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東南日報》刊載一則龍遊啟事

1934年《東南日報》刊載一則龍游啟事

佳人輕舞《白紵曲》

——餘越園作品賞析


東南日報副刊《金石書畫》特刊合訂本第一冊的首頁很有意思,是一則啟事——《介紹餘越園先生書畫》。啟事開頭簡略介紹越園先生的個人簡歷,後面則是其作品的潤筆清單,如畫例:“中堂,三尺十二元,四尺十六元……”;如書例:“楹聯,視中堂之半,題跋加半……”;如壽屏:“以五行每行二十五字為限,字多另議,劣文不書”;越園先生在潤筆上還註明:“先潤後寫,隨封加二”等等。應該說,此等潤筆標準,在那個時代的書畫家中也是屈指可數的。

1934年《東南日報》刊載一則龍游啟事


越園先生的潤筆費雖不低,但從留傳下來的作品看,卻件件不含糊,大多物超所值。

這幅行書立軸《白紵曲》或許就是這類作品。此作書於乙亥年夏。乙亥年是1935年,越園先生寓於杭州菩提寺路萓壽裡二號時。萓壽裡二號是一棟二層青磚洋樓,如今,它掛著的門牌號為“萓壽裡16號”。實際上,“萓壽裡”之名也與越園有關。1928年7月,越園先生自天津來杭州,在北山街原82號賃屋而居。1930年,他在此買下1畝2分土地開始興建。1931年,這棟西式別墅建成後,越園先生為其名曰“寒柯堂”。後來,何柱國、宋延華等名人也來此買地蓋房,不久便形成了里弄,但並無里弄名。當年,杭州市的建設部門請越園先生擬定里弄名,恰遇其母親70大壽,越園先生便起名為“萓壽裡”。


1934年《東南日報》刊載一則龍游啟事

這幅作品尺寸117×39,三尺有餘,上海文物公司出庫,原裱,紙本,品相完好。立軸右上鈐印:龍丘叢桂裡舊家(朱)。這枚印平常較為少見,信息量也大。龍丘是龍游古縣名;叢桂裡,在龍游城河西街,南宋狀元劉章《叢桂坊記》有記,呂氏一門五進士,皇帝特賜立“叢桂坊”以資旌表,一時“郡邑榮之”之事。越園先生故居在叢桂裡,現已列入縣級文保單位。

越園先生在《春暉堂日記》記:“民國二十四年七月十七日,晴,作書復橋時雄,允為其改纂提要。熱甚似不能作事,臥讀《姑溪集》遣之。登安又為刻兩石如次。”其中首枚便是此印。他在兩枚印下方注:此勝絡園所刻。


1934年《東南日報》刊載一則龍游啟事


韓登安,祖籍蕭山,1932年加入杭州西泠印社,曾任該社總幹事、兼龍淵印社常務監事。解放後,為浙江省文史館館員。他平生以篆刻一門最為人所稱道,從藝時間垂50年,作印二萬餘方。韓登安和他師承的前輩、浙派代表人物王福庵有著相同的篆刻立場,如“印從書出”,重視篆書和寫篆的功底,重視金石意趣的表達,在務求工穩一點上亦頗為接近。由此可知越園先生喜歡此印之因。

立軸內容摘自劉鑠的《白紵曲》:仙仙徐動何盈盈。玉腕俱凝若雲行。佳人舉袖輝青蛾。摻摻擢手映鮮羅。狀似明月泛雲河。體如輕風動流波。


1934年《東南日報》刊載一則龍游啟事

《白紵曲》作者劉鑠,南朝宋宗室,詩人。宋文帝第四子,九歲封南平王,後為豫州刺史。元嘉三十年(453),太子劉劭弒文帝自立,劉駿起兵討伐,鑠歸順較晚。同年五月,劉駿稱帝,鑠進司空,賜藥死,追贈侍中、司徒,諡“穆王”。鑠少好學,有文才,未弱冠,擬古三十餘首。《隋書·經籍志》載劉鑠集五卷,《樂府詩集》引《古今樂錄》,以《壽陽樂》九曲為劉鑠之作,收入《清商曲辭》。這首《白紵曲》為樂府吳舞曲名。白紵指白紵所織的夏布,曹魏以後合併雜舞,白紵舞併入巾舞,幾乎成為巾舞的代名詞。詩描寫的就是一幅佳人輕舞白紵圖。

立軸左上落款:一亞仁兄先生屬,乙亥年夏餘紹宋。時間上與“龍丘叢桂裡舊家”印相符。左下有二方鈐印:龍游餘紹宋印信長壽(白),越園別號寒柯(朱)。其中“龍游餘紹宋印信長壽”印在《春暉堂日記》卷四十八中有介紹:“民國二十三年一一月卅日,陰。餘所蓄印泥有十數種,究不知所印之件歷久能不變色否,茲各鈐一印,記明其盒之形式,待明年今日驗之,以覘其優劣也。以購置先後為序。”其中所用的全是此印。


1934年《東南日報》刊載一則龍游啟事

我小心地將此立軸掛於壁上,默唸,靜賞,玄想佳人仙仙徐動,舉袖輕舞,若來一杯酒,豈不妙哉?

1934年《東南日報》刊載一則龍游啟事


1934年《東南日報》刊載一則龍游啟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