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中國經濟或現V型反彈,樓市政策應告別“一刀切”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海外擴散,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盪,投資者對發生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的擔憂不斷上升。美聯儲罕見地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兩次大舉降息,在此背景下,有關中國宏觀政策應如何發力的聲音漸大漸雜。

連平:中國經濟或現V型反彈,樓市政策應告別“一刀切”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

連平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認為,近期歐美股市的持續暴跌已表現出非常強烈的危機徵兆,發生全球金融危機的風險越來越大。

連平指出,投資品無差別的暴跌,說明市場的恐慌已經到了相當的程度,以至於大家都要緊緊捂住自己的錢袋子。這很可能發展成金融危機的一個先決條件——流動性在短時間內迅速枯竭,導致各種債務無法正常清償,最終令整個市場進入一個無序的狀態。

“接下來需要進一步觀察,是不是可能會出現一大批金融機構倒閉,甚至於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的倒閉,這將是發生金融危機的非常明確的信號。”他說。

連平表示,隨著國內新冠疫情形勢逐步緩解,中國經濟出現一個小“V”型反彈的可能性很大。但由於現在海外疫情迅速擴散,全球經濟放緩、部分國家陷入衰退可能無法避免,這會給中國恢復正常經濟增長的過程帶來一些阻礙,這就需要監管層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一些措施,並適當調整一些目標。

他提到,房地產政策要“因時而變”,真正全面落實“因城施策”,不能機械地將房地產政策調整理解為走房地產刺激經濟的老路。

“現在說到(有些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鬆動,可能一些上級政府也有擔心,怕大家認為這樣做是為了刺激經濟,引起市場上許多不同的評論。有這種擔心是正常的,但我覺得實事求是才是政策的靈魂。”連平說。


以下是採訪實錄

界面新聞:您如何看待本週美聯儲再次緊急降息和重啟量化寬鬆的舉措?

連平:應該說大的方向在市場預期之中,但是來得這麼快,稍微超出市場預期。當前的市場反應已經說明了問題,市場並沒有因此受到很大的提振和鼓舞,相反,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波動。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市場對美聯儲進一步的政策空間抱有很大疑慮。

理論上,這些措施會有一定積極作用。一是穩定市場信心,二是為市場流動性的平穩注入新能量,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對於整個金融體系來說,保持流動性的平穩運行至關重要,否則一旦流動性枯竭或者階段性過度緊縮,就會帶來金融危機。

但問題是,從中期來看,如果疫情進一步發展,美國經濟遭受更多負面效應,經濟壓力還會進一步增大。這種情況下,未來政策還能做什麼?應該說,是有一定空間,但空間不大了。


界面新聞:您認為今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的風險有多高?

連平:風險是越來越大。危機狀況目前還沒有完全表現出來,但是已經有了非常強烈的徵兆,就像股市出現這樣持續的暴跌。

從美國股市來看,很短的時間內出現多次熔斷,過去從來沒有出現過,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也沒有像目前這樣的波動。美國股市過去長期走牛,在各種因素的持續推動下,不斷創出新高,越來越脫離基本面。因此,現在這種規模大、程度深的調整,會給各類機構投資者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為了應對這種巨大的衝擊,政策確實應該出手來維持市場的平穩。但很可惜的是,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歐洲一些主要國家的政策空間已經十分有限,沒有更多的強有力的政策可以來應對。量化寬鬆已經推行了很多年,降息的話,現在利率還能降到哪去?很多國家都已經是負利率、零利率。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對市場的波動就會感到更大的恐慌,更覺得未來前途難卜。未來市場到底會運行到一個什麼狀況?大家覺得這個風險非常大。所以我們看到,本來被認為是避險的資產,比如黃金,也出現了暴跌。

這種無差別的暴跌,就說明市場的恐慌已經到了相當的程度,以至於大家都緊緊捂住自己的錢袋子。這就很可能發展成金融危機的一個先決條件——流動性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枯竭,進而使得各種債務無法正常清償,最終導致整個市場進入一個無序的狀態。接下來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看看是不是可能會出現一大批金融機構倒閉,甚至於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的倒閉,這是發生金融危機的非常明確的信號。

另外,雖然現在對全球經濟整體是否會陷入衰退還很難得出結論,但是,這種金融市場波動,尤其是疫情和油價下跌對全球經濟的打擊,接下來會非常明顯地表現出來。一些國家,尤其是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國家未來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比較大,也就是經濟負增長。

歐洲的一些經濟體接下來出現負增長的概率比較高,美國也很難排除在未來幾個季度進入負增長的可能性。這也使得全球經濟衰退的陰影越來越大。當然了,因為發展中國家中間還有一些重要的經濟體,比如中國、印度,可能還能維持一個不低的增速,即偏高一點的正增長,會對全球經濟有所貢獻。


界面新聞:3月以來,美國已經累計降息1.5個百分點,這會不會倒逼中國央行加大降息幅度?

連平:在降息的問題上,不存在倒逼的壓力。它和加息不一樣。如果是加息,美國利率水平抬高之後,或者超出我國的利率水平,可能會引起資本尤其是短期資本外流,流向美元資產。但現在是倒過來的,美國利率水平很低,我們要高一些,因此從利差角度來說,美元資產不見得會吸引資金進入,從這一點來說沒有倒逼作用。

不過,這確實是給了我們貨幣政策進一步向寬鬆方向調整的空間。接下來,我們要不要降息,關鍵是要看中國經濟自身的需要以及政策的考量。

現在來看,總的政策方向是明確的,就是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貨幣政策應更加註重靈活適度,另一方面,在宏觀槓桿率、企業部門債務水平仍比較高的情況下,不能搞“大水漫灌”,不宜大規模投放信貸。但是,信貸和社融增速比前些年適當高一些,我覺得還是應該的。

貨幣政策現在總體是三重組合,即總量、結構和價格,未來在這三個方面還會有進一步的作為。所謂總量,就是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目前貨幣市場利率水平較低,流動性寬裕,沒有什麼大問題;第二,結構性政策已經在推行了,比如再貸款;第三,價格型政策其實也在推進,接下來可能會推進得更加頻繁一些,就是說未來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幅度會比去年明顯加大,LPR、資產端的降息很有可能就在3月。

負債端的降息可能也會象徵性地推進一些。儘管我個人不是很贊成調整存款基準利率,但如果未來CPI出現下行趨勢,存款基準利率適當小幅度下調,這種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當然,考慮到CPI階段性偏高的情況,大幅度降息恐怕沒有空間。


界面新聞:您對於今年國內的經濟運行如何預判?

連平:國內疫情的影響其實正在逐步展現,1-2月份特別明顯,3月以來,情況正在逐步改善。如果僅看國內疫情的影響,應該說在兩季度以後出現一個小“V”型反彈的可能性比較大。

但現在的問題是,在V型反彈的過程中,可能還會受到世界經濟明顯放緩、一部分國家衰退造成的衝擊,給我們未來的反彈、恢復正常經濟增長的過程帶來一些阻礙,所以未來還需要根據實際經濟運行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一系列政策,同時也要適當調整我們有關的一些目標。比如,在實現基本目標如脫貧、經濟增長總目標的情況下,有些相關的政策目標,是不是可以做一些適當的調整或者有一些彈性?


界面新聞:您對今年GDP增速有何預期?

連平:我覺得不確定性比較大,所以政府對於2020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是不是也可以給出一個區間?比如說5.5%-5.8%,可能相對更接近實際經濟運行的變化,而且通過加大逆週期政策力度,是有可能實現的。

當然,我們還要考慮實現這個目標跟保持就業平穩增長之間的關係。如果就業能平穩增長,那這個增速目標應該說是我們能夠接受的。因為經濟增長背後最終還是就業。


界面新聞:對於刺激消費需求,您有何想法?不少人呼籲給低收入群體發消費券,您怎麼看?

連平:對於消費需求的提振,在復產過程中,需要平衡好防治疫情和推動消費者之間的平衡。對於人口比較聚集的地方,比如餐飲,需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採取一些措施釋放需求。

至於消費券,中國人口眾多,人口差異也比較大,這樣的做法需要考慮不同層次怎麼發放?發多大規模?效果是不是好?都需要考量。如果是“一刀切”,那刺激效應可能很有限。而且對於低收入階層,消費券是不是一定會增加消費?這是一個問題。

類似2008年“家電下鄉”的措施是比較有效的,因為針對性比較強。但在農村生活消費已經上了一個檔次之後,再要這樣做的空間相對比較小。從家電領域來說,該有的都有了,從汽車角度來看,中國汽車的保有量也已經很高了。


界面新聞:您怎麼看待現在一些提議大規模基建、新基建,以及鬆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聲音?

連平:目前情況下,政策進一步做些調整是應該的,但是在更加積極的同時,也要把握好度。我們不贊成經濟政策可以沒有任何底線地“大水漫灌”或者過度採取一些措施,這樣會帶來後遺症,會對之後的經濟造成許多新問題。

毫無疑問,基建作為投資的重要領域,應該是未來政策作用的重要方面。因為在世界經濟面臨衰退壓力的情況下,出口很難有大幅提升,甚至在原有水平上保持穩固;就消費來說,短期又很難有非常強有力的舉措能夠穩住經濟。同時,基建本身確實有需求,新型城鎮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許多新的經濟領域都需要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我們的財政也有能力。既然是這樣,推出政策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傳統基建和“新基建”,我覺得應該是恰逢其時,但是也要把握好度。

在房地產方面,我覺得目前主要問題在於相關政策如何“因時而變”,不要搞“一刀切”,真正全面落實“因城施策”。

所謂“因時而變”,前些年由於全國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絕大部分地方推出了許多限制需求的政策,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很多地方由原來有大量需求轉變為需求不足,房價有下行壓力。這種需求的變化需要政策也相應變化,而不能機械地理解為又把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手段。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很多城市還在那裡搞所謂“四限”,本身就沒有必要。

問題是,在目前的體制機制之下,很多地方明明有必要做一些調整,但是又非常謹慎,不去調整,左顧右盼,擔心被扣上“用房地產刺激經濟發展”的帽子。我覺得在這方面還是要從實際出發,不同城市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現在看,國務院提出的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並沒有全面落實。


界面新聞:最近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是,個別地方提出了下調房貸首付比,但前腳剛發文,後腳又馬上撤銷。這是否就是您前面提到的情況?

連平:這個就是“一刀切”。在這個方面,我覺得相關政策需要更高層加以澄清。現在說到(有些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鬆動,可能一些上級政府也有擔心,怕大家認為這樣做是為了刺激經濟,引起市場上許多不同的評論。有這種擔心是正常的,但我覺得實事求是才是政策的靈魂。

為了保障“因城施策”真正全面落實,需要有一個合理適當的評估機制,上級管理部門應該派出專業的機構進行評估。比如,有城市提出房地產政策要發生什麼變化,可以上報評估,而不是說上報以後就被“一刀切”。我們也相信,必定是有些城市的需求狀況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政策需要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