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是因為什麼死的,有依據麼?

驢驢小姐


楊修肯定是曹操殺死的,這點毋庸置疑,但是楊修之死的原因卻非常複雜。書本上說的是楊修太聰明瞭,經常讓曹操下不了臺,以至於曹操忍無可忍殺了他。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曹操麾下謀士眾多,比楊修聰明的人大有人在,像荀彧、郭嘉等,曹操不會因為秘書太聰明就把他殺了。究其原因可能有一下幾點:一是他參與奪嫡。這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這也是歷代帝王最忌諱的事。他支持的曹植是文學家但不是政治家,曹操不會選他接班,也就會為曹丕藉機清除他;二是他的出身和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他出生名門,從高祖到父親四世歷任三公之位,與袁家齊名,曹操頗為忌憚,加上曹操與楊彪政見不合,楊修又是如此清高自傲,曹操對他的反感與日俱增的同時,他卻不知道收斂,所以被殺是遲早的事;三是政治上的不成熟。有才不知道隱藏,能猜透曹操的心思不知道採取正確的方法配合,最終因“雞肋”被殺。實際上不清楚自己早已成為曹操身邊的“雞肋”,被曹操以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除之而後快!


小蟲飛叨


楊修之死,版本很多,小說上有寫,史書上有寫,就連課本上也有寫,眾說紛壇。不過,凡是讀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他是被曹操所殺,為啥?



原來是曹操率領兵馬,準備進攻漢中,可是打了許久不見成效,前有馬超堅守,後有士兵磨槍待陣。你說打吧,幹不過馬超,不打吧 ,這麼大陣勢卻空手而歸,恐被士兵恥笑,有損威嚴。正在曹操進退兩難頭疼之際,楊修這小子亮了,他竟然連夜收拾包裹,一副要班師回朝的樣子,夏侯惇看到後,面帶迷茫詢問楊修:“這好好的,咋收拾起行李來了”,楊修自信回答道:“魏王今夜頒佈雞肋口 令,已有退兵的之意,你看,雞肋吃起來沒有肉,丟了又可惜,就好比這次戰役,進不能攻,退又恐人恥笑,我看不如早日回朝!”夏侯惇聽完後,深以為然,點頭道:“還是楊主簿瞭解魏王的心思呀!”,回去後也開始收拾行李了,於是大家紛紛跟風。

恰巧曹操夜裡心煩意亂睡不著,出來散散心,看到大家都在埋頭收拾行李,心裡大驚,急忙跑回帳中召夏侯惇過來詢問原因,夏侯惇把楊修的話,如實地和曹操說了一遍,曹操聽完大怒的說:“楊修這小子怎麼敢亂造謠言,亂我軍心!”於是,呵斥刀斧手將楊修推出去斬了 ,將他的頭顱掛於轅門之外,以儆效尤,可憐楊修,聰明一世,最後還是落了個背黑鍋的下場,要怪也是怪他自己,做事太高調,胡亂猜測上級的心思, 到頭來吃虧的還是他自己。



上面是普通版的楊修之死,歷史版的楊修之死,卻不是這樣的。歷史上的曹操非常重視人才,只要能為他效力的,對國家有利的,他都會以禮相待。舉個例子,當初陳琳在袁紹那邊當官,貼文把曹操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可曹操還是既往不咎,接納任用了陳琳,依舊給他官做,可見曹操心胸不一般。《曲略》中有這樣的記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自魏太子已下,並爭與交好。”可見,楊修當 時在軍營中還是頗有地位和作用的,曹操斷然不可能在此時斬了楊修,而且《世說新語》中也有這方面的記載。

曹操殺楊修的事,見於《三國志·魏書》中:“太祖(曹操)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文中說到的“終始之變”是什麼事件?原來曹操病重後,自知命不久矣,有意讓曹丕繼承王位,可是又顧及到曹植的勢力,怕到時候兩虎相爭,給朝廷帶來動盪。而楊修恰好是曹植的堅定擁護者,憑楊修的才華謀略,家裡又是四世三公,還是袁術的外甥,不管是從能力上還是勢力上, 都對曹丕產生了莫大的威脅,所以曹操為了不留後患,才痛心把楊修給殺了。這其實不能怪楊修,說到底,楊修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而不是我們平常說的恃才放曠,目中無人,遭曹操猜忌才被殺了。



楊修身在官宦世家,且自幼天資聰穎,他不會不懂“伴君如伴虎”這個道理,更不會主動去捋虎鬚,實際上的楊修,為人謙恭謹慎 ,不惹是非,不然他就是再有才能,曹操也不會放心把曹植交給他的。


文化百說


楊修的死因,主要是其性格使然。“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這就是其惹下殺身之禍的問題所在。小說中將其死因連續歸納於六件事件上。其一,曹操在新造的花園門上寫一“活”字,本意是為了在工匠面前賣弄下自己的智慧,存在了開玩笑之意,也是無關重要的;而楊修卻做了聰明人不該做的事,把迷底輕鬆的揭穿。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接著一件事,楊修把曹操的“一盒酥”給分吃了,還要滿口歪理,把“一盒酥”分析出“一人一口酥”;十足的“恃才放曠”。曹操夢中殺人、扶持曹植上臺、唆使曹植立殺門吏、暗教曹植作答……這些都是禍根的形成!最後讓曹操借擾亂軍心之罪殺之;正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