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倒戈將軍”的馮玉祥,一生倒戈8次,他都害過誰?

有人說他是陰謀家,是偽君子,有人說他是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可敬的民主鬥士,他貴為將軍卻被戲稱為

“換章將軍”、“倒戈將軍”,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統計,他一生中倒戈了八次,他是馮玉祥。

“平民生平民活,不講美不求闊”

馮玉祥,1882年11月,即光緒八年,生於直隸保定府(今河北保定),名基善,字煥章。幼時家中共有七兄弟,他是家中老二,卻因家境貧寒,生活艱難,死了五個,他從老二直接變成老小。

被“譽”為“倒戈將軍”的馮玉祥,一生倒戈8次,他都害過誰?

其父名為馮有茂,是個文盲,考武舉失敗便入了伍,跟隨李鴻章率領的淮軍在保定府“五營練軍”,馮玉祥十一歲時因家境貧寒失學,只能住在父親的營盤裡自學功課。

據說,馮玉祥自幼好學,因家中貧寒無法供他讀書,馮玉祥啟蒙後便自學功課,家中連購買紙筆的錢都沒有,他便用著撿來的細竹管,一端紮上一束麻後蘸著稀泥在地磚上練習寫字。

這種好學的精神也伴隨了馮玉祥的一生,在他當兵時,常常徹夜不眠讀書,為了晚上讀書不影響他人休息,便找來了大木箱,在上面開了口子把頭伸進去借微弱的燈光看書。後來馮玉祥在軍中擔任旅長,駐紮在湖南常德,還規定每日應晨讀英語兩個小時,其學習精神堪稱我輩楷模。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話說回當時,其父希望替他補上兵額,取得些許金錢補助來貼補家用,由於當時他父親所在的軍隊是出了名的“關係戶軍”,沒有關係很難進入。

被“譽”為“倒戈將軍”的馮玉祥,一生倒戈8次,他都害過誰?

在1892年,機會終於來臨,同營有個叫苗管帶的人決定把營中空出的一個名額補給馮有茂的小兒子,偏偏卻忘了提前詢問對方的名字,情急之下只得臨時編造出一個“馮玉祥”登記入冊,從此,馮基善正式更名馮玉祥,他一生的傳奇故事也就此拉開序幕。

記八次倒戈

在14歲參加淮軍後,馮玉祥一路官運亨通,青雲直上。

1902年,20歲的馮玉祥轉投袁世凱的武衛右軍,後參加灤州起義,這是他的第一次倒戈,倒的是腐朽封建的滿清政府,這次起義最終因敵強我弱而失敗,後馮玉祥被革職法辦,本應處以極刑,但是軍閥王懷慶看他年輕,放了他一馬,遞解保定。

後來,馮玉祥在奉令率部入川與討袁的蔡鍔所部護國軍作戰時一度擊敗蔡鍔,更獲得袁世凱頒發三等男爵,後暗中與蔡鍔聯絡,於1916年3月議和停戰。這是他的第二次倒戈,倒的是復辟帝制的袁世凱

在1918年,馮玉祥奉命攻打由孫中山等人為維護臨時約法和恢復國會聯合西南軍閥共同組成的“護法軍”,他在湖北通電主和,這是他的第三次倒戈,倒的是段祺瑞。

被“譽”為“倒戈將軍”的馮玉祥,一生倒戈8次,他都害過誰?

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馮玉祥接受了張學良50萬銀元的賄賂,趁兩軍激戰時率軍直搗北京發動政變,囚禁當時的總統曹錕

,並推翻了北洋政府,自己也率軍脫離北洋軍系,自己改編軍隊為“國民軍”,後致電孫中山,請他北上。這是他的第四次倒戈。

第五次倒戈,他拉郭松齡倒張作霖;第六次,他在五原誓師倒了北洋軍;第七次,他在國共分裂時轉投國民黨;最後一次,他又在中原大戰時倒了蔣介石,投向我黨。

最高頻次時,馮玉祥在短短一年內便倒戈了三次,古時呂布多次換改門庭,被戲稱為“三姓家奴”,落到馮玉祥這,便只有“牆頭草隨風倒”可形容了。

被“譽”為“倒戈將軍”的馮玉祥,一生倒戈8次,他都害過誰?

“咬緊牙關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點不錯”

在軍閥混戰時代馮玉祥無疑是最特別的存在,倒戈行為原本就為人不齒,尤其是在傳統法家文化中,忠君愛國本為一體,一個人連自己的君主都會背叛,實為不忠不義之徒。

但身處亂世,生命與忠義,孰輕孰重,不活在當時,恐怕很難做出回答,更何況馮玉祥本身是個極其複雜多變、充滿矛盾的人物。

他身材魁梧,膽子卻小,曾經的戰友白崇禧、張發奎等人均在抗戰回憶錄中記錄了馮玉祥因過度害怕日本空軍發動襲擊而鬧出的笑話。

被“譽”為“倒戈將軍”的馮玉祥,一生倒戈8次,他都害過誰?

他心狠手辣,卻也知恩圖報。馮玉祥在寂寂無名時受到時任北洋軍第四鎮第七協統領陸建章的賞識,處處幫助扶持,還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後陸建章被徐樹錚暗殺,於是馮玉祥在掌握西北軍大權之後,命張之江在1925年12月30日徐樹錚乘火車離京經廊坊時將其劫持殺害,為舅父報仇雪恨。

他出身貧寒,無依無靠,全靠一己之力練兵、打仗,逐步攀升,全因願意與屬下同甘共苦,但由於自己終日倒戈,背棄了軍人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忠誠原則,也遭到了屬下的多次背叛。

他出身於普通農家,卻選擇皈依基督教,並在1917年接受洗禮,崇尚“以教治軍”,要求官兵潔身自好,提倡節儉,卻在河南開展了毀佛運動,逐步擴大,北方盲從,幾乎導致華北佛教衰絕殆盡。

他見利忘義,卻從未出賣過國家大義,在混戰中他收受利益,四處撈足了油水,卻從未像閻錫山為了自身利益連日抗共,置民族大義於不顧。

他戎馬一生,最終在新中國建國前夕受邀回國,卻與女兒在乘坐輪船從蘇聯回國時,因船上意外失火而導致父女雙雙殞命。

被“譽”為“倒戈將軍”的馮玉祥,一生倒戈8次,他都害過誰?

多麼神奇,他的一生充滿了背叛,但他做出每一次選擇似乎都卡在了歷史的一個個重要轉折上。他在所有軍閥派系中都顯得那麼格格不入,需要時所有派系都會來利用他、拉攏他,在不需要時卻又回頭來打壓他、歧視他。

如此境遇,又怎能要求他對某一派系忠心赤忱,滿腔熱血呢?馮玉祥的部下也與他們的老上司一樣,大多數次更改門庭,只是到了後來,有的為國捐軀,有的淪為走狗,遭人唾棄。我們通過審視他們的一生,竟然似是看過了

近代中國尋求轉變,積極自救的過程。

也許,我們離那個時代已經太遠太遠,無論用傳統還是現代思想去評判前人行徑,都太過片面獨斷,今時今日,我們回望歷史,最重要的是以其為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