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李氏桿菌病在春季高發,養豬人不要誤診為鏈球菌或偽狂犬病

春季氣溫回升,對豬來說更適宜生長,但同樣也利於各種細菌的繁殖。李氏桿菌病也屬於在春季高發的一種豬病,臨床症狀有敗血型、腦炎型和混合型三種類型,和腦炎型鏈球菌、敗血型鏈球菌的鑑別診斷有一定難度。本文為各位養豬朋友詳細解析豬李氏桿菌病的詳細症狀以及防治方法,希望對您的養豬事業有幫助。

豬李氏桿菌病在春季高發,養豬人不要誤診為鏈球菌或偽狂犬病

病原與流行特點

李氏桿菌病是由李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散發性傳染病,也是多種動物共患的一種疾病。李氏桿菌對鹽、鹼溶液均有耐受性。常規的巴氏消毒法不能將其殺滅,溫度在65℃時需經40分鐘以上才能殺滅,但常用消毒藥都能輕易將其滅活。

不同品種、年齡和性別的豬都易感染本病,但育成豬最易感染。本病易感動物極多,除了豬以外,還有其他畜禽、鼠類。病豬、帶菌豬和鼠類是主要的傳染源,它們排出的糞、尿、乳汁及分泌物都含有本菌,汙染外界環境,經消化道、呼吸道和損傷的皮膚髮生感染,豬場鼠類和蚊蟲也是不可忽視的傳播媒介。飼養條件和環境因素的突然改變,也促發本病。此病多發生於冬季和早春,多呈散發,發病率低,但死亡率高。

豬李氏桿菌病在春季高發,養豬人不要誤診為鏈球菌或偽狂犬病

症狀與診斷要點

本病潛伏期約為2-3周,短者數天,長者兩個月。李氏桿菌在臨床上有三種症狀:

1、敗血型。急性和亞急性多見於仔豬,急性敗血症仔豬體溫升高到41℃左右,基本廢食,極度虛弱,呼吸困難,皮膚髮紺,經過1-3天死亡。亞急性的有咳嗽、腹瀉和皮膚髮疹。慢性的多見於成年豬,體溫可能下降到常溫以下(35-36℃),不食、消瘦、貧血,懷孕母豬常發生流產。

豬李氏桿菌病在春季高發,養豬人不要誤診為鏈球菌或偽狂犬病

2、腦膜炎型。多發生於斷奶仔豬,也見於哺乳仔豬。病豬常興奮、運動失常,有轉圈、亂跑或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四肢空劃等神經症狀;反應性增強,輕微刺激即發生驚叫,死前四肢癱瘓。

3、混合型。此種類型較為常見,多發於哺乳仔豬,體溫升高41-42℃,吮乳減少或不吃乳,糞幹,尿少;病中、後期體溫下降到常溫或常溫以下,多數病仔豬表現腦膜炎症狀。

豬李氏桿菌病在春季高發,養豬人不要誤診為鏈球菌或偽狂犬病

診斷要點:

1、診斷依據:畜禽、鼠類等多種動物易感,散發,出現神經症狀,母豬流產等特點可以初步診斷。

2、實驗室診斷:取肝臟、脾臟及腦脊髓液等病料,塗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如觀察到紫色小桿菌,排除豬丹毒的情況下,可以確診。

3、相似病鑑別:本病易與偽狂犬病、水腫病、鏈球菌相混淆。偽狂犬病傳播快,3-10日齡哺乳仔豬最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病料接種家兔皮下,表現奇癢並死亡。豬水腫病,體溫不高,斷奶後仔豬易發,頭部、頸部、眼瞼水腫,相對好區分。與鏈球菌在外表症狀上很難區分,只能通過鏡檢來鑑別,但由於治療方法幾乎一樣,所以鑑別的必要性不大。

防治方法

1、本病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和抗血清等生物製品,主要依靠綜合防治措施。加強豬場豬群的飼養管理,做好環境衛生、消毒,發現病豬及時隔離。及時給豬群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定期滅鼠,嚴禁從疫區、疫場引進豬隻。

豬李氏桿菌病在春季高發,養豬人不要誤診為鏈球菌或偽狂犬病

2、發現疫情撲殺重病豬,然後深埋或化制。輕病豬用大劑量磺胺類藥物結合抗生素(如氨苄西林、慶大黴素、四環素等),治療後可取得較好療效。每千克體重用20%磺胺嘧啶鈉注射液2-3毫升,氨苄西林4-11毫克,分邊注射,1天兩次,連用3-4天。若病豬有興奮不它的神經症狀,每千克體重可用水合氯醛1克,溶於適量水中,灌服;或用氯丙嗪注射液每千克體重2毫克,肌肉注射來達到鎮靜作用。

結語:李氏桿菌病在養豬場中經常發生,不過經常被誤診為鏈球菌或偽狂犬。尤其是當豬出現神經症狀,如轉圈、癱瘓、四肢划水等現象時,一定要仔細觀察,用文中的方法來鑑別診斷,這樣才能給予病豬及時的治療,也能儘早給其他豬做正確的預防。最後,祝大家在高價時代養豬順利!

關注我,瞭解每天豬價行情,分享大咖養豬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