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幼兒園的孩子不“人來瘋”!

10月,秋高氣爽,涼風習習,是適合出門溜達、學習分享的好天氣。

1

美與真實的環境

“校園好美啊!”漫步在綠樹成蔭,花香四溢的校園裡,園長們對美的感受力紛紛開啟,發出由衷的讚歎。

園內室外環境設有玩沙區、嬉水區、種植區等各具特色的戶外活動場地,以及大型滑梯、攀爬架、鞦韆等硬件設施,為孩子的自由探索提供了空間。

樓道兩旁牆上的裝飾畫是孩子的作品,特色鮮明的廊道環境引得園長們頻頻駐足欣賞,浸潤在孩子們精神的創作之中。參觀室內環境時,看到每間臥室都配有落地燈,這為孩子營造了溫暖的氛圍,給予了孩子家的感覺,幫助孩子建構安全感。

2

教師舉手投足間的清明

在這裡,老師們與參觀者相遇時,她們會點頭示意,微笑問好,讓你充分感受到愛與尊重;她們會時刻蹲下與孩子交流,帶著愛與內在的清明,耐心地傾聽孩子,給予孩子全然的陪伴;她們神情平靜而專注,是孩子的引導者、陪伴者,以及愛和自由環境的創造者。

在各個班級門口設有教學園地,掛滿由班級老師觀察記錄的兒童工作觀察記錄表、一週教學活動計劃、新生一日觀察記錄表等表格,供家長了解。老師對孩子在園活動情況、情緒狀態的細緻觀察和詳細記錄,引得參觀的園長們連連驚歎,“老師們的專注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啊!


這所幼兒園的孩子不“人來瘋”!

老師們在一起,都是討論孩子,討論自我成長,討論愛和自由教育。在畢業典禮上,老師們會給每一個孩子頒發一個獎狀。在這裡,沒有優生、差生之分,沒有好孩子、壞孩子之分。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被愛、

3

孩子獨立、鮮活的生命狀態

在這裡,愛體現在,孩子是幼兒園的主人。孩子們在戶外自由奔跑、跳躍、攀爬的身影隨處可見,呈現出對身體自由把控的力量感和平衡感。正如孫瑞雪老師所言,只有身體可以被自由地支配,孩子才會展現出鮮活的生命力,他的肢體才是柔軟的、開放的和接納的。孩子們的身體被允許在成人看似“危險”的邊緣探索,而老師時刻警覺地觀察著和引導著,在鼓勵和分享中保護兒童,讓他們學會自我保護。

這所幼兒園的孩子不“人來瘋”!

在這裡,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擁有獨處的權利。上午,各班組織開展的戶外體育活動,大部分孩子都會積極參與,在運動中自由地舒展著身體;有的孩子會選擇不參與,在一旁觀察著;還有的孩子會在戶外木屋裡看書,絲毫不被體育活動的嘈雜聲影響。孩子高度的專注,全身散發出一種獨特的精神之美。

在這裡,孩子不“人來瘋”。經過班級門口時,孩子們不會一哄而上,將來訪者團團圍住;也不會遠遠躲開,怯生生地看著。他們對此習以為常,甚至視而不見。“你是誰,你來幹什麼?”是他們最常用的“盤問”句式。聽到你的回覆後,他們隨即轉身走開,酷酷的背影彷彿在說,“我知道了,你自己去參觀吧,不要打擾我。”從而,繼續將精力投入自身的心智發展建構中。

這所幼兒園的孩子不“人來瘋”!


當然,其中不乏“好客”的孩子。在園長們參觀完要離開的時候,有的孩子會向客人們熱情地揮手,還隔著圍牆喊,“星期一再來......”

孩子們沒有被刻意教導必須向成人問好。但在這個環境中,每個成人與孩子相遇時,她們都會真誠地送上愛的問候,“早晨好”“中午好”“下午好”。她們不需要孩子的回應,只是日復一日地讓自己成為環境的一部分,共同創建和維護著校園文明。

4

彼此信任、支持的家園工作

你一定不會想到,園內環境中90%的樹是由家長們捐贈的。每屆孩子畢業的時候,家長們都會自發地為學校捐贈一棵樹,這彷彿成了一個默契的“約定”。更有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家長,不僅為園裡拉來了一車爬山虎,還帶了工人來栽種。

一位畢業生家長曾說:“我的孩子入園時,我也入園。當我的孩子畢業時,我也畢業了。我來的時候是一塊石頭,覺得外面的世界又臭又硬。但我走的時候變成了一汪水,發現周圍全都是愛。”

愛和自由的教育品質,體現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之中,在點滴的教育細節之中,在彼此信任的家園工作之中......一位來自佛山的園長表示,在這裡,她看到教育可以更美好。

“教育的美好應當存在於每一個教育發生的當下,無論採取的是何種教育理念與方法。”機構負責家長培訓工作的老師如是說。

在園內陪同參觀管理團隊的引導下,園長們參觀了班級環境和教育教學環境,瞭解了深圳園特色班級主題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參觀期間,管理團隊就園長們所提出的問題作出了詳細的解答,共同分享交流幼兒教育的經驗與智慧。

短短一天的校園觀摩活動,園長們對幼兒關係、師生關係、家園關係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促進了各幼兒園教育教學理念的相互學習和交流。兒童生存環境的改善,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彼此信任和支持。而愛和自由完善的教師培訓體系和家長成長系統,成為了教育孩子、成長自我的助力條件。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路同行!為人民滿意的品質教育,為幸福廣東作出貢獻。

每個孩子都井然有序地做自己的事情。為何在這麼自由的環境下,孩子受傷的概率很小?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怎麼做到的呢?

學校與家長如何建立這麼強有力的信任感,實現家園共育意識?

——在這次觀摩中,每個人好奇著、驚歎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