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草原的味道,蒙古牧民的安居生活

类别:落雁归“巢”

排版:曹 蕾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

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

来自草原的味道,蒙古牧民的安居生活

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

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

蒙古包呈圆形尖顶

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

来自草原的味道,蒙古牧民的安居生活

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

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

几十个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

来自草原的味道,蒙古牧民的安居生活

蒙古包的包门开向东南

既可避开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

也沿袭着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古老传统

来自草原的味道,蒙古牧民的安居生活

蒙古包的大小

主要根据主人的经济状况和地位而定

普通小包只有四扇“哈那”

适于游牧,通称四合包

大包可达十二扇“哈那”

来自草原的味道,蒙古牧民的安居生活

如丹麦著名探险家亨宁·哈士伦所说:“蒙古包神圣的火焰是家庭与部落生活的中心。传统就是在这里产生的。那些围绕在蒙古包周围的,有着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征的语言和氛围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成为沟通古与今的桥梁。”

来自草原的味道,蒙古牧民的安居生活

随着蒙古族游牧习俗的转变

只有在那些旅游区才能见到

传统意义上的蒙古包了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