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長期太累了之後容易得哪些病?

向紓孜


一個人經常加班、熬夜、休息不好,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焦慮、失眠、記憶力減退、精神抑鬱,甚至引發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如果這種疲勞持續6個月或更長時間,身體就可能會出現低燒、咽喉腫痛、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等症狀。而且,非常嚴重的長期性疲勞很可能就是其他病症的先兆。人們常說的“過勞死”實際是長期過度的勞累,引發人體心衰、肺衰、腎衰、心肌梗、腦溢血等病症造成的猝死。這種猝死的死因主要是冠心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與一般猝死沒什麼不同。只不過這些病的潛在性使過勞者忽略,以至釀成嚴重後果。但若沒有過度勞累這個誘因,猝死可能就不會發生。


東陽3193


有些人因疲勞出現不適後會到醫院進行各項檢查,但卻查不出任何疾病,這種情況很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徵”。慢性疲勞綜合徵無器質性病變但有功能性改變,是一種以慢性持久或反覆發作的腦力及體力疲勞為主要特徵的病症。

慢性疲勞綜合徵的發病率很高,達25.6%。患病時間大多在一年半以上,約30%的人有長達五年的疲勞感。從年齡上看,20~40歲間的青年人易患慢性疲勞綜合徵;從職業上看,IT業是高發人群,然後是媒體從業者和壓力過大的白領;從性別上看,男性要多於女性。

出現慢性疲勞綜合徵的原因主要是體力慢性透支,如工作時間過長,然後是精神壓力大。最後就是生活及飲食不規律,總是飢一頓、飽一頓,而且晚上不能按時入睡。或有時一睡就一整天,之後又玩命幹一天。關於慢性疲勞綜合徵的原因及症狀表現,詳細介紹如下:

慢性疲勞綜合徵的診斷標準及症狀

判斷慢性疲勞綜合症的主要標準是持續或反覆發作的疲勞,持續時間在半年以上。在進行病史、體徵及實驗室檢查後,能排除引起該症狀的各種器質性病變。判斷該病的體徵標準是低熱,口腔溫度小於38℃,直腸溫度小於38.6℃;咽部充血,但沒有明確的扁桃體炎;可摸到直徑小於2釐米的頸部淋巴結,或有壓痛感。

慢性疲勞綜合徵的症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體力或心理負擔過重,容易出現很難消除的疲勞感;2)不明原因的肌肉無力;3)經常伴有失眠,或在夢中出現多夢、早醒等症狀;4)容易出現頭脹、頭昏、頭痛等症狀,食慾不佳;5)容易出現肩背部不適,胸部有緊縮感,或出現腰背痛、不定位的肌肉疼痛和關節痛,而且不是風溼、外傷造成的。

6)心情很難平復,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緊張和恐懼等;7)對事物的興趣減退,如性功能減退;8)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易出現低熱、咽喉乾燥、咽痛或喉部緊縮感。如果同時具備兩項主要標準、6項症狀標準及2項體徵標準,或同時具備8項單純的症狀標準,就可診斷為慢性疲勞綜合徵。

慢性疲勞綜合徵要及時調理

慢性疲勞綜合徵是很多惡性疾病的基礎,也是身體素質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機體免疫力持續下降時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如心肌炎、腎小球腎炎等腎病,嚴重時還會直接引發過勞死。有些人可能意識不到自己抵抗力在逐漸下降,比如出現口腔潰瘍時會覺得是上火造成的。而實際上,反覆發作的口腔潰瘍本身就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當身體免疫力異常時,還易出現反覆感冒,比如一年至少出現三四次感冒,而且還容易感染病毒。有些人會出現低燒,淋巴結腫大等現象,而有些人在通過慢性疲勞綜合症的檢查時,會發現一些其它疾病,如甲亢、甲減等。

辦公族易患哪些疾病?

辦公族易出現的疾病有頸椎病、乾眼症、幽門螺旋菌感染等。電腦化辦公的人大多數時間都在低頭工作,這會使頸椎長時間處於彎曲狀態,或處於一些特定體位。所以會使椎間盤內所受的壓力增大,頸部肌肉也會因長時間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而導致頸後部的韌帶和肌肉勞損。椎體前緣相互磨損會導致骨質增生,如果再加上扭轉、側屈過度就會導致損傷。所以頸椎病在辦公人群中的發病率相對更高。

經常伏案辦公的人群,可通過以下方法保護頸椎:1)保持端正的坐姿,儘可能自然端坐於座位上,避免躺在床上或沙發上看電視、玩手機;2)適當調整工作臺的高度和斜度,或電腦高度及桌椅間的距離,最好讓頭、頸、胸保持在正常的生理曲度。

3)避免肩頸部直接吹空調冷風,在秋冬時節注意肩頸部保暖;4)睡覺時要使用合適的枕頭,枕頭要柔軟,有良好的透氣性,高度8~12釐米為宜,不宜過高;5)在工作之外,多做利於頸部恢復的訓練。

乾眼症

乾眼症、視頻終端綜合徵是辦公族的常見眼病,這與他們長時間對著電腦工作,使眼肌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有關,容易出現畏光、流淚、眼睛酸脹等不適。這種情況,可在工作間隙通過畫“十字”的方法緩解。

具體為身體坐直,將食指放在臉部前方正中部位,讓眼球隨著指尖向左邊慢慢移動,然後回到正中。之後再依次向右、向上、向下移動,每次連續做5~10遍,每天堅持3~5次,有助於促進眼部肌肉和睫狀體運動,緩解眼部疲勞。

慢性疲勞不等同於抑鬱

當身體不舒服時,情緒一般都不太好,而且也沒精打采的,但應該如何區分慢性疲勞綜合徵與抑鬱症呢?首先一點是,慢性疲勞綜合徵屬於身體疲勞,也就是“我想幹,但身體很累”;抑鬱症則是心理疲累,比如“我不想幹,不想動,不願意去做”。

然後就是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的身體症狀比較明顯,如聽力下降、沒力氣、腸胃功能差等;抑鬱症患者則無法說清哪裡不舒服,今天可能肌肉痛,明天則會轉換為關節痛,後天又變成了頭痛。也就是說,抑鬱症患者的症狀會不斷變化。最後就是,抑鬱症患者對生活及周圍事物的慾望很低,沒有興趣;而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就不會出現這種感覺。

慢性疲勞綜合徵的預防

慢性疲勞綜合徵與生活習慣緊密相關,所以要從生活工作中入手。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忌辛辣燒烤、少吃肉食,多吃蔬菜水果。很多人喜歡晚上吃燒烤、麻辣燙、火鍋,酒足飯飽後回家呼呼大睡。這種習慣一定要糾正,因為很容易造成溼熱內積、引發慢性疲勞。

要抽出時間加強運動以加速氣血的運行,可選擇爬山、跑步、騎車等,不要總是窩在家裡或工作環境中,以免導致氣血瘀滯、形成疲勞。要杜絕不規律的作息習慣,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經常熬夜飲食不均衡的人,要適當補充複合維生素,以緩解慢性疲勞綜合徵。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當懷疑自己出現慢性疲勞綜合徵時,可到中醫院的未病中心或預防保健科就診。如果醫院沒有以上科室,可根據出現的症狀到所屬科室就診。因為醫生將器質性疾病排除後,會幫你制定一些詳細的調理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