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做内心强大的父母

相信每个父母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在小区里碰到其他人,也会对你的孩子品评一番。过年回家的时候,身边的七大姑八大姨,对你的孩子指手画脚的。好像你一直做了一个假父母。

有的人界限感不强,喜欢插手别人的事,这样的人,我们难免会遇见。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要怎么办呢?

01相信自己的育儿理念

有些家长比较强势,喜欢带节奏,在交谈的过程中,往往喜欢用自己的育儿理念来影响你。

朋友燕子来我家做客。吃饭的时候,女儿有点淘气,把碗弄撒了,然后很伤心地在哭,非要变回原样。我开导她,可是女儿不依不挠,还是不肯吃饭,自己跑掉了。

我把她的碗筷收拾好,没有去哄劝她,淡定地接着吃饭。

燕子让我赶紧把孩子叫回来,不吃饭就跑掉怎么行呢?还和我说,孩子无理取闹,肯定要揍一顿的。

我有点尴尬,不赞同燕子的说法,却也不好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女儿自己跑回来了,问我还可以继续吃饭吗?我问她确定会认真把饭吃好,不再哭闹了吗?女儿说没问题。

就这样,一个小插曲过去了。后面的一切都十分美好。

对于别人的孩子,不评判,不指责,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才知道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我信奉的理论,是不对孩子动粗,因为我没有任何权利去打她。要是我当时被燕子洗脑,可能会揍一顿孩子,这样也许当时我的面子有了,但是我们的紧密的关系,可能就打没了。

每个家长都要相信自己的育儿理念,这一定是现在的你的最优选择。


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做内心强大的父母

02相信自己孩子的反应

我们是如何对待孩子的,孩子是否乐在其中,这一切都要看孩子的反应。

刘娟是我的邻居,她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混乱,她觉得自己对孩子太不好了。我问她怎么了呢?

她说,孩子和其他人一起玩的时候,总有人给她吃的。而她从小教育的就是,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也不要拿不熟悉的人的东西。通常这个时候,其他几个小孩,都乐乐呵呵地接过别人递来的食物,而她女儿客气地拒绝。她看着有点心疼,因为她在女儿的眼睛里看到了渴望。

我告诉她,你做的非常对,没有问题。这也是我们教育孩子保护好自己的要点呢。

我问,孩子回来有没有和你提出自己的想法呢?如果她没有异样,那说明她并不在意,我们家长不要想多了。

刘娟想了想说,确实没有,孩子和往常一样。

我建议刘娟也可以带一些小零食,这样别人都有的吃的时候,她也不至于眼巴巴地看着。

刘娟总觉得自己对孩子不好,可是她没有注意到孩子看她的充满爱的眼神,那是对妈妈最佳的回应。

养育孩子需要一个强心脏,只要对孩子好,让孩子感到舒服的,那就是好的养育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随波逐流,也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意志。而是用一种稳定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连接。


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做内心强大的父母

03宣告自己的教养主权

当别人插手教养的时候,要怎么办呢?

汪培珽老师在《教养啊教养》中,提到了一个小故事。

姐姐三岁左右的时候,全家人都在客厅,因为一点小事,她开始给女儿讲道理。而姐姐当时听不进妈妈的规矩,还哭了起来。

这时候,疼爱孩子的长辈出来要护着孩子。

汪老师严肃地说:姐姐,进房间。她的意思不是惩罚孩子,如果孩子进去了,她也会进去的。可是姐姐当时非常抵触,不肯进去。

于是,她直接把姐姐“拖”着带离现场。

虽然,她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糗的事情。可是,如果不立刻隔离开来,教养没办法继续进行。

而孩子都非常精明。当姐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妈妈拖进房间,也就昭告了两件事:

第一:妈妈对小孩的教养规矩,没有妥协的余地。

第二:妈妈对小孩的教养责任,没有别人插手的余地。

因为聪明的孩子,会一眼就看到漏洞在哪里。只要被插手一次,孩子就会找到漏洞,直接钻进去了。

在这件事情,坚持没有妥协的话可说。

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有人喜欢插手指点一二。这时候,我们要有强大的内心,不要怕得罪人,也不要为了面子就对孩子做些奇怪的事情。因为,只有朝夕相处,负有养育责任的我们,才知道怎样养育这个孩子。


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做内心强大的父母

我喜欢这一句话,除了孩子,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可以评判,我是不是一个好妈妈。与大家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