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戈壁农业中如何做好栽培基质的研发、筛选?

室靜蘭香


一、少土农业栽培技术

戈壁设施少土农业栽培就是在原始的戈壁或非耕地区域建立大棚等保护性种植设施,用戈壁本来的土壤作为栽培基础,经过一系列的有机物添加,形成少土的栽培基地,用来栽培农作物,也称为“少土栽培技术”。戈壁设施少土农业栽培需要相关的理论支撑,可以结合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取得的相关种植结论进行,做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太阳能源以及充足的劳动力等优势,结合营养液,就地栽培,做到节源、节水。

二、戈壁设施少土农业栽培的实施途径

温室、大棚、戈壁设施少土农业栽培智能型温室或者节能型温室,其建设的主要根据是依照当地的气候、地质等资源,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需要保证环境满足蔬菜等农作物的生存所需的温度、光照、水源等问题,保证其生长的持续性。排水系统也要进行完善,定期进行浇水。

戈壁设施少土农业在不同的质地上设施安装有所不同,根据砾石的多少、大小以及质地的酸碱度可采取土地上栽培和下挖栽培,但都要保证灌水系统的完善[3]。

1、非隔离栽培

这种栽培类型主要用于不含盐碱的戈壁,栽培的作物与原来的土地一体化,建槽形式可以选择土地上的栽培槽类型,下挖式或无槽均可。

2、隔離栽培

主要适用于含盐碱量较大或污染较高的区域,在对农作物生长有影响的戈壁,在盐碱戈壁上铺一层厚塑料膜完全覆盖地面,把配制好的有机质营养料装在塑料编织袋内,在编织袋上打孔栽培移栽苗或点种。

3、地上栽培槽和地下栽培槽

地上的栽培在土地不远处用砖加混凝土进行浇筑,建立排水槽。槽高可设置在30 cm左右,间距70 cm左右,在地下进行走道式挖槽。

4、灌水系统

戈壁少土栽培的种植基础是在砾石土上进行的,保水能力都较为薄弱,不适合于直接进行地面灌溉,一般可以采用安装节水喷灌的模式。主要使用压力灌溉或建设自来水设备蓄水池,成立独立的灌水设备,大棚内的排水实施都可以采用塑料形式的滴灌带,槽内也可适当铺设一到两根输水管道,保障水资源的输送。

三、戈壁设施少土农业栽培的营养补充

戈壁设施少土农业栽培以砾石土质地为主,其土质的特点为松散,没有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不能够正常的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施加营养液和有机物质,从而促进农作物生长。可以使用固态的有机化肥与营养液相结合的方式,就地取材的投入有机物改善农作物的营养问题,使其有充分的水分和营养,改善其根部的透气。

戈壁有机肥处理,主要是通过增加粪类物质(包括羊圈粪、牛粪、禽类等)和腐烂作物秆桔的形式,作为基肥施加到土壤上面,有效的提升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2]。

在戈壁有机处理的基础上,还需要每年对土壤进行翻新处理,将新鲜的有机化肥投入其中,部分营养液可以采取液体输送的形式进行灌溉,减少其渗透造成的资源流失,提高废料的利用率,不断发现更适合于戈壁农业发展的营养物质。


农家自我记录


(一)建设标准化戈壁农业产业园。充分发挥现有设施农业基础,坚持高标准规划、园区化布局,在全市建设玉门镇麻良滩现代戈壁农业、赤金镇戈壁温室韭菜产业基地、清泉乡戈壁温室人参果产业基地、下西号镇戈壁蔬菜产业园、黄闸湾镇戈壁蔬菜产业园、柳河镇戈壁蔬菜产业园、柳湖乡戈壁蔬菜产业园、花海大畅河戈壁蔬菜产业园等8个规划面积不少于1000亩的戈壁农业产业园。(二)建设工厂化种苗繁育厂和基质加工厂。加快新品种引进培育,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筛选出适宜不同区域、不同栽培类型的新品种。依托最新生物工程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实现尾菜等农牧业废弃物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到2022年,建成3个年育苗能力500万株以上、5个年育苗能力200万株以上的种苗繁育中心,建成2座年产4万t和2座年产2万t的有机栽培基质加工厂,建设1座温室钢架和保温设施加工厂,以满足全市戈壁农业对种苗、基质、建材和保温设施的需求,保证戈壁农业健康发展。(三)培育打造戈壁农业品牌。加大戈壁农业品牌、商标、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使用力度,放大“祁连清泉”人参果、“沁馨”韭菜、“盛美柳湖”设施蔬菜等无公害、绿色戈壁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尽快注册玉门戈壁农产品商标,切实打响玉门戈壁农业品牌,采取最严格的检测和管理措施,实现绿色有机戈壁农产品“零化肥、零农药、零杀虫剂”目标,实现全产业品牌化,全力提高戈壁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到2022年,戈壁日光温室“三品一标”认证率达到75%以上,培育完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3个以上;争创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2个以上,完成GAP认证2个以上,有机食品认证2个以上。(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进戈壁农业技术集成创新,继续推广育苗移栽、高效农田节水、测土配方施肥、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耕种收关键环节机械化等重大农业高新技术。重点推广设施轻简化建造、生态栽培、农机农艺融合、水肥一体化、光电能源温室利用及物联网远程管控等现代农业高效生产技术,提升装备水平,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五)完善配套服务设施。重点对玉门镇、老市区、花海镇、赤金镇、下西号镇、清泉乡现有6座果蔬批发市场进行提升改造,每个配套建设保鲜库1万t,加大产地特色瓜菜、林果产地初加工和分级配送,在下西号镇、清泉乡新建2座农产品交易市场,每个配套建设保鲜库2万t,引导农产品加工配送、营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