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幾十家貸款中介溝通了一下獲客的問題


跟幾十家貸款中介溝通了一下獲客的問題

2019年,我們見證了金融貸款業的藤蔓從本來的野蠻生長到逐漸枯萎,看見了以往在這個行業的佼佼者因政策的監管關上了最後一盞燈。


有些人沒能熬過這次寒冬,退出是無奈也是唯一的選擇;有些人則緊跟行業發展的趨勢,以金融科技為外衣,在政策監管收緊的寒冬中,溫暖的度過。


跟幾十家貸款中介溝通了一下獲客的問題


C端獲客太過乏力,B端是最佳選擇


我們跟全國各地幾十家大大小小的貸款中介企業進行了溝通,“獲客難”是最直接的問題。青島的一家中介負責人表示:“我之前30人的電銷團隊,現在所剩無幾,員工的能力沒問題,但電話出了問題。買不到號卡、打不出電話,工作沒辦法開展了,這好比吃飯的傢伙事沒了呀。”


電銷獲客,作為傳統中介的主要獲客手段,隨著監管的一聲令下,也倒在了無奈之中。成都一家小中介公司負責人說:“本地的號卡用不了,我就到外地買號卡,目前還能維持運作,但就怕下一次政策出來,外地的也不讓用了。”


當然,並不是說一定要靠電話營銷才能獲得客戶,地推、廣告等都是獲客的方式,不過地推的效率、廣告的成本又讓很多小型的貸款中介企業望而卻步。武漢的林總表示:獲客可以從B端出發,在

客戶產生貸款需求的地方推廣金融業務,這比從同行渠道供單要更加直接,也是很多同行在做的事情。


跟幾十家貸款中介溝通了一下獲客的問題


讓業務員開始和房產中介、財稅公司、物業公司、汽車服務機構等進行合作,由他們向他們的客戶

推廣金融貸款業務,有需求者交由跟其建立合作的業務員進行跟進,只要客戶做成貸款,這些場景都會獲得返傭。


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的做法,只要返傭利益到位,效果還是不錯的。但問題也頻頻出現:返傭的性質就決定了客戶可能會付出更高的手續服務費用,這就有點違背政策的意思;業務員在整個環節中太過重要,業務員流失,客戶跟資源都會流失;合作的方式比較簡單粗暴,資源渠道的忠誠度不算太高......


這樣的方式儘管可行,但成本其實也不低,但就算問題百出,也好過什麼都不做吧。


跟幾十家貸款中介溝通了一下獲客的問題


直面科技的羅總表示:“從B端獲客的關鍵就是要明白如何降本增效且合規,結合金融科技,線上化賦能B端渠道。以更便捷、更智能、更出色的方式通過B端開展金融業務,獲取需求客戶。”


讓整個金融業務線上化,降低人工成本,也能規避風險操作


把金融貸款產品、貸款流程、審核步驟等都放到線上去做,把金融業務透明給需求客戶,透明給需求場景。每個不同的場景都會有對應的金融貸款產品,符合每個場景需求客戶的貸款口味及習慣。需求客戶自主選擇產品、線上提交相應資料,由智能化系統進行審核篩選,也能規避掉人工參與的“包裝”問題。


把拓客方式線上化,讓場景打消最原始的顧慮


從場景建設開始,就要明白場景害怕什麼。每個場景都會有自身的主營業務,參與金融業務的前提肯定是不能影響主營業務,當整個金融業務都已經線上化過後,再把拓客方式做到線上化,才是做場景建設的基礎。


以系統的方式讓場景實現金融服務能力,才是真正的場景賦能


有很多貸款中介企業在賦能B端時都會有一個誤區,以為讓場景參與進金融業務之中就是賦能,說直白點就是讓場景成為了自身的業務員而已,這可能也跟貸款中介企業的金融科技能力有關。場景賦能說開了就是賦予場景自身實現金融服務能力,來解決場景中的客戶所產生的金融需求,貸款中介企業需要做的就是把整個線上金融業務系統賦予給場景就行了,怎樣拓客、貸款產品選擇、貸款流程等都在系統之中。


跟幾十家貸款中介溝通了一下獲客的問題


2020年,“合規”將會是金融貸款業的重中之重,貸款中介企業作為資金方和借款人中間的服務商,一定要堅守自身的底線,不過多的參與除獲客之外的其他事宜,才能在行業中更好的立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