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誰是最厲害的謀士

三國的曹操是位明君雄主,他任人為賢,廣納賢才,手下的謀士"厚度"在也是三國之最。其中前期的郭嘉是曹操最為倚重的,曹操給他8字評價: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並給了他一頂高帽子:鬼才。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誰是最厲害的謀士

更令後人拍案驚奇的是,他英年早逝後,還流傳出這樣一句禪語: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8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解開謎團前,先得看看郭嘉的才幹。

郭嘉出道很早,十六、七歲便投靠了袁紹,因為覺得袁紹 “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難以成大事,於是辭官歸隱潛心修煉。後來在好友荀彧的極力推薦下,曹操把21歲的郭嘉請下山,從此視他為左膀右臂。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誰是最厲害的謀士

郭嘉分析天下形勢後,首先勸諫並幫助曹操擒殺了梟雄呂布。

隨後,曹操率大軍和袁紹抗衡時,針對曹軍人少勢單信心不足的特點,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給曹軍將士打了一針強心劑,很快軍大振。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時,郭嘉說袁紹猶柔寡斷,力勸曹操先消滅劉備,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大破劉備,袁紹果然“按兵不動”。

郭嘉還會預言:官渡之戰前,他預言孫策會死於刺殺,結果孫策果然"突然死亡"。

後來,郭嘉又幫助曹操北伐成功,大敗烏桓人。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誰是最厲害的謀士

結果,就在凱旋的途中,年僅28歲的郭嘉病逝了。

也就是這一年,雄主劉備“三顧茅廬”把27歲的晴耕雨讀、與世無爭的諸葛亮請下了山。

也就是這時,誕生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禪語。

要知道諸葛亮出山後,輔佐一窮二白、居無定所的劉備一步步逆襲成為一方霸主,這其中風雨兼程,也展示了諸葛亮超級智慧和和才華。

但是,因為諸葛亮下山這一年,正好是郭嘉病逝這一年,雖然有巧合成分,但客觀分析,如果心懷鬼才的郭嘉不死,曹操顯然不會在赤壁戰敗,而如果是這樣,誰也無法阻止曹操一統天下的夙願。而如果是這樣,即便是諸葛亮還一樣隨劉備下山了,雖然他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也沒法阻止曹操一統天下的步伐。畢竟曹操的實力擺在那裡,而郭嘉的智謀也擺在那裡。因此,“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語破道了曹操最終沒有得到天下的真諦。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誰是最厲害的謀士

曹操身邊最牛的謀士早逝,而劉備又得了天下最牛的謀士諸葛亮,此消彼漲,才讓劉備有逆襲成霸主的機會。

當然,“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道破了諸葛亮六出祁山都沒有平定中原的真諦,這句話也是8個字:“孔明北伐,冢虎崛起。”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誰是最厲害的謀士

“孔明”是諸葛亮的字,而“冢虎”指的就是司馬懿。諸葛亮的北伐失敗其實跟一個人有關,這個人便是司馬懿。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誰是最厲害的謀士

司馬懿有才略,也懂得守拙,更懂得隱忍之道,曹操當年曾看出他有“狼顧”之樣,而告誡過自己的接班人曹丕要提防司馬懿。

然而,曹丕繼位後,會作秀的司馬懿以獻“忠心”的方式讓其對他寵信有加。

曹丕去世後,其子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當時的諸葛亮開啟了北伐的征程。魏國為了抵擋諸葛亮的北伐之軍,派了很多名將出馬,結果都是敗多勝少。無奈之下,曹叡起用了原本一直“雪藏”的司馬懿。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誰是最厲害的謀士

結果司馬懿只一抬就制服了諸葛亮:堅守不出。諸葛亮的北伐大軍路途遙遠,糧草供給困難,司馬懿的堅守讓諸葛亮大為頭疼,結果在進退無路,糧草不足的情況下,六出祁山北伐都無功而返,最終累死在五丈原。

因為對抗諸葛亮立下了赫赫戰功,司馬懿的官職扶搖直上,後來竟官拜太尉。作為三公之一的太尉權力極大。可以說正是諸葛亮的北伐,才讓司馬懿有了“崛起”的機會。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誰是最厲害的謀士

曹叡病逝後,立司馬懿為託孤重臣。司馬懿通過裝病等手段,矇騙過實力派的曹爽等人,發動高平陵事變輕鬆收拾了曹爽,從而竊取了曹魏大權。最終他的兒孫建立了嶄新的王朝——晉朝。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論最終功效來看,顯然“老謀子”司馬懿才是最大的贏家,因此,如果從這一點來看,他是三國最厲害的謀士一點也不為過。大家認為如何呢?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著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