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测得木星大红斑的深度:170公里

3月17日晚间自媒体专稿,作为太阳系行星的“老大哥”,木星以其令人惊叹的体积,恐怖而绚烂的云层,深深折服了众多天文爱好者和科学家的好奇心,尽管天文学科技已经如此发达,但是对于这颗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人类对它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其中,对于木星“大红斑”的研究,已经持续了250多年,但是迄今为止,科学家对其成因和未来的发展动向仍然知之甚少。不过,在对大红斑的研究上,还是取得了一些了不起的成就,最近获得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科学家对大红斑的深度首次获得了实验数据。


科学家首次测得木星大红斑的深度:170公里


大红斑是木星南半球的一个巨大的巨型风暴,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大红斑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大约300多年前首次形成的,这场巨型的风暴,堪称是太阳系最大的风暴。大红斑刚刚形成时,其体积大到足以在里面装下3个地球。大红斑本质上是一个巨型风暴,就像地球上的风暴一样,大红斑的中心风速相对比较平静,但是其边缘的风速可能达到430或者680公里以上,比较而言,地球上最大的飓风的速度也只有281公里每小时。


科学家首次测得木星大红斑的深度:170公里


从1850年开始对大红斑进行定期的观测研究开始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关于大红斑令人担忧的现象:这个太阳系最大的风暴正在逐年变小,并且可能会分裂为几个小的风暴团。截至2017年4月,大红斑的直径已经从当初可以容纳下3个地球,缩小到仅有16350公里,这大约是其形成初期的三分之一。为此,科学家曾经认为,大红斑将在未来不超过40年的时间内最终消失。


科学家首次测得木星大红斑的深度:170公里


尽管如此,对于大红斑的研究仍然在持续进行中。在由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的达芙妮·勒马奎里耶及其同事主导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对于大红斑的研究取得了一项重要的进展:首次通过实验获得了大红斑深度的实验数据,并且再次证明:尽管大红斑确实在逐年缩小,但是其厚度在过去的数十年来并没有减小。


科学家首次测得木星大红斑的深度:170公里


在这项由达芙妮·勒马奎里耶主持的研究中,科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获得的数据,结合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在实验室中对木星的厚度进行了模拟研究,最终,他们发现:木星大红斑的深度大约为170公里,这个数字在过去的40年中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考虑到木星大气层顶部的厚度只有70公里,170公里的深度表明:引起大红斑的巨大风暴,其动力来自于木星云层深处,因而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劲得多。


科学家首次测得木星大红斑的深度:170公里


这项研究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已经持续了数百年的大红斑,尽管目前在持续减小,但是由于来自木星云层深处的强劲动力,即使这个太阳系的奇迹会在未来完全消失,但是不会是此前科学家预测的20年,或者40年,而是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存在,并且可能重新增大也未可知。因此,人类尚有时日继续欣赏这个太阳系的奇迹给我们带来的巨大震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