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唐代都城,唐代皇城裡吃的也是肉夾饃,涼皮嗎?

isly_0925

唐代長安大概是沒有肉夾饃涼皮的,但是有很多替代的餅類或面類食品。

(新疆出土唐代點心和餃子)

1.胡餅

大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詩《寄胡餅與楊萬州

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

寄與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胡餅自西域傳入中國,在漢代就已出現。《後漢書》記載,“靈帝好胡餅,京師貴戚皆競食胡餅。

胡餅以麵粉和油製成,表面撒有芝麻,樣子應該接近今天的饢或者芝麻火燒。

在唐代的時候,坊間售賣胡餅已經比較常見。史書記載,安史之亂中,唐玄宗倉皇逃難,估計御膳房也來不及搬家,什麼吃的也沒有,“日向中,上猶未食,楊國忠自市胡餅以獻。”楊國忠比較機靈,趕忙買了胡餅給皇帝吃。估計平時吃慣珍饈美饌的唐玄宗,此時大口咬胡餅也覺得滋味甚好吧。

白居易的這首詩,據說寫於其任忠州刺史之時,忠州在今天的重慶忠縣。在唐代,這裡距離京城長安道路迂曲,而且開發的程度不高。因此一開始白居易的內心非常牴觸,他曾經寫道“

忠州好惡何須問,鳥得辭籠不擇林。

不過,白居易還是在這裡找到了一絲長安的影子,那就是胡餅。

楊萬州,本名楊歸厚,時任萬州刺史。有人認為白居易寄給這位楊萬州的胡餅是親自烤制的,也有人認為是在忠州當地購得的。

無論如何,白居易指出,這個胡餅滋味很好,樣式模仿長安,所以他要專門寄給同樣遠離帝都的朋友,讓他嚐嚐味道,看像不像長安城輔興坊的胡餅。

找到好吃的餅,都要給朋友寄過去,真是一對好基友啊!當然,我們還要看到一點,胡餅系烤制而成,不易變質,而且忠州、萬州相隔不遠,因此才能給他快遞過去。


2.饆饠

如果覺得胡餅太單調,可以嚐嚐帶餡兒的饆饠。

饆饠,也寫作畢羅。據說這種食物來自波斯,也被稱為波波或者磨磨……古代文獻記載““饠饠,餅屬。中有餡。”

饆饠的具體形制今天已經不容易搞清楚了,但是我們能知道這是一種外面有面皮,裡面有餡兒的實物。大概接近今天的肉餅或者鍋貼。

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記載:“赤母蟹,殼內黃赤膏如雞鴨子共同,肉白如豕膏,實其殼中。淋以五味,蒙以細面,為蟹黃饆饠,珍美可尚。”

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記載:“韓約能作櫻桃饆饠,其色不變。”

蟹黃、櫻桃都可以作為饆饠的餡料,想想都很美味啊!


3.蒸餅

蒸餅在漢晉時期也已經出現,接近今天的饅頭或者包子。講究的人還要給上面劃十字,變成開花饅頭。

唐代的時候,坊市之間售賣蒸餅的也很多。武則天時期,有一個倒黴的官員還因為吃蒸餅丟了升官的機會。

《朝野僉載》裡面記載了這件事兒:

周張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加一階,合入三品,已團甲。因退朝,路旁見蒸餅新熟,遂市其一,馬上食之,被御史彈奏。則天降敕:“流外出身,不許入三品。”遂落甲。

就是說張衡這個人,本身可以提拔。有一天退朝,他估計是餓了,看到路邊有剛做好的蒸餅,就買了一枚,順便騎在馬上吃。估計是當時對官員的儀表行為也有一些規定,張衡的這個舉動不太雅觀,因此被人彈劾。武則天也愛面子,於是不準提拔張衡。真是遺憾。


4.冷淘

儘管唐代沒有涼皮,但是有冷淘。

冷淘就是涼麵。《唐六典》記載:“太官令夏供槐葉冷淘。凡朝會燕饗,九品以上並供其膳食。”

大詩人杜甫寫過一首《槐葉冷淘》,記載了大概的做法:

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 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


看來,所謂的槐葉冷淘,大概就像今天的菠菜面。採摘槐樹葉,將其與面糅合,而後做成麵條,再過涼水。


考古軍中馬前卒

文物小奇談:西安肉夾饃創自唐代,至少有1300歷史

這話說來詭異,但確有其事,還有文獻上的記載,

西安的肉夾饃是創自唐代,我來細細說一說。

陝西的小吃當中,美味的特別多,但除涼皮外,很少有像肉夾饃一樣能走遍天下,久負盛名的。作為美味的肉夾饃歷史悠久,一直就有創自周代、漢代、唐朝等說法,雖然沒有直接的考古證據出土,但唐代文獻記載其實不少。

隋代人謝諷的《食經》就記載了西安當時盛行的七種餅,而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則記載了九種,餅作為當時最受唐人喜愛的主食,盛行於關中地區。

唐代《隋唐嘉話》記載了一個故事:唐太宗命令宇文士及割肉,沒想到這傢伙居然用餅來擦手,太宗屢屢詫異,這哥們竟然假裝不知道,最後,割肉完成,將沾滿肉汁的餅一口吃掉,太宗以為他節儉,大為歡心。

在當時,用餅配合肉、肉汁來吃已經成為時尚,可見肉夾饃的歷史足有1300多年。


亦文亦物

不是,雖然涼皮肉夾饃歷史悠久,但當時涼皮遠不如現在的涼皮,那時候西安城牆裡的人民吃的還是比較差,一般人還吃不起肉夾饃,涼皮能吃,因為涼皮是用小麥用麵粉,然後用器具來蒸,
蒸涼皮用的鑼鑼,
上圖,那時候平民百姓誰能堅持吃上肉啊!一年到頭吃一半次,西安本地只產麵粉做的涼皮,寶雞地方擀麵皮,漢中用米做的米皮,所以當時吃的就是一般蒸的涼皮,下圖
當時皇宮裡也有臘汁肉,有肉夾饃,涼皮自然有,但比起民間做的講究多了,你想想,皇宮每天山珍海味的,整天換花樣吃,肉夾饃就根本不算什麼,大肉是寒性,豬在人眼裡什麼都吃,髒,而且豬肉容易給人帶來疾病,皇宮裡基本牛羊肉,海鮮魚,所以那時候沒有什麼正宗肉夾饃,到明朝後期才有正宗肉夾饃,涼皮一般就放點黃瓜絲,或者豆芽,甚至一般都是放點醋汁和辣椒就行了,那裡有後來這麼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