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发明后,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从浅入深,逐渐改变战争形态

  • 核心观点:飞机发明后,最初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普遍都是肤浅的,甚至提出很多疑问。意大利的朱利奥·杜黑和美国的威廉。米切尔等力排众议,在飞机刚刚诞生的时候就极具前眩性地预言了它必将引起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本文分析了早期对飞机军事价值的认识,研究了杜黑、米切尔早期军事思想,对于军事航空思想史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飞机发明后,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从浅入深,逐渐改变战争形态

飞机是夺取制空权的关键,网络图

一、对飞机军事价值认识的发展

  • 1.对飞机军用价值的认识从怀疑开始

1903年12月8日,一架由美国政府资助研制的飞机在试飞时失事。这一事件不仅在美国新闻界反响强烈,也给莱特兄弟的发明蒙上了阴影。同年12月17日,当莱特兄弟的飞机问世后,美国政府和军事当局对于这项发明的安全性能仍然持怀疑态度。

飞机发明后,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从浅入深,逐渐改变战争形态

莱特兄弟,资料图

1905年,"飞行者"3号的试飞成功虽然展示了飞机的实用性,但是并没有立即改变人们的观念。莱特兄弟向美国政府无偿捐赠飞机也遭到了拒绝。不久,荷兰人福克在分别向荷兰、法国、英国和俄国等国家的军事当局捐赠飞机时也遭遇同样命运。1907年,威尔伯·莱特携带一架最新研制的飞机来到欧洲,却找不到愿意签署专利仿制协议的对象。在这一时期,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虽然开始有了订购军用飞机的意向,军方以及私人订购者也陆续就相关事宜与莱特兄弟进行谈判,但军用飞机的实际定货量几乎为零。

飞机发明后,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从浅入深,逐渐改变战争形态

莱特兄弟试驾飞机,资料图

飞机进入军事领域的主要障碍,还来自于各国军事权威的否定态度。直到1907年10月14日,美国陆军通信兵司令詹姆斯·艾伦将军在写给军械装备委员会的信中仍然断言,"任何一种飞行器的军事用途仅仅是进行观察和侦察",对于飞机作为进攻性武器使用的可能性给予了彻底的否定。他认为,"速度大的飞机对于投掷爆炸物是不适宜的",因为"越过敌人的工事至少要离地4000英尺,在这样的高度上以每小时30英里的速度飞行,即便经过大量的练习,投掷的准确性也不会近于距目标半英里。"同样,法国著名的军事思想家、法国元帅福煦也认为,飞机只能运用于体育运动或飞着玩,在军事上没有使用价值。

后来,在罗斯福总统的关注下,沉默多年的美国陆军部终于开始重新考虑军用飞机的制造和使用问题,并与莱特兄弟签订了一份意向性合同,表示愿意提供25000美元资金用于制造一架装载2人、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64公里、包含燃油在内总重量为160公斤的飞机。对此,美国舆论界仍然普遍反对,认为政府出资订购军用飞机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金钱,许多报纸杂志发表大量文章讥讽"战争部简直是头脑发热"。

飞机发明后,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从浅入深,逐渐改变战争形态

“飞行者”飞机,网络图

  • 2.飞行表演和意土战争引起人们认同飞机的军事价值

飞机发明后,最早被运用于航空体育运动。这项有着重要军事意义的运动,对于人们最终认识飞机的军事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

1905年10月12日,国际航空联合会在法国巴黎成立。从此,各种不同机型和质量等级之间的、以创造飞行记录和进行飞行特技竞赛及表演为目的的航空体育事业蓬勃兴起。航空体育在欧美的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新型飞机的研制和改进速度,而且涌现出一批英勇果敢、技艺高超的飞行员。随着航空体育运动影响的不断扩大,飞机的各种实用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飞机的军事价值也不断为人们了解和认识。

为了进一步扩大飞机在全世界的影响,莱特兄弟从1908年初开始分别在美国和欧洲进行公开的飞行表演。1908年8月8日,威尔伯·莱特在法国拉·芒斯附近一个赛马场进行首次飞行表演。表演期间,威尔伯·莱特与60名欧洲乘客一同升空体验飞行。不久,威尔伯·莱特在意大利和德国进行的表演,又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与此同时,奥维尔·莱特在美国的表演同样征服了自己的同胞。一时间,莱特兄弟的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飞机成为人们最主要的话题。1909年8月,在法国举办的首届世界航空比赛上,各国航空精英们再次用精彩的飞行表演挑战了飞机的极限性能,充分展示了新型航空器的巨大魅力。

飞机发明后,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从浅入深,逐渐改变战争形态

早期飞行表演,网络图

包括莱特兄弟在内的所有飞行表演征服了整个欧洲。以往一直对飞机持怀疑态度的各国新闻舆论界开始做出积极反应。法国报纸评价莱特兄弟的飞行表演"是应用科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当地的航空先驱们更是自叹弗如,认为自己与莱特兄弟相比"不过是婴儿"。

美国报界权威洛德·诺思克利夫指出,"成为新闻的不是人能够飞行,而是英国不再是岛国了"。英国作家韦尔斯在《空中战争》一书中预言,"各国的空中力量将使战争的进行及战争的社会结果发生彻底改变"。空中战争将成为一种"全面游击战争,一种使所有平民、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机构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进去的战争"。

态度一直犹豫不决的美国政府也终于开始正视飞机应用于军事活动的可能性。1908年2月,美国陆军部与莱特兄弟正式签订订货合同,并授权法国的公司生产。1908年夏天,莱特兄弟完成对双翼机的进一步改进,并成功进行了试飞。

1909年,莱特兄弟按照美国陆军的技术要求交付了第一架军用飞机,并帮助培训第一批军事飞行员。从1909年起,欧洲各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专业航空研究制造机构。从此,飞机研制走出航空爱好者的小作坊,开始形成军用飞机的独立产业。20世纪初,欧洲的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俄国,北美洲的美国,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建立航空工业的国家。

飞机发明后,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从浅入深,逐渐改变战争形态

早期军用飞机,资料图

1909年7月25日,法国人布莱里奥驾机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再次显示了飞机的巨大军事应用价值,让英国人的预感成为现实。布莱里奥的成功飞行获得英国《每日邮报》1000英镑奖金,英国作家韦尔斯再次敏锐地指出,"

从军事观点来说,就是不用舰队,英国也不再是一个难以接近的岛屿了"。英国的绅士们终于感受到了来自空中的威胁,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各大报刊也纷纷谊染"英国丧失了过去在战略上和地理上所处的优越地位"。尽管欧洲的其他国家都认为英国人的想法是超越时代的杞人忧天,但是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样的预言:飞机将开辟一个不次于陆地、海洋的另一个战场—天空

尤其是飞机在1911年的意土战争中的成功运用,把人们的认识带人更加广阔的空间,用最直观的事实证明了飞机进入军事领域的客观必然性。

飞机发明后,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从浅入深,逐渐改变战争形态

一战中飞机投弹作战,资料图

二、杜黑与米切尔空战理论的早期萌芽

从飞机发明到应用于军事领域,特别是意土战争和两次巴尔干战争中的空战,引发了人们关于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要不要建立独立的空军等问题的最初研究和探索。在这一时期,意大利朱利奥·杜黑和美国威廉·米切尔为后来经典空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莫基性的重要贡献。

  • 1.杜黑的不朽预言

在飞机发明后的最初年代里,各国政界和军界普遍怀疑它的军事价值。军事权威们的头脑中充斥的都是步兵制胜论、骑兵制胜论等传统的陆军制胜观念。他们习惯于运用大批的步兵和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去冲锋陷阵,不满意飞机的巨大轰鸣声对地面骑兵坐骑的干扰。作为同时代人,杜黑却以战略家的眼光对飞机和空战的作用作出了一系列惊人的预见。

飞机诞生后,杜黑就尽最大的努力让人们高度关注它。他首先从飞机的最初军事活动中预见到人类战争将要出现的第三个战场。

1909年,杜黑在美国陆军《装备报》上发表文章指出,"我们至今为止曾被无情地束缚于地面;我们曾经傲慢地、甚至几乎带着惋惜心情嘲笑那少数无畏的先驱者的努力,认为他们是自欺欺人,而结果却证明他们是真正的先知。我们只有陆军和海军,因而感到奇怪,天空也将成为重要性不次于陆地和海洋的另一个战场。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最好习惯于这种思想,并为将要到来的新的战争做好准备。如果有的国家能够离开海洋而生存,那么肯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不呼吸空气。因此,未来我们将有三个而不是两个独立的有明确界限的战场,虽然在每个战场中各自将以不同的武器进行战争,但仍将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作,这个目标始终如一,就是胜利。"

飞机发明后,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从浅入深,逐渐改变战争形态

飞机在战争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网络图

在预见到人类战争第三战场的出现之后,杜黑进一步论述了空军作为独立军种产生的必然性。他断言,"终有一天在一个独立的空军部领导下,会有成千架军用飞机在空中穿梭飞行,飞艇和其他轻于空气的飞行器面对飞机的优越性将会让位。"

对于陆、海、空三军的关系,特别是空军作为独立军种存在的重要性及在未来的地位和作用间题,杜黑早在1949年就指出,"陆军和海军不应把飞机看作仅是一种用途有限的辅助武器,他们更应把飞机看作是战争大家族中的第三位兄弟,当他是小弟弟。"

1909年,杜黑首次提出了制空权思想。他指出,"今天我们充分认识到掌握制海权的重要,但不久制空权将变得同等重要。因为只有获得这种控制权,我们才能利用空中观察的好处,能清楚地看到目标。这种好处只有当我们拥有空中力量而使敌人停留在地面时,才能充分享受。争夺制空权的斗争是艰苦的。文明国家将努力锻造最有效的手段来进行这种斗争。如果其他条件相等,任何冲突最终结局将决定于数量。因此,争夺制空权的竞赛将持续不止,只是有时因经济原因而受到限制。为了争夺这种空中优势,航空兵队伍将越来越大,它的重要性也将日益增大。"

关于制空权的实现手段问题,1910年杜黑在《航空问题》一书中提出了"第三种军事学术一空军作战学术"的思想。他指出,除了所用武器的技术问题以外,空中作战还要求解决空中力量的训练、组织和使用问题,就是要求创立前所未有的第三种军事学术—空中作战学术。杜黑的"第三种军事学术—空中作战学术"思想的提出,指明了空军这个未来的新军种面临的新目标以及怎样完成目标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高度的科学预见性。

后来,杜黑被公认为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经典空战理论的军事思想家。

飞机发明后,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从浅入深,逐渐改变战争形态

飞机是海军争得制空权的重要法宝,网络图

2.米切尔对航空兵建设的积极倡导

威廉·米切尔是与杜黑同一时代的军事理论家。他在关于空中战争的主张和建立独立空军的理论方面同杜黑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米切尔的早期空战思想主要是对美国航空兵建设的积极倡导,以及对未来空中作战样式的大胆预测。

1906年,时任堪萨斯州莱文沃斯通信学校教官的米切尔在《美国骑兵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通信兵与师属骑兵以及对无线电、探照灯和军用气球飞行的意见》的演讲稿。文章通过论述气球在作战中的使用技术,对未来战争中飞行器的进攻方式进行了大胆预测。米切尔指出,"毫无疑问,未来冲突将在空中、地面、水上、地下和水中进行。"

飞机发明后,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从浅入深,逐渐改变战争形态

未来空战飞机假想图,网络图

美国虽然是最早发明飞机的国家,但是在对飞机军用价值的认识和航空兵建设等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米切尔积极倡导美国创建航空兵,在1933年任职于美国陆军总参谋部时,就经常出席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就陆军航空兵建设问题召开的听证会。他敦促政府加强对航空兵建设的集中领导,提出"需要权威的指导来推动"。他指出,"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本国的航空兵。我们突然醒悟过来,看到我们在航空兵方面落后于所有别的国家"。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米切尔一直不断地督促政府加强对航空兵建设的集中领导。

在航空兵建设问题上,米切尔早期并不赞成建立独立的航空兵,认为"航空是侦察勤务的一个分支,航空在侦察勤务方面已经证明其价值,而其进攻行动尚处在实验阶段。"对于当时一些人提出的"飞机是通信线路的附属品",米切尔的观点是"通信线路将来可能会成为飞机的附属品,而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飞机发明后,人们对其军事价值的认识从浅入深,逐渐改变战争形态

我空军部队编队飞行,网络图

杜黑和米切尔的早期观点虽然只是后来经典空战理论的萌芽,但是他们对未来空战的大胆预测以及关于航空兵建设等思想,为后来经典空战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