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如何盈利?

北斗一下


保險公司的盈利主要是是通過“三差益”來實現的,具體分為“死差益”、“費差益”和“利差益”。老師將分別對這“三差益”進行舉例說明。

一,“死差益”

指實際死亡人數比預定死亡人數少時產生的利益;比如基於當時的醫療水平100個得癌症的要死90個,於是保險公司就按照這樣的概率來定保費。客戶在交了錢後,患癌症死亡就可以獲得賠償。假設保險公司是按照收多少賠多少的方式收取的保費,那麼按理說這100個人死到90個的時候,保險公司收的錢就該都花出去了才對。但是現在癌症已經不是絕症了,本來應該死90個但實際只死了 20個,那麼之前收的那筆錢就有了相對的結餘,這就是“死差益”。當然這個也可能是負的,比如死了99個,那保險公司就變成了“死差損”了。這種情況在一年內出現變化不明顯,但是放在2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中,就可能有可以確定的利潤了,因為醫療水平只會越來越高,很多疾病都會被慢慢攻克,相同的患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存活比例只會越來越高。

二,“費差益”

指實際所用的營業費用比預定營業費用少時所產生的利益;本來預計為了維持這部分保費的運作,保險公司需要向每個客戶收取一定的費用,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保險公司不需要那麼多人、那麼多錢來管理就可以達到更好的管理效果,那麼就可能出現營業費用方面的結餘。

三,“利差益”

指保險資金投資運用收益率高於有效保險合同的平均預定利率而產生的利益;是保險公司承諾在交錢的20年後將返還你雙倍的錢,但當到了20年後,保險公司用你的錢賺了400%的收益.那麼除了給你2倍之外,剩下的就成了保險公司的收益了。

總結:

蔣老師這樣舉例是為了更淺顯易懂,讓大家讀起來也容易明白,其實,在實際操作中,保險公司會通過會計年度的結算方式,每年都會在賬面上體現一定的盈利或者虧損,並不是等到錢都還給客戶後統一結算。


蔣昊說經濟


從前有個漁村,村裡每年都要派100個壯丁出海捕魚,捕回來的魚賣掉得來的錢,就足夠村子一年的生活。


大海是充滿不確定性的,這一年,有兩個男人“不記得回家的路”,留下了遺孀和子女,無人照料。這兩家家屬找到村長,希望村長能給予財務支持。於是村長髮起了眾籌,每家人都捐出一點錢支持這兩個家庭。


第二年,因為大海充滿不確定性,又有兩個男人“不記得回家的路”,於是又產生了兩個沒有男人的家庭。家屬們又找到村長,村長又發起了眾籌。與第一年不同的是,這次眾籌的錢,不僅要支持今年失去男人的兩個家庭,還要支持去年的那兩個家庭。


第三年,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這次村長髮起的眾籌要支持六個家庭。村民開始有些怨言,村長也覺得不能這樣下去了,要做出一些改變。


村長和大家說,由於每年出海的人數眾多、而風險一直都在,每年都有兩個家庭“中招”。既然這樣,每個家庭就每年存一筆錢在村長這,作為“互助基金”,用來支持失去男人的家庭。基金裡還沒用到錢,村長會找專業人士來做穩健的投資,來獲得穩定的、長期的收益。


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於是,每年村長設立的基金,都收到每個家庭的存進來的錢,每年有穩定的投資收益,同時給遭遇不幸的家庭以經濟援助。


這個基金,就是保險。從故事中你可以知道,保險的本質是互助。而保險基金想要穩健運行,必須有兩個條件。第一,精算模型要精準,這樣才能保證保險基金裡一直都有錢,而且受益人可以拿到足額的保障。第二,長期投資的收益要儘量低風險、高收益,換句話說,資產配置組合要好。


這就是保險公司可以與個人雙贏的原因。


順便說一句,精算模型要想精準、資產配置組合要想科學,就需要保險公司有大量的客戶和悠久的歷史來檢驗、調整。所以如何挑選靠譜的保險公司?就選客戶量大、歷史悠久的公司。


(我是劉達,定居香港8年的遼寧人,港大學士PolyU碩士,英國保C經理,多年MDRT。歡迎到我的悟空主頁交流。百度搜索“foreverliuda”,您可以看到我的個人網站)


劉達香港


保險公司嚴格說來和銀行是一樣的運作機制。銀行是拿百姓的小錢收攏了之後去投資或者放貸,以此賺錢,並付給存款客戶事先約定的利率,所以銀行的利潤來源應該是存貸款之間的利率差。

簡單說,保險公司也是如此!但是和銀行不一樣的是,銀行只要付事先承諾的利息給存款客戶。而保險公司則要對事先約定承諾的風險保障在風險發生時或者合同到期時,按合同約定,給付保險金額。

所以保險公司通過精算師,測算好預定的死差率,利差率和費差率。就像銀行承諾給存款客戶的預定利率是一樣的。

所以保險公司的利潤來源應該來源於死差、利差和費差的總和。


險道求生的野豬


感恩邀請

天道酬勤,亙古不變的道理,任何一個行業,除了勤奮,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的!

當然了,作為業務人員,必備的還有專業能力、溝通技巧、促銷能力、人際關係處理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個人品牌和口碑,包括堅持能力,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很多人進入保險業,都希望能賺到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一點毛病都沒有!可是現實社會是很多人,絕大部分人的心態是,這個月必須賺三五千,月月都要賺三五千!

而保險業並不快錢(個別現象除外)從生意的角度來說,也需要三五個月累積,然後可能生意越來越好,可是現實社會都很急!

另外一個角度是從業保險也需要選對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臺,如果說保險產品好競爭優勢明顯,同時公司提供增值服務多,而且性價比高,同時品牌還不錯,這樣大大增加了賺錢的概率!

以上僅僅個人意見,做好人,心存善念,一定能賺到錢,若是事事目的都是為賺錢而不是利他思想,再努力可能離錢的距離很遠



超哥很好


平安保險公司有很多騙子!!! “靜寧平安保險公司的”,趙小相是個五十多歲了的老騙子, 他們一直鼓吹平安保險公司是世界五百強之一,欺騙了很多找工作的年輕人去他們公司,繳納押金和報名費六百多,承諾的工資 ,月底了一毛都沒! 平安保險公司就是個騙子


雨果3592


保險公司的盈利主要應該來自於承保利潤,承保利潤的取得是保險公司通過風險識別、風險選擇和風險控制等手段有效降低風險發生的幾率和強度,並通過再保險有效分散和轉移風險,降低經營成本,這是保險公司能夠長久發展的關鍵。保險公司的主業是管理風險,在管理風險的過程中取得盈利,所謂靠現金流、費差和投資收益的盈利都是不可持續和不可靠的。


sailor72


要從專業角度來講,保險公司的盈利主要來源於死差益,費差益與利差益。死差益指實際死亡率低於預定死亡率。費差益就是實際發生費用率低於預定費用率。利差益就是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了。

從非專業角度去講,保險費的構成為:保費=保障成本+費用+投資的錢,無論你購買的是什麼類型的保險,每年的保障成本和費用都被消費掉了。保險公司之所以能返本、分紅、付息,就是在拿客戶的錢去投資,獲得投資收益。


伊揚在路上


用你們的錢去投資,就是這麼簡單。

問:有人這麼傻給保險公司錢投資嗎?

答:他們的投資項目都是長久且穩定的項目,例如中國人壽前幾個月和廣發銀行在廣州投了一塊地皮,準備建立金融城,這些項目基本不會虧本的,他們的投資項目有很多,也就是分散投資,不會讓錢放在一個籃子裡,而且中國人壽是國企,國家也不會輕易的讓保險公司倒閉的,所以選擇買保險,就要選擇大公司,小公司的話看情況,基本不考慮小公司的,因為涉及到賠付能力的問題,還有我不是黑其他保險公司,我覺得外資企業的保險最好不要買,誰知道哪一天他們會撤離中國市場呢,拋開這些不說,中國人壽身為國企,壽險方面保費是全行業最便宜的,如果你們有其他保險公司的計劃書,完全可以參考對比,好像跑題了,就這樣了。


不要迷戀我999


有很多多說的那麼專業又什麼什麼差。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先說壽險這種每年買,一買就幾十年。但是前期買的都不是高危人群,也基本用不到賠付。那麼這部分錢呢,保險公司投資股票及基金等金融市場,當然還有可能國債等。這些收益高的可怕。其次車險,前幾年基本就是賠錢或者持平,隨著保費上漲,出險次數限制,現在肯定保費收益也很客觀。資本市場 國家扶持行業 想不掙錢都難


忐忑22748291


中國的保險公司的盈利關鍵在於前三十年的貨幣超發,新繳存的貨幣與兌(賠)付的一、二十年前的貨幣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這就是中國保險公司的所謂“盈利”。再看保險公司每年的支出,費用一塊超過了賠付額,這是保險公司的本質。說它是龐氏騙局可能是有點過了,但中國的貨幣超發只要迴歸個位數,甚至是接近CPI,那時保險公司要露原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