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木蘭詩》優秀教學設計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可免費下載教案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木蘭詩》優秀教學設計

8 木蘭詩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與“樂府”有關的知識,反覆誦讀,藉助註釋、工具書理解文意,理清故事脈絡,背誦全詩。

2.把握詩歌中人物形象的特點,感受人物的魅力,學習詩歌詳略得當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教師採用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圖片、音樂等多媒體素材。學生課下預習,蒐集有關花木蘭的故事,查找樂府民歌的相關資料。

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翻譯課文。學生複述故事,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從整體上把握故事情節,理清故事脈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木蘭替父從軍的高尚情感及愛國熱情,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文意,理清故事脈絡,背誦全詩。

教學難點

把握詩歌中人物形象的特點,感受人物的魅力。

課時安排:2課時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木蘭詩》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多媒體播放豫劇《花木蘭》經典片段《誰說女子不如男》:“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閒……有許多女英雄,也把功勞建,為國殺敵是代代出英賢,這女子們哪一點兒不如兒男……”)這段戲文唱出了女子的心聲——女子一點都不比男子差。她們在家種地紡織、操持家務,在外殺敵立功、保家衛國。這戲文中為女子鳴不平的人物是誰?她就是花木蘭。千百年來,花木蘭已成為了婦孺皆知的巾幗英雄。今天,我們就走近這樣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形象——花木蘭,去聽一聽她那動人的故事。

二、自主預習

1.知識鏈接

“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一項職責是採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蒐集整理的詩歌,後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之後而興起的一種新詩體。

2.檢查預習

訂正字音。

唧唧(jī) 機杼(zhù) 軍帖(tiě) 可汗(kè hán) 鞍韉(ān jiān) 轡頭(pèi)

濺濺(jiān) 燕山(yān) 胡騎(jì) 啾啾(jiū) 戎機(róng) 朔氣(shuò)

金柝(tuò) 百千強(qiáng) 霍霍(huò) 著(zhuó) 雲鬢(bìn) 帖花黃(tiē)

三、朗讀指導

1.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2.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3.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4.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5.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6.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第1、2自然段讀出一種憂愁、複雜、矛盾的心情,最後一句“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要用堅定的語氣讀;

第3自然段讀出一種緊張、急促之感,“征途思親”部分要讀出一種女兒的柔情;

第4自然段讀出一種奔赴戰場的豪邁之情和征戰沙場的英雄氣概;

第5自然段讀出一種輕鬆愉悅、歸心似箭之感;

第6自然段讀出家人團聚、歡快喜悅的氣氛;

第7自然段要用讚美、驚歎的語氣讀。

四、疏通文意

1.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釋詞:

唧唧:織布機的聲音。復:又。當:對著。戶:門。機杼聲:織布機發出的聲音。惟:只。

譯文:唧唧的織布聲,木蘭正對著門織布。聽不到織布機發出的聲音,只聽到木蘭的嘆息。

2.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釋詞:

何所思:想什麼。憶:思念。何所憶,意思是“思念的是誰”。無所思:沒有思念什麼。軍帖:軍中的文告。可汗:我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最高統治者的稱號。點兵:徵兵。

譯文: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思念什麼。木蘭說我沒有想什麼,也沒有思念什麼。昨夜看見軍中的文告,知道皇上正在大規模地徵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釋詞:

軍書:指徵兵的名冊。十二卷:很多冊。爺:與下文“阿爺”,都指父親。長兄:兄長。願為: “願為(之)”的省略,意思是願意替父出征。市: 買。

譯文:徵兵的名冊有很多卷,卷卷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沒有哥哥,願意為此去買鞍馬,從此代替父親去出征。

3.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

釋詞:

鞍韉:馬鞍下的墊子。轡頭: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旦:早晨。

譯文:木蘭到集市各處買了駿馬,鞍墊子,駕馭牲口用的嚼子、韁繩和長鞭。早晨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上,

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釋詞:

但:只。濺濺:水流聲。胡: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騎:此指戰馬。啾啾: 馬叫的聲音。

譯文:聽不到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到黃河的流水聲。早晨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就到了黑山頭,聽不到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到燕山胡人戰馬的嘶鳴聲。

4.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釋詞:

戎機:戰爭。戎,軍事。度:過。朔氣:北方的寒氣。金柝:古時軍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此指打更的聲音。鐵衣:鎧甲。百戰死:多次戰鬥出生入死。壯士:指木蘭等。

譯文: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清冷的月光映照著將士們的鎧甲。將士們征戰多年,經歷了很多戰鬥,許多將士戰死沙場,木蘭等倖存者勝利歸來。

5.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釋詞:

明堂:朝堂。策:本義為竹簡,此處用為動詞,“登記”。十二轉:最大的功。賜:賞賜、賞給。強:有餘。

譯文: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朝堂上。木蘭被記了很多次功,賞賜了很多的財物。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釋詞:

不用:不做。尚書郎:尚書省的官。尚書省為管理國家政事的機關。千里足:千里馬。

譯文:皇上問(木蘭)想要什麼,木蘭不願做官;只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送我回到故鄉。

6.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釋詞:

郭:外城。扶將:扶持。紅妝:女子的豔麗裝束。霍霍:模擬磨刀的聲音。

譯文: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扶持著到外城來迎接木蘭;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準備殺豬宰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釋詞:

閣:指閨房。著:同“著”,穿。

譯文:木蘭回到了原來的房間,脫去打戰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的衣裙。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釋詞:

雲鬢:像雲那樣的鬢髮。帖:通“貼”,粘貼。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火:通“夥”,夥伴。

譯文: 對著窗戶梳理像雲那樣的鬢髮,照著鏡子貼上花黃。出門去見同去出征的夥伴,夥伴們都很吃驚:和木蘭在一起戰鬥了多年,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姑娘。

7.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釋詞:

撲朔:爬搔。迷離:眯著眼。傍地:貼著地面。走:跑。安: “怎麼”。

譯文: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隻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辨別),雄雌兩隻兔子一起並排著跑,怎能辨別出哪隻是雄兔,哪隻是雌兔呢?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木蘭詩》優秀教學設計

五、知識歸納

1.通假字

對鏡帖(tiē)花黃(同“貼”,粘貼)

2.古今異義

爺今義:指爺爺,即父親的父親。(古義:指父親。例:卷卷有爺名。) 走今義:行走。(古義:跑。例:雙兔傍地走。)

郭今義:姓氏。(古義:外城。例:出郭相扶將。) 戶今義:人家;門第。(古義:門。例:木蘭當戶織。)

但今義:錶轉折關係的連詞。(古義:只。例: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強今義:力量大;勢力大。(古義:有餘。例:賞賜百千強。)

轉今義:改換方向、位置、形勢等。(古義:勳位每升一級叫一轉。例:策勳十二轉。)迷離今義: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古義:眯著眼。例:雌兔眼迷離。)

3.一詞多義

市()()願為市鞍馬買(東市買駿馬集市)機()()萬里赴戎機重要的事務(不聞機杼聲織布機)願()()願馳千里足希望(願為市鞍馬願意)

4.詞類活用

①當窗理雲鬢(名詞作狀語,像雲一樣的)

②策勳十二轉(名詞作動詞,登記)

5.文言句式

①倒裝句

問女何所思(賓語前置,“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裝)

②省略句

願為市鞍馬(“為”後省略賓語“此”,“此”指代父從軍這件事)

6.成語

(1)撲朔迷離 出自《木蘭詩》:“ 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解釋:指難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錯綜複雜,難以辨別清楚。

造句:敵軍始終撲朔迷離,不知我軍主力所在。

(2)磨刀霍霍 出自《木蘭詩》:“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解釋:原意用力磨刀,發出霍霍聲響。常用來形容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準備、躍躍欲試的樣子。也形容敵人在行動前頻繁活動。 

造句:這路敵人磨刀霍霍,馬上就要行動了。

六、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思考:這首詩敘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答案示例: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

2.以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為序,詩的正文可分為幾部分?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3):敘述木蘭的身份,交代從軍緣由、出征前的準備工作和征途上的見聞、感受。

第二部分(4):寫木蘭長期艱苦的征戰生活。

第三部分(5、6):寫木蘭歸來見天子,功成不受賞,回鄉和親人團聚。

最後一個自然段是附文,以兔為喻,讚美木蘭。

3.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全詩內容,力求文字簡潔、工整。

木蘭嘆息、代父從軍、整裝出徵、多年征戰、辭官還鄉、閤家歡聚

七、小結、練習

1.背誦課文。

2.改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的過程。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木蘭詩》優秀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一、課前檢查

1.抽查背誦情況,並請兩位學生介紹自己的背書心得。

2.交流改寫

二、人物形象

1.自由談:我從文中_____讀出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

2.你覺得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答案示例:①“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勤勞、孝順。

②“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③“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概。

④“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不慕榮華富貴,甘過普通百姓生活。

⑤“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機智、謹慎。

3.小結木蘭形象: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4.請為花木蘭寫一段評價語:

明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柔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5.本文是如何運用側面描寫來塑造木蘭這一形象的?試舉幾例分析。

答案示例:本文在塑造木蘭這一形象時,主要藉助於對他人(或物)的描寫來進行烘托,這樣就使得木蘭這一人物形象更鮮明突出。如:“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渲染了戰場的肅殺氣氛,用環境描寫烘托了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運用誇張手法寫勳級之高、賞賜之多,從側面寫出木蘭戰鬥之英勇、戰功之卓著;“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通過軍中同伴的“驚忙”“不知”來側面表現木蘭的非凡智慧和才能。

三、問題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句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

答案示例:並不繁瑣。①渲染戰前緊張氣氛,表明戰事緊迫。②表現木蘭從軍前準備工作的繁忙和有條不紊。③樂府詩常用的一種鋪陳寫法。

2.文中哪些句子描寫了木蘭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答案示例: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中的“赴”和“度”兩字用得極好,請品析好在何處。

答案示例:“赴”字寫出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沙場,積極主動參加戰鬥的決心和熱情。“度”用誇張的手法寫木蘭身跨戰馬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寫出一位身經百戰、轉戰南北的英姿颯爽的女英雄形象。

4.第5自然段寫木蘭辭官還家,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現了木蘭的什麼情操?

答案示例:運用誇張,寫出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木蘭辭官不就,表現她不圖功名利祿,嚮往和平勞動生活的高尚情操。

5.第6自然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了她怎樣的心情?

答案示例:排比,渲染了木蘭一家人團聚、歡樂的氣氛,表現了木蘭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6.讀了最後一段,你能領悟到什麼?

答案示例:最後一段是木蘭對戰友們的“驚忙”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對木蘭的深切讚美。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負的機會,她們的智慧、謀略和才能並不比男子遜色。

變式題:“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幾句該如何理解?

答案示例:①從修辭和句意上理解。前兩句寫兔子在被提著耳朵懸在半空時外在行為舉止區別很大,一眼就能判別出雄雌;而當兔子貼近地面並排奔跑時,就難以分辨雌雄。生動而巧妙的比喻,表現出在日常生活中男女特徵明顯,而在戰場廝殺時,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難了。

②從該句在詩文內容和主題的表達效果上理解。這個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釋了“火伴”的驚訝,同時也對讀者必然產生的疑問做出了一個合情合理的解答。我們可以將這幾句看作是木蘭對“火伴”的俏皮風趣的回答,一個機敏智慧而又充滿自豪的奇女子形象躍然紙上。此外,用雄兔、雌兔來比喻人之男女,是民歌語言運用的特點。這一機巧的比喻,恰似錦上添花,使全詩為之增色。

7.本文的中心是什麼?

答案示例:本詩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征戰沙場,辭官還鄉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勤勞勇敢、堅毅質樸、不貪功名、熱愛家鄉的巾幗英雄形象,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淳樸的優秀品質。

8.一千多年來,木蘭這個人物形象一直深受人民喜愛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示例:其一,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忠孝的美德,木蘭代父從軍,既是對父親的孝,也是對國家的忠,因此贏得了人民的尊敬。

其二,中華民族歷來崇敬不戀功名、潔身自好的節操,木蘭英勇善戰,不戀高官厚祿,功成身退,歸隱故鄉,不改勞動人民本色,是人民心中美好品德的化身。

其三,中華民族自古從軍征戰的都是男人,木蘭敢於打破傳統,以女兒之身從軍數年,巾幗不讓鬚眉,讓人刮目相看,真心敬佩。

其四,中華民族一直有陽剛陰柔的審美主張,木蘭上馬有男兒的勇武,下馬有女兒的嬌柔,具有巨大而持久的魅力。

四、寫法探究

1.本文在敘事的詳略上有什麼特點?為什麼這樣佈置?

答案示例:詳寫從軍緣由、出征想家、辭官還鄉、親人團聚;略寫多年戰鬥生涯。因為詩歌緊扣“木蘭是女郎”的特點佈置詳略,故對能表現中心思想的內容詳寫。

2.本文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富有民歌風格,這一風格體現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答案示例:本詩具有樂府民歌的獨特風格。開篇採用的一問一答,是民歌中常見的。語言生動質樸,極少雕飾斧鑿。如“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流傳千百年,至今仍是人們慣用的口語。而且語言豐富多彩,有樸素的口語,也有明快諧適的排比。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等句子,渲染了木蘭從軍前準備工作的繁忙與有條不紊,表現了木蘭的樂觀精神。此外,還有新奇幽默的比喻,如“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幾句,體現了作者對木蘭這位女英雄的讚美之意。這些詩句口語化很明顯,樸素平實,親切自然,體現了樂府民歌的風格。

五、修辭手法

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何作用?試舉例分析。

答案示例:①對偶、反覆手法:“旦辭爺孃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寫出木蘭出征的路線,表現了征程的遙遠、行軍的神速,點明瞭宿營的荒涼地點;揭示出木蘭乍離家鄉,思念親人,離鄉愈遠,思親愈切的心情。從而細膩地透露出木蘭思親的情懷,活畫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寫出木蘭奔赴遙遠征途的豪邁氣概。

②誇張手法:“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寫出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但木蘭辭官不就,表現她不圖功名利祿,嚮往和平的勞動生活的高尚情操。

③排比手法:“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表現木蘭回家後欣喜的心情,渲染了團聚、歡樂的氣氛。

④互文手法:“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表現戰爭的曠日持久,戰鬥的激烈悲壯。“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寫出木蘭富有年輕女性特徵的梳妝動作,表現她欣喜、興奮的心情。

⑤頂真手法:“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表現同行士兵發現木蘭是女孩子時的驚訝。

互文:古詩文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即互文見義,是指在有意思相對或相關的文句裡,前後兩句詞語互相呼應、互相交錯,意義上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使文句更加整齊和諧、更加精練的一種修辭手法。

頂真:用上句結尾的詞語作下句的開頭,前後頂接,蟬聯而下,促使語氣銜接。又稱聯珠、蟬聯、連環。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木蘭詩》優秀教學設計

六、拓展延伸

1.“巾幗不讓鬚眉”是什麼意思?

明確:巾幗一般是指婦女(是從女性的頭飾來稱的);鬚眉則是指壯年的男子(也是從頭飾的樣式而得的稱呼) ;

意思是:女子未必就比男子差,或是不比男子差。

2.你能列舉我國曆史上還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

樊梨花

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後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後,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穆桂英

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秋 瑾

近代革命家、作家。浙江紹興人,別號鑑湖女俠。生於福建,曾隨父旅居臺灣、湖南。庚子事變之後思想劇變,決計獻身革命,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光緒三十年(1904),赴日留學,次年七月,加入同盟會。她經常登壇演講,鼓吹革命,又學習射擊和製造炸藥,準備日後進行武裝鬥爭,成為激進的革命活動家。 後參與組織"光復軍",準備與徐錫麟同時在安徽與浙江起義。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先期發動,失敗犧牲。13日,秋瑾在紹興被捕,15日,從容就義。1913年,孫中山曾到杭州秋瑾墓致祭,題贈"巾幗英雄"匾額。

七、隨堂練習

1.木蘭代父從軍原因的句子:

2.表現木蘭操辦軍備物資急切而又井然有序的詩句是 :

3.描述木蘭矯健的英姿和行軍之快的詩句是:

4.寫木蘭從軍後艱苦的戰地生活和惡劣的環境的詩句:

5.描述戰爭曠日持久,戰鬥激烈悲壯的詩句是:

6.描寫木蘭一家人高高興興迎接她回家的句子:

7.以兔為喻、讚美木蘭的句子:

八、課堂小結

《木蘭詩》這首敘事詩塑造了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個雲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士。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後,她又謝辭高官,返回家園。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融合在一起。木蘭是人民理想的化身,集中體現出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純樸的優秀品質,是一個深深紮根在中國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顯得尤為可貴。

板書設計

巧設比喻,讚美木蘭(還朝辭官,家人團聚)純樸 機智(愛國 勇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