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最近,春茶开采,和朋友聊天,说想去弄点西湖龙井喝。

但她却似乎并没有多大的热情:“再等等吧,比起龙井,我更期待今年的白茶。”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更喜欢白茶,可能是性格使然吧。

难道喝茶还与性格有关吗?

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想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茶有6大类,不同茶类有不同的“性格”。

说到茶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西湖龙井”、“碧螺春”、“普洱茶”等商品名。但少有人知道,在茶学专业研究领域里,中国的茶叶被分为了6大类:红茶,绿茶,黄茶,青茶,白茶和黑茶

虽然6大茶类的命名都和颜色有关,但6大茶类的原材料都是一样的:一片含有75%~78%水分、含有22%~25%干物质的茶鲜叶。

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之所以用颜色给6大茶类命名,是因为在不同的加工工艺下,茶鲜叶的发酵程度不同,形成的茶叶颜色和品质不同。

“发酵”:指茶叶里面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氧化,形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深色物质的过程。

6大茶类的发酵程度由轻到重,分别为:绿茶

正是由于茶叶的加工工艺和发酵程度不同,才形成了6大茶类的不同性格。

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1 绿茶-不发酵

鲜叶采摘以后,稍微晾干一点,就用高温把茶叶中的酶杀死,防止多酚类物质氧化成深色物质。没有发酵过程,所以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和叶绿素等物质保留了原有的颜色,茶叶也保留了原有的绿色。

西湖龙井,雨花茶,毛峰,大平猴魁等都属于绿茶,未经发酵,滋味鲜爽

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2 白茶-轻微发酵

白茶的制作工艺最简单,采摘以后,在自然光或者太阳光的照射下蒸发水分,之后高温干燥即可。

也正是因为白茶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有时还带有一点青草气和青草香,比较接近茶叶自然的味道。很多喜欢喝白茶的人,喜欢的正是这份朴素和简单

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3 黄茶-微发酵

黄茶加工的时候,在茶鲜叶采摘以后,先用高温杀死茶叶中的部分酶,然后在干燥的同时,采用闷黄的方式,让茶叶进行轻微的发酵。

制作出来的黄茶,茶叶,茶汤和叶底都是黄色的,香气清新,滋味和绿茶相比更为甜爽,但是又没有红茶那么浓烈

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4 青茶-半发酵

青茶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关键在“做青”过程。做青的要求极高,先是借助外力,让茶叶里面的水分在细胞间流动,促进酶的发酵;后在还未完全发酵的时候,利用高温将酶杀死,然后揉捻成形。

青茶的发酵时间和发酵程度都是由制作者自己决定的,所以青茶的变化最多

比如,大红袍发酵程度比较重,滋味比较甘醇,品质特征更接近红茶;而铁观音发酵程度较轻,茶香清高,滋味浓厚甘爽,品质更偏近于绿茶。


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5 黑茶-后发酵

黑茶比较特别,开始时高温杀青,把酶杀死,阻止其发酵;揉捻成形以后,又增加“渥堆”工艺,将茶叶堆放成一定高度以后,洒水,上面盖麻布,让黑茶进行后发酵。在这个过程中,茶叶由“绿”变“黑”,茶多酚等物质被迅速氧化,也使得喝茶的茶汤变得甘、滑、醇、厚

很多人喜欢普洱茶、六堡茶等黑茶,就是喜欢黑茶的这份醇厚,他们认为这是经历了磨砺和洗礼后的释然。

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6 红茶-全发酵

红茶是全发酵茶。鲜叶采摘后,稍微晾一晾,就开始揉捻,把细胞揉碎,让细胞中的酶和有机物充分的结合,促进氧化发酵,直到叶片完全变红。

经过发酵以后的红茶,汤色变红、滋味浓醇,加点牛奶、香料,制作奶茶、伯爵红茶等,再合适不过了。

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喝茶是个人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体现出不同的性格。

喝茶,本来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而这些偏好,往往能体现出他们的一部分性格。

喜欢喝白茶的人:简单大方。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朋友,她喜欢喝白茶,喜欢白茶的那份简单和纯粹。而她自己在生活中,其实也是一个简单大方的人,待人接物随心而至、润物无声。

喜欢喝绿茶的人:追求完美。

绿茶的加工工艺很讲究,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也很高,我国多数名优茶都属于绿茶。可以推测,爱喝绿茶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要求也高。

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喜欢喝黄茶的人:品味小众独特。

在我国,黄茶的产量是非常少的,占茶叶总产量的1%不到。很多人都没有喝过、甚至没有听过黄茶。可见,喜欢喝黄茶的人比较小众,品味独特。

喜欢喝青茶的人:有想法、有规划。

青茶处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变化最多,有不同的品种、不同的香型,想要做好一款青茶就必须掌握好火候。可见,喜欢青茶的人,应是比较有想法、有规划之人。

喜欢喝黑茶的人:成熟稳重。

黑茶的后发酵过程,和人生的磨砺、沉淀过程很像。经历过后发酵过程以后,黑茶变得更加醇和、浓厚;经历过岁月的洗礼过后,人也会变得更加平和、追求平淡。

喜欢喝红茶的人:平易近人、好相处。

红茶是最百搭的茶,滋味醇和,和牛奶、香料、水果等都可以搭配。爱喝红茶的人,估计也是爱这一口随和与温柔吧。

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说到底,喝茶也只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部分性格与偏好,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还是得相处过后才知道。

喝茶没有“鄙视链”,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听闻喝茶也有鄙视链:黑茶(普洱茶)>青茶>绿茶>白茶>黄茶>红茶

黑茶,尤其是普洱茶收藏价值较高,近年来价格高涨,是很多玩茶者的终极收藏目标,位于鄙视链的顶端。

其次是青茶,铁观音、岩茶等是公认的高端茶,小众、有格调。

再次一点是绿茶,虽然名优茶中绿茶比较多,但奈何受众面太广,多数人都喝,“心理价格”上就打了折扣。

绿茶之后是白茶,俗语有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虽然小众,但品味不低。

再之后是黄茶,产量过低、默默无闻,历史上能叫得出名字的黄茶也很少,仅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少数而已。

鄙视链最底端的是红茶,茶性温和,全世界人民都喜欢喝,能与牛奶、香料等任意调配,几乎没有什么性格。

喝普洱成熟稳重,喝龙井追求品质,喝白茶简单大方…品茶如品人

但小姑娘想说,这些说法都是“茶玩家”私下的一些说法而已,并没有科学的依据,也不是约定俗成。

在我看来,喝茶没有鄙视链,黑茶也好、红茶也罢,只要对自己的胃口,就是好茶。毕竟,喝茶是因为喜欢,而不是为了炫富。

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