局势的一种把控能力。

秦惠文王的战略考量

巴蜀若落在敌国手中,对秦国危害更大

在秦惠文王看来,巴蜀地区同样具有着很大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天然粮仓,更是一个可以让秦国进可攻退可守的保障;事实上,在那个时候觊觎巴蜀地区的国家不在少数,除秦国之外,南方的楚国与北方的赵国都对巴蜀地区有着不同的考量,而一旦巴蜀地区落入这两个国家的手中,或者是落入匈奴人的手中,那么对秦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危险。

如果那样的话,其他的国家就会对秦国形成一个包围圈,让秦国失去退路,而如果秦国能够占领巴蜀地区,那么无论是对楚国还是对赵国都多了一种威慑,而这种威慑作用完全不亚于占领韩国之后对其他国家的威慑作用小。两权相害取其轻,所以结合司马错的理由以及对于天下局势的一种考虑,秦惠文王选择了赞同司马错的主张。

​长平之战中,巴蜀地区为秦国提供战略资源物资

实际上,在司马错占领巴蜀地区之后,虽然没能够立刻体现出实际的价值,可是在后世的发展进程当中却是一次又一次的为秦国的胜利提供了支撑,尤其是在长平之战的时候;长平之战对于赵国来讲是在自己的家门口进行作战,无论是修建防御工事也好还是对军队的粮草支援也好,赵国都是比较方便的。

可是秦国却不一样,长平之战对它来讲是一种长途的奔袭作战,对秦军的综合实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样的一场长期对峙当中,军队的作战实力、将领的指挥能力以及粮草的支援能力都会是胜利与否的关键。

而在这三年之后,秦军在粮草这一方面显然出现了力不从心的状况,又正好赶上国内的自然灾害,农业发展受阻,粮食产量降低,而在这个时候,巴蜀地区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为了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也为了能够及时的解决因为自然灾害而受阻的农业发展,秦惠文王下利修建栈道从巴蜀地区向下运送粮草,于是才有了李白蜀道难中的那一句天梯石栈相钩连,秦人就是用那种方法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地区运送粮草,最终获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

综述

笔者认为,事实上,站在一个后来人的角度上来看,攻打巴蜀地区确实比攻打韩国更能够为秦国谋去实际的利益,因为韩国毕竟是中原地区的诸侯大国,其所牵扯到的是七大诸侯国之间异常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络,它的生存危机必定会损害到其他国家的利益。

那么秦国如果不是处在一个绝对强势的地位上,不能够在对战山东六国的时候拥有压倒性的优势,那么其实很难取得攻打韩国这场战争的胜利,所以尽管攻打韩国最终的报酬十分的丰厚,但是所面临的风险和实施起来的困难也同样是非常之大。

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张仪和司马错这两个人除了拥有才华外,更能够体会到秦惠文王的那种雄才大略,他其实对天下局势的把控是非常独到的,而秦国也正是在他的手里才完成了商鞅变法走向了更加强大的道路。

所以,一个君主对于国家的发展道路还是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的,如果秦惠文王当时赞成了张仪的做法,那么后来的秦国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当然,历史不容许我们去假设,我们也无从得知,如果秦国不打巴蜀而攻打韩国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但是我们却能够在既定的历史上看到秦惠文王那次决策的精准,不仅是对他当下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更为秦国后来的东征天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汉书》等











富士康一哥


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既涉及到“合纵连横”的时代大背景,也涉及到张仪伐韩、司马错伐蜀两个方案的优劣对比。最终,秦惠文王在对比了两个方案,并衡量了秦国本身的实力后,最终做出了英明的决策。

合纵连横的时代大背景

秦灭巴蜀,是在“合纵连横”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春秋争霸为主,战国兼并为主,因为各国经过变法之后,多多少少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而在战国七雄的队伍中,尤以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为最强大者。

齐秦两国为了取得显著的兼并效果,积极展开了联盟策略,从而孤立敌对国。其余实力相对弱小的国家,为了阻止大国的兼并,也频繁进行了一系列的联盟活动。在这种背景下,合纵、连横两种针锋相对的联盟策略便诞生了。

以相对弱小的三晋(赵魏韩)为中心,南连楚,北连燕,这样就是一条纵向的联合战线。向西则可以削弱秦国,向东则可以对付齐国。而连横,则是东西联合,由强国拉拢一些相对弱小的国家,去兼并其他弱小的国家,比如当时的宋、卫、中山等中小国家,都是诸侯垂涎的对象。

等到后期齐国衰落下去,合纵才变成了专门对付秦国。魏国在被秦国占领了河西之地,河东、上郡的大部分土地后,深切感受到了秦国的威胁。因此魏惠王积极拉拢韩、赵、燕等对付秦国。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秦国去攻打韩国,自然会引发魏、赵等国的连锁反应。

张仪伐韩的方案

公元前316年,位于秦国西南的苴国与巴国交好,这引起了蜀国的不满,因此蜀国伐苴国,而苴国、蜀国都派人向秦国求援。在这个节骨眼上,原本处于弱势的韩国竟然敢进攻秦国。于是,在先伐蜀还是先伐韩上,秦国内部产生了分歧。

张仪过多地看重了连横的作用,他主张和楚、魏交好,让楚国从南面攻打韩国,魏国北面攻打韩国,秦国从西面攻打韩国。如此三面环攻,则韩国自然被灭,秦国直接杀到周天子那里,吞并周天子的土地,逼迫周天子交出象征无上权力的九鼎。

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

因为韩、周所处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之地。秦国占领了这两地,便相当于扼住了天下的咽喉,以高屋建瓴之势逐渐吞并天下诸侯。但这样做的风险也是极大,有些急功近利了。

张仪过分依赖于外交,这个方案实现必须靠楚、魏的密切配合才能灭掉韩国,这里面变数太多。再者,虽然周天子已经不堪一击,但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如果秦国敢挟持周天子,必将失去道义上的支持。而且九鼎是各个诸侯国都觊觎的东西,一个处理不好,秦国将会成为众矢之的。而司马错伐蜀的方案,则非常稳妥。

司马错伐蜀的方案

司马错的想法和张仪不同,他客观地认识到,如果其他诸侯国联合起来攻秦,那么秦国必将陷入危险的局面。此时的秦国,还没有狂虐诸侯联军的实力。但是伐蜀则不然,可以富民、广地、博德。秦国不仅没有道义上的指责,而且还会受到称赞(禁暴止乱),可以名利双收。

蜀,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从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

吞并巴蜀,可以扩大秦国的地盘,增加财富税收,扩充兵员。而且以此时秦国的实力,吞并巴蜀远比吞并韩、周容易的多。显然,司马错的方案更优,避免了齐楚燕赵等国援助韩、周,从而群殴秦国局面的出现。

秦惠文王采取了司马错的意见,派他带领军队伐蜀。蜀国被吞并后,秦国又趁机吞并巴国、苴国。从此,四川盆地区域都归属秦国。秦国得到巴蜀之后,有了稳定的粮仓和大后方,从此更加富强,逐渐拉开了和其他诸侯国的差距。但秦国吞并巴蜀的意义,显然不止于此。

秦占巴蜀的重要意义

秦国吞并巴蜀,并不仅仅增加了国土,增强了实力那么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为秦国逐步吞并其他诸侯国,提供了更多的战略选择。

秦国想要东出,面临着赵、魏、韩、楚的阻挡,魏国在战国初期长期占据霸主的地位,楚国更是大国,赵、韩两国也各自有自己风光的时候。面对这么多强劲的对手,秦国想要东出的困难可想而知。尤其是楚国,位于秦国东南,威胁着秦国的侧翼。

在没有吞并巴蜀之前,秦国对付楚国,只能从武关(今河南商南县东南)出发,沿丹水南下。路线单调且容易被对手提前得知,补给也困难。除此之外,还要防备侧背的魏、韩,以防他们背后插刀子。如今秦国吞并巴蜀,则楚国的西面直接暴露在秦国的眼皮子底下。秦国沿长江顺流而下,可直接威胁楚国国都郢都。再和武关的攻击相配合,就像两只手臂,牢牢钳制住楚国。

所以,司马错才有得巴蜀则得楚的论断。这种策略是以迂为直,得巴蜀以弱楚,伐楚以迂回中原。这样层层推进,最终一统天下。这样,秦国除了东进攻打三晋之外,还可以选择攻打楚国,从而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达到疲弱诸侯的目的。后来,迫于秦国的咄咄逼人,齐、楚不得不组成联盟,联合韩赵魏俩共同对抗秦国。

综上所述,秦惠文王之所以选择先打巴蜀,而不是先打韩国,是因为两种选择的优劣对比明显,且受当时合纵连横大环境的影响。先打巴蜀,可以使秦国名利双收,且大大增强秦国实力。等到秦国在西南吞并巴蜀成功之后,反过头来就攻打韩国,最终逼迫韩国太子仓入秦为质,双方才暂时休战。

秦惠文王吞并巴蜀,收回河西之地,就像两支利箭,牢牢瞄准了东方诸国,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坚实基础。想必只要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当初都会做出和秦惠文王一样的抉择。


历史摩天轮


战国七雄中秦国,历经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后,国力剧增,有了图谋霸业的资本,开启了兼并之路,要想在争霸中获胜,必须增强国力,必须争夺领土和人口;秦惠文王时期,司马错主张攻打巴蜀,张仪主张先取韩国,那么秦惠文王为何要先攻打巴蜀,而不是韩国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攻打巴蜀和韩国,对于攻打其它诸侯国来说难度都是最小的,但攻打巴蜀比攻打韩国的难度还要小,主要是因为,韩国地理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中原的咽喉部位,中原诸国要攻打秦国,或者秦国要东进,都绕不过韩国,因此,当秦国真要攻打韩国时,牵一发而动全身,楚国,魏国,齐国,赵国,燕国等大国都不能置之不顾,这就增加了秦国的难度,如果灭掉韩国,等于秦国在中原地区插一把尖刀,这是中原诸侯国所部允许的,秦国弄不好,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二,巴蜀资源丰富,农业发达,能为秦国提供战略后勤资源,在古代,农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业强,经济才能强,国力才能强,秦国要想强大离不开农业资源,此外,秦国不像赵国、韩国、魏国那样处于中原腹地,交通发达,拥有战略地缘优势,秦国要进军中原有韩国、魏国抵挡,秦国要攻打他国必须途径别国不说,还必须长途跋涉,这就对秦军的后勤保障系统要求极高,所以,秦国必要有强大的后勤储备,这就需要一个天然粮仓,而巴蜀地区正符合这个条件。

事实上,在后期秦国之所以在长平之战中取得胜利,这与巴蜀地区源源不断地后勤物资供应是分不开的。

第三,巴蜀地缘位置重要,秦国坐拥巴蜀地区之后,将自己国土形成半封闭性的地缘格局,出可攻,退可守,坐拥巴蜀地区可以俯瞰整个中原,特别是牵制强大的楚国;如果巴蜀落在敌国的手中,对秦国是一种致命的伤害,从巴蜀出兵对汉中,关中都造成强大的威胁。


此外,韩国一直是中原诸侯国合纵的重要成员,韩国通过邦交活动可以拉拢中原大国联合抵抗秦国,这给秦国攻取韩国增加了难度,而巴蜀只是一个地区,一个地方政权,中原诸国都不承认它是一个诸侯国,巴蜀地区政权跟中原诸侯国历史上会盟,联盟,联姻的活动很少,这也是秦惠文王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当时战国情况是,不存在某一大国有灭一国的能力,所有的灭国战争必须联合他国才行,所以,秦惠文王暂时不能动韩国。

当秦国夺取巴蜀地区后,经过多年经营,实际上已经成为秦国的大后方,再从楚国夺得领土后,将巴蜀地位、汉中地位、关中地区连成一片时,秦国在国土版图上已经成为最大的诸侯国之一了;秦国在实力增强后,又通过连横策略削弱齐国、楚国和魏国,最终抓住时机首先灭掉了韩国,开启的统一天下的战争。


资深人士说文史


秦惠文王即惠文君。名驷。孝公子。前338年即位。同年,车裂商鞅。秦日强,屡败魏军,魏割河西、上郡于秦。用张仪为相,破合纵,行连横。败韩、赵、魏、燕、齐联军。前329年灭蜀。连续夺取赵、韩大片土地。前325年,败楚于丹阳,攻取汉中,秦从此国土日广。

  •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秦惠文王为何要先打巴蜀而不是韩国?

秦惠文王当年为决断攻打巴蜀还是攻打韩国而烦恼。主张攻打巴蜀的司马错和主张攻打韩国的张仪,理由各不同。秦惠文王经过一番考量决定攻打巴蜀。

【一】

对于秦国发展状况的考量。韩国虽然自身的综合实力比较弱小,但是其毕竟是七大诸侯国之一,想要吞并韩国难度必定不小,而秦国在那个时候才刚刚的发展壮大起来,在这样的发展薄弱阶段就去吞并其它的诸侯大国是有一定风险的。

【二】

合纵对于攻韩的影响。那个时候,山东六国的合纵策略刚刚成型,韩国最为合纵成员的一员,秦国想要攻打韩国势必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对,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而招致了山东六国的共同抵抗,那么对于秦国来说将是得不偿失的。并且韩国拥有着很高的战略地位,而这个战略地位是利处也是弊端。对于秦国来讲,如果拿下了韩国那么将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次战争,但是同样山东六国也会因为韩国的战略地位而对韩国进行援助,如果秦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一举击溃韩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成功的以一敌六,还是不能攻打韩国的。

【三】

巴蜀地区农业发展助益的考量。巴蜀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的发达,尤其是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上。受商鞅变法当中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秦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国家,同时在整个战国时代,农业经济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经济循环的主要推动力。

巴蜀地区因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在农业的发展上比中原地区要先进很多,粮食的产量也要高出许多,如果能够占领巴蜀地区,那么国家的基本发展再也不成问题了,军队打仗离不开粮草的支撑,如果能有巴蜀地区的天然粮仓的优势,那么粮草资源就不再是困扰军队的一大问题,秦军便可以进行长途的奔袭作战。

【四】

巴蜀地区的军事实力弱小,毕竟巴蜀地区远离中原文明发展的中心,因为自然方面的优势才有了强盛的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在军事实力的比拼之上还是比中原地区的韩国弱小的。

【五】

攻打巴蜀地区相对来说要比攻打韩国付出的代价要少,而且因为巴蜀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其他国家如果想要插手秦国与巴蜀的战争也非常的困难,不像攻打韩国可能会引起多国联合反抗的情况一样,攻打巴蜀所受到的阻力会小很多,而秦国那个时候又是刚刚的发展壮大起来,攻打巴蜀不仅成功率高冒得风险也小。

【六】

巴蜀地区有着很大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天然粮仓,更是一个可以让秦国进可攻退可守的保障;事实上,在那个时候觊觎巴蜀地区的国家不在少数,除秦国之外,南方的楚国与北方的赵国都对巴蜀地区有着不同的考量,一旦巴蜀地区落入这两个国家的手中,或者是落入匈奴人的手中,那么对秦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危险。

  • 综上所述,秦惠文王先打巴蜀的选择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历史爱好者LING


首先,作为秦国后方的诸侯国之一,蜀国一直是秦国的敌人,如果动出攻韩,会有后方不稳的危险。

其次,从吴起开始,列国纷纷变法图强,韩国经申不害变法,国力正处于强盛时期,攻打韩国更加困难。

第三,蜀地沃野千里,攻打下来改造一番可以成为秦国的粮仓,之后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使蜀地成为天府之国就证明了这一点。而韩国位居中原腹地,四面皆敌,就算打下来之后也面临着列国的觊觎,反而牵制了大量兵力。

第四,犹豫商鞅变法,秦国强大起来,对关东诸国造成威胁,于是合纵缔交,对抗秦国,尤其是三晋联盟,对秦国是个很大的,攻打韩国很可能会导致与关东诸国全面开战,这是秦国所不具备的条件,二十年后五国攻破函谷关就是这一情况的真实写照。

最后,司马错超常发挥,在廷辩中赢了张仪,所以得到秦惠文王的支持。(注司马错的观点: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伐蜀的正确性,“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