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奮楫先——清豐縣應急管理局抓改革促發展紀實

百舸爭流奮楫先——清豐縣應急管理局抓改革促發展紀實

機構改革就是破與立。為適應改革,完成被賦予的新任務,2019年以來,清豐縣應急管理局把思想和工作迅速統一到中央部署上來,積極探索應急管理工作新路徑。


前進路上不掉隊


2019年是改革之年,改要改舊制度,革要發生新變化,應急管理成為“熱搜”詞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實現從安全生產嚮應急管理的轉變,下一步工作幹什麼、怎麼幹,成了應急管理部門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清豐縣應急管理局班子成員從學習政策、貫徹精神入手,開展“解放思想適應形勢”大討論,達成共識,一致認為“破舊才能立新,要主動適應改革新要求,看好‘自留地’、耕好‘承包田’”。“自留地”就是繼續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承包田”是新賦予的職能,實現以往單一的安全生產向防災、減災、救災多職能的轉變。


思路明確,付諸實踐。清豐縣應急管理局積極探索搭建應急管理體系的“四梁八柱”,成立了由黨組書記任組長的應急改革領導小組,抽調骨幹人員深入一線開展廣泛調查研究,並經反覆討論和論證,提出了明確目標:形成1個體系,整合2支隊伍,做好3項工作。結合上級指示精神,清豐縣組建了“1+13”應急管理指揮體系,即1個總體指揮部和13個專項指揮部,組建縣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實現應急管理統一指揮,與縣公安、交通、氣象等部門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形成全縣應急管理“一張網”調度指揮系統。整合2支應急救援隊伍,1支國家隊即縣消防大隊,1支社會救援隊分別由電力搶險、水利搶險、供水搶險等社會力量組成。同時,依據縣情,在傢俱、裝備、食品等重點行業分別組建應急救援隊。首先與縣產業集聚區聯合,劃區組建傢俱行業專職消防中隊,由全縣180餘家傢俱企業每家選出2名消防隊員,每10家企業組成一個片區,成立消防中隊,聯合開展防消工作,第一時間消除險情。做好3項工作,即做好生產安全、防災減災救災和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工作。藍圖繪就,重在落實,清豐縣應急管理局幹部職工團結一心,按照既定思路,大刀闊斧幹了起來。


善謀實幹譜新篇


只要有信心就能戰勝任何困難。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舉國歡慶的日子,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確保國慶期間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是每名應急人的責任。“每名應急管理幹部職工必須轉變身份,要從企業‘監管員’變為安全生產的‘服務員’,沉下身子、靠前服務,堵塞企業安全生產的漏洞,築牢安全防火牆。”該局黨組書記孫彥強鏗鏘的話語落實到了幹部職工的行動上。清豐縣應急管理局抽調12名精兵強將分成4個組,通過駐廠服務的方式,與企業共同查找薄弱環節和各種漏洞,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各項措施,取得顯著成效。國慶期間,全縣應急管理部門累計出動檢查人員1000餘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960餘家次,排查治理隱患2600餘項,確保了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2019年6月14日,一場演練正在進行。“有人落水啦,有人落水啦,快救人啊!”隨著群眾的大聲呼救,救援演練正式開始。水上救援隊隊員一邊高聲提醒周圍人員不要靠近,一邊組織急救組和搶險組入水開展前期救援,通信警戒組與120聯繫……隨後,救護車趕到現場,醫護人員對已陷入“昏迷狀態”的“傷員”實施心肺復甦;伴隨著急促的鳴笛聲,救護車快速帶著“傷員”離開……此次演練貼近實戰、處置準確,應急處置的全過程內容清晰,處置步驟嚴格按照制訂的救援預案進行,施救得當,有效處置了落水突發情況。2019年,全縣不同行業共組織演練80餘場次,有效提高了實戰能力,並組建了由20餘人組成的濮陽市水上救援隊清豐分隊,全年成功搶救溺水人員8名。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為預防災害發生,清豐縣應急管理局修訂完善了《清豐縣人民政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制訂了《清豐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並指導督促各行業部門依照全縣總體預案,分別編制修訂本部門應急預案和分管行業與領域的專項預案,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


清豐縣應急管理局把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作為有效防範和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關鍵途徑,在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工作方法。2019年,該局組織部分企業主要負責人30餘人先後到鞏義、蘭考實地觀摩學習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先進經驗;聘請省應急管理廳專家編寫印發了《清豐縣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實用手冊》,使企業有章可循。目前,全縣企業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已完成65家,其中10家建成市級試點示範企業,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受到市應急管理局的表揚,在全市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推進會上作了典型發言。2019年8月,清豐縣應急管理局還組織50餘名自然災害信息員到河南理工大學應急學院進行培訓,提高了減災防災能力。清豐縣應急管理局正趁勢而上,實現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加快向小微企業和各領域延伸,確保今年年底在全縣各行業開花結果。


勇立潮頭遠揚帆


豕去鼠來萬象新,但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清豐縣應急管理局局長逯亞峰在疫情防控動員會上強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應急人要衝鋒在前、擔當作為,戰“疫”不勝決不收兵。2020年2月5日,清豐縣應急管理局接到縣政府命令,抓緊籌備防疫救災物資。此時,企業停工、商店歇業、交通管制。但疫情就是命令,物資是打勝戰“疫”的保證,清豐縣應急管理局克服困難,多方溝通聯繫,從接到命令到物資入庫只用了32小時。縣領導看到400套(件)的棉被、棉大衣、雨鞋等物品讚許道:“應急人火速神速,完成任務堅決。”疫情防控期間,孫彥強24小時帶頭值守,凌晨2時還到執勤點指導慰問,連續35天沒回過家;逯亞峰父母年事已高、母親住院,但始終堅守崗位;副局長雷朝軍腰痛不止,仍在疫情防控一線安排指揮;副局長李敬斌在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日夜值守、履職盡責;副局長郭新建克服家有老人、病人,自己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困難,吃住在單位,值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主任科員李彥峰雖然家住該局分包的陽光花園小區,但從未回過家,始終堅守在一線。全局幹部職工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衝向疫情防控一線,讓“應急人”三個字印在了群眾心裡。


不覺春風換柳條。當前,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各類企業已陸續復工復產,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急劇增加。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清豐縣應急管理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持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主動作為、擔當奉獻,實行派駐企業監督員制度,指導企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創新工作思路,實行網上辦、預約辦、登門辦、電話提醒的“三辦一提醒”服務模式,主動服務企業,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了人員接觸,保障了生產工作井然有序進行。截至目前,全縣復工復產49家一般工貿企業,實現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雙贏。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平安是民之盼、民之願、民之福,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總要求和囑託,清豐應急人在改革發展的大潮中,永遠牢記宗旨、不辱使命,當好企業發展的“哨兵”和群眾安全的“守護人”。

百舸爭流奮楫先——清豐縣應急管理局抓改革促發展紀實


百舸爭流奮楫先——清豐縣應急管理局抓改革促發展紀實


百舸爭流奮楫先——清豐縣應急管理局抓改革促發展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