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就是“春分”,饮食上吃点啥好?又该如何养生?

小马嘚啵嘚


“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3月20日,将迎来“春分”节气。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

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立春的习俗

1:立春蛋,俗语道“春分到,蛋儿俏”,春分时节,有“立春蛋”的习俗。

2:粘雀子嘴,春分,农民会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3:春祭,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

4:送春牛,春分时节,还有挨家送春牛图的习俗。

春分时节,吃“春菜”

一、苋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这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吃法:苋菜鱼片汤

  • 材料:草鱼300克,苋菜100克。

  • 调料:盐少许,味精、葱末、姜末各3 克,淀粉5克,高汤适量。

  • 做法:

    1、将草鱼去鳞、去腮、去内脏, 洗净去骨,肉切成大片,加淀粉抓匀; 苋菜洗净切段备用。

    2.、锅上火倒入高 汤,调入葱末、姜末、盐、味精,下入 鱼片、苋菜煲至熟即可。

二:香椿芽

春分时节吃“春菜。

春菜代表之一香椿,是民间常见的药食同源佳品。

春分时节,香椿嫩芽,绿中带红,鲜嫩清脆,可清热解毒、开胃醒脾。

香椿带有的香气,具有很强的疏通作用,能帮助阳气在人体内升发。

香椿鸡蛋汤,可健脾养肝,适合春分前后养生,尤其脾胃虚弱的人群食用。

吃法:香椿鸡蛋汤

  • 食材:香椿芽、鸡蛋、菜籽油、盐、香菜、葱

  • 做法:

    1、香椿芽6~8根,洗净后用开水焯烫,切粒备用;

    2、取鸡蛋2枚,打入碗中搅散备用;炒锅烧热,加入少量菜籽油,放入香椿略炒片刻盛出;

    3、炒锅复烧热,加少量菜籽油,倒入蛋液,炒至五分熟时放入香椿一同炒匀,然后倒入适量沸水,大火煮约5分钟,加入盐、香菜、葱调味即可。

三:蒲公英

春分时节,野菜正吐露嫩芽,正是吃野菜的好时节。

蒲公英,绝对是最适合春天吃的野菜之一。

中医认为,蒲公英甘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对化解“春燥”很有好处。

蒲公英被称为“春天里的天然下火草”,有很好的去火消炎效果,对于春季上火、嗓子疼、肝火旺、胃热均有效果!

蒲公英还可保肝,清肝毒,预防肝损伤。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是在许多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营养品。

《医林纂要》认为,蒲公英“补脾和胃,泻火”。而且,蒲公英清胃热却又不伤胃气。

所以,春分时节,吃点蒲公英,或者用蒲公英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吃法:凉拌蒲公英叶

  • 原料:新鲜蒲公英叶茎、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

  • 做法:洗净的蒲公英叶焯水后,冷水冲凉;佐以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搅拌均匀,即做成一款清脆爽口的蒜蓉蒲公英。

餐桌上摆这样一盘色泽翠绿,味道鲜美的菜肴,一定会让家人胃口大开的。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加入其他作料,做成其他风味的凉拌蒲公英。

春分时节,饮“春茶”

1、刺玫菊茶,疏肝理气

早春,最适合饮花茶,可通窍解郁,散寒暖身,令人神清气爽。

春季,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不利于肝气抒发,此时,用刺玫菊泡水,是不错的选择。

刺玫菊,就是一种野生的小玫瑰,其性质温和,可"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

将其晒干后,泡水代茶饮,可疏肝理气,解郁,改善心情,促排毒。

中医认为,刺玫菊,可疏肝理气,疏肝郁,滋养心肝血脉,可促进肝脏健康。

此外,刺玫菊,香气浓郁,作为花茶,可疏解改善不良情绪,使心情变好,有助于肝气抒发。

并且,刺玫菊,还可以活血化瘀,用其泡水,排肝毒,改善面部肌肤健康,也是不错的选择。

2、绿茶,清火提神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使绿茶滋味鲜爽,此时,不妨喝点绿茶。

绿茶,香高味醇、清汤绿叶,可清热去火,生津止渴,提神醒脑。

因此,在春季,容易上火的人,比较适合饮用绿茶。

指的注意的是,肠胃虚寒的人,则不宜喝绿茶。

3、红苏子叶茶,解表散寒

春分时节,天气依然还是比较寒冷,此时,是感冒的高发期。

用红苏子叶,泡水喝,可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对抗感冒。

红苏子叶,其发汗力较强,常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

所以,立春时节,预防感冒,是不错的选择,对于轻微的风寒感冒,可以单用。

对于风寒感冒兼有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咳喘痰多等,可用红苏子叶配伍其他草药一起应用。

4、

大麦茶,解油腻

生活中,吃太油腻的食物,对胃部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

此时,泡一杯大麦茶,可解油腻,促消化。

据《本草纲目》记载,大麦,味甘性平,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宽胸下气,消积进食,宝五脏化谷食之功。

所以,用大麦泡水代茶饮,对于胃部健康,也十分有益。

春分时节,做好四防

一防腹痛、腹泻

春分养生,在传统医学中,有易五更晨泻之说。

春天风大,风木克脾土,平素脾虚,舌苔白,好拉肚子的,更易出现腹痛腹泻,其特点是腹痛明显。

预防腹痛腹泻,首先,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大风天,少到户外受风,做菜多用干姜,因为干姜能温中。

二防感冒

春分时期,风多、风大,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

此时,容易使人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大家要提前有所预防。

多喝水,注意均衡饮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水果、蔬菜、鸡蛋、瘦肉等。

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通畅、新鲜。

三防心脏疾病

春分,乍暖还寒,对于心脏的刺激,也十分严重。

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另外,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因此,在春分时节,要格外注意保护心脏健康。

四防脑梗

早春,乍暖还寒,最是脑梗高发时刻。

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了。

昼夜温差大,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诱发脑梗。

此时,一定要高度警惕脑梗,早上起床时慢一点,晨练也要晚一点。


健康小花朵




春分时节饮食,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避免进入不良饮食误区。春季阳气生发,可以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由于气候比较干燥,所以还要多摄入一些滋阴润肺健脾益气的食物,比如芝麻、莲子、豆类等,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绿叶菜类,少食油腻生冷的食物。

春季可以多食一些芽类蔬菜,比如香椿芽、豌豆苗、黄豆芽、绿豆芽等新鲜豆类蔬菜。有益于预防因阳亢而导致的血压升高。



春分如何养生?

春分季节,是草木开始生长的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疾病为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以及过敏性疾病等。

因此,春分时节养生重点在于保持脏腑的阴阳气血平衡和功能旺盛状态。既要补养元气,又要滋阴潜阳。做到疏肝解郁,适血调经。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阴阳平衡,保持轻松做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这样才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推荐粥类食谱:

芝麻桑葚粥 核桃莲子粥


李爱琴营养师


中国古代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春分这个节气,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前一个节气是惊蛰“桃始华,仓庚鸣”,后一个节气是清明“雨纷纷”,春分节气则是“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大自然逐渐结束“默片”时代,变得更加有声有色。


如果说冬至和夏至节气的关键字是极和最,春分和秋分的关键字就是平和均。春分体现的是平均主义。古人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一天阴阳二气达到平衡的状态。

春分时节,我过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明媚的春天。这时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时候的美味有哪些呢?

1、春笋,也叫雷笋


2、螺蛳,老话说“清明螺蛳肥如鹅”,春分之后,清明之前,正是螺蛳最肥美的时节。

3、各种野菜、绿色蔬菜:马兰头、香椿、荠荠菜、春碧蒿、韭菜等。

4、春茶,尤其是西湖龙井。

春分养生的关注点:

1、注意养肝,按古代阴阳五行,肝属木,春天是木的季节,这个时候养肝正当时。

2、多吃时令菜,每个季节都有符合其气候条件而生长的时令菜,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高。

3、预防眼病,“肝开窍于目”,这个时候养眼也是非常合适的。

4、避免情绪波动,精神分裂症在春季高发的原因,与肝脏疏泄功能失调不无关系。

总之,春分时节吃些时令蔬菜是非常有利于健康的。注意养生,尤其是对于肝脏的保养,一定要做到位。


虎哥谈养生


春分是一年之内白天和黑夜的时长最为均等的一天,春分这一天太阳光线几乎直射赤道之上。我国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就已经对春分有着深刻的认识,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昼夜均分也……”,我们祖先又把春分称为“日中”、“仲春之月”等等,其中的日中指的就是太阳直射赤道没有任倾斜。

每年春分将至的一段时间是农民最为忙碌的时候,南方的双季稻作业区必须赶在清明前后把早稻插秧工作完成。所以这一段时间农民往往忙着深耕种田,并没有多少闲情逸致去从事踏青、放风筝等风雅之事。

那么在阳光明媚的春风节气里到底吃些什么好呢?

明代医学家孙思邈曾经说过“春七十二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其实在春天里大家饮食上也不能千篇一律地全都吃一些从众的食物,就是别人吃什么就跟着吃什么,那样对于一些拥有特禀体质的人群,以及气郁体质、气虚体质者都是没有好处的。总体上的饮食规律应是根据自身的体质辩证巧妙地进行食疗养生才是上上之策。

比如特禀体质者在春天这样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美丽环境中是要特别注意了,因为特禀体质者口鼻遇到花粉就会出现过敏症状。更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吃那些发物了,特禀体质者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发物忌口”。

比如拥有气郁体质的人群就不适合吃一些发滞气的食物,比如南瓜、板栗等。拥有气郁体质的人群,在春分这一段时间里应该经常性地出外踏青、登高望远,并在一些旷野之处极目远眺,多做一些扩胸运动,经常性地引吭高歌,这些有益的运动往往比食物还更有疗效。

孙思邈说了,春天里应该省酸增甘,为什么呢?大家知道明明春天对应的人体五脏是肝脏啊,而肝脏是用酸味来滋补的,在这肝脏当令的春天里,应该是多吃一些酸性物质才能有益于肝脏的健康吧?为什么孙思邈反而提倡“省酸增甘”呢?

孙思邈这个解释其实和季节五行相冲有关,大家知道肝脏是人体的将军之官,肝脏在春天里就好像身体里的一个纣王一样,正在尽情地向外伸发之中,这时候我们不能助纣为虐,因为肝脏过于旺盛对于脾脏是有害的。五行相克“木克土”,所以“肝木太过克脾土”。

所以大家在春天里应该少吃一点酸味,多吃一些甘味食物,比如红枣、山药、饴糖、苹果等等,当然也应该多吃一些韭菜、椿芽等等,每当春雨绵绵之时,也应该适当吃一些老姜、薏米、等逐水驱邪类食物。

总之,春分来了,在这多风多雨的季节里,请大家尽量辨别清楚自己属于什么样的体质,并且根据自身体质对症地进行合理科学的养生饮食。

问题回答完毕!敬请赐评!谢谢!


四季养生密码苑


有言论称“春分不养生,来年把病生;“养生”一事和大自然的季节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打造顺应节气的“全面养生”,请在吃、睡、动、穿等方面做好调整。

春分饮食—多素少荤,食物多样,清淡多色:

春天,寓意着生机和未来,伴随着燥气和微风,饮食方面需要“顺时节,挑食谱”。

具体而言,肉要吃,但要吃的“少而精”,每日吃点鱼肉、去皮禽肉,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多吃素,增加新鲜蔬菜、豆类食品、菌菇类食品等素食的摄入量;饮食少油少盐少糖,清淡饮食更健康;丰富饮食中食材的饮食,“五颜六色的美食”会更加营养、健康;春季干燥,建议大家多吃先软烂食物,汤、粥、面等食物是靠谱的选择;拒绝辛辣刺激。平淡饮食才能拒绝“干燥”。

“适量运动”,预防肥胖:

春分之后,温度逐渐升高,此时更适合外出活动。春天多运动,一方面可以预防肥胖和超重,另一方面还能加快脑处理的反应速度,降低“春困”对身体带来的影响。

因此,每日皆该有运动,尽量多到室外活动;在阳光下沐浴,在绿野中奔跑,通过运动加强呼吸,多给大脑提供优质、充足的氧气;建议每日的运动时间要达到50分钟以上,慢跑、快走、做家务、骑行、瑜伽等运动是靠谱的选择;有氧运动与无氧增肌运动相结合,足以有效减肥。

“好好睡觉”,尽量早睡早起:

俗话讲:“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分时节是一个“疾病易复发的时节”,比如哮喘、高血压以及过敏性鼻炎等问题;科学预防这些疾病,更应该在这个时期调整作息,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睡眠的习惯,成年人每日睡眠要满足7—9个小时,盖好被子好好睡,不给身体惹麻烦。

穿好衣服,根据天气适当增减:

春天归来,气温会慢慢变暖,但这个时节雨水较多,温度容易下降,需要适当“春捂”。春天穿衣要“讲究”,上衣可以适当减少,下裤需做好保暖,“微微出汗”的状态比较不错;虽然气温回升,但请不要减衣过快。

除了这些以外,在这个干燥的春天,请各位及时调节心态,多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包括运动和积极的兴趣爱好,保持积极的心态,你的春天将会更加“健康幸福”。享受春意盎然,坚守“养生法则”,望冬日过,春日归,健康永相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