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3 月 4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的會議上,決策層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要加快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短短的一句話,讓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再次成為熱詞。
實際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並不是一個新概念。 以往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指的是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等建設項目,因此也被稱之為 “鐵公基”,它們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作用。不過,在新的社會發展條件下,以 “鐵公基”為代表的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無法滿足要求。 於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概念應運而生。 2018 年 12 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決策層強調,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由此,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個新名詞,開始出現在國家層面的文件中。
以時間點來看:1 月 3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2 月 14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2 月 21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加大試劑、藥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 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2 月 23 日,中央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一些傳統行業受衝擊較大,而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3 月 4 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無論如何,在宏觀政策、專家觀點、產業需求、資本市場等因素的支撐之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確在當前呈現一片大好形勢。
2020 年,“新基建” 會徹底爆發嗎?
新基建都包括了什麼?
5G
5G 作為移動通信領域的重大變革點,是當前 “新基建” 的領銜領域,此前 5G 也已經被高層定調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不管是從未來承接的產業規模,還是對新興產業所起的技術作用來看,5G 都是最值得期待的。實際上,我國重點發展的各大新興產業,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企業上雲、人工智能、遠程醫療等,均需要以 5G 作為產業支撐;而 5G 本身的上下游產業鏈也非常廣泛,甚至直接延伸到了消費領域。
特高壓,指的是 ±800 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 1000 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它能大大提升我國電網的輸送能力。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將特高壓輸電項目投入商業運營的國家,早在 1986 年就開始特高壓建設。我國特高壓建設潛力依然龐大,截至 2019 年 1 月,國家已經規劃的各類特高壓項目大概在 50-60條之間。另外,國家電網早已經啟動混改並首次向社會資本開放特高壓投資,通過解決資金問題進一步增加特高壓持續建設的確定性。
高鐵是中國技術面向世界的名片,也是中國交通的大動脈;與此同時,在城市化進程中,軌道交通是關鍵一環。當下,不少重大高鐵項目的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之中;與此同時,許多城市正式大力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即使是軌道交通相對發達的北上廣深,仍有非常大的缺口。
就產業方向而言,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的產業鏈條也非常長,從原材料、機械到電氣設備再到公用事業和運輸服務,它將在推動整個社會發展和交通數字化、智能化方面起到基礎性作用。
充電樁可以說是新能源汽車的 “加油站”。截至 2018 年 10 月,我國充電樁總量僅為 68.6 萬個;截至 2019 年 10 月,全國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為 114.4萬個,同比增長 66.7%——儘管增長看似非常迅猛,但充電樁的缺口依然很大。根據國家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 年)》,到 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 1.2 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 480 萬個,以滿足全國 500 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顯然,整個領域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大數據中心,可以說是海量信息時代的諾亞方舟。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將大量依賴於數據資源,因此從國家政務到各大行業,建立數據中心將有助於促進行業轉型和實現企業上雲。在當今的技術浪潮中,互聯網數據中心是最重要的趨勢。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Synergy Research 的調查數據,全球頂級雲計算服務提供商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每家公司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至少達到每季度 10 億美元的投資水平。而全球數據總量每 18 個月翻番,數據中心建設會跟不上大數據爆發的步伐。另外,在雲計算之外,5G、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一日千里,亦在共同顯著推高著人類社會對數據中心的需求。
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大的層面說,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社會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方面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實際上,在國家最高決策層面,人工智能已經受到重點關注。而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持續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將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的規劃中,到 2020 年,我國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可見今年對於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性。
工業互聯網是智能製造發展的基礎,可以提供共性的基礎設施和能力;我國已經將工業互聯網作為重要基礎設施,為工業智能化提供支撐。2012年,“工業互聯網” 被提出,2017 年年底,國家出臺工業互聯網頂層規劃,2019 年,“工業互聯網” 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工業互聯網逐漸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 2 月 25 日,工信部公佈 2019 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網絡、平臺、安全三個層面共 81 個項目;總體來看,5G、平臺、安全將是工業互聯網行業未來最重要的三大方向。
怎麼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其實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基建,“新基建”,短期有助於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提升競爭力,改善民生福利。
大家都知道,拉動經濟增長就靠三架馬車——“消費、出口和投資”。2019年,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7%、32%和11%。疫情影響之下,消費、出口受到嚴重打擊,剩下就只有投資可以拿來做突擊發力。 從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來看,基建增速每提升1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速0.11個百分點左右。
2019年基建增速是3.8%,要實現今年5%-6%的經濟發展目標,基建增速至少要達到10%。值得一提的是,根據《21 世紀經濟報道》統計,截至 3 月 1 日,包括北京、上海、江蘇、福建、河南、重慶等在內的 13 個省市區發佈了 2020 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包括 10326 個項目,其中 8 個省份公佈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 33.83 萬億元——其中,基建投資是各地投資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地區基建計劃投資額甚至佔到了總投資額的一半以上。
所以,大家近期被34萬億基建投資給刷屏了,很明顯,2020年基建要發力了。
33.83萬億是什麼概念,達到了19年全年GDP99萬億的三分之一。基於很多省份還沒公佈投資額,實際上的全國總投資額會遠超這個數。這個數字的背後,有一個最近特別火熱的概念,那就是:新基建!
硬核河南,早已無法讓人小覷
令人意外的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表現硬核而刷屏的河南,這次投資規模登上榜首,居然超過了GDP榜首和榜眼的廣東、江蘇兩省。
部分省份今年重點項目計劃投資規模(單位:億元)
2月20日,河南省重點項目建設網發佈《2020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 名單共列項目980個,總投資3.3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8372億元,涵蓋了產業轉型發展、創新驅動、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生態環保、民生和社會事業六大領域,其中計劃竣工項目147個、續建項目481個、計劃新開工項目335個、前期項目17個。 3月4日,河南省商務廳公佈2020年河南省對外推介項目表,共涉及833個項目,投資總額合計超1859.46億美元,其中多項涉及新基建領域。其中包括鯤鵬小鎮項目、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上汽全球數據中心項目、現代重工機器人產業項目等。
新基建,是中國當下發展的短板,但也是中國的未來。若是能夠抓住這波新基建的發展機會,不僅能有效刺激當下發展,同時可以給長期發展提供增長動力。傳統產業藉助這些新型基礎設施,儘快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勢必會帶動對於機床、工業自動化、工業機器人等設備需求量。但是,我們也要客觀看到大部分工業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比較低,但發展工業互聯網就必須大規模進行信息化與智能化投資,對於企業而言,它必須遵從效益規律,企業加大信息化與智能化投資需要一定的政策激勵。因此
硬核防控後,河南3.3萬億發力經濟多項補貼政策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無論如何,在宏觀政策、專家觀點、產業需求、資本市場等因素的支撐之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確在當前呈現一片大好形勢。新基建,是中國經濟發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彎道超車和民族復興的大國重器!(部分資料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
閱讀更多 鄭州五金展 的文章