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要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 ——“專注”還是“多元”

雞蛋要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 ——“專注”還是“多元”

疫情衝擊給企業帶來的影響終將會越來越清晰,經濟社會運行急剎車後必然帶來新的再平衡。不同行業在疫情席捲下定是得失各異,冷暖自知,企業經營“專注”更好,還是“多樣化”更有利,又會成為許多經營者頗費思量的戰略選擇題。

年前,凱石資本管理合夥人俞鐵成寫了一篇《2019,中國多元化企業集團崩盤啟示錄》,痛心疾首地回顧了在過去的一年裡,一批知名企業相繼瀕臨困境的事實,並指出這些大集團出事的最大元兇就是“多元化擴張”

文章上了“秦朔朋友圈”後,反響非常大,大多數留言,都是力挺鐵成。可是也有一些人,不同意文章的觀點。幾天後,“秦朔朋友圈”就又發了一篇“不太同意‘多元化導致企業崩盤’的觀點”的文章。

這番操作很符合新聞系畢業生的人設——媒體應該秉持平衡態度,要給各種觀點都有出聲的機會。

其實,企業到底應不應該“多元化”,這是在商學院的課堂裡爭論了幾十年也無法給出簡單結論的話題。

一、討論企業“專注”好還是“多元”更好,需要具體的場景

我們先舉兩個例子:

1、假如,同樣的投資金額,一個企業兜兜轉轉做各種生意,十年就關門了,但十年期間賺了3倍;另一個企業十年專心一種生意,前面沒賺什麼錢,但生意還在穩定持續,哪一個企業更好一些呢?

2、一個上市公司,經營情況沒什麼異常,只是最近投資了一個新的戰略業務,二級市場可能有點擔心,市值縮水了,這個公司算失敗了嗎?

人們日常評論一個企業好不好,往往會有不同的角度,可以是說壽命長不長,比如是不是百年老店;也可以是看影響力大不大,那些有明星企業家的公司,總是更讓人嚮往一些;或者看外界給你的評判,比如二級市場的市值;當然,更可以是看能賺多少錢,等等。顯然,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會不一樣。

從經濟的角度看,評判企業優劣的標準更應該是:在企業存續期間的總的投資回報的高低。

這樣,如果不是以第一個十年為時間段來評判,第一個例子就沒法下結論,因為另一個企業還在持續經營中,總投資回報還沒法算。而第二個例子,如果不是二級市場的短期投資者,其實也不能簡單下結論,因為企業還在經營,還不能肯定後面會發生什麼,而二級市場的價格並不一定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當然更不能據此認為多元化策略就是失敗的。

所以,“專注”也好,“多元”也罷,好還是不好,不放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中,沒有一些約束條件(比如,除了金錢意義上的投資回報,是不是還有更廣義上的回報),根本無法討論。

二、雞蛋應不應該放在一個籃子裡?

有很多投資專家曾經告誡企業家們,投資的基本原則是“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多元策略)。但也有很多人對此並不認同,他們寧願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專注策略),然後照看好這個籃子,也不願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籃子裡,去擔憂很多籃子。

其實雞蛋應不應該放在一個籃子裡,主要可以考慮兩點:

1、“籃子”是不是安全?

如果現在裝雞蛋的籃子比其他的籃子更堅固且足夠大,你為什麼還要把雞蛋分到其他籃子裡呢?

而如果你發覺現在裝雞蛋的籃子不太安全時,你怎麼會不考慮把雞蛋移到其他籃子裡去?

那麼怎樣評估“籃子”的安全性呢?

1)行業還有沒有繼續發展的空間

可以長期保持穩定的市場,適合“專注”策略,以利於吃盡行業生命週期的紅利。但如果發覺行業有萎縮的跡象,或有可能被跨界打擊,那你幹嗎還要“專注”呢?如果20年前,馬雲“專注”了,堅持做黃頁簿;如果劉強東“專注”了,堅持做電腦拼裝機,還有今天的阿里和京東嗎?

2)你有沒有競爭優勢

即使行業還能長期發展,並不意味著行業內的所有參與者都有機會。如果你所具備的資源和能力並不適合繼續在這個行業中發展,你當然要趕快佈局新機會。

其實對許多投資者來說,一旦發現企業的創始人開始精力分散到其他項目上時,一般都會打上一個問號:是不是你已經嗅到了這個項目的危險味道?直白一點,就是會懷疑你是不是有開溜的打算了。

2、可以騰出幾個可以拎籃子的手?

如果你不敢確信眼前的籃子是不會壞的,同時你還有騰空的手可以去拎另一個籃子,那把一部分雞蛋分到其他籃子裡去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當然,如果現在裝雞蛋的籃子比其他的籃子更安全,而你又只有一個可以拎籃子的手,你怎麼會把雞蛋分出去呢?

“專注”有利於早期公司突破混沌,有助於建立行業優勢地位,贏得快速成功。而多樣性的減少,勢必帶來長期隱患,因為風險集中,一旦有事,可能就全盤皆輸。在這次疫情衝擊下,相信有不少經營者對這一點有了更深的體會。

“多元化”有可能使效益最大化,也可以分散行業風險。實際上,很多經營者從自身經驗就知道,單一產品或服務很難支撐銷售業績的快速增長,也很容易被喜新厭舊的消費者拋棄。但“多元化”也有可能使得資源分散,顧此失彼。

三、行業的進入壁壘和退出壁壘的影響

我們可以觀察到,集中行業和分散行業的經營者們往往對要不要多樣化經營,會有很不一致的意見。這其實是行業特性帶來的影響。

行業進入壁壘比較高時,行業有保護,也就是“籃子”會比較安全,所以適合用專注的策略;

而行業退出壁壘比較低時,行業的參與者就容易騰出更多“拎其他籃子的手”,所以選擇多樣化策略的動機與動力就更強。

雞蛋要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 ——“專注”還是“多元”

由圖可見:

1、進入壁壘高,退出壁壘也高時,意味著“籃子”挺安全,而且你也分不出其他的手,所以“專注”是最合適的選擇;

2、進入壁壘低,退出壁壘也低時,意味著“籃子”不太可靠,而拎籃子的手可以分出不少,所以“多樣化”就是自然的選擇;

3、進入壁壘高、退出壁壘低時,恭喜你進入了一個“幸福”的行業,你可以任性地選擇“專注”或者“多樣”。但因為在這個象限的都是高利潤低風險的行業,所以“專注”就能帶來不錯的回報,導致很多決策人會覺得沒必要去“多樣化”經營。

4、進入壁壘低、退出壁壘高,這是一個要謹慎進入的行業。因為退出的損失會很大,所以一旦進入,通常就只能孤注一擲了,不“專注”就不會有出路。

由此可見,四個象限中,大多數(至少二個半)象限的行業會更傾向於選擇“專注”,這也許是很多人會認同“專注”是更好的經營策略的底層原因,因為他們的行業經驗會引導他們的判斷。

關於行業的進入壁壘和退出壁壘的解釋,在前期的飛馬講堂《OFO小黃車,為什麼會跪著也要拼到底》中我們也討論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那一期的飛馬講堂。(可點擊以上標題回顧)

四、討論“專注”還是“多元化”,其實是在討論什麼?

今日頭條的張一鳴有一次在採訪中,面對“多元化”的質疑時回應:我覺得我們是專注的,因為我們的業務都是圍繞核心拓展的。

這樣的回答差不多適合對每一個“盲目多元化”的指責,因為幾乎可以為每一種多元化找出某種或緊密或寬泛的所謂“核心”。

有一個企業家曾給過一個極樸素的回應:如果看到了有新的發展機會,我也有資源,為什麼要放過呢?

所以,討論企業應該“專注”還是“多元化”,其實是在討論組織能力效用最大化的可能性問題。也就是說,怎樣才能使得你的企業在存續期間的總投資回報可以達到更高。合理的做法應該是,既不要讓組織的能力浪費了(能力未充分利用),也不要力所不逮(高估能力)。

因此,真正要探討的是你的能力可以達到的邊界究竟有多寬?

要注意的是,這種能力的控制邊界不僅僅指當下,還要給未來預留空間。很可能在決策的當時,局面的確是可以控制的,但隨著企業經營的發展,當初的預測與實際發生的情況之間的差距變大了,可動員的資源一旦跟不上,最終就會局面失控。

而對目前國內大多數的企業來說,無論是早期的草根企業家,還是互聯網風口吹出來的創業者,很容易將趨勢紅利因素,錯以為是自己的能力超群,因此大概率會高估自己的能力邊界,從這一點上看,鐵成呼籲不要“多元化”其實也是很中肯的。

當然,雄心勃勃的企業家們也許真的可以不必在乎是不是“不夠專注”或“盲目多元”的質疑,只要你的確能駕馭得了那輛在開疆拓土中被“做大做強”的戰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