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歸“0”,疫情後職業如何規劃


  繼多地新增歸零後,截至18日24時,湖北新增確診病例0例(武漢0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795例(武漢733例),新增死亡病例8例(武漢6例),且低、中風險地區人員憑健康碼“綠碼”,可在省內安全有序流動,相信整個湖北全面解封指日在望。


  疫情擾亂中國經濟


  當時代拋棄你時,連一句再見都不會說。這是張泉靈在一篇演講中的話。應用在疫情下的各行業的變化不為過,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湖北歸“0”,疫情後職業如何規劃


  消費方面,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  

  投資方面,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  

  出口方面,1-2月份,出口20406億元,下降15.9%;進口20832億元,下降2.4%。  

  物價方面,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在食品菸酒價格中,鮮菜上漲13.8%,豬肉上漲125.6%。  

  就業方面,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1-2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


  由數據可見中國經濟的確在短期內有所回落,雖國家陸續對疫情防控期間住宿餐飲企業等生活服務收入免徵增值稅、湖北省的企業免徵2-6月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等各項扶持政策,但對各行業也造成一定影響。


  疫情下經濟的新活力


  疫情下企業面臨破產、個人面臨著失業的威脅,同時也迸發出新的活力與探索。無論是各大互聯網企業全球採購口罩、乙醇、防護服等運往一線,一定程度緩解防護物資緊缺壓力;生活服務類電商平臺每日免費為武漢各大醫院醫護人員提供一日三餐;交通出行平臺組建抗疫人員出行保障車,美團在湖北及武漢投放免費共享單車供民眾使用等等。


  都是基於互聯網、5G、AI、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新道路上新思路的探索,從而顯現出一些新趨勢,為各大中小企業帶來新機遇、新挑戰,無形中疫情下也在篩選、倒逼企業。


  疫情後職業發展的思考


  新的趨勢逐步顯露,對於人才的需求也會隨之改變,那麼疫情後的職業規劃與發展又要如何順應新趨勢,而不會被時代拋棄。


  此前我們需要了解職業抗風險能力的幾大要素:

湖北歸“0”,疫情後職業如何規劃


  ①行業趨勢

  所謂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每個行業都存在一定的生命週期,就如同幾年前的鋼鐵行業,而今的互聯網都是一個又一個的風口,只要稍微長一個小的翅膀,你就可以飛的更高。

  所以想要一直處於風口,就需要領導層對趨勢的理解和把握了,就如同疫情為互聯網醫療、醫藥電商、在線教育、線上辦公、諮詢服務業、社群化化生活服務等行業,帶來了發展契機一樣,也許下一個風口就在其中。


  ②興趣

  對於工作的興趣,不但能讓你投入更多熱情和精力,更願意去體驗這份職業的整個過程,在工作中不斷成長自己,反之則整天度日如年、逐步邊緣化。


  ③能力

  雖興趣使然,但你的能力能夠支持你在感興趣的行業內發揮優勢嗎?就如同雖步入喜歡的行業,但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若自身的知識與技能不足以支持你走的更遠,持續的碰壁,必然興趣也會大打折扣。


  ④價值

  工作就是一個“能”換“需”的過程,毫無疑問現今工作大部分都是薪資需求,但若把薪資需求看做全部就過為片面,更需要衡量成長空間和職業發展資源,才能更好、長久的實現薪資需求。


  綜合所述,基於編程的互聯網、AI、區塊鏈等將逐步成為風口行業所需,若想立足於此,興趣、持續學習將會是立足之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