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人不用高考直升清華、北大,浙江以45人雄踞第一,憑什麼?

距離高考倒計時已經只有80天,可已有260人次憑藉五大學科競賽而直升清華北大,更讓人感到驚訝的是,前兩年還與湖南平起平坐的浙江,今年以45人佔總人數的四分之一,雄踞第一。

260人不用高考直升清華、北大,浙江以45人雄踞第一,憑什麼?

五大學科競賽浙江“三級跳”

每年的五大學科競賽,是各省區市和各重點中學爭奪的焦點。

260人不用高考直升清華、北大,浙江以45人雄踞第一,憑什麼?

近期,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發佈 2020 年五大學科奧賽國家集訓隊名單,今年獲得保送資格的 260 人名單最終出爐,浙江45、湖南24、廣東20位列名單前三名。

對比近三年各省市的入選情況,浙江可謂連續三級跳。

每年五大學科競賽的名額僅僅260人,其中數學學科最多,為60人,其他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學各50人,他們都是全國各學科的佼佼者。

260人不用高考直升清華、北大,浙江以45人雄踞第一,憑什麼?

2018年的260名入選的學科競賽英才中,湖南省和浙江省各33人,並列第一,四川以23人位居第二;

2019年,浙江以31人躍升至第一,湖南以29人屈居第二,上海和四川以20人處於第三位;

可到了2020年,浙江與湖南的榜首之爭趨於明朗化,浙江高達45人,比第二的湖南24人和第三的廣東20人加起來還多,特別是在物理學科15人和信息學13人,處於絕對領先位置。

260人不用高考直升清華、北大,浙江以45人雄踞第一,憑什麼?

浙江集訓名單分佈12校

在五大學科人數分佈方面,浙江連續三年來都有學科入選的省份,接下來是湖南,說明浙江的學科競賽優勢十分全面。

此外,在獲獎中學的分佈上,浙江今年達到12所學校,不像上海往往集中是“四大名校”,而是分佈的學校相當廣。

260人不用高考直升清華、北大,浙江以45人雄踞第一,憑什麼?

2020 年五大學科奧賽集訓隊 260 名成員,分佈在全國 83 所中學中,其中浙江的中學中,杭州學軍中學13人、杭州市第二中學9人、寧波市鎮海中學9人,富陽中學4人,紹興一中、蕭山中學各2人,樂清市知臨中學、寧波鎮海蛟川書院、金華一中、柯橋中學、平陽浙鰲高級中學、諸暨中學各1人,在全國各省區市中,分佈學校是最廣的。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浙江很多中學有學科競賽的濃厚氛圍。


學科競賽名師是關鍵

浙江一些競賽強校十分重視對競賽人才的培養。在老師應聘時,如果高中時有過參加學科競賽的經歷,往往更容易拿到Offer。

鎮海中學有一位數學金牌教練,名叫沈虎躍,連續16年輔導學生參加數學競賽了,在業內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260人不用高考直升清華、北大,浙江以45人雄踞第一,憑什麼?

幾年前,他輔導的學生裡有15人獲得全國一等獎,9人進入冬令營。要知道,浙江全省當年進入冬令營的學生一共才20人。沈老師說,最牛的那些競賽教練,全國都是稀罕物。“現在會解題、解難題的輔導老師不少,但既會解題又會教的老師就不多了,能夠指導學生觸類旁通的老師就更少了。”

競賽輔導老師對學生的點撥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讓有實力的學生髮揮出他的能力,還能提升一個檔次。真正厲害的競賽老師不僅僅自己會解題,實戰經驗要相當豐富,學生不一樣,教法也不一樣。

去年12月的CMO賽中,在403名選手參加的冬令營中,摘下全國第一的選手——南師大附中的嚴彬瑋同學有兩大亮點:一是考出了126分的滿分成績;二是女生。這些成績的取得,就離不開奧賽名師葛軍的悉心指導和教育培養,很多人把一部分功勞完全歸就於這個“數學帝”教練。


百萬年薪挖競賽名師不稀奇

一個競賽老師的年薪高達兩三百萬元,在這樣,這樣的事情前幾年就有。競賽氛圍濃厚,學校重視,於是,最好的競賽培訓老師就成了香餑餑,大家爭著要。

近幾年,每到招聘季,都能聽到有學校高薪聘請競賽教練的新聞。

260人不用高考直升清華、北大,浙江以45人雄踞第一,憑什麼?

前幾年,永康市古麗高級中學開出60萬~100萬年薪,招聘全國一級金牌教練;蒼南中學公開招聘高中奧賽金牌教練,提供90平方米人才公寓;臨安中學表示,歡迎高中學科奧賽金牌教練來校兼職……

自然,能拿到這樣年薪的老師,全國也沒幾個。浙江衢州二中一位專職競賽輔導老師說,現在各學校爭奪競賽老師的確蠻激烈的,給出的價碼也不低。“如果是發達地區來我們這邊挖人,年薪一般會開到25萬元左右,每年還有幾萬元的出差經費,如果帶學生出了成績,還會額外有獎勵。”這位老師說,有些地方給出的條件會更好,比如寧波一所學校,就曾開出這樣的條件挖人:一次性給安家費60萬元,年薪翻倍,還可享受特級教師待遇。“輔導學生是全天候的,並不輕鬆。”

衢州二中的競賽總教練鄧城秋說,競賽的題目很難,有時候連老師做不出,需要私下鑽研。“競賽老師在上課前,提前幾天就要開始準備。參加競賽的學生都很厲害,有時候來問的題目,會把老師難住。”除了學業輔導,老師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情緒變化,“有些學生憑一時興趣,遇到難題就退縮了,如果確實是好苗子,就得反覆做工作。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再是老師,而是朋友甚至是保姆。他們畢竟還是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的。”

正是從師資入手,不斷培養競賽苗子,成就了浙江近年來的“競賽強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