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王者不辯,辯則少威

老人言:王者不辯,辯則少威

王者不辯,辯則少威焉。---文中子《止學》

稱王的人不和人爭辯,爭辯會減少他的威嚴。

精於言辭不是高高在上者的長項,也不是他們贏取高位的根本。相反,高高在上者縱是口齒伶俐,也會刻意不用其能,不在言語上與人過多地計較,爭個上下高低。在封建專制時代,權力和地位是最有說服力的,也是最有權威的,恃此便足以讓人屈服。如果和人理論,不能以理服人,只會暴露出他們的無知和霸道,使之大白於天下,這應是高高在上者極力避免的。

老人言:王者不辯,辯則少威

剛剛放鬆就應該想到收斂,剛剛說話就應該想到沉默。

老子崇尚穩重而排斥輕浮、狂躁,認為前者才是自然之道,後者則是逆自然之道而行,應給予摒棄。

其實,老子的思想很簡單。就自然界的現象看,沒有邊際的天空因其高遠而達成穩重,遼闊蒼茫的大地因其厚重而達成穩定,一座高山因其龐大而達成穩定,一塊巨石因其沉重而亦能達成穩定;而天上的遊雲雖然可以一時遮天蔽日,卻因其輕飄而轉瞬即逝;至於風雨來勢洶洶,卻因其輕飄而不能長久。

老人言:王者不辯,辯則少威

所以,老子說得“道”的聖人行事,雖然有美麗和華彩的樓亭,但他們卻毫不因此而輕浮狂躁、自以為是,始終安於平靜。聖人治理天下更是如此謹慎地待之,從不敢輕率行事。反之,輕浮就會失掉根基,浮躁就會喪失君位。

老子給了我們一個極其深刻的提醒,告誡我們無論做任何事,要保持冷靜,從容鎮定,不要急急忙忙,心慌意亂。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急切慌亂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拖延時間,忙中出錯。

老人言:王者不辯,辯則少威

《晏子春秋》中有一則關於“臨難鑄兵”的故事:魯昭公亡命於齊。一日,齊景公問昭公說:“你少年就即位,即位沒幾天就亡命於他國,為何?”

昭公回答說:“我一向為眾人所喜愛,但是,現在喜愛我的人都離我遠去。因為,他們都曾極力勸諫過我,而我左耳進右耳出,不認真聽;聽了,也是應付了事,不去付諸行動。結果,四周只剩下逢迎拍馬、曲意奉承之輩,而沒有一個真正關心我的人了。我的情形就猶如一棵秋草,當秋風勁吹時,我就不堪其力而折斷了。”

老人言:王者不辯,辯則少威

景公將這話傳給後來升為宰相的晏嬰,並問:“我想竭盡所能助昭公返回王位,該如何是好?”

晏嬰回答:“這是不可能的。失敗了才知道後悔的人,是愚蠢的人。如走路事先不知問路而隨便亂走,迷了路才向別人打聽;過河不知事前測量水的深淺,溺水後才大呼後悔。這就像遇到強敵了呀!”

有人說“邊幹邊想”、“做起來再說”,看起來似乎是積極的態度,但無事前準備,實際的效果常以失敗告終。

老人言:王者不辯,辯則少威

“養軍千日,用軍一時”、“有備無患”的道理,正是告誡那些急躁的朋友的。

走出急躁的心性,你會沐浴溫暖和煦的春風。

人不能沉靜做事,將會一事無成。荀況在《勸學》中說: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強壯的筋骨,但卻能夠吃到地面上的黃土,往下能喝到地底的泉水,原因是它用心專一;螃蟹有六隻腳和兩個大鉗子,但它不靠蛇鱔的洞穴,就沒有寄居的地方,原因就在於它浮躁而不專心。輕浮、急躁,對任何事都深入不了,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會損失慘重,以失敗而告終。

老人言:王者不辯,辯則少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