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大朋友們,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愛講故事的叮噹媽媽。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故事來自凱斯·格雷的《吃掉你的豌豆》,這本書在2001年打敗了《哈利波特》,榮獲該年度的“兒童圖書獎”,這個獎項是由兩萬名英國兒童票選出來的哦,可見它是多麼受孩子們的歡迎啊。


小孩子偏食,應該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事,故事裡的主人公黛西就是這樣一個娃,黛西不喜歡吃豌豆,但是媽媽為了讓黛西把豌豆吃下去,開出了一件又一件的誘人條件...結果呢,黛西還是不肯吃豌豆。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這個故事說出了孩子的心裡話,如果你不瞭解自己的孩子,各種威逼利誘,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和孩子不歡而散。


在上世紀20年代,哈佛大學的梅奧教授提出過“人際關係理論“,這個理論在家庭教育中同樣適用:成績優秀的學生家庭更多采用協商、民主的親子互動模式。


《吃掉你的豌豆》雖然講述的是小孩子偏食的故事,但是更深層次的是告訴爸爸媽媽們不要把你們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就像吃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和討厭的食物,強迫孩子去吃她討厭的食物,只會加深對這樣食物的恐怖心理。


就像之前在電視劇《小歡喜》中,陶虹扮演的宋倩為了給女兒喬英子更好的營養,讓喬英子生吞海參...殊不知吃完媽媽眼中“最有營養”的海參,英子最想做的是趕緊吐掉這個“犯惡心”的食物...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媽媽們看到這一幕,總是一邊同情英子,一邊也同情宋倩。


那一句“我都是為了你好”,不知道戳了多少家庭教育的痛點。


如果在孩子小時候,我們能夠在繪本故事中,深諳和孩子溝通的重要性,真的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啊。


在這本繪本故事中,插畫作者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隨著故事的推進,讓媽媽和孩子的形象不停的產生“大”和“小”的對比,在視覺上造成了強烈的誇張效果。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第1頁)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第15頁)


通過這兩頁,可以看到,隨著媽媽已經慢慢的被淹沒在各種“優越條件”中,小女孩的形象越來越大,戲劇性對比讓人印象深刻。


這本書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晚餐時間到,為了讓戴西把豌豆吃下去,媽媽開出許多誘人的條件,希望戴西把豌豆吃掉:吃完就能夠吃布丁、可以晚點再上床休息、不用洗澡、買新腳踏車等等。


但戴西怎麼也不肯。媽媽的條件逐步提高,一直到“把豌豆吃完就給戴西買非洲和世界上所有的超市和巧克力工廠和……”的地步。戴西會把豆子吃完嗎? 她用了一個什麼方法讓媽媽妥協了呢?……


故事作者是誰呢?


作者凱斯·格雷曾經長時間從事廣告文案寫作,很自然的將廣告必須在極短間內呈現主題、戲劇性與爆發點的設計特質,全然移植到他的圖畫書創作上,以精煉又明快的文字,漸次加快節奏,把故事一步步推向高峰,再突然一轉,創造出反差性的幽默,使人在哈哈一笑同時也不自覺接受他的引導和思考。


插畫尼克·沙拉特是英國目前炙手可熱的插畫家,身為美食主義者的他,原本就喜歡透過畫筆描繪各種與食物相關的主題,他除了用流利的線條和構圖將文字具像化,還將故事中十分重要的幽默元素擴展到極限。




看一看繪本故事內頁,讓我們更好的瞭解這個故事。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哎呀,又該吃晚飯了。媽媽還沒張口,黛西就知道她要說什麼,那些話都不知聽過多少遍了。


“吃掉你的豌豆! ”媽媽果然這樣說。


黛西低下頭,看了看盤子裡的小綠球球說:“我不愛吃豌豆。”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媽媽像平常一樣嘆了口氣,“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冰淇淋。”


“我不愛吃豌豆。”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冰淇淋,還可以多玩半個小時再上床睡覺。”


“我不愛吃豌豆。”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冰激凌,晚睡半小時,還可以不洗澡”


“我不愛吃豌豆! ”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10個冰激凌,很晚很晚再睡覺,整整兩個月不用洗澡,我還會給你買1輛嶄新的自行車。”


“我不愛吃豌豆。”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48個冰激凌,玩到半夜再睡覺,永遠也不用洗澡,還會給你買兩輛新自行車,再加一頭大象。”


“我不愛吃豌豆。”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吃掉你的豌豆,就可以吃100個冰激凌,想什麼時候睡覺就什麼時候睡覺,想什麼時候洗澡就什麼時候洗澡,想什麼時候幹什麼都隨便,我還會給你買10輛嶄新的自行車,再加兩頭寵物象,三匹斑馬,一隻企鵝,還有一座巧克力工廠。”


“我不愛吃豌豆。”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吃掉你的豌豆,我就把超市裡的冰激凌全都給你買回來,你不用睡覺,不用上學,不用洗澡不用梳頭,不用刷鞋,房間愛多亂就多亂,我會把自行車店、10座巧克力工廠、動物園都買下來送給你,再帶你去遊樂園玩上一個星期,就連雙制動激光火箭我都會買給你。”


“我不愛吃豌豆! ”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吃掉你的豌豆,我就把世界上所有的超市、糖果店、玩具店、自行車店都給你買下來,再加17個游泳池,你可以永遠不睡覺、不上學、不洗澡、不梳頭、不刷鞋、不漱口,不收拾小倉鼠的窩,不整理臥室,不用自己把錄象帶放回盒子,不用穿衣服,我再給你買下非洲大陸,和92座巧克力工廠,還可以搬到遊樂園去住,你想要多少個火箭就買給你多少個,就連地球、月亮、星星都給你買下來,還有······”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還給你買絨毛鉛筆盒喲!”


“媽媽無論怎樣,都想讓我把豌豆吃了嗎?”


“是啊!”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那媽媽把小圓白菜吃了,我就把豌豆吃掉。”


媽媽低頭看著盤子,帶著哭腔說:“我不愛吃小圓白菜。”


繪本故事《吃掉你的豌豆》


“對呀”黛西說。


“媽媽討厭吃小圓白菜,我討厭吃豌豆。”


“可是我們都愛吃——冰激凌!”




最後,總要嘮叨兩句...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在看到今天分享的故事,是否會重新思考一下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呢。


我在給叮噹看這個故事的時候,她問我:“為什麼媽媽一定要給黛西吃豌豆?”


是啊,為什麼一定要給黛西吃她討厭的豌豆呢。


很多媽媽可能會說,因為豌豆有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好吃,所以要吃!


遇到這種情況,處理方式不同,可以將媽媽分成三類:


1、“希特勒式”媽媽,強迫孩子吃,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聽起來有點恐怖吧

2、“遷就式”媽媽,孩子不吃,那就給孩子“好處”,讓孩子吃,只要能吃,就不惜一切代價滿足他們的要求...就是故事中的黛西媽媽。

3、“民主式”媽媽,孩子不吃沒關係,先了解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吃,再決定是否換種食物還是換種燒法,總之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來解決這個問題。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媽媽,我們的初衷都只有一個,就是讓孩子健康成長,同樣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處理,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孩子要成長,父母更要學習,提升自己的育兒藝術。


叮噹媽媽一直認為,和孩子的互相理解,才是促進孩子成長的最好方式。


就像故事最後,黛西讓媽媽去吃她最不愛吃的小圓白菜,其實就是讓媽媽換位思考孩子的處境,一個優秀的故事,不僅能帶給孩子快樂,更是給我們帶來很多很多思考。


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的故事,並且真的能夠改進平常的教育方法,讓每個孩子都能開心快樂的成長。



*叮噹媽媽,家有四歲萌娃一枚,專注分享優質兒童故事,希望每個寶貝都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關注微信公眾號:叮噹媽媽睡前故事(ID:dingdangmama06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