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文学书

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这是4000万贵州人民的共同愿景。对于每个人而言,脱贫攻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场考验里,有人燃烧青春、有人献出生命,一个人、一盏灯,无数的星火被心中的信仰点燃,那便是党性的力量。被深深牵动着神经的贵州作家们,也向这片光明处走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担当,激情投身火热的脱贫攻坚战场,书写了一个个热血鲜活的故事。

文化 | 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文学书

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以身作则,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连续创作的3部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报得三春晖》《看万山红遍》,分别在《人民文学》2018年1期、3期、9期头条发表。其中,《报得三春晖》获“弄潮杯”人民文学年度奖非虚构奖,《看万山红遍》被《新华文摘》2018年第四期全文转载……


文化 | 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文学书

情怀与使命鼓舞着贵州作家们。一向以小说见长的女作家王华,深受海雀村故事的感染,到海雀展开调研、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海雀,海雀》。但,王华与脱贫攻坚一线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2018年,王华又有新作长篇小说《在路上》问世,讲诉珍州大量的贫困乡亲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文化 | 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文学书

作家肖勤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的路上遇见了黔南州罗甸县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无数次交心对话,最终完成了10万余字纪实文学《迎香记》的创作,并付梓出版,把反贫困中最励志的故事,事无巨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像这样记录脱贫攻坚一线人物的纪实作品,还有作家戴时昌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姜仕坤》,该书以姜仕坤的真实感人事迹为主线,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在晴隆县工作的6年间鞠躬尽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感人故事。

文化 | 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文学书

此外,贵州省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还涌现出大批优秀的纪实文学。《大扶贫一线手记》《大坝大兴》由媒体人张兴与诗人卡西和耕夫组成团队协作完成;《攻坚路上——遵义政协委员作家踏访扶贫一线走笔》涵盖了遵义市政协委员作家及省内作家共50余人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作品;《脱贫的逻辑》是对贵州省扶贫实践的深度调研和总结,《相约2020》则是记述了丹寨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的重要成果……

向着胜利走去,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刻,每一个闪耀的个体都值得被铭记。


文化 | 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文学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