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定製的錦旗 只為送給“救命恩人” “曲折”的錦旗 不變的感動

【千里之外定製的錦旗 只為送給“救命恩人” “曲折”的錦旗 不變的感動】“這是我在武漢,收到得最美的禮物。”近日,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抗疫一線奮戰的柴雅琴收到了一面錦旗。這面錦旗來得曲折,又滿是感動。


“曲折”的錦旗 不變的感動
柴雅琴,西安大興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主任,陝西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目前和119名“戰友”們仍奮戰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7樓病區。
19日上午,柴雅琴收到了一個來自千里之外石家莊的快遞,裡頭是一面簇新的錦旗,“千里援鄂克新冠、醫者無畏救我生”,落款是柴雅琴主管的一名患者。平時,柴雅琴會親切地喊她“陳阿姨”。
得知柴雅琴收到了錦旗,還在病區接受治療的陳阿姨露出了滿足的笑容。“這是我讓居家隔離的兒子在網上定製的,這是第二面了。”
原來,早在幾天前,病情已逐漸好轉的陳阿姨就讓兒子定製錦旗,因為武漢封城,當地不好找,家人通過網絡找到一家在廣東的商家,結果錦旗給寄丟了。
“當時聽兒子說,錦旗寄丟了。我就有些生氣,我沒什麼能給醫護人員做的,就想通過錦旗感謝她們。”陳阿姨的兒子又趕緊製作了一面錦旗,這次,很順利。醫護人員千里馳援武漢,陳阿姨選擇千里定製錦旗,送到柴雅琴的手中。“收到錦旗很驚喜,這是患者對我們工作的肯定。”柴雅琴激動地說。
感謝白衣戰士為我們“拼命”

“我現在能下地走動,胃口好多了,人也精神了。感謝白衣戰士,為我們拼過命。”64歲的陳阿姨是武漢當地人,她家距離華南海鮮市場直線距離不到兩公里,是武漢疫情中心的中心區域。陳阿姨和丈夫都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兩人被安排到不同的醫院接受治療。
柴雅琴介紹,2月26號,陳阿姨轉院至武漢協和醫院西院,來的時候,已經連續高燒十幾天,胸悶氣短、呼吸困難,情緒也非常焦慮。
柴雅琴和劉濤醫生以及協和團隊,根據患者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給予俯臥位呼吸,無創呼吸機、抗病毒、抗炎、補液、降血糖,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治療,持續性無創吸氧支持;並積極聯繫中醫科給予中藥治療。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陳阿姨的病情明顯好轉,體溫逐漸恢復正常,不需要吸氧就能自主下地活動,睡眠狀況明顯改善。從入院時的愁苦面容,到現在逐漸喜笑顏開,陳阿姨對醫護人員說的最多的就是“謝謝”。
“那幾天,我都有輕生的念頭,感覺自己扛不過去了。”陳阿姨說,在她最煎熬的時間,柴雅琴主任經常和她聊天,疏導她的焦慮,不斷給予她戰勝病魔的信心。
目前,陳阿姨的核酸檢測呈陰性,胸部影像學顯示肺部病灶明顯好轉。再過幾天,陳阿姨就能出院了。

好事成雙。柴雅琴和陳阿姨的家人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又得知另一個好信息,陳阿姨的老伴經過治療,核酸檢測也是陰性。
陳阿姨在錄製的感謝視頻中說到,感謝你們,我們的救命恩人。我們一定要感謝,一定要感恩。說完這句話,陳阿姨緊緊地握住柴雅琴的手,雙眼泛紅,淚水奪眶而出。陳阿姨還沒來過西安,她說,等疫情過去後,她要和家人去西安看看,去柴雅琴工作的西安大興醫院看看,再次給柴雅琴和同事們致謝。
疫情不退 我們不回
距離2月2號,柴雅琴和陝西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馳援武漢,已經過去46天,她們一直在抗疫最前線堅守。截至3月18號,陝西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接管的武漢協和醫院西院7樓,共收治患者115名,治癒出院患者86名,目前在7樓病區患者29名。
經過艱苦抗疫,武漢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增患者數量持續下降,越來越多的患者被治癒出院,最近幾天,各省援助湖北的醫療隊返程分批撤離。
對於柴雅琴和陝西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來說,勝利在望,但還沒有到“收兵”之時。根據國家衛健委的統籌安排,武漢的危重症患者將陸續由武漢同濟光谷院區、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區接收。

陝西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所在的醫院,正是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他們負責西院區7樓西區病區。“疫情不退,我們不回。”柴雅琴說,她要和“戰友”們守護她們接管的病區最後一名患者治癒出院。
這樣的錚錚誓言,不僅是柴雅琴的承諾,也是陝西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全體隊員翠“衝鋒在前、不計生死”的真實寫照。

千里之外定製的錦旗 只為送給“救命恩人” “曲折”的錦旗 不變的感動

(via:西安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