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與大漢差了一個西南夷:博弈百年也沒有搞定的南詔問題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西漢武帝時期開發西南夷,東漢明帝時期郡縣千里哀牢,兩漢對西南地區輸出了暴力,也輸出了秩序。但是,山高路遠以及民族屬性的緣故,使得雲貴高原地區始終難以徹底納入中央帝國的統治範圍。


大唐與大漢差了一個西南夷:博弈百年也沒有搞定的南詔問題

大唐強盛之後,自然要向西南地區擴展疆域,而建國的南詔就成了最大的障礙。對於東北的高句麗、對於北方的突厥以及對於西方的西域,大唐都是有目標、有戰略、有步驟地推進。但是,對於西南夷,大唐的擴展行動就混亂不堪了。因為征戰高句麗、平定東西突厥以及征服西域,主要是在太宗李世民和高宗李治時期進行的;而擴展西南則是在唐玄宗時期。

這時候的大唐國力雖然達到了巔峰,但是帝國已經接近擴展極限。所以,對南詔的戰爭和博弈,先是一種窮兵黷武、再是一種疲於應付、後是一種不得以地被動招架。而究其原因就是南詔問題與高句麗問題類似,同樣不好解決,但此時大唐的國力和進取心不是向上發展而是向下跳水。所以,南詔問題,雖然持續百年,但始終沒有解決。大唐武力也只能止步於蒼山洱海。

01.南詔正在向著傳統政權演化

南詔,是唐朝對今天雲南地區的“烏蠻六詔”的統稱。這些西南夷人,“自言哀牢之後”。而哀牢古國,主要是傣族和彝族等西南少數民族先民在怒江和瀾滄江流域建立的聯盟國家。東漢時期,中央帝國將其納入統治範圍,“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皆以郡縣治之。

公元733年到738年,六詔之一的蒙舍詔首領皮邏閣統一其他五詔,皮邏閣也被唐玄宗冊封為雲南王,以南詔為國名,定都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市南太和村)。全盛之時,南詔的控制了今天的雲南省全部、四川省南部和貴州省西部,算是一個雄踞雲貴高原的大型王國。


大唐與大漢差了一個西南夷:博弈百年也沒有搞定的南詔問題


南詔與大唐的關係,屬於一種傾向性較強的羈縻關係,接受大唐的文化和冊封,但是又具有相當強的獨立性。南詔上層貴族使用漢文,佛教較為流行,制度設計仿效唐朝,也施行府兵制和均田制。但是,南詔也一直施行奴隸制,文明程度比中原要差一個等級。

東漢末年以來大分裂時代,使得中央帝國無力對西南地區進行更為深刻地政治統治。但是,中原地區和西南地區的經濟和經濟交流卻一直沒有停止。所以,中原地區在向帝國整合的過程中,西南地區也在加速進行內部整合。

至唐玄宗時期,南詔建國,基本上完成了內部整合。雖然文明程度還不及中原地區,但是進化趨勢非常明顯,就是在向傳統的封建王朝發展。所以,南詔不能類比於東突厥和西域小國,只能類比於高句麗。所以,征服南詔政權的難度係數,就一定很高。

02.唐玄宗時期,大唐窮兵黷武地向西南擴張

率先點燃南詔戰火的是大唐的雲南太守張虔陀,史載“待之不以禮”。於是,大唐的西南政權便與南詔的奴隸主之間產生了尖銳矛盾。

玄宗時期的邊將,與蠻夷爆發衝突,已經成了常態。高仙芝在西域、安祿山在河北、張虔陀在西南,就沒有一個能跟夷人把關係處理好的。所以,這不是個例問題而是普遍問題。究其原因,就是邊將們已經不再奉行太宗時期的羈縻國策,甚至就要把事情搞大,然後殺敵立功、開疆拓土,換取晉升的可能。


大唐與大漢差了一個西南夷:博弈百年也沒有搞定的南詔問題


邊將如此彪悍,朝廷更是四處瘋狂,從來都不吝國力和軍力,火藥桶一旦被點著,大唐肯定要出兵,而且死戰不休。

公元750年,雲南王閣羅鳳攻佔雲南三十州,殺死雲南太守張虔陀。公元751年,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便揮師八萬征戰南詔,並取得盧楠(今雲南姚安縣境內)大捷。雲南王造反,大唐出兵,這叫有理;大唐征戰,盧楠大捷,這叫有力。然後,雲南王閣羅鳳遣使謝罪,大唐止兵,而後用政治手段解決南詔問題,這叫有節。但是,玄宗時期就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有節。

唐將鮮于仲通,繼續揮兵深入,直抵南詔國都太和城。然而,被逼到絕境的南詔絕地反擊,擊敗唐軍。唐軍戰死六萬,幾乎全軍覆沒。同時,閣羅鳳舉南詔背叛大唐、臣服吐蕃。於是,南詔問題立即複雜化,由大唐的地方問題變成了大唐與吐蕃間的爭霸問題。

但是,這還不算完。曾任劍南節度使的宰相楊國忠,繼續窮兵黷武,再起七萬大軍征戰南詔,結果再一次征戰失敗,而且此戰唐軍全軍覆沒。到了這時候,南詔戰敗已經不是邊將的問題了,因為征戰失敗就會威脅楊國忠的宰相威信。於是,楊國忠再次舉兵,“益發中國兵討之,前後死者二十萬人”。直至安史之亂爆發,大唐才停止對南詔的主動出擊。


大唐與大漢差了一個西南夷:博弈百年也沒有搞定的南詔問題


03.唐憲宗時期,大唐與南詔迎來的了轉機

唐玄宗避難四川之際,南詔聯合吐蕃軍隊兩次進攻四川,大軍所過之處,子女財帛、牛羊積穀掃蕩一空。大唐只能疲於招架,南詔則打出了主動,威震西南諸夷。

轉機出現在唐憲宗時期,但是這個轉機不是大唐發起的,而是南詔發起的。因為此時的大唐,無論是輸出暴力還是輸出秩序,都已經變得不可能。


大唐與大漢差了一個西南夷:博弈百年也沒有搞定的南詔問題


主要原因是南詔與吐蕃的關係出現了問題。

吐蕃是一個高原政權,因為物質貧乏所以不能依靠高原養活自己,只能依靠殖民周邊為政權輸血。向北通過大小勃律殖民西域、向東通過青海道掠奪大唐,甚至也要向南,壓榨南詔。但是,南詔也是一個山地高原政權,自己也不富裕。要是足夠富裕,南詔和西南地區的文明進程也不會這麼慢。南詔臣服吐蕃,吐蕃就要向南詔徵稅、徵兵,南詔接受不了這種壓榨,但是自己又打不過吐蕃。所以,只能聯盟大唐,共同對付吐蕃。

公元794年,南詔舉數萬大軍在金沙江一帶擊敗吐蕃大軍,並斬斷鐵橋,正式臣服大唐。大唐也及時向南詔伸出了橄欖枝,這個橄欖枝的成本很低,就是一紙冊封和一枚“貞元冊南詔印”。然後,唐與南詔之間就保持了一段相對和平的時期。


大唐與大漢差了一個西南夷:博弈百年也沒有搞定的南詔問題


但是,到了唐文宗時期(公元826年到840年),南詔問題再起。這個問題還是跟邊將有關係。這次不是因為邊將窮兵黷武而是因為“不練戎事”。唐西川節度使杜元穎削減邊卒糧餉,導致餓瘋了的唐軍士卒衝到南詔去搶劫。

自安史之亂後,西南的主動權就已經易手,大唐無力控制南詔。到了晚唐,大唐的國力和進取心已經全面萎靡,原因就是實力不允許,而南詔卻在蒸蒸日上。所以,邊卒寇邊直接引發了新的戰爭。南詔主動出擊四川,幷包圍成都。大唐只能發數道大軍入川平亂。南詔見唐軍勢大,於是搶空四川、主動退兵,大量財物和大批人口被劫掠到南詔。因為有大批工匠被帶到南詔,直接導致“南詔工巧埒於蜀中”。以前,南詔的技術水準遠落後於四川,但戰後基本和四川打了個平手。同時,人口和財富,也極大地提升了南詔的國力,促進了地方開發。

唐與南詔的戰爭,大唐一直是純消耗而南詔則是以戰養戰、越打越強。所以,大唐在南詔問題上只能向著被動招架的方向發展。

04.唐宣宗時期,南詔開始主動出擊大唐

杜元穎之後,鄭滑節度使李德裕代為西川節度使。這個人在西南的經略還算成功,但也只是勉強阻止了南詔向四川擴張。

李德裕的主要側重就是防守,一個是耕戰治川,種糧食和搞防守,大力發展當地經濟,只有經濟上去了,大唐才能以四川制南詔;另一個就是依山川形勢築壘駐兵,並建立戰地倉儲,以最低的成本與南詔征戰。


大唐與大漢差了一個西南夷:博弈百年也沒有搞定的南詔問題


在李德裕的治理下,大唐在四川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開始向上發展。再加上自身龐大的國力,這些便足以威懾住南詔。公元831年,李德裕派使者出使南詔,要回了被南詔擄掠的大批唐朝子民。

四川的力量在上揚,但是架不住大唐整體在走下坡路。而且,後期的大唐朝廷和封疆大吏們,很少出現鞏固邊疆的幹吏。四川扛住了,交州(今越南河內)又鬧騰了起來。交州都護李涿橫徵暴斂、濫殺當地酋長,激化了大唐與地方夷人的矛盾。於是,安南酋長直接引南詔入交州,驅趕和取締唐朝在交州的地方官吏和政治設施。

同時,大唐朝廷因為新任南詔王酋龍沒有向大唐告喪,所以不予冊封。於是,南詔王酋龍自立為帝,改國號大禮,並向貴州出兵,攻佔播州(今遵義)。西略雲貴、南下交州,並自稱皇帝,南詔問題愈演愈烈。

大唐被動招架,南詔處處主動。但是,大唐的封疆大吏再一次胡亂出招,新任交州都護李鄠立功心切,竟然從交州揮兵播州,導致交州空虛,南詔則趁勢攻佔交州。

南詔來犯,陷播州,鄠復取之。南詔復來犯,攻交趾,陷之。

直到驍衛將軍高駢出任安南都護,在嶺南與交州一帶連續大戰告捷,才總算為大唐平定安南、保住交州。


大唐與大漢差了一個西南夷:博弈百年也沒有搞定的南詔問題


05.西南需要深刻經營,但是大唐已經沒有機會

以後,唐與南詔之間仍舊衝突不斷,衝突的交點,一個是四川、一個是交州。但是,自高駢收復交州後,四川成為唯一交點。

大唐最大的優勢就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用四川一個地方就能耗死南詔。所以,連年戰爭搞得大唐焦頭爛額、國力蹣跚。但是,南詔同樣不好受,連年對唐用兵,極大地損耗了國力。因為攻不下四川,南詔及其所在的西南地區就無法獲得外部資源,也就無法成就西南帝國。所以,但有內部問題,南詔和西南地區就只能重新陷入紛亂。

酋龍年少嗜殺戮,親戚異己者皆斬,兵出無寧歲,諸國更讎忿,屢覆眾,國耗虛。蜀之役,男子十五以下悉發,婦耕以餉軍。

一個殘暴的國主,一串無休止的戰爭,就給南詔這個即將崛起的霸主畫上了句號。公元897年,南詔清平官(相當於宰相)、唐人鄭買嗣與大臣楊登,發動政變,殺死南詔王隆舜。公元902年,鄭買嗣再次發動政變,屠戮南詔王室800餘人,南詔國滅。

五年之後,即公元907年,大唐帝國也畫上了句號。大唐與南詔之間的百年戰爭,證明了一件事,就是南詔問題真得不好處理。戰爭是一種破壞,但也是一種建設。在戰爭的過程中,南詔即其所在的西南地區逐漸形成了內部認同和凝聚力。所以,歷經五代十國的兩宋,一直無法把統治擴展到這個地區。真正解決南詔及西南問題的,是武力碾壓歐亞大陸的蒙古人。但是,這還需要300年時間。


大唐與大漢差了一個西南夷:博弈百年也沒有搞定的南詔問題


西南地區,只要投送了足夠的武力,就很容易輸出秩序。因為這裡山川破碎,難以建立強有力的統一政權,只能形成不好解決割據問題。但也正是因為山川破碎、道路不通,所以穩定而持續地輸出秩序,不僅成本高昂而且易得易失。所以,中央帝國在這裡一直奉行羈縻制度和土司制度。

秦始皇南征百越,修運河;漢武帝經營西南夷,治道路。所以,要徹底實現對西南的控制,不僅要有武力的投送還要有大力度地開發。西南問題一直持續到明清,才迎來了解決的可能。但是,自漢武帝以來的頻繁武力開拓和文化滲透,是保障這個地區能夠納入中央帝國版圖的先決條件。否則,以後的徹底開發和納入統治就會遭遇更大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