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陈玉成有多少个老婆?陈玉成与李秀成关系如何?

鸢飞九天2018


太平天国后期有两个著名的将领,号称双雄,分别是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那我们先来说一下陈玉成的经历。

陈玉成,原名叫陈丕成,他的名字是后来洪秀全给赐的。陈玉成是广西滕县人,是个客家人,从小父母就不在了,所以就跟着叔叔陈得才生活。

公元1851年,陈玉成十五岁,他就跟着叔叔参加了金田起义,陈玉成在童子军里,因为表现突然,所以被提拔成为童子军的首领。

公元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陈玉成管军粮。

公元1854年,陈玉成在攻打武昌的战役之中,表现突然,被任命为殿右三十检点,因为陈玉成擅长打埋伏反击战,所以屡战屡胜,在太平军中有不小的名气。

公元1856年,陈玉成与燕王秦日纲、吴如孝打掉清军的江南大营,九月,天京事变,杨秀清被杀,石达开回京,太平军转入防御,只有陈玉成李秀成继续攻打清军。

公元1857年,陈玉成与李秀成合作,攻下安徽、湖北几座城池。

公元1858年,陈玉成被任命为前军主将,8月,陈玉成与李秀成打掉了清军的江北大军,缓解了清军对天京的威胁,这使得太平天国在石达开出走之,局势有所转变。

公元1859年,陈玉成生擒安徽巡抚李孟郡群,六月,被封为英王,十月打败冯子材,十一月,与李秀成合作击毙清提督周天培。

公元1860年,与杨辅清、李秀成,打掉江南大营。公元1861年9月,安庆失陷,陈玉成退守庐州。公元1862年5月,陈玉成弃庐州,向北行动,寿州苗沛霖投降清军,劝陈玉成来寿州,陈玉成中计被俘虏。6月4日,陈玉成被杀于河南延津,只有二十六岁。

陈玉成据说有三个妻子,分别是蒋桂娘,生子陈天宝,王氏,生子陈三元,吕氏。

陈玉成与李秀成的关系并不怎么好,时有矛盾。


历史简单说


陈玉成据说是有着三位夫人,蒋桂娘,王氏还有吕氏。


蒋桂娘在当时被称为双刀女神,一手飞刀绝技也是惊艳众人。她为陈玉成生下来一个孩子,名为天宝。在天京陷落之前,她早早的就被陈玉成安排逃了出去,后来独自一人将天宝养大,然而天宝留下一子后去世了。蒋桂娘再次养着孙子长大,最后活到了1926年,最后倒是留得了一张全家福照片,也是人之大幸了。

还有就是王氏了,她在天京沦陷之后也是开始了逃亡生活,之后被徐月捐抓到了,强行的将他娶回了家中。后来她还有她的儿子都出了家,她的儿子徐山元倒是活到了民国时期,身世才渐渐的为人知晓。



至于吕氏呢?陈玉成死后他也是被清军的一位将领纳为小妾,而这位将军有三十多位小妾,他也算是很喜欢这位吕氏的了。以至于他在被抓捕的时候都是和这个吕氏在一起的,之后他们便被押解进京。后来吕氏又在半路上被另外一人所劫,之后这位将军讨要不得,吕氏也就不知所踪了。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陈玉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还有一人同样也是极为重要,那就是李秀成。而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太平天国的兴衰史。

早期的时候,他们来自于相同的地方,关系也算是要好,这个时候太平天国也正处于上升期。后来他们之间渐生矛盾,太平天国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最后他们行同路人的时候,太平天国将不久矣。


是阿维啊


陈玉成绝对、绝对不止三个媳妇,因为根据史料以及学者研究,太平天国重要王爷,他们的伴侣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


比如东王杨秀清就有50多个王娘,当时杨秀清在答复美国公使的一份公文里公开说“兄弟聘娶妻妾,婚姻天定,多少听天。”


根据记载,在天京事变后,像英王、忠王这样掌握太平天国核心武力的太平天国王爷,正妻再加上姬妾(王娘再加上副王娘)差不多都有三、四十人。


仅1862年,“苗家老寨”的“苗大人”归顺,洪秀全还馈赏“苗大人”王娘数名;那么比“苗大人”重要得多的英王陈玉成怎么可能只有三位夫人了?即使陈玉成对妻子忠贞,他只娶三个妻子,这也违反了太平天国相关制度。


所以,陈玉成究竟有多少妻子还真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答案的迷,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绝对不止三个妻子。


陈玉成在军事上确实是很有才能,无论时候胜保还是曾国藩都对陈玉成的军事才华高度赞扬。



但是陈玉成有两个致命缺点:


第一、目中无人,不顾大局


第二、行军打仗过于残暴


陈玉成“目中无人”主要表现在他和李秀成关系上,事实上天京事变以后,洪秀全对陈玉成、李秀成这些领兵在外的大将,采取的都是“包干制”,比如把安庆皖北皖南“包干”给陈玉成,把浙江、苏南“包干”给李秀成。


“攻破江南大营”被后世认为是陈玉成无私帮助李秀成,但是李秀成却一点也不领情,而且陈玉成“不约而来”还把李秀成吓了一跳。


之所以李秀成不愿意陈玉成来,原因很简单,因为苏南、浙江是洪秀全许诺给李秀成的地盘,李秀成也有十足把握攻破江南大营,结果陈玉成跑过来夹击江南大营等于是要来分战利品,这当然让李秀成心里不舒服。


后来事态发展也证明了陈玉成确实是过来“抢地盘”的,陈玉成霸占了丹阳、句容一带,不愿意还给李秀成,结果两人爆发了一场大争吵,最后还是洪仁轩介入才平息了事态。



安庆失守后,陈玉成如果顾全大局本应该向天京靠拢,但是他却因为被洪秀全说了两句,负气死守庐州,并且不断向江北发展,导致最后太平天国在江北局面完全败坏。


陈玉成打仗过于残暴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他守庐州上,他为了防备湘军,真的在庐州一带采取了三光政策,用曾国藩的话说“在近城地方大肆焚掠”,真是搞得百里无鸡鸣。


当然,陈玉成的残暴并不比湘军更残暴,但是相比李秀成,陈玉成在征战过程中确实显得过于残暴了。


综上所述,陈玉成和李秀成的关系仅仅就是关系恶劣的同事关系,他们年纪、志向、兴趣都差得很远,是没有办法成为朋友的。


兰台


陈玉成(1837年-1862年6月4日),是太平天国后期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也是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主要的军事指挥官之一。被俘就义时年仅二十六岁,而清政府阵营对其的评价就是“凶狠狡诈”“此贼不灭,两湖未能安定”,虽然都是贬义,但是也可以看出陈玉成领导的太平军对清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力,所以,能得到对手这样评价,已然足矣。

关于英王陈玉成的妻子,历史记载相对较少,寻找之后,可以发现,陈玉成在其二十六岁的生命中,一共有三位妻子。

发妻蒋桂娘(1844——1926年7月7日)

蒋桂娘是陈玉成发妻,于1860年嫁给陈玉成,是一位拳师的女儿,擅使飞刀,得名号“双刀神女”。于1861年为陈玉成生下一男婴,取名天宝,寓意“太平天国之宝”。丈夫于1862年死后,一直生活在天京,1864年,蒋桂娘在天京陷落前夕,带着三岁儿子化妆为难民,在陈玉成部下的掩护下逃出天京,但是部众在半道上纷纷逃命。

母子二人一路逃亡到了兴宁县城,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在这里蒋桂娘含辛茹苦将陈天宝养大,孤苦无依的蒋桂娘只得隐姓埋名过着砍柴、开荒、甚至到大户人家当佣人的辛苦生活。

陈天宝长大后,生下儿子陈慎初,可是在陈慎初五岁时,陈天宝就去世了,陈天宝妻子也在两年后去世,蒋桂娘无奈再次撑起这个有英王血脉的家。最后在1926年去世,享年82岁。

王氏——江南巨绅王信照之女

王氏在天京陷落之前,带着四岁的儿子陈三元和一份《太平天国英王册封》的文件趁乱逃出英王府。混乱中被清军将领徐月捐强行掳走,并带回自己老家湖南益阳兰溪,强娶了王氏,并认陈三元为义子,改名徐山元。

成年后的陈三元,往来于汉口与益阳之间做生意,继续了一点家产,光绪末年,似乎害怕身份被暴露,42岁时,他拜会龙山栖霞寺的宝牛和尚为师,削发为僧,法号遇缘。

嫁给徐月捐的王氏,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年老后,跟着儿子在栖霞寺后山结庐而居,死后就葬在会龙山旁的狮形山上。直至民国时期,陈三元的身份才被世人得知。

吕氏——陈玉成唯一一个没有下落的妻子

吕氏传说相貌极为美丽,也是陈玉成的随军家属,当年陈玉成在安庆失守后,据守庐州,但是面对清军的围攻,在加上暗地里投降清朝的苗沛霖的引诱下,陈玉成放弃庐州,前往苗沛霖的地盘寿州,结果被苗沛霖诱捕。

吕氏在丈夫陈玉成死后,被清朝大将胜保强行纳为妾。后来胜保犯下重罪,全家被押往朝廷发落,半道上吕氏又被一个叫德楞额的将军截下,理由是吕氏是叛贼陈玉成的妻子。从此吕氏下落不明。

关于陈玉成和李秀成的关系如何

1856年,天京之变后,翼王石达开带领精兵良将出走太平天国,致使朝中无统兵之将,而清政府势力趁此机会向太平军反扑,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李秀成与陈玉成,这二人是太平天国后期的双臂,二人合作,在军事上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力挽狂澜,中兴了太平天国。

在恢复五军主将制时,陈玉成受封为前军主将,李秀成受封为后军主将。二人的配合一度是太平天国重现辉煌,特别在三河镇大战中,清军悍将李续宾自杀,随军的曾国华(曾国藩之弟)也战死。

虽然这二人紧密合作在太平天国后期军事上诸多胜利,让清政府一度陷入被动,但是在端掉清政府在天京的江南大营后,陈玉成部将黄文金抢占了苏州常熟,这地方可是李秀成的地盘,双方差点火并,从此二人只注重自己的地盘,扩充实力,各占一方,好不相干。

安庆被清军围困时,双方由干王洪仁玕主持,制定“围魏救赵”的策略,有李秀成和陈玉成带领军队进攻湘军后方重镇武昌,迫使曾国藩退兵。结果陈玉成按计划沿长江北岸攻到了武昌城附近,但是南岸并没有见李秀成的部队,此时的李秀成只顾招兵买马,完全不管陈玉成死活,后来武昌在国外势力的干涉下无奈撤军。

随后,陈玉成回军安庆与清军交战,陈玉成丢了安庆后,退守庐州,李秀成也未曾发兵救援,致使陈玉成孤立无援落入叛徒苗沛霖的陷阱中,最后败死。可以说,陈玉成战死后,李秀成独木难支,在陈玉成战死之后的两年,天京陷落,李秀成被捕,不久被杀,年仅四十二岁。

浮人语

陈玉成与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柱石之臣,二人合作狠狠地打击了清朝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反动势力,二人合作四次大战,三胜一败,却是这一败让陈玉成枉送了性命,作为太平天国的两根支柱,一根坍塌了,李秀成独木难支。怪只怪洪秀全奢靡无度,不理朝政。


海浮人


答:我是广西人。老实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广西人的存在感很低。但到了明朝,广西狼兵敢战之名开始震烁于史册。而到了晚清,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对出自广西的太平天国将士忌惮到了极点,可谓谈虎色变。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诸名王名将,除了洪秀全和冯云山,其他如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萧朝贵、秦日纲、胡以晄、林凤翔、李开芳等等,全是清一色广西人,可谓猛将如雨,劲卒如云。

其中,最为奇特的是,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来王陆顺德这四位都出自藤县大黎里乡。

现在藤城镇西南一里的大坪岭上有建于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的四王亭,就为纪念这四人而建。

亭前两边石柱上分别镂刻着对联,上联是:缅怀民族复兴始于天国,下联是:若问英雄出处多在吾藤。

这四王中,名气最大的是李秀成,其次陈玉成,再次是李世贤,最次是陆顺德。

李秀成和李世贤是堂兄弟,两人好得不要不要的。

陆顺德家是地主家庭,在起义前,李秀成是他们家的长工,按一般人想象,两人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他们一定势如水火,不共戴天。但是,他们俩事实上关系非常好。李秀成并未认为陆家剥削他什么,凭力气混陆家的饭吃,他认为是公平交易。

一句话,这四王中的李秀成、李世贤、陆顺德在起义前都是互相称兄道弟的好哥们。

虽然李秀成后人在《李秀成自述》中也提到自己家与陈玉成家不远,两人是旧日深交,但陈玉成那时和他们并没什么交往。

这倒不是说陈玉成眼光高,不屑与二李及陆顺德来往,而是陈玉成的年纪比他们小了一轮,玩不到一块。

这样说吧,这四人都是太平军经过他们家乡时入伍的,当时陈玉成只有十二岁,而李秀成时年二十八岁,李世贤和陆顺德差不多也是二十六、七岁左右。

陈玉成年纪虽小,却是太平军中的第一悍将。他参军后从童子兵起步,一刀一枪拼杀,十七岁为将,二十岁为帅,二十二岁封王,可谓志得意满,风头一时无两。

对于陈玉成,曾国藩说,自汉唐以来,未有如此贼之悍者。胡林翼语则说,其悍近世罕有其匹。

陈玉成锋芒毕现的时候,李秀成的局面迟迟打不开,他的地盘仅局限于桐城周围一带,在陈玉成的跟前,只是个陪衬的角色。

李秀成后来在《李秀成自述》也有提到“那时英王名显,我名未成”这一段经历。

但因为两人毕竟是同村好友,互相帮助,互相爱护,齐心合力,一次又一次对建下奇功,最终在太平天国“五王时代”落幕之后,共演了双星争耀的大戏。

也因为两人不断做大,互成分庭抗礼之势,李秀成的私心开始作崇,不断想方设法地对陈玉成进行分化、打压,以成就自己一家独大。

1860年10月,陈玉成在天京上游孤军苦战,多次向李秀成招书援救。

李秀成口头上虽然答应,却始终不动身。

陈玉成最终败走麦城,远赴苗沛霖的危地,被苗沛霖擒获,惨遭凌迟酷刑。

可叹的是,陈玉成死后,李秀成最终也孤掌难鸣,成为了清军的俘虏。

最后说一下陈玉成的老婆。

按《太平大国史丛考》里面的记载,陈玉成善杀回马枪,有“三十检点回马枪”的美称,其于1859年升为冬官正丞相,得“成天豫”爵封,经天王洪秀全恩准,娶江南秀才王信照之女为妻。

这王氏于1860年为陈玉成生下一子,取名陈三元,住在天京城西姚家巷的官邸里。

另外,陈玉成在取得皖东三河大捷时,看到女军司马蒋桂娘年轻貌美,又兼能骑善射,便娶为第二房夫人。后来在打庐州、六安、霍丘、桐城等地时,命部将兰成春护送她回天京的英王府,与第一房太太王氏一起生活。

一年后,蒋桂娘在英王府也生下一子,取名陈天宝。

陈玉成后来在安庆又纳了一个姓吕的小妾。陈玉成被擒杀后,吕氏被胜保霸占去了。


覃仕勇说史


陈玉成(1837年—1862年6月4日),广西藤县人,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原名陈丕成,洪秀全赐名玉成。他两眼下有痣,远望如四眼,人称“四眼狗”,1862年在安徽战败,投靠捻匪头目苗沛霖时被苗绑送清军处死。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年仅26岁。

一、英王陈玉成有多少个老婆:

陈玉成一生有三个老婆,他的第一位老婆是起义军中的一位女兵,姓蒋。第二个妻子是江南的一位大富豪家里的女儿王氏。第三个妻子则是姓吕。吕氏这个人长相非常的美丽,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妩媚,可以说是和陈最为般配的一对了。在结婚之后,这两个人形影不离,相当的恩爱。每次陈外出打仗,吕氏必定会随军而行。

二、陈玉成与李秀成关系如何:

陈玉成和李秀成都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导人,对太平天国的影响意义深远。陈玉成和李秀成的关系,应该是两人一开始精诚合作,到后来逐渐出现了分歧,两人的关系渐渐疏远。 李秀成和陈玉成都是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陈玉成在18岁时,就率领五百人马攻下武昌城,并在此后的战役多次大败清军,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而李秀成也是一名优秀的将领,他和陈玉成曾携手解救被清军包围的镇江,而且两人还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可以说两人的私交很好。 至陈玉成在家,与其至好,上下屋之不远,旧日深交,来在天朝,格宜深友。后期随着两人的地位越来越高,他们之间逐渐产生了分歧,在浦口和三河战役中,陈玉成功劳最大,因此被封为英王,李秀成过了二十多天才被封为忠王,两人的矛盾从这里就逐渐开始激化。 在清军的江南大营被击溃后,英王陈玉成想要解救被围困的安徽,而李秀成想要先攻占富庶的苏浙地区,两人意见不同,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湖北大战时,陈玉成想要先攻占武昌,切断清军后路,李秀成却反对这样的决策。 在后来的战斗中,陈玉成和李秀成多次出现分歧,最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也与太平天国一同灭亡。


O亮剑O


陈玉成和李秀成算得上是太平天国后期最优秀的两位将领。

在天京事变后,陈玉成和李秀成力撑危局,并先后取得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胜利,事后洪秀全封陈玉成为英王,封李秀成为忠王。

这一年,陈玉成二十三岁,李秀成三十六岁。

按照常理,这两位曾并肩作战、又都是年轻有为的高级将领,应该关系会非常好。但事实上,陈玉成和李秀成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

最初,陈玉成是燕王秦日纲麾下的骨干将领,而李秀成则是翼王石达开手下的重将,因为秦日纲和石达开不和,两人也没有过多交集。

但是,在天京事变后,陈玉成和李秀成临危受命,这个时候他们两人并肩携手,共同对付清军,算是他们相处最愉快的一段日子。然后,等到两人都被封王后,他们之间又开始出现各种摩擦,甚至相互看对方不顺眼。

关于陈玉成和李秀成的矛盾,史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苏省为忠逆独占,陈逆不嫌,每择繁华市镇,多设一卡,归英逆管。”“假如伪忠王统下遇伪英王之兵卒,皆指为野长毛,是以各拥重兵为卫。苟不如是,人财两失,而居县上者亦不敢问。”

简单点说,就是太平军占据苏州后,一条街道李秀成霸占一半,陈玉成霸占一半,两人相互设置关卡,不让对方的人过来。甚至后来,当两人麾下的士兵相遇时,都会相互辱骂对方为野长毛,由此可见陈、李二人的矛盾积怨之深。



那么,为什么陈玉成和李秀成会这般水火不容呢?最开始的原因,是因为李秀成太过圆滑,他不仅经常进献财宝讨好幼天王,而且在外时刻塑立自己仁慈的形象。比如下令部下不得扰民,优待俘虏等等。

本来,他的这些仁慈之举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偏偏他有时候会踩着陈玉成行事,故意抹黑陈玉成来抬高自己。比如有一次他在离开常州的时候,下令迅速解散女馆,却说是为避免他们被英王部下“蹂躏”。这样的行为,自然让陈玉成十分厌恶。

后来,两人关系彻底破裂,是因为西征与东进导致的矛盾。当时,陈玉成早就料到曾国藩会占领安庆威胁南京,建议先夺下安庆,李秀成却专注湖北、湖南战局。

最后二人争执不下,陈玉成只得率部南下安庆与湘军血战。洪秀全曾下诏让李秀成与陈玉成合兵攻击安庆守敌,李秀成却借口湖北战事紧张不予支持,这直接导致了西征没有成功,安庆又失陷的双输局面。也因为此,陈玉成对李秀成恨之入骨。

当然,陈玉成自身也有很大的缺点,他年轻气盛,锋芒毕露,平日里根本不把李秀成这位中年大叔放在眼里,所以造成李秀成也不愿意搭理他,再加上洪秀全有意构建双头格局,不希望一家独大,所以两人的关系自然是越走越远。

但不管怎么说,两位都是太平天国后期最优秀的将领,后来陈玉在被俘后宁死不降,最后被残忍杀害,享年二十六岁。李秀成在被俘后,却是乞降不成被杀害,享年四十二岁。故而在历史上陈玉成的评价相对高一些。但是两人的才能各有千秋,很难说谁高谁低。



最后,关于陈玉成的老婆。虽然年纪轻轻就牺牲,但是却不耽误办终身大事,据一些史料记载和民间小道消息,陈玉成一共有三个老婆。

第一个叫做蒋桂娘,是湖北麻城人,也是陈玉成的结发妻子。蒋桂娘的父亲是位拳师,蒋桂娘素稔庭训,练就一手飞刀绝技,时称“双刀神女”。陈玉成在湖北一带统兵作战时,蒋桂娘随父亲一同从军,被分在太平军的女营。

随后,陈玉成和蒋桂娘在工作中渐生情愫,两人于1860年喜结连理,当时蒋桂娘时年十六岁。第二年,身在天京的蒋桂娘为陈玉成生了个大胖小子。接到喜讯的陈玉成,将他这第一个儿子,取名“天宝”,寓“太平天国之宝”之意。

天京城破之时,蒋桂娘带着儿子趁乱逃出天京。蒋桂娘本打算带着儿子回到陈玉成的故乡广西藤县的,不过因为战乱,时局动荡,最终也没能实现。母子二人后来流落湖南资兴一带,蒋桂娘一人将陈天宝辛苦抚养长大,最后看着陈天宝娶妻生子。

等到1926年,蒋桂娘离世,享年82岁。后来,她的曾孙陈久年,于1979年7月把陈玉成和蒋桂娘的遗物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算是给这位英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陈玉成的第二个老婆叫做王氏,是江南富商王信照的女儿,她在嫁给陈玉成后,给陈玉成生下一个儿子,取名“陈三元”。后来清军攻破天京时,王氏母子被清军将领鲍超的部下徐月捐俘虏,随后徐月捐强行娶了王事,并将他们母子带到湖南益阳居住,陈三元也改名徐山元。

再后来,徐月捐去世后,王氏母子为避免被人知晓他们的身世,就选择了皈依佛门。后来陈三元在去世时,特意让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于庚申十一月二十八日江南省上元县桂花巷金沙井陈氏子”字。表明他出生在江南省上元县桂花巷金沙井,这个地方就在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以此声明他是陈家的儿子,而非徐家。

陈玉成的第三个老婆,据说叫做吕氏,长得十分漂亮,是陈玉成最喜欢的女子。曾经随陈玉成一起到寿州,后来陈玉成被俘虏,这位女子被胜保劫掳。胜保战败之后,又流落到另一位清将德楞额的手中。这之后,关于吕氏的事,甚至连无孔不入的历史狗仔队都鲜有记载。


我是赵帅锅


陈玉成是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被封为“英王”,作为一名在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军事家与将领,陈玉成一度率军攻陷清朝军队的江南、江北大本营,可谓风光无两,可惜英雄易折,年仅二十五岁就被凌迟处死。

虽然死得早,但是陈玉成也有三位夫人,就个人生活来说,可谓实打实的“人生赢家”。

陈玉成的发妻名叫蒋桂娘,湖北麻城人,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英豪女子。她出身武术世家,一手飞刀练得出神入化,早早跟随父亲参加了太平天国。十六岁那年蒋桂娘与陈玉成结为夫妻,并于第二年生下一子,夫妻二人给其起名为陈天宝,意为太平天国的宝贝疙瘩。

天京沦陷之前,蒋桂娘带着儿子易装逃出,她原本打算逃回陈玉成老家广西藤县,无奈路途遥远,加之护送之人中途离去,只能就地寻找藏匿之所,经过一番辗转,定居在湖南资兴的兴宁。

蒋桂娘孤身一人,含辛茹苦,将儿子陈天宝抚养成人,可惜由于家庭贫困,一直到31岁陈天宝才娶妻,并育有一子,取名陈慎初。

陈慎初五岁那年,陈天宝因病去世。蒋桂娘无奈之下,再次承担起抚养孙子的重任。

蒋桂娘一直活到1926年,以82岁高龄辞世,临终前她将身世和盘托出,身边人才知道这位其貌不扬的老太太竟然是名震一时的英王陈玉成的发妻,可谓传奇。

1980年广西藤县有关部门联系到陈慎初,将其调回祖籍藤县定居并参加工作,此后陈家在藤县开枝散叶,传承下来。

陈玉成的二夫人被称为王氏,是江南富豪王信照的女儿。她为陈玉成生下了一名儿子,名叫陈三元,天京沦陷的时候,王氏趁乱带着三元和英王册封册逃出天京,但是半路上被清军将领徐月捐拦下,徐月捐见其貌美,将其纳为小妾,王氏无奈之下,只能委身于他。

后来王氏为徐月捐生下了两名儿子与三名女儿。再后来王氏的儿子陈三元(后改名为徐山元)剃发出家,王氏为了陪伴儿子也削发出家。民国时期,徐山元才将自己的身世公布于众。

陈玉成的三老婆是吕氏。据说这位吕氏样貌生得极美,在其与陈玉成一同前往寿州打仗之时二人已形影不离。战争休息期间,二人还抱着一起睡觉。陈玉成兵败被俘,在被押往京城的路上吕氏仍旧陪在陈玉成的身边,后来吕氏被一位将领掳走,至此下落不明。

英王的妻子就只有这三位,儿女情长说完就该谈铁马秋风了。

作为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而同样作为太平天国的首脑人物之一的李秀成也是有名的将领,作为年轻一辈的佼佼者,李秀成与陈玉成临危受命,共同扛起了大厦将倾的太平天国。二人通力合作,共同攻下了清军的江南、江北大本营,解了翼王石达开离开之后的困局。

按理说二人经过这一系列的战斗应该情同手足才对,再加上都是藤县老乡,就是烧黄纸结拜同生共死也不为过。

但事实却是二人势如水火,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太平天国的军制极有特色,天王高高在上,却只是扮演一个精神领袖的角色,麾下众将各自圈地盘,各自为战,兵员粮饷,自行解决。这种放任自流诸侯割据式的军制,对于早期的发展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定鼎以后,需要的是统一指挥勠力同心,再这样各自为战,必然出问题。

陈玉成虽然年幼,却成名较早,不仅拥有安庆、淮南、皖西,还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湖北,声势直追翼王石达开,彼时清廷上下,皆认为:其能为夷者,无过石达开、陈玉成两逆。

而此时的李秀成,气候未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乡风光。

到了1859年,形势发生了变化,李秀成占据了江北一角,资草钱粮大涨,隐隐有和陈玉成分庭抗礼的苗头。

江南大营被攻破后,李秀成和陈玉成都忙着扩充地盘,矛盾逐渐加深,陈玉成要求李秀成与自己一道,攻打上海,而李秀成嘴里答应,却磨磨蹭蹭不执行,惹的陈玉成勃然大怒,两人矛盾彻底公开化。

不仅如此,李秀成还利用陈玉成回救安庆的时机,将其驻守的常熟的军队逐出,独吞江南富裕之地。

此时的陈玉成已经无暇顾及内斗,多次去信,请求李秀成出兵救援安庆,但李秀成以各种理由推脱,最终,安庆陷落,陈玉成落入敌手。

不能不说,太平天国这些领袖们,读书太少,档次太低,自私自利,沉迷内斗的小农属性,注定他们难以做大。

一门心思扩大势力的李秀成难道不明白唇亡齿寒,陈玉成倒了,他就是清军唯一的目标,等待他的,除了孤军奋战,再无可救之兵,面对蜂拥而至的虎狼之师,失败,就是时间问题。



日慕乡关


英王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的将领,也只有他能够在杨秀清死后,撑起整个太平天国政权,可惜另外一个与之齐名的忠王李秀成背后捅刀子,导致最后太平天国迅速瓦解;至于英王陈玉成有多少老婆,史料记载很详细,他娶了三个如花似玉的老婆,而且都生有后代。

英王陈玉成在整个太平天国中,论实力和能力,至少排名前三,第一是杨秀清,第二是石达开,第三就他。陈玉成和石达开一样,少年成名,能力出众,特别是在太平天国后期,基本上靠着他与李秀成全力对抗清廷的围剿。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柱石人物杨秀清被做掉,最有能力接管实权的石达开又被洪秀全逼走,并且带走了太平天国大量的精英,在军事上能够支撑太平天国政权的人物只有陈玉成和李秀成,但是两人能力很强,格局却千差万别,陈玉成是一心扛起太平天国,而李秀成却只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陈玉成和李秀成还是藤县老乡,几乎就是一个村的,一个山上,一个山下。

陈玉成的格局要比李秀成大得多,他全力抵抗清廷的江南,力战清军悍将鲍超和多隆,而且胜多负少,多次把清军打得狼狈而逃,他在军事上对李秀成的支持更是倾尽全力,不但率重兵相助,而且每次都自己身先士卒。

按道理,陈玉成对李秀成很够意思,李秀成应该投桃报李,可这忠王李秀成很不地道,当陈玉成安庆被围的时候,李秀成与以前围攻鲍超一样,保存实力,出工不出力,安庆被围,李秀成要不是当时的二把手洪仁轩出面调停,连工都不出。

安庆被曾国荃攻破,“贼破矣!”宣告太平天国的覆灭就只是个世间问题了,陈玉成在庐州被擒,最后被凌迟处死,时年26岁。

英王陈玉成有三个老婆,而且个个都是当时的倾国倾城美女,蒋氏、王氏、吕氏,而她们的故事个个很传奇。

陈玉成的第一个老婆蒋氏在天京城破后,带着陈玉成的儿子逃出了天京城,后来隐居兴宁县,一直抚养儿子陈天宝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在儿子陈天宝死后,又抚养孙子陈慎初长大成人,并在临终前告诉了他为英文后裔的身份。陈慎初很长寿,一直活到了建国后,并得到了政府的照顾,1994年过世。

陈玉成的第二个老婆王氏在清军破成后,被清军俘虏,被迫嫁给了鲍超的部将徐月举为小妾,并带着英王陈玉成的儿子陈三元,徐月举虽然是霸占了王氏,但是对她的儿子陈三元还是不错,认其当义子,并改名徐山元。王氏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出家为尼,而徐山元在民国期间才公开自己的英王之子的身份。

最为传奇的是陈玉成的第三个老婆吕氏,此女非常貌美,非常受陈玉成的宠爱,却不知道其来历,她在陈玉成被害后,被当时清军高级将领胜保霸占为妾,后来胜保失势,又被将领德楞额霸占,后来胜保还去讨要过此女,居然德楞额不给,足以说明此女国色天香。而吕氏最后归于何处,史料就再无记载。所谓来无踪去无影。

惜哉!英王陈玉成。


沉墨I方之城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英王陈玉成原名陈丕成,因为两眼下长有两颗痣,又被称为陈四眼。

陈玉成的名字是天王洪秀全赐的名字,陈玉成是太平军的元老,从童子营开始,一战一战累着战功上来的。

太平军定都天京之后,便放缓了对满清的攻势。

后来,东王杨秀清被杀,石达开等部回京,太平军的攻势基本停滞,转为守势。

随着太平军内部的内讧进一步加剧,大批的太平军元老死在了内部争斗中。

太平天国后期,基本上就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在外面撑场面。

陈玉成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安徽一带,而李秀成的势力范围主要在江苏及上海。

陈玉成和刘秀成在军事上有过多次合作行动,但两个人的关系说不上好,应该算是一般。

太平天国后期,大大小小几百个王,当然王与王之间是有高低区别的。

每个王都有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考量,简单来说,就是太平天国人心散了。

比如李秀成,在天京被围期间,出天京来作战,是需要向天王提供人质的,还要交付一笔金银才可以出来。

出来还有期限,必须在期限内回天京,比如苏州一战,当时李秀成不得不回天京,他一走,苏州就发生了兵变,城池落入淮军手中。

陈玉成有三个老婆。

陈玉成最终被苗沛霖诱捕,送往清营,这个苗沛霖也就是地方枭雄,在几方势力之间倒来倒去,最终也被清廷做掉了。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