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共築行動”縱深推進“五個體系”建設

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何欣

近日,在烏當區易地扶貧搬遷點雲錦尚城小區的扶貧車間裡,工人一邊熟練地穿針走線,一邊輕巧地踩著縫紉機,加緊趕製手提袋。

這間500平方米左右的扶貧車間,能吸納安置點20餘人就業,通過手工加工作業,可讓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實現月收入達到2000元左右。

實施一個項目,安置一方群眾,脫貧一批家庭。像這樣的扶貧車間,在貴陽市每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都有1個以上。

貴陽市“十三五”期間搬遷任務12090人,已於2019年6月下旬全部完成入住。為切實解決搬遷群眾面臨的就業問題,貴陽市開展“共築行動”,探索構建黨員幹部與搬遷群眾長期結對的幫扶機制,縱深推進“五個體系”建設,積極搭建創業就業平臺,為搬遷群眾解除後顧之憂,確保搬遷群眾快融入、能致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狠抓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完善配套設施,所有安置區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通有線電視,以及綠化、美化、亮化,配套建設“八個一”服務工程,新建3所幼兒園、1所小學和7所醫療機構已全部投入使用。動員搬遷群眾戶籍轉移到安置地1226戶4522人,為暫不願意轉移戶籍的全部辦理易地扶貧搬遷市民證,搬遷群眾同安置地居民享受同等權益。截至2月底,繳納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0656人,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99人,符合安置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651戶1852人全部完成農低保轉城低保。

狠抓培訓和就業體系建設。在每個安置點設立就業服務窗口,配備勞動協管員,收集崗位需求,對接技能培訓,現已組織培訓4642人次。截至3月17日,貴陽市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就業2796戶5381人。聚焦弱勞動力搬遷群眾,貴陽市在每個安置點都建立了1個以上扶貧車間,目前8個用工車間已全部復工,用工130餘人,開陽縣新建的2個扶貧車間正在裝修。

狠抓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每個安置點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文體活動中心,並專門開闢場所用於文化演出。把文化建設作為培育搬遷群眾市民意識、激發搬遷群眾內生動力的重要舉措,在非疫情期間基本實現“週週有活動”。

狠抓社區治理體系建設。貴陽市共批覆成立6個安置點居委會,已完成選舉5個。建設7個警務室,實現安置點全覆蓋,配備警力24人,創建平安小區1個。

狠抓基層黨建體系建設。貴陽市搬遷群眾中,共有黨員111人,現成立黨支部6個,通過選派、抽調、聘用等方式配備65名工作人員服務安置地搬遷群眾,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不斷增強。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貴陽市還將圍繞搬遷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督促結對黨員每月上門走訪搬遷戶,持續解決好群眾就醫、就學、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困難,大力開展志智雙扶活動,開展有意願勞動力全員培訓,多措並舉拓寬就業渠道。

贵阳市“共筑行动”纵深推进“五个体系”建设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