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有了志愿“翻译官”

“疫线”有了志愿“翻译官”

翻译队在检查点位提供翻译服务

当前境外疫情加速扩散,防控仍处于关键阶段,严防境外输入,成为社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协助大沽街一线防疫工作者做好返津外籍人士疫情防控,大沽街社区防疫临时党支部主动作为,根据海外返津人员疫情防控需要,在下派干部中及时招募成立了一支多语种翻译志愿服务队,通过组织网络,高效开展疫情防控语言翻译工作。

火线组队 连夜录音

据了解,大沽街社区防疫临时党支部邀请市外事翻译人才库一级翻译员、区商促局重点产业招商室处级干部廖涛任首席顾问,招募了区工商联付佳惠(英语)、区检察院李姜男(日语)、区文旅局文化执法支队田野(朝鲜语)、区科协张威(英语)、王宪达(英语)5名下派干部和大沽街辖区内10余名团员青年加入翻译志愿服务队。

3月13日,这支队员平均年龄33周岁的年轻队伍组建完成,队员们利用下沉值勤外的休息时间“译起战疫”。组建当晚,服务队就接受了大沽街道党工委的委托,由下派干部张威完成了《境外返津人员提示》的中文版录音,经首席顾问廖涛把关后,又完成了第一版英文男声录音,而后他还邀请到天津地铁英文提示声配音者、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英文音乐主播刘薇配了第二版纯正的英音女声录音,制作后通过区创文指挥部工作群提供给全区各有关单位。

李姜男针对社区对日语提示录音的急需,第一时间完成了《境外返津人员提示》的日文翻译,其翻译精准优美,得到了翻译家的充分肯定。随即他马不停蹄连夜制作了日文版的录音,转天提供给大沽街道各社区使用。

田野经反复推敲,完成了《境外返津人员提示》朝鲜语版的翻译工作,他同样是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完成录音。为使录音便于外籍人士接受,他还配上了优美的背景音乐。

消除语言交流障碍

有了语言翻译的支持,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在与外籍人士沟通中有了“在线云翻译”,让“外防输入”更加精准、高效。志愿服务队队员们通过“大沽街市级、区级单位社区防疫群”与一线社区对接需求,防疫工作者可随时向队员们提问、求助。此外,通过大沽街社区防疫临时党支部,志愿者还可为有需要的基层单位提供网络现场连线,实现“点对点”翻译服务,化解社区一线工作者与外籍人员语言不通、交涉困难的问题。

翻译志愿服务队的队员,特别是下派干部,日常都在检查点辛勤工作,部分队员已经值守50天,每天工作8个小时,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翻译和录音,但他们从不抱怨、彼此支撑、相互学习。在宝贵的休息时间里复习外语,切磋录音编辑技术,每位队员都随时准备为组织提供服务。(记者 张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