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鱼被嘲笑,懵懵懂懂地活,却比我们更懂生命

如果通过聪明跟笨,把鱼分成两部分,会发现大多数鱼虽然并不聪明,但必定有过人之处。


这些鱼被嘲笑,懵懵懂懂地活,却比我们更懂生命

图片来源丨Flickr


比如翻车鱼游速不快,长得大但没有攻击力,被咬得血肉模糊都不懂反击。


可是它的繁殖能力超级强大,一次可以产下3亿鱼卵。这些子子孙孙分散在广阔的海洋里,即使能存活十万分之一,也是比较庞大的数字。


这些鱼被嘲笑,懵懵懂懂地活,却比我们更懂生命

图片来源丨Flickr


像翻车鱼这种求生欲退化的鱼并不在少数,大家经常提到的巨骨舌鱼是个经典的例子。


在一些资料里,研究员喜欢把它划分为能扛能打的猛鱼行列中。它在野生环境中的地位当然高,偶尔生撕食人鱼,吊打龙鱼不在话下,甚至硬怼雀鳝也不落下风。


这些鱼被嘲笑,懵懵懂懂地活,却比我们更懂生命

图片来源丨Flickr


但面对人类,这种鱼却傻得可怜。要捞一条巨骨舌鱼,可以顺着水流在亚马逊河漂流,拎着棍子守株待兔,巨骨舌鱼会自己送上门来。


它从水面探出脑袋时,就是棍子砸下的好机会。在巨骨舌鱼数量庞大的日子里,当地人每天能打滚二三十条巨骨舌。


这些鱼被嘲笑,懵懵懂懂地活,却比我们更懂生命

图片来源丨flickr


跟翻车鱼的软、巨骨舌的傻不同,有些鱼并不笨,只是其行为方式不太符合常理。对这些鱼来说,生命的愿意不在于感受生活,而是自我奉献。


鮟鱇鱼是生活在深海里的猎手,它有很多长长的棘条感知附近水流,头部挂着可以发光的肉瘤,用来引诱猎物靠近。这种鱼长相极为怪异,其繁殖方式也不常见。


几乎没有人真正见过鮟鱇鱼的繁殖过程,我们只是在资料中了解到公鮟鱇鱼是怎样在茫茫深海里寻找伴侣,并在找到母鮟鱇鱼后,又颇有奉献精神的融合在母鮟鱇鱼身体里。


这些鱼被嘲笑,懵懵懂懂地活,却比我们更懂生命

图片来源丨matrixworldhr


如果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你或许会看到鮟鱇鱼身上有凸起的肉瘤,那是公鮟鱇鱼存在过的痕迹。这团肉瘤原属于公鮟鱇鱼的繁殖器官。


为了方便母鮟鱇鱼繁殖,它的血肉慢慢融合到母鮟鱇鱼身体里,只留下这段器官。


公鮟鱇鱼的这种特性曾让我一度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但现在来看,公鮟鱇恐怕跟翻车鱼类似,以繁衍后代为首要任务。区别只是公鮟鱇鱼提前选择了牺牲,而翻车鱼没法自我了断,才便宜了它的天敌们。


这些鱼被嘲笑,懵懵懂懂地活,却比我们更懂生命

图片来源丨Freejpg


以我们的角度看,翻车鱼、巨骨舌鱼、公鮟鱇鱼都傻的可以,它们毫无防备的奔向死亡,又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不断加深这些可笑的行为。


但换个角度再看时,或许会发现它们并不笨,只是活得太原始。翻车鱼的无殇,巨骨舌鱼的无畏,公鮟鱇的无怨,都是生命最初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