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佛系抗疫"行得通?回顾昔日欧洲抗疫史,值得深思

据海外网3月19日报道,全球疫情仍在持续蔓延。截至3月19日,全球疫情累计确诊215955例,我国以外确诊人数超十三万,就在当天,仅新增确诊数达1.8万例,局势刻不容缓。

欧洲

然而,我们注意到,欧洲有些国家此时采取了消极且佛系的做法。就拿英国来看,英国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朗斯13日曾称,"大约60%的英国人将被感染,以防止其在未来爆发",瓦朗斯所说的正是英国将要采取的群体免疫政策。根据权威计算,如果按照这一比例,英国上下将有约4000万民众感染这一病毒。

有英国专家对此辩解称,一旦大多数人感染此病毒,就意味着大多数人已对此产生免疫力,社会自然能实现所谓的"无为而治"。在医学史上,确实有群体免疫这一概念,不过目前获得群体免疫的唯一方法是接种疫苗,至于让大多人患病,再获得群体免疫的做法,即便放眼国际社会,也闻所未闻。那么这种做法当真有迹可循?我们来看看历史把。

欧洲

我们知道,欧洲之所以对此次疫情并不重视,事实上是与他们本国的文化有关系的。在欧洲这块土地上,鼠疫、天花、霍乱等大流行病,都曾在欧洲爆发,至于各类小型流感更是数不胜数。欧洲人对待流感的态度是不够重视的,许多人认为,普通流感即便得上,也很难致死,所以防护的意义并不大。

还有欧洲人崇尚的"民主"、"人权"等信仰,"封城"等字眼对他们来说更是十分忌讳的。目前许多欧洲人在社交媒体仍然持有这样的想法,他们有的甚至表示,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难道这一次还能有区别?

欧洲

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个实例。在欧洲历史上,最出名的莫过于发生在十四世纪的鼠疫,人们俗称为黑死病。该病在定位上属于一级传染病,比现在的疫情等级还要高,可见其恐怖程度。

根据统计,当下疫情普遍致死率在2%左右,而当时该病的致死率一度高达90%,情况并不乐观。据了解,该病也存在人传人的事实,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

在当时,鼠疫事实上是老鼠身上的鼠疫杆菌导致的,不过当时欧洲人不知道这一科学事实,只采取控制人流的措施。在当时繁华的水城威尼斯,最先出台了一措施,遗憾的是,患病的人阻止了下来,但却让船上携带病毒的老鼠和中间宿主跳蚤溜进了城内,很快,病毒在威尼斯蔓延开来,当地疫情也以失败告终。

不过有一个数据却是真实的,即便威尼斯没有找到真正的病毒源头,但采取的防疫措施仍然是有效的,当时鼠疫对威尼斯的破坏远小于该病在其他欧洲地区的肆虐程度。最终,这场黑死病席卷欧洲,造成2500万人,欧洲损失了近40%的人口,真可谓是教训深刻!

欧洲

后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这一情况,虽然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隔离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防控主要依靠处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高危人群,正是有了这些有效的措施,鼠疫才最终在欧洲销声匿迹,注意,这里不是灭亡,只是暂时消失。

抚古思今,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欧洲在历史上,除了鼠疫,还有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疫情,经验与教训也都十分深刻。很多欧洲人面对疫情,总是天然的有一种轻视的态度,对当代医学的发展程度也有着更强烈的自信。

不过,必须提醒他们的是,如果真的存在无为而治,那么欧美必将使历史重演。况且更重要的是,一些国家采取的消极政策,不单单是对本国人民最大的不负责,也是对世界的不负责任,他很可能让一些国家付出的巨大牺牲付之东流。

欧洲

当下,疫情不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危机,而是一场全球性危机,同时也是全人类不得不直面的一场"硬仗"。疫情来得猛烈,就越要求国际各方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对抗疫情,方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所以,欧洲的"佛系抗疫"并不是如今对抗疫情的最好办法,积极主动采取防控措施,做好防控工作才是度过这道难关的关键所在。

希望在国际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这场疫情能尽快过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