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一天晚上还有必要复习吗?

o丶柒言


我的个人感觉是,考前一晚上的复习很有用。



儿子去年参加高考,考前那天晚上,晚饭后,我们一家三口躺在床上一起聊天。聊了一个多小时后,儿子说他想再看会儿书。大概从8:00开始,一直学习学到10:00左右。之后,又放开手机音乐,躺在床上听歌,一直到晚上11点多才上床睡觉。那天晚上,他睡得很香。

第2天高考,儿子的状态非常不错。最终的高考考绩,也很满意。

后来和儿子交流,谈到考前一天的安排。儿子说,考前一天晚上的复习,有两个作用。第一,整体梳理一下知识结构,将一些重点和难点,再复习一遍,加深印象。第二,复习一遍,心里会更踏实,更有安全感。这样,第2天上考场,感觉心理上好像有底儿了,就不会怯场。提笔答题,思路清晰,顺理成章。儿子说,考前的复习,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那就是,我已经复习,准备得很充分了,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


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考试,超常发挥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大考前,许多人会刻意的调整作息时间,不看书不学习,使整个人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大战前,必须保持一鼓作气,勇往直前的那种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最适于战斗,考试。所以,高考前一晚复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花朵5506


俗话说,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但是,考前是放松还是复习,甚至考试前一天晚上能不能复习,还真的因人而异呢!

先让我从我的初中同学说起吧。她叫周银,自觉性非常好,学习特别用功,每天晚上都学习到十一二点,第二天仍然能精神抖擞地听课,另外她天生慢节奏,遇事冷静,是班主任常挂嘴边的榜样教材。一般情况下,我们遇到期末考试都会非常紧张,更别提决定命运的中高考了。


所以,在大考面前,老师一再叮嘱要放松自己,不要临时抱佛脚。但这些到周银这儿都不灵验了,我记得中考那年,我们带去县城的包里只是学习用品和洗换衣服,而她带去的是满满两书包学习资料,考试前一天晚上还复习到很久。我们暗笑她的愚,明天都考试了,今天还开夜车,难道不适得其反吗?结果,那一年中考成绩出来,她在我们学校200多考生中独占鳌头。

她的经历告诉我,临阵磨枪有时候还是有效果的。所以在执教之后,每逢毕业季,考试前我还是不会放松学生的训练。

可就在去年我刚送走的那届毕业生中,有个叫宋阳的男生,平时学习很刻苦,成绩非常好。在离考试还有一个礼拜时,他突然告诉我,他晚上睡不着,而且胸闷。我第一反应是他的身体出了问题,结果他看了医生后,症状依旧存在,我明白了这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症。


接下来我让他停止了考前的强化训练,然后让他调整饮食和睡眠,散步、听音乐放松等等,最后他还是紧张,但在我的帮助下症状缓解多了。后来,他中考虽然发挥有些失常,但是仍然考上了他心怡的省重点中学。

所以,对于任何一次考试,我们首先要确保自己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究竟考前有没有必要复习,因人而异吧!

--------------------------------

本文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如果你喜欢这篇回答,就随手关注我吧,你的支持必将让我加倍努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7


完完全全没有必要复习。我的两次考试一次比赛经历能够说明这一点,也让我复盘出三个解决方法。

我小学时候参加了一次语文竞赛。特别想进决赛,在前一天晚上,又是知识点又是作文的,折腾到九十点钟。第二天什么也没碰上,什么也没考好,脑袋瓜一片浆糊。

考研那会儿,我花在政治上时间特别多。在考政治前一个晚上,反正也没其他事,就再看看政治吧。结果,越看就觉得非看不可,因为感觉好多都没记住。所以,傻乎乎地忙活了一晚上,结果考得还没有根本没复习的同学高。戳心吧?

参加比赛是去年的事。这是省级的,我好不容易闯入了第二轮决赛。但还要再比赛,来确定一等奖和二等奖。三等的是进入了第一轮决赛的。

为了准备第二天的再赛,我是又背资料又预演,辛辛苦苦到凌晨一两点。有用吗?没用!妥妥的二等奖。还不如早早睡觉养精神呢!

为什么会这样?抱个佛脚也抱不住?

别忘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的考前一晚的忙忙碌碌,意味着你平时的懒懒散散,或者是假勤奋真没效果。

如果平时准备就很充分,到最后根本没有必要再消耗脑能量,影响第二天考试。

如果你平时没准备好,最后想用一个晚上查漏补缺也好,回顾总结也好,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扭转不了乾坤,反而会徒增恐慌和一脑袋的乱麻。

所以,考试前一天晚上,不准备是最好的准备。

我对过去几次印象深刻的考试做了一次复盘,才发现,如果考前总是很慌张,总像得了强迫症似的要去翻看复习资料,(排除真的不认真学的情况)那说明,平时的学习根本就没有把考试当作最后的时间节点,进行有效的平日学习规划。

如果经常这样,基本可以确定,你的学习方法和时管理出问题了。一味勤奋也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这时候,需要停一停,反思一下你的日常学习过程。也可以向老师请教,向学霸请教,有效利用身边优秀资源嘛。

然后,以考试那一天为起点,向前倒推,设定出你淡定从容考试需要做的每一步。这是时间倒推法。

另外,如果你不想被考试所要准备的大量知识点所淹没,到考试前一天晚上还没能游出来,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把这些挨挨挤挤的知识点排好队,插进去对应的错题分析。

注意⚠️这个工作是在平时做!临近考试,把它像放电影似的在脑海里过上几遍。

最后总结一下。为了从容应对考试,不在考前一晚上还在辛苦忙碌,可以利用时间倒推法,规划复习迎考的时间节点,线放长一点,每天做一点,到最后需要复习的也就那么一点。

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整理你的知识点,防止临到考试,你还拎不清,急于补救,结果更糟糕。

平日还需要多链接优秀资源作为参照,随时修修改改自己的学习方式,防止临到考试总后悔的场景出现。

敲黑板时间到了。

时间倒推法以规划,思维导图以明晰,链接资源以参照。

以上,供参考。

我是知与行者,读致用书,行有效事。不仅为答题,更为揭示问题本质,分享有效解决方法。欢迎分享交流,共同成长!


知与行者


在这秋高气爽的天气,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学习不上心,成绩差的同学。所以,对于这两种,在考试前一晚,把基础知识再回顾一下,还是有必要的。运气好的话,能多考十几分。十几年前我上高一的时候,期中考试的重点就是不等式和集合这两部分。虽然,平时背了很多练习册上给的那种进阶公式,但是真到了考试的时候,我把基础的那个公式给忘了,越想越后悔,差点弃考。如果我考前一晚能翻翻书,我想我的名次能前进5-6个。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在考试之前,有些同学总是觉得如果我多看一个知识点,就有可能多考几分。所以,不仅是前一天晚上要复习,即使是开考前的几十分钟,他们都会翻开书背那么几句。

“一旦考中了呢?”这就是他们每次考试时,内心的声音。在别人眼里,他们就是临时抱佛脚。但是,坦诚来讲,临时抱佛脚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能学到多少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只要在看书,内心就不会太慌张。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身体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天津高考数学观察员


我曾经坚持考试前一天晚上完全放松不复习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老师通常说,考试前一天晚上,没有必要复习,要早点休息,我一直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的。看见有的同学在考试前一天晚上还要突击,我始终是不理解,认为那没有什么效果。就算是在大学考试的时候,我也是在考试前一天晚上早点休息,从来不贪晚。我始终是前天晚上不应该做太多的复习,但是后来我开始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考前全力以赴的复习有奇效

毕业工作后,我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记得那一年冬天,我独自一人来到省会参加研究生考试,住在宾馆里,大大的房间只有我一个人,非常的寒冷,我盖上了被子,一直在看书,我抓紧时间把第二天考的科目的考点和重点以及自己掌握得不太准确的地方都认真看了一遍,一直看到凌晨一两点钟,当时感觉效果特别的好,第二天考试的时候确实看到了一些刚刚复习过的考试题,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有些科目答的成绩还是非常理想的。就是那次考研前一天晚上,我没有按照以前的套路早早休息,而是全力以赴的复习,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从此改变了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我认为考试前一天晚上做最后的努力还是有效果的。



考前复习温馨小建议:

考前到底应该复习哪些内容呢?首先,要把教材大体上翻阅一遍,梳理下知识体系,然后再看一下自己在哪方面还有问题。其次,要重点记忆一些不太熟或者容易遗忘的知识,一定要记准记牢。最后,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一下自己的错题集,对照自己做错的题,要看正确的做法。同时也可以做做一些基础性的选择题,找一找做题的感觉,为第二天考试热身。


考试的前一天,一定不要彻底放松什么也不学,或者不看书。如果是这样,考试的时候就会找不到做题的感觉,也不能进入考试的状态,答题就会很有可能就会失常。


考前复习在时间上最好不要贪黑,毕竟第二天的考试会付出很多的体力,因此,休息好第二天才能发挥好。

最后,祝愿考生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中考政治刘老师


想复习就复习,不想复习就不复习,最好是要复习一下!我是“赢在高三”,长期奋战在高考一线,希望能够给你提供帮助。

平时的考试,当然要复习,这里我说一下中考和高考的前一天晚上,这个时候有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应该放松,有的认为复习没有什么用,有的认为应该继续复习,哪一种做法更好呢?

一、考试前一晚上为什么要复习?

我先举个例子吧:我上高中那个时候,高考前学校给学生放了半天假和一个晚自习,那个下午大家无所事事的转了转,吃完晚饭,就都赶回宿舍了。

因为高考不同寻常,所以每个人都小心翼翼,不到八点就上床睡觉了,整个宿舍楼都非常安静,大家躺在床上,尽力让自己入睡,结果久久没有听到鼾声。

到了10点左右,有一个舍友忍不住问了一句:“兄弟们都睡着了吗?”宿舍瞬间热闹起来,大家没有一个睡着的,于是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来,结果越说越兴奋,反而入睡更加困难,几乎都比平时入睡更晚。

所以,以后我工作以后,因为有这个教训,我一直要求我的学生,坚持日常的作息,高考前一天和第二天晚上,走读生可以回家,住校生是必须回教室上自习的,当然走读生我也要求在家上晚自习,习惯一旦打乱,后果不堪设想。

二、考试前一晚,平常心最重要!

什么是平常心?就是看淡考试,平时怎么样就这么样,高考前你已经在调整生物钟了,这个时候突然改变,自己会很不适应。

台湾作家刘墉在给他女儿谈到高考前的平常心时,举个这么一个例子:

刘墉的妻子在小时候有一次参加全台北市的演讲比赛,特别在那天穿了新衣服、新皮鞋,就差点儿出问题,因为才弯腰系鞋带,裤裆就咔嚓,裂了。等缝好裤子,匆匆出门,又发现那双皮鞋因为是新的,硬,磨脚,走一步痛一下,造成我连上台都一拐一拐的。

所以,从此之后,她学生时代,大考前不洗头,考试那天不穿新衣服新鞋子。我看的网络上有的家长给孩子准备了崭新的耐克全套服装,打算考试那天穿上新衣服,多得大对号,说实话,我觉着真的意义不大,甚至会弄巧成拙,平常心是最重要的。

三、考试前一晚,复习什么?

高考前一晚要复习,但是很多学生已经没有办法认真复习,这个时候翻翻书,也只是停留在面上,虽然有效果,但是效果不大,所以,复习什么就很重要了。

1、从时间上:假如考生在7:00开始复习,9:30上床睡觉,这样的话有两个半的时间复习,可以根据第二天要考得科目,安排复习内容。

2、从内容上:这个时候适合重点突破,重点突破什么内容,用12个字概括就是:高考必考,看似会做,经常出错!

怎么找到这样的题目?这个时候就需要提前积累,今天距离高考还有8天多的时间,你完全可以准备好,我以历史为例进行梳理:

(1)整理近五年的高考题,制定一张双向细目表:下图是去年我做的2015到2017年全国卷高考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题有非常强的规律性。

(2)统计出自己常错的选择题所在的单元和题型:比如我经常错第25题,关于汉代的题目,然后分析出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理解不够深还是知识面太窄还是题型没把握好?对于经常出错的知识点,往往是知识的原因,这个时候,就要提前准备这个知识点的相关资料,高考前一晚重点记忆。

随着高考的临近,这样的知识点越来越少,所以要提前准备好,高考前一晚上完全可以进行有深度的复习。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关注赢在高三,助你赢在高三,赢在高考!


赢在高三


考前头一晚我都会到十二点才睡,把明天要考的东西,从头到底快速翻一遍。然后把需要纯记忆的东西重点拿出来,背两遍,也算是押题。

考试当天早晨我六点起床,把当天考试背的知识点在选择性的背一遍。或者读一遍,实践证明,还有有一点作用的,前提是,你平时已经下过功夫了。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快乐尘埃6622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倘若明天就要考试了,今天晚上是放松以待,还是刻苦复习呢?

期末考将至,穆老师就从中小学考试这个角度来回答吧!

倘若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今晚该怎么办?

说句实话,晚上的时间是很短暂,我们就从7点开始算起吧!考虑到明天要考试,不能熬夜,算九点半结束,总共2个半小时时间。

这2个半小时,我们是放松以待,还是最后一搏呢?穆老师为大家分析如下,感兴趣的家长或同学可以接着往下看!


老穆支招

(备注:穆老师把学生分三个批次进行回答,便于同学们对号入座,提高精准性)

🎀一、成绩优秀且稳定的考生

🎄〖1〗如果你能睡得着,可以早点休息,无需复习

🎄〖2〗如果你睡不着,可以翻阅你的“错题集”及“重难点”笔记

🎀二、成绩中等想拼一把的考生

🎄〖1〗用10—50分钟时间背诵

语文的古诗词、文学常识、名著题纲、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等(50分钟)



数学的公式、定理(10分钟)

英语的单词(20分钟)

🎄〖2〗用15—30分钟时间看“错题本”

🎄〖3〗用20—50分钟时间练自己的薄弱项

🎄〖4〗用30分钟磨作文

素材、文章结构形式、开头结尾、写作手法……

🎀三、成绩一般或偏下的考生

🎄〖1〗用20—60分钟时间背诵

语文:古诗词、名著题纲、文学常识,记忆并默写字音字形。(60分钟)

数学:公式、定理(20分钟)

英语:单词(30分钟)

🎄〖2〗用30分钟时间磨作文

语文:开头结尾、作文素材、文章思路……

英语:写和背英语作文万能用语,比如as you know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3〗倘若有错题本,可以用20分钟看看、记记与理解。

🎄〖4〗花30——50分钟练习明天要考试科目的薄弱项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老穆说语文


作为自认为是学霸一枚的学生党,我觉得适度的复习对于考试是应该的。

咱们举一个有趣的例子怎么样?假如我们要复习中考英语。

1.什么叫适度的复习?

复习范围适当:复习英语就不要去扯语文。

复习难度适当:为中考奋斗就不要去扯GRE、TOEFL。

复习强度适当:我强烈反对开夜车这种透支自己的行为。

一对身体不好——拿到英语满分的某童鞋欣喜若狂,心脏狂跳,然后一口气没上来,口吐鲜血,将手中试卷染成了血红的一片——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发生啊!

二对你的考试成绩也未必有帮助——考场上,刚刚从在医院打了强心针的某同学又来考试了!他发现题目如此简单,浑身洋溢在幸福之中,然后……他睡着了——疲劳会使你的大脑生锈。

复习时机适当:千万不要在上课的时候复习。不要把复习当成上课不认真听的借口。

做到以上几点,就是适当复习。

2.适度复习为什么是应该的?——战胜自己的记忆

你一定记得字母表,但是你敢说你把一本英语书全背下来了吗?不可能吧!你上课再认真,也会有记忆的漏洞。有不熟的地方是必然的。如何弥补这些漏洞也很简单,那就是不断地复习。根据这条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大部分的遗忘发生在学习后极短的时间。

不复习,你就永远停留在曲线下面又低又平坦的部分。如果你复习,即便在第二天又会忘掉许多,但是刻在脑海中的的毕竟又比昨天多了一些。

只多掌握这么一点有用吗?对于天朝的学生党来说,多知道一些总是好的。考试就是考察你是否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点。不要败在自己的记忆受伤,抱憾考场。一旦在考场上因为该背的东西没背熟而卡壳,你的心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会影响之后题目的准确率。

3.适度复习为什么是应该的?——找到感觉

每个人包括我都会犯脑残错误,我上周刚刚犯了个2+4=8的错误,真的!我难道不会2+4=6?不是的。但是我又要问一个问题,我只是粗心吗?不是的。这说明我对于做基本的数字运算还有万分之一的瑕疵率,我还不熟!然而这种不熟的问题似乎跟记忆水平没有多大关系。倒是跟你做题的心境有关。因此考试前我总会刷刷各种题型,做到全对为止。这样的复习是刷出自信,刷出一种镇定不浮躁的心态。

4.考前不复习,照样考第一的学神存在吗?存在的,我有时就是。

考前不复习,照样次次考第一的学神存在吗?我没见过,而且我强烈怀疑这种人是否存在。因为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他们必定会有知识漏洞,他们必定会有心情不够沉静而乱做题的时候。

另外:附上一张记忆曲线图



是我ya


有些人必须要复习,有些人就不能复习。这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和实际学习情况。如果一味模仿别的同学,只能适得其反。所以,每个同学都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哪些同学在考前一晚复习需要复习呢?

  • 考前焦虑的同学

在考试之前,有些同学总是觉得如果我多看一个知识点,就有可能多考几分。所以,不仅是前一天晚上要复习,即使是开考前的几十分钟,他们都会翻开书背那么几句。“一旦考中了呢?”这就是他们每次考试时,内心的声音。在别人眼里,他们就是临时抱佛脚。但是,坦诚来讲,临时抱佛脚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能学到多少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只要在看书,内心就不会太慌张。

所以,这类同学可以在考前再看看书,调整一下紧张焦虑的心情。


  • 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同学

学了一学期,基础知识给忘了。你是不是这样?在我上学时,这种情况最为常见,尤其体现在数学上。这帮同学分为两种:

  1. 一味求难、求高级,钻研高难度题目的同学

  2. 学习不上心,成绩差的同学

所以,对于这两种,在考试前一晚,把基础知识再回顾一下,还是有必要的。运气好的话,能多考十几分。十几年前我上高一的时候,期中考试的重点就是不等式和集合这两部分。虽然,平时背了很多练习册上给的那种进阶公式,但是真到了考试的时候,我把基础的那个公式给忘了,越想越后悔,差点弃考。如果我考前一晚能翻翻书,我想我的名次能前进5-6个。

  • 心思散乱的同学

泡网吧、打篮球、钓鱼、打台球……每个班级里都有这么几个同学爱好这些活动。课余时间,甚至休息时间都用来玩了,心思根本也没在学习上。对于这些同学来说,考前能看看书,收收心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他们快速回归学习状态,在考场上保持一个正常的节奏。

哪些同学不适合考前一晚复习呢?

  • 强迫症患者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点强迫症。但是,有些人就非常严重。我上高中时,就有一个女生,稍微有点不如意,她就睡不着觉,属于强迫症重度患者。对于这类人群,我认为他们在考前一晚不适合复习。因为,书上的知识点很多,而他们又会苛求自己全部记住,所以往往把自己搞的头晕眼花,严重者可能会失眠。这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在考场上的发挥。

  • 平时过度学习的同学

你的班级里肯定也有那么几个同学,平时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不见得很好。他们往往会掉进某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出不来,就是家长常说的“钻进牛角尖了”。对于这部分同学,在考前最好是调整心态,好好休息,给大脑一个重新调整的机会。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更能够高屋建瓴,从全局出发,考一个好分数。

总而言之,各位同学要对照以上人物类型,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决定自己是否在考试前一天晚上需要复习。更重的是,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锻炼、劳逸结合。先夯实基础知识,然后再锐意进取。切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你是哪一种类型呢?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奇葩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