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職場迷茫?

說到迷茫,大家一定會想到那句:誰的青春不迷茫。是的,誰沒有迷茫過呢?那是因為我們站在了起點上。我們有無數的選擇。如果人生只剩下一條路可走,我們可能很無奈,但是卻沒有了迷茫。比如我們大學同學們,有的進入了公務員體系成為了處級領導,有的進入了國企成為了中層領導,也有的進入了外企成為分公司負責人,有的自己創業,也有的成為了老師這樣的專業人才,其實我們在大學的時候都是學的工商管理專業。只是當時我們受自己認知的侷限,沒有意識到在起點的時候我們原來是有很多種選擇的。

可見,迷茫,一般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呢?就是我們選擇的路太多的時候。在學校的時候,常常遇到同學們過來找我說,老師我特別迷茫,比如其中一個學財務管理的同學,她跟我說這個專業都是爸爸媽媽給選的,說一個女孩子學一個財務人員安穩,也不用在外面吃苦受累。可是呢,他自己喜歡動漫,他想進入影視這個行業。我當時就跟他說其實你也可以先把自己的財務管理學好,因為動漫公司或者是影視公司這些公司也是需要有財務人員的,你可以自己在找工作的時候先去找一個動漫公司,或者是影視公司的財務。那如果是需要群眾演員呢,你看你還進入了近水樓臺。說不定給你一個機會,如果你真是準備了很好的演藝技能,說不定也就轉行成功啊。

如何應對職場迷茫?


很多職場人走過的路也看得出,一般來說我們第一份工作與我們的專業有關,以後的工作與專業的關係就越來越小了。

所以總體上看吧,人生的路雖然是越走越明朗,但是,其實也是越走越窄。一天呢,參加了初中同學聚會的老公,回到家裡跟我說了,他們班有一個同學,基本上初中畢業就不上班了。開始做生意一直做到現在。在他的行業裡也有了一定的立足之地,經濟條件也很好,生活也挺好的。然後他就說,你看如果讓我現在再去做什麼,我就有一點捨不得放棄我現在手上的這些資源。有句話說“白手起家”。也許真正起家的人就得是白手才行,有一些資源的牽絆,可能更不容易讓我們轉型。

比如我現在,雖然在剛畢業的時候有很多種選擇,但是目前即使我的工作再轉換,應該也只在教育培訓這個行業中了,哪怕是開展一些諮詢工作,也屬於教育培訓這個行業。

但是也有一些人的青春是不迷茫的,比如說巴菲特。他第一次買股票的時候,可能就是在他上小學的時候。比如說我特別喜歡的“厚朴中醫”學堂徐文兵大夫。也是學堂的堂主。他自己高考的志願填報,從第一志願到最後一個志願都是中醫。他說,他上初中的時候就在他媽媽的影響下開始背一些古中醫書,決定做一名中醫大夫。

所以,人生最幸運的莫過於在年富力強的時候發現了自己一生要做的事。

如何應對職場迷茫?


從這個角度講,迷茫一定程度上也在耽誤我們的時間。如果現在的你正在迷茫。那一定要行動起來,讓自己及早的結束迷茫的狀態。我們可以做以下這些事情:

第一,你可以做行業調研,我們生涯規劃上認為:吃飯靠崗位,發達靠行業。快速發展的行業普遍工資水平會高於其它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

第二,還可以做職業拜訪。可以在周圍找一找,哪些人的生活是你羨慕的。然後去約對方進行職業訪談。看看對方現在的一天究竟是怎麼過得?過得好不好?如果你願意成為他的樣子,請求對方給你一些什麼建議?同行業中不同的企業你可以多找幾個人,如果對方看到你的潛力,可能還會給你介紹一些行業中的機會。

前輩們告訴的方法,能讓我們在職場上發展比自己摸索快三到五年。

做事的方法真的很重要,一次聽一位大學校長講話,他說對於他們學校的教授,如果退休的時候還沒有著作,他會請這名教授把自己一生的研究開一門公共選修課,然後派一名聽課秘書,將講課內容全部轉成文字,再交給教授本人進行刪減與修改,最終出一本著作。

聽了這個話後,我真是醍醐灌頂,也是後悔不已,我在學校研發《大學生通識素養課程》,講了三屆以上,同學們反應良好,介紹同宿舍的同學一起來學習,但是沒有留下文字材料。遺憾之及。

好,總結一下,迷茫主要是由於選擇太多,而認知又太少,不知道該怎麼選擇。這個時候一定要讓自己行動起來,做一些行業調研和職業拜訪,否則就可能浪費了自己成長的好時機。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讓我們儘早結束迷茫,勇猛精進,一起過快樂自在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