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群英譜】趙蘭生:十年耕耘收穫最佳生日禮物

“沒有妨礙公務的,甚至連和我們矯情的居民都沒有,咱社區居民真的太好了!”這位對社區居民讚不絕口的中年人叫趙蘭生,是濱海新區公安局新河派出所的一位社區民警。

【抗疫一線群英譜】趙蘭生:十年耕耘收穫最佳生日禮物

趙蘭生負責的是由多個老舊小區組成的社區,小區居民以老年人及外地租戶為主。疫情防控期間,社區施行封閉式管理,很多行動不便老人的日常補給便成了一個難事。

【抗疫一線群英譜】趙蘭生:十年耕耘收穫最佳生日禮物

“張奶奶,我給您送菜來了。特殊時期您湊合幾頓。”一捆新鮮的芹菜,一袋子冒熱氣的饅頭,放在張奶奶的餐桌上。“沒想到我就隨口一抱怨,你還真當回事了,太感謝你了小趙!”

幾天前趙蘭生在巡邏走訪中給每家每戶送上疫情防控宣傳單,張奶奶看完不住地嘆氣:“這有嘛用啊,吃的都快沒有了。”聽到這兒,趙蘭生趕緊問起原因。張奶奶的老伴兒年前到外地探親,現如今不方便回家,自己一個人又腿腳不便。擔心張奶奶斷糧,趙蘭生把這事兒放在了心聲。完成了社區的工作,他利用中午時間和隨行的輔警一起出錢購買了一些蔬菜和糧食。

【抗疫一線群英譜】趙蘭生:十年耕耘收穫最佳生日禮物

社區里老年人多,疫情期間老年人出入社區的登記就成了另一個棘手的難題。趙蘭生根據對戶籍簿登記的情況,對上年紀的老人進行走訪,詢問是否有通訊工具,是否熟練掌握。對於操作手機比較困難的居民,趙蘭生貼心地送上了自制的登記卡片,為老年人出入社區提供方便。

“小趙這個孩子真不錯,沒事兒就往我們社區跑,哪兒都能看到他。”社區的李爺爺家裡消毒液馬上就要用完了,不知去哪裡購買的。別說網購,李爺爺連手機都沒有,平時只能靠座機跟別人聯繫。兒女不在身邊,趙蘭生的號碼成了通訊記錄裡最常見的一串數字。趙蘭生得知李爺爺的困難後,立刻帶著消毒液送了過去。

【抗疫一線群英譜】趙蘭生:十年耕耘收穫最佳生日禮物

“一定落實好員工的體溫,有返津人員一定囑咐他們先居家隔離,千萬不能大意!”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小區底商的門臉店鋪,又成了趙蘭生檢查的重點對象。不管是藥店、快遞網點、汽修店,每到一處趙蘭生都要“嘮叨”半天,店鋪的負責人也不會“打馬虎眼”,認真落實趙蘭生囑咐的每一項防疫工作。

【抗疫一線群英譜】趙蘭生:十年耕耘收穫最佳生日禮物

說起趙蘭生,汽修店的負責人回憶起這樣一件事。

很久之前,他到附近的幼兒園接孩子下課。在幼兒園的傳達室門口,他看到趙蘭生和幼兒園的負責人爭論得面紅耳赤。“這個隔離帶必須得有!”趙蘭生在檢查時發現,幼兒園的防護設施基本齊全,就是在上下學時,沒有用隔離帶進行劃分。園方以操作性等藉口進行搪塞,一向好脾氣的趙蘭生“發怒”了。“誰家都有孩子,他把幼兒園的防範工作考慮那麼周全,我們做家長的心裡真的特別暖。趙大哥都是為大夥好,我們肯定不會對付。”

【抗疫一線群英譜】趙蘭生:十年耕耘收穫最佳生日禮物

從派出所到社區,兩點一線趙蘭生走了十年,社區內外幾乎沒有不認識他的。都說“人熟是一寶”,腿勤、臉熟的趙蘭生通過在社區十年的耕耘,以心換心取得了群眾的信任。“我們所搬家後,我的小區離所裡最近,群眾都看在眼裡。我如果犯懶,誰還信服派出所。”趙蘭生說,老百姓的心裡都有面鏡子。不講大話、認真負責,是趙蘭生這些年來對自己提出的工作要求。

【抗疫一線群英譜】趙蘭生:十年耕耘收穫最佳生日禮物

進入2020年,趙蘭生兩點一線的路徑又多了一個點。趙蘭生80多歲的母親因心臟不適入院治療。趙蘭生每天都要起個大早陪老孃吃早餐,中午再去送午飯。這件事,他卻很少和轄區的居民提起。

2月底,趙蘭生剛剛度過了自己56歲的生日。他說,百姓對防疫工作的配合,就是他最好的生日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