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春光正好——致战“疫”凯旋的所有医务人员

3月17日,援鄂医务人员开始分批撤离,完成救助任务的首批49支支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共计3787人踏上返程之路。这支坚强的队伍,来自山东、来自山西、来自江苏……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大家的心里。

“谢谢你们!谢谢白衣天使!再见了!你们辛苦了!加油!”

……

天津医疗队在赶赴机场之前,武汉街头的群众们打开自己的窗台,向着他们高声呼喊。这一声声呼喊,可能是目前可以送给他们的“最高礼遇”,虽然不能亲自下楼送君一程,但我的声音将伴你千里之外。

受命于危难之间

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广大医务人员闻令而动,义无反顾奔赴一线,成为了人民生命安全的最美守护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带着不同的口音,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正值举家团圆之时主动请缨,共赴前线,从耄耋之年的院士到95后护士,每个人都留下了逆行路上最坚强的身影。他们在防护服上签下名字,写上“精忠报国”,画上花朵,写下“人间大爱”。医院走廊间那因为穿着防护服而略带稚拙的身影,其实是背负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背负了直面生死,勇于面对的担当,背负了毁家纾难,赤胆忠心的奉献。

战之必胜

国家遇难,战之必胜是中国人的光荣传统。历史证明,没有一场困难能够压垮坚强的中国人民。虽然疫情严峻,但是医务人员不会选择退缩,一封封申请书,一封封家书,是他们用血肉筑起的新的长城。掌握科学,善于诊治,高效执行,技术精湛,战役面前从医学科研人员到一线救治医护,每一个人都紧绷心弦力求生命不倒,秉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文化精神,每一位医护人员与患者心手相连,共克时艰。

时至3月18日,情势向好的消息不断传来,越来越清澈,越来越响亮,越来越频繁。从一开始死亡人数远高于治愈人数,到2月1日治愈人数首次实现反超,从一开始每天数千的人数增长到现在的全国26省新增人数为零。统计图的峰值不断下降,百姓的安定不断上升。那每一位出院患者手里的鲜花,都是医务人员最伟大的证明;每一次疫情数据的更新,都是全国人民最杰出的胜利。

我要记得你的样子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西方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如今如此,医护人员的亲力亲为让我们真正明白了这句话所蕴含的美丽浪漫。在医院里,医护们一身白甲,能看见的只有眼睛,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们的眼里传达的是无限温情的正能量,是最治愈的灵魂。不断鼓励病人,告诉他们一定加油;缓解病人焦躁情绪,跳起家乡的民族舞;了解病人需求,送来自己不舍得吃的蔬果;把病人当成家人他们互相温暖,病人也报以热情,一位大哥向护士送上车厘子并大喊“这可是60块钱一斤的喽”,一个大姐当起兼职媒人询问护士需要对象吗,还有患者给自己的宝宝取名“援鄂”……。

患难见真情,战斗让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更加依依不舍。湖北老河口市一位危重症型患者在治愈出院时说出自己的心声“让我看看你的脸吧”,于是,医生后退一步,在临别时摘下口罩露出自己的脸,两人相互挥一挥手,目送彼此离开。

或许过了此刻我们无法再次相见,但我要记得你的样子。

等你回来

白衣执甲今当归,胜疫凯旋慨而慷。

可爱的人们总是放在最心底的,多月来的互动与信任,架起了医患之间最坚实的桥梁,也架起了湖北与援鄂省份之间的最诚挚的感情。 医疗队即将回家,但把坚定与信心永远的留了下来,留下了最美丽的奋斗身影和最感人的共助故事。希望与信念交织,交织出的是足以温暖整个春天的暖流,交织出的是“与子同袍”守望相助的中国脊梁。

冬天的跨越必将是暖春的到来,春天是湖北美丽的色彩。更是今年后,樱花的浪漫由真情谱写,湖泊的深邃是友谊延展,黄鹤楼依然伫立,见证了又一次伟大的中国奇迹。

纸短情长,一路平安。待春色秀丽,等你回来。

后记

现在湖北的医疗队陆续踏上了回家路,在高强度持续奋战得以休息后本应是欢欣雀跃的,但很多队员却流下了眼泪。这份眼泪值得我们铭记,因为在泪花中我们读出了期待,他们期待着湖北的战斗继续取得最后胜利;读出了牵挂,他们牵挂着那些需要继续诊疗患者得到康复;读出了不舍,他们不舍那共同抗击病毒的同志们间因并肩战斗而产生的深刻感情。

艰难的日子共同走过,前线的医护人员最辛苦。他们本来是父母,是伴侣,是儿女,但走向战场的一刻,他们是人民最信任的战士!同样,还要感谢他们身后默默支持的每一个家庭,感谢所有家属,纵然万般不舍,却依旧深明大义,一边满心牵挂,一边守护好家。

感谢所有辛勤奉献的医护人员,顶着冬雪走来,踏着春风离去,你们辛苦了!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此刻春光正好,只为送白衣战士回家,谢谢你们,也请你们好好歇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