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湯山定點醫院接收第一批境外人員

為做好境外輸入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盡力保證市民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決定,3月16日啟用小湯山定點醫院。晚7點左右,第一批境外人員由首都機場轉送至小湯山定點醫院新建病區,北京積水潭醫院醫療隊的24名隊員和其他市屬醫院的兄弟姐妹們一起,奮戰在一線。


小湯山定點醫院接收第一批境外人員

北京積水潭醫院放射科的羅飛是第一個進入隔離病區的技師,3月17日他和同事一起完成了CT掃描工作。和他一起在病區工作的還有北京積水潭醫院放射科的裴京哲:“我們是第一批白班,16日早上八點到崗到位,放射組負責看片診斷的所有同事都到崗了,一起討論CT檢查結果,確保沒有遺漏。”


小湯山定點醫院接收第一批境外人員

羅飛是第一個進入隔離區的放射組技師


小湯山定點醫院接收第一批境外人員

放射組羅飛技師

為了提高診斷準確率,小湯山定點醫院放射診斷採用了新冠肺炎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 利用AI技術在短時間內對新冠狀病毒肺炎患者CT影像實現快速準確識別、評估。裴京哲說:“大數據能夠彌補人工診斷的不足,敏感性非常高,讓診斷醫生能夠看得清、看得準、看的深,大大提高了診斷效率和準確率。”


小湯山定點醫院接收第一批境外人員

裴京哲副主任醫師和同事們討論CT影像

裴京哲是北京積水潭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在支援小湯山定點醫院之前,她是積水潭醫院防控疫情臨床工作專家組的成員之一,在影像診斷領域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在2003年抗擊SARS時,她也曾參與SARS病人胸片及胸部CT的影像診斷工作:“和03年相比,小湯山定點醫院在北京市專班組的帶領下,人員、設備都迅速到位,有了AI助陣,我們對給出的影像診斷更有底氣了。”


小湯山定點醫院接收第一批境外人員

積水潭醫院醫療隊員楊奕護士長在病區佈置病房

杜愛是北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矯形手外科護士,3月16日早上6點多她就到達了病區。在完成白班工作後,她並沒有離開,一直在幫助夜班的同事們工作。由於小湯山定點醫院是第一天啟用,病房有很多協調準備工作:處理醫囑、傳遞物品、為客人提供生活用品……杜愛很快適應了快速的工作節奏,和小夥伴們一起加班加點,凌晨2點多才下班。她說:“雖然大家來自不同的醫院,但是一起工作搭班非常順利,就像一家人。”


小湯山定點醫院接收第一批境外人員

積水潭醫院醫療隊員楊奕護士長在病區清點物資

在防控疫情初期,杜愛就報名參加了定點醫院支援。3月15日接到命令後,她沒有告訴年邁的父母,簡單收拾了行李就趕到醫院集合。杜愛的愛人非常支持她的工作,原本今年他們正在備孕,現在也放棄了這個想法:“等到勝利以後,一切都會好起來。”

小湯山定點醫院麻醉專業組由5名醫生組成,他們分別來自北京積水潭醫院、朝陽醫院、宣武醫院、世紀壇醫院和口腔醫院,主要承擔定點醫院的氣管插管搶救和轉運重症等工作。


小湯山定點醫院接收第一批境外人員

氣管插管是在給氧後打開病人口腔、暴露氣道插管,這些平日裡麻醉醫生熟極而流的平常操作,在新冠肺炎患者身上則如同拆除炸彈般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醫生還是會擔心,但是在定點醫院專班組領導的關懷下,每一名醫護人員都做到了極致的三級防護,大家心裡很踏實。”北京積水潭醫院麻醉科陶巖副主任醫師說:“我們麻醉專業組的同事們在很短的時間內明確了工作職責,理順工作流程,搶救插管喉鏡、正壓通氣面罩等儀器設備也全部準備好,麻醉專業組已經準備好了,我們隨時可以進行搶救。”


小湯山定點醫院接收第一批境外人員

麻醉組陶巖副主任醫師的女兒給他寄來的滿含愛意的小紙條

此外,北京積水潭醫院醫療隊還有很多隊員也投入到了抗擊疫情的工作中,信息組組長魚鋒主任帶領團隊隨時統計、核對、上報信息;檢驗組的盧山負責對護士取下的咽拭子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沈一凡、楊秋菊、李帥、韓碩和杜愛一起,在白班完成各種準備工作;設備科的唐文君一直在未開放病區調試設備、準備儀器……還有許許多多醫護人員奮戰在一線,他們都是來自各市屬醫院的精兵強將,專業涵蓋呼吸、感染、重症、急診、兒科、中醫、檢驗、放射、藥劑等。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根據市醫院管理中心統一安排調度,他們第一時間奔赴戰場,並肩作戰,同心同力,將再次譜寫“打勝戰,零感染”的新時代“小湯山”奇蹟。


小湯山定點醫院接收第一批境外人員

積水潭醫院醫療隊員汪倩脫下穿了6個小時的防護服,她微笑的臉上佈滿壓痕

內容整理:北京昌平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