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上市系列2:擬上市公司要把握三個平衡

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擬上市系列1:擬上市是特殊的企業發展階段》中,我們探討了企業發展階段的劃分,瞭解了擬上市階段的企業有三個獨特的特點。在文章中還提到過,對多數企業來說,進入擬上市階段才真正開始同步考慮業務和資本兩個主線,因此把握平衡很重要,擬上市公司需要把握三個平衡。


一、引而待發:業務與資本的平衡

常規的業務發展是自我造血的過程,投入資金和其他資源,賺到錢再看能擴大多少規模,錢多發展就快,錢少發展就慢。一般來說,非上市企業能夠融資的金額有限,能夠實施併購的能力也有限,因此很難超常規發展。

在常規發展的思路下,企業在做發展規劃、預算、組織資源實施規劃時,都會形成一定的習慣、定式,企業的內部管理,包括組織結構、人員配置、考核、激勵等,也都會受到深刻影響,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在有了明確的上市計劃後,合規化改造使得賬務更加規範,資產重組也會帶來額外的費用支出,因而企業的利潤會明顯下降。這還不算完,由於上市對企業的盈利、規劃和成長性有嚴格要求,為了能交出好看的財報,企業會收緊資金支出,這其中會包括業務發展資金、人員激勵費用等,肯定會影響業務發展的速度。

如果企業能夠引入戰略投資方,資金緊張的問題能夠得到緩解,但為了保證IPO過會的成功率,企業一般會選擇將報表做得比門檻更加好看,因而企業並不會感覺手裡變得很寬裕,仍然會在費用支出上收緊銀根。

總體來看,擬上市階段的企業不但不會因為資本的影響而加速發展,反而會變得更加謹慎,甚至可能會刻意放緩。與此相反,在進入擬上市階段之前,企業引入外部資本後肯定會加速發展,以使得規模或盈利提高到新的臺階。在企業上市後,因為募集的資金數額巨大,也基本是用於加速發展,以讓報表更好看。

然而從長遠規劃看,擬上市階段只是個短暫的階段,企業既然選擇走資本的發展道路,還是要為上市後的大發展提早做好準備,用“引而待發”來形容,再恰當不過。


二、大地星空:管理與合規的平衡

在擬上市階段,企業首要考慮的肯定是合規,甚至犧牲利潤也要做到合規。企業會為合規做出很多調整,比如股權結構調整、增設證券部門、財務合規化、退出非盈利業務等,這些措施中有很多如果不是為了上市,可能就是多餘的措施,或者說肯定不會是企業的必然選擇,而現在為了上市,只能不得已而為之。當然,也有些合規化舉措能夠讓企業變得更加規範,有利於企業長期發展。

與此同時,就算不考慮上市的因素,企業基於正常發展的目的,也會實施一些管理類的舉措,比如組織結構調整、加強集團管控、加大銷售激勵力度、對核心人才實施股權激勵等,這些措施和企業是否上市無關,而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發展。

必須正視,管理和合規在很多時候是兩個不同的目的,甚至有可能相沖突。比如企業要想發展一項新業務,遲遲沒有突破性進展,為了滿足上市的要求,可能砍掉該項業務是最好選擇,但出於企業未來發展的考慮,保留該業務能讓企業看到新的發展希望。如果能夠有新業務未來爆發的明確依據,當然可以說服資本市場,但是如果沒有呢?就需要企業自己做出選擇。

擬上市階段還要解決以往業務和管理方面的遺留問題。比如企業之前針對核心人才實施了“虛股+期權”的激勵計劃,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證監會明確要求IPO過會企業必須股權清晰,因此在上市前肯定要終止期權計劃;虛股儘管不是實股,也要看具體的方案細節,有可能會有風險,而且虛股分紅會減少利潤,這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所以一般來說券商都會建議虛股計劃也要終止。如果按照合規的要求,人才激勵就會受到嚴重影響,這是企業必須面對的挑戰。


三、青出於藍:新人與老人的平衡

企業能發展到擬上市階段,肯定在各方面都有相當的積累和沉澱。在人員方面也是一樣,既有跟著創始人一路打拼的元老級員工,也有後來進入企業慢慢成長起來的骨幹員工,還有剛招進來不久的外部成熟員工。幾乎每家擬上市公司都有這三類人,最多三者的比例不同罷了。三類人的並存,表現出來就是新老平衡的問題。

每到收割勝利果實的時刻,很多企業都會論功行賞,上市也是如此,大家會把上市後發行的股票當成能夠暴富的巨大餡餅,得到就能昇天,得不到就一蹶不振。既然是論功行賞,依據主要是過去的功勞,那麼新人肯定非常吃虧,老人則覺得理所當然。可以看到,站在股票面前,大家很難保持正常的心態。

需要明確的是,上市只是企業發展的一個節點,而遠非終點。這一節點應該服務於企業發展,而人才激勵是企業發展中非常重要的需求,因此應該面向未來發展來看人才激勵,充分利用上市這一節點的作用。況且,在擬上市階段,能否上市還是未知數,當務之急是激勵各類人都百倍努力,而不是爭論如何“吃大雁”。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類人,新人中還有一類也不可忽視,那就是潛在人才。潛在人才儘管當前創造的價值有限,但如果正確引導和培養,他們才是企業發展的未來所在。因此,新老平衡不只是在說當前分多少錢的平衡,更是指如何通過合理、有效的激勵手段,實現人才結構的優化。


總結:擬上市階段是個非常時期,因為將上市作為首要目標,難免會忽略企業常規發展的需求,因此需要企業把握好平衡,以免上市後工作脫節,或者上市不成功失去目標。最後一個平衡涉及到人才激勵,會在本系列第三篇文章中專門探討,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