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劳工之爱情》应该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国产电影,由张石川和郑正秋合作拍摄。虽然这部片子拍摄之前,国产电影已经开始在不同电影公司涌现,但因为战乱等诸多原因,全部流失不见。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如今去看这部片子,我们几乎可以得出结论,1922年的国产电影已经成熟了起来。虽然从技术到剧情设计没有现在优秀电影丰富,但是整部故事的完成度和成熟度非常高,相比于一百年后的国产烂片不知高到哪里去。本文试图从本片的技术层面和剧情设计层面来分析该片的价值。

技术层面

从中国最早的剧情片《难夫难妻》(1913年)中我们知道,拍摄过程中摄像机只是放在那里不动,文明戏演员不停地演,直到胶卷耗完。本片故事讲了一对夫妇成婚后,因为丈夫吃喝嫖赌,妻子与丈夫打骂了起来,双方父母后来也参与了进来。故事本身意在由闹剧产生喜剧效果,故事线十分单薄。从这两个方面可以见得,早期电影的稚嫩。

可是从《劳工之爱情》中看得出,自1913年伊始,短短十年,国产电影有了长足进步。镜头变得不再那么单一了,剪辑也有了十分可观的表现,另外,还增加了电影特效。这是非常令人吃惊和难能可贵的。《劳工之爱情》技术层面的进步具体表现如下:

1.景别切换:

在《劳工之爱情》中导演多次用全景、近景、特写来表现人物特征,景别切换已经十分丰富了。此类镜头出现甚多,这里列举三个片段如下图所示: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全景切到中近景

木匠锯西瓜的片段中,镜头从全景的水果摊整体环境表达切到中近景具体切西瓜呈现。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中近景切到全景

房东收租片段中,镜头从中景的人物表情变化刻画到全景的人物愤然离开。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中景切到全景

木匠制服流氓的片段中,镜头从木匠和一个流氓近景打闹切换到流氓群体参与的全景。

2.主观镜头切换:颇有趣味的是,导演已经懂得了主观视角的表达,已经在慢慢试图摆脱早期电影中单一的文明戏舞台视角的痕迹。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主观镜头的切换

近景镜头中木匠拿到眼镜之后很开心,睁开眼之后,镜头立刻切换到主观镜头的眼镜视角,模糊一片。

3.特效运用:其实早在1913年黎民伟的《庄子试妻》中已经开始试图挖掘胶片潜能,运用特效来表现庄子鬼影的忽隐忽现。这部电影中导演已经领悟到了用叠印的方法表达人物想象画面。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木匠回家后想象可以和医生女相爱的画面。导演用了叠印处理,而且还增加了柔和的渐变效果。

4.降格摄影:早期电影拍摄都是正常速度拍摄,正常速度放映,很少有人会想到用降格的方式来加速影片中的某一段,让影片不显得沉闷。这种尝试非常罕见,说明导演已经在开发放映机和摄影机之间的潜能了。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木匠安装楼梯这段放映速度虽然加快,但并不突兀,导演安排得恰如其分。

5.交叉蒙太奇:这部电影中导演用交叉蒙太奇来剪辑不同场景非常熟练,也非常常见,可见1922年的中国导演对拍摄电影已经很有经验了。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一帮人在屋内喝酒,下个镜头切到屋外人掉入陷阱。在这段设陷阱的片段中运用交叉蒙太奇来表现屋里屋外的有趣交接。

故事层面

《劳工之爱情》不仅标志着技术层面的成熟,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早期编剧的成熟。早期电影故事单薄大概是普遍现象,故事线多为一条,更无谈各种伏笔埋设。虽然《劳工之爱情》只是一部仅三本胶片的短片,但其故事的丰富性和完成度都是非常高的。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故事大体内容是机智、善良、勇敢的木匠改行卖西瓜,看上了对面医生女。医生要木匠使他医馆生意变好才嫁女儿。于是,木匠修改梯子,让许多人从楼梯上摔下来,使得医生有生意做,而木匠成功娶妻。

1.故事主线明确。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木匠要娶妻了。为了这个目的,他明确地分成以下几步实施:

第一步,他不做木匠,改卖水果,目的是接近医生之女;

第二步,展开追求攻势,用线桶给女孩送水果献殷勤;

第三步,看到女孩有意,便立刻表白,女孩羞赧说得看父亲意见,木匠明白这事儿有谱;

第四步,为探听医生嫁女要求,木匠拿着水果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得知医生要他让自己的医馆有生意;

第五步,满足医生需求,他改造楼梯让楼上的人受伤,为医生提供生意;

第六步,成功娶得娇妻。

整个剧本的故事线非常扎实,没有受到副线的任何干扰。从想要娶妻到娶得娇妻,一步步有条不紊进行,期间穿插诸多笑料,让整个故事妙趣横生,形散而意不散。

2.故事副线排兵布阵恰如其分。

电影中所有副线无一不在为主线服务,没有一条是无用的。具体体现如下: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1)故事中木匠卖水果,特地给小孩水果吃,后来小孩偷拿水果,他也只是略微一气。木匠看到小孩哭了,赶紧给水果哄他。这段是在表现他的善良。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2)在电影开始片段,木匠和医生女调情过程中,茶馆的几个流氓总调戏医生女,木匠挺身而出,将流氓制服。这段在表现木匠的勇敢。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3)之后医生出了一个让木匠给医馆带来生意的难题,木匠巧妙地用自己的技术设陷阱,让楼上的人受伤,去医馆救治。这段表现了他机智。

如此一个善良、勇敢、机智的好郎君,女孩有什么理由不嫁?当影片走入结局,看到女孩愿意嫁给木匠,医生也乐呵呵地答应,我们已经没有理由怀疑这门婚事了。郑正秋用数条副线来强化主线的合理性,证明了木匠是个好郎君,让女孩儿和父亲双双同意木匠的提亲变得极具说服力。这样一个优秀木匠能娶老婆,观众当然觉着太正常了。

3.影片伏笔众多。故事中伏笔频现,环环相扣,为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强化了逻辑。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第一个片段是,木匠给孩子们水果吃,为后来孩子们见木匠离开水果摊跑过来再次拿水果埋下伏笔。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第二个片段是,流氓第一次过去对医生女骚扰,没有受到惩戒,为第二次明目张胆过去欺负医生女增加合理性。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第三个片段尤其重要,全夜俱乐部会员在前一天因为争吵大打出手,第二天,这些人被一个老头聚拢在了一起,喝了顿酒,劝他们和好。这里的喝酒为木匠的机关能够有效实施增加了合理性。若非他们喝多酒,头脑不清,木匠的鬼把戏,清醒的人肯定能发现。

不足之处

《劳工之爱情》无论是电影技术上,还是剧情设计上,都标志着国产电影走向成熟。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早期电影文明戏的痕迹严重,电影还是相对幼稚。

《劳工之爱情》:教科书式的国产电影

郑鹧鸪表演的木匠表情浮夸,动作夸张,极尽“演戏”之能。电影意在强化真实生活,这样的文明戏表演手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另外,电影虽然有了稍微复杂的剪辑,但是镜头位置仍旧是舞台视角。导演刻意地将镜头摆在场景的正前方,演员总是从侧面进入到镜头当中,仍旧是文明戏的表达模式。

不过,因为当时国产电影才刚刚起步,导演们本身就没有多少经验,能做到这样的地步已经很不错了。从故事的完整性、丰富性、趣味性以及电影技术上的发掘和突破,不仅是当时的优秀之作,更是现在许多国产烂片不具备的。可以说,这部片子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教科书式的意义。

那些拍摄国产烂片的导演们与其追求多么棒的画质和特效,铺设多条线故事线以表现自己的高端,还不如学习《劳工之爱情》的故事技巧,先把一个简单故事讲好了,再去追求更高的电影艺术层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